一種中藥減肥茶及其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保健食品【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中藥減肥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綠茶、甜茶、決明子、烏龍茶、澤瀉、菊花,其質量份數比為綠茶50-60份,甜茶45-65份,決明子20-35份,烏龍茶15-25份,澤瀉10-20份,菊花5-10份。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所述的中藥減肥茶服用后不會產生抑制食欲的感覺,服用者的飲食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服用者可以保持日常的飲食習慣,不用有特殊的禁忌。上述各個組成的減肥茶混合后,具有良好的減肥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中藥減肥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保健食品【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中藥減肥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減肥茶,從醫學原理,就是具有排毒養顏等功效的茶葉的總和。用來消減肥胖的茶齊U。其處方各有不相同,多少加有適當的中草藥,據稱有減少脂肪、減少膽固醇、祛除疲勞等作用。茶中含有的芳香族化合物可以溶解脂肪,化濁去膩可防止脂肪積滯體內。而維他命B1、C和咖啡因,都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并有助消化和消脂。減肥茶通過了功能學和毒理學實驗證明,可促進脂肪代謝與分解,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克服了替食型、排匯型、神經抑制型等減肥茶破壞飲食規律,降低人體機能,而誘發其它疾病的缺點。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提高新陳代謝、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可以由許多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及作用活化蛋白質激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的效果。
[0003]現有對于減肥茶改進的相關專利,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0310110058,申請日為2003-11-19,名稱為“龍角養生茶”的發明專利,其技術方案為: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飲品一龍角養生茶,其特征在于:用植物單細胞化技術復合的方法將蘆薈(龍角)汁與超細粉狀的綠茶混合,超狀的綠茶顆粒浸入蘆薈(龍角)汁內發生滾動進行軟化、復合;再將蘆薈(龍角)鮮葉切絲,干燥、混合、浸泡、烘干制成,本發明龍角養生茶營養豐富、清香味醇、口感甘甜克服了現有的技術中蘆薈鮮葉切碎后曬干后的茶葉代用品存在的味苦,口感差的缺點。長期飲用還具有增加巨唾細胞的數量及對細菌、病毒的吞功能、殺菌、抑菌、分解毒素、消除炎癥等作用,可以強身健體、強化貿易商機能、抗癌等效果。可輔助治療便秘、高血壓低血壓、胃炎、胃潰瘍、糖尿病,還有排毒、美容、抗輻射、降血脂的效果。
但是上述專利的減肥茶和現有的減肥茶都有下列的問題:抑制食欲類:通過提高飽腹感、降低食欲來控制進食量。這種減肥茶的副作用:效果不確定,因人而異。長期大量服用可能造成營養不良。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的減肥茶存在的抑制食欲的問題,現在特別提出不對服用者的食欲有抑制作用的一種中藥減肥茶及其制作方法。
[0005]為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藥減肥茶,其特征在于:包括綠茶、甜茶、決明子、烏龍茶、澤瀉、菊花,其質量份數比為綠茶50-60份,甜茶45-65份,決明子20-35份,烏龍茶15-25份,澤瀉10-20份,菊花5-10份。
[0006]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綠茶55-60份,甜茶55-65份,決明子25_35份,烏龍茶20-25份,澤瀉15-20份,菊花7-10份.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綠茶58-60份,甜茶60-65份,決明子30-35份,烏龍茶23-25份,澤瀉18-20份,菊花9-10份。[0007]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綠茶59份,甜茶64份,決明子33份,烏龍茶24份,澤瀉19份,菊花9份。
[0008]所述中藥減肥茶還包括蘋果香精、桔子香精和乳糖,所述各成份的質量分數為蘋果香精1_3份、桔子香精1-3份和乳糖2-4份。
[0009]所述中藥減肥茶還包括蘋果香精、桔子香精和乳糖的質量分數為蘋果香精2份、桔子香精2份和乳糖3份。
[0010]一種中藥減肥茶的制作方法,步驟為:按綠茶、甜茶、決明子、烏龍茶、澤瀉、菊花、蘋果香精、桔子香精和乳糖按照上述比例用粉碎機分別粉碎,粉碎后的原料分別過30目和50目的篩網,30目到50目之間的顆粒為合格顆粒。將粉碎過篩后物料按照配方比例,投入到二維混合機中混合,混合時間為30分鐘?50分鐘;將混合后的成品進行包裝、裹包和裝箱。
[0011]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減肥茶服用后不會產生抑制食欲的感覺,服用者的飲食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服用者可以保持日常的飲食習慣,不用有特殊的禁忌。
[0012]2、上述各個組成的減肥茶混合后,具有良好的減肥效果。
[0013]3、本發明中的綠茶好處還有抗衰老,防齲齒,放貧血癥,防肥胖,防癌抗癌,防輻射,對治療貧血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具有良好的作用。防治感冒,提神解倦,解熱止渴,除膩消食,清心明目,消炎殺菌,利尿解毒,健腦益思。
[0014]4、本發明中的甜茶含有4.1%的生物類黃酮,黃酮是世界醫藥界公認的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防癌冶癌的佳品;同時甜茶中含有的多酚類是目前最理想的純天然抗氧化劑,具有防疲勞,抗衰老的功效。
[0015]5、本發明中決明子具有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腎、大腸經;潤腸通便,降脂明目。老看人常喝可治療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壓。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緩瀉作用,降血壓降血月旨。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實施例1
一種中藥減肥茶包括綠茶、甜茶、決明子、烏龍茶、澤瀉、菊花,其質量份數比為綠茶50-60份,甜茶45-65份,決明子20-35份,烏龍茶15-25份,澤瀉10-20份,菊花5_10份。綠茶是指采取茶樹新葉,未經發酵,經殺青、揉擰、干燥等典型工藝,其制成品的色澤,沖泡后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主調。常飲綠茶能防癌和降血脂,防電腦輻射。吸煙者可減輕尼古丁傷害。綠茶[I]作為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全國年產10萬噸茶葉,產量位居六大初制茶之首。中國生產綠茶的范圍極為廣泛,貴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四川、湖南、湖北、廣西、福建為我國的綠茶主產省份。綠茶,又稱不發酵茶。綠茶是未經發酵制成的茶,因此較多的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堿,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較多。綠茶中的這些天然營養成份,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綠茶是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的茶葉。其干茶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綠茶。綠茶是將采摘來的鮮葉先經高溫殺青,殺滅了各種氧化酶,保持了茶葉綠色,然后經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湯綠葉是綠茶品質的共同特點。綠茶是未經發酵的,中國產量最多,飲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茶。它的特點是湯清葉綠,營養豐富,可以防止疾病。
[0017]實施例2
一種中藥減肥茶包括綠茶、甜茶、決明子、烏龍茶、澤瀉、菊花,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綠茶55-60份,甜茶55-65份,決明子25-35份,烏龍茶20-25份,澤瀉15-20份,菊花7_10份。所述中藥減肥茶還包括蘋果香精、桔子香精和乳糖,所述各成份的質量分數為蘋果香精1-3份、桔子香精1-3份和乳糖2-4份。甜茶是一種繡球花屬植物的葉,其水浸膏或總生物堿對雞瘧有非常顯著之抗瘧作用,總生物堿的抗瘧效價為奎寧的10倍。從其中提出的生物堿有三種,與常山堿甲、乙、丙相同。本類生物堿易引起嘔吐,抗瘧化療指數不高。甜茶不易種植,以野生自然生長為主,野生甜茶多生長在高山陡壁雜樹叢中,高度一般為1-2米,直徑2厘米以下。原產地在廣西大瑤山、湖南舜皇山及錢塘江上游真武山一帶。甜茶的葉子邊緣有鋸齒,味甜,但不含糖份,屬天然甜植物,適合糖尿病人食用。野生甜茶除具備普通綠茶的功效外同時還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預防中風、防癌作用、預防牙齒疾病等藥效,當地人祖祖輩輩、從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煮茶飯、煮茶粥的傳統習慣。野生甜茶喜蔭,好的甜茶生長在海拔800—1000米左右生長在高山陡壁雜樹叢中,主產區在廣西大瑤山地區,主要分布在廣西其它地區及廣東、湖南、江西等省。甜茶樹高度一般為1-2米,直徑2厘米以下。甜茶不易種植,以野生自然生長為主,為多年生植物,地上的枝條僅能活2?3年。甜茶是靠其宿根每年春天萌發新株的方式進行繁殖。廣西甜茶中甜茶素的含量與其生長時期有關,不同生長發育階段葉子中甜茶素的含量有著明顯的差異,嫩葉中最高,成葉次之,落葉最低;甜茶葉中甜茶素的含量與季節也有關系,5月底較高,6月底開始上升,7、8兩月達到最高,9月底以后開始下降,12底降到最低值。
[0018]實施例3
一種中藥減肥茶包括綠茶、甜茶、決明子、烏龍茶、澤瀉、菊花,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綠茶58-60份,甜茶60-65份,決明子30-35份,烏龍茶23-25份,澤瀉18-20份,菊花9_10份。所述中藥減肥茶還包括蘋果香精、桔子香精和乳糖,所述各成份的質量分數為蘋果香精1-3份、桔子香精1-3份和乳糖2-4份。烏龍茶是經過殺青、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綠茶和烏龍茶是由同一種茶樹所生產出來的,最大的差別在于有沒有經過發酵這個過程。因為茶葉中的兒茶素會隨著發酵溫度的升高而相互結合,致使茶的顏色變深,但因此茶的澀味也會減少。這種兒茶素相互結合所形成的成分就是烏龍茶的多酚類,多酚類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兒茶素,都能夠影響各種酶在我們體內的活性化。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其品質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并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形成烏龍茶的優異品質,首先是選擇優良品種茶樹鮮葉作原料,嚴格掌握采摘標準;其次是極其精細的制作工藝。制作程序有晾青、搖青、殺青、包揉、揉捻、烘锫。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為“跳動做青”、“搖動做青”、“做手做青”三個亞類。商業上習慣根據其產區不同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等亞類。烏龍茶為我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0019]實施例4
一種中藥減肥茶包括綠茶、甜茶、決明子、烏龍茶、澤瀉、菊花,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綠茶59份,甜茶64份,決明子33份,烏龍茶24份,澤瀉19份,菊花9份。所述中藥減肥茶還包括蘋果香精、桔子香精和乳糖的質量分數為蘋果香精2份、桔子香精2份和乳糖3份。澤瀉是植物和中藥材的統稱。植物為多年生沼生草本,屬澤瀉科。其根狀莖較短,基生。澤瀉夏季開白花,排成大型輪狀分枝的圓錐花序,花兩性。野生澤瀉一般生長在沼澤地,分布于中國、日本和印度等地。澤瀉(根莖)又是傳統的中藥之一。中醫理論認為其性寒,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澤瀉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減緩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澤瀉及其制劑現代還用于治療內耳眩暈癥、血脂異常、遺精、脂肪肝及糖尿病等。但澤瀉具有肝毒性、腎毒性,服用不當,能讓肝臟、腎臟出現腫脹以及其他中毒癥狀。
[0020]實施例5
一種中藥減肥茶的制作方法,步驟為:按綠茶、甜茶、決明子、烏龍茶、澤瀉、菊花、蘋果香精、桔子香精和乳糖按照上述比例用粉碎機分別粉碎,粉碎后的原料分別過30目和50目的篩網,30目到50目之間的顆粒為合格顆粒。將粉碎過篩后物料按照配方比例,投入到二維混合機中混合,混合時間為30分鐘?50分鐘;將混合后的成品進行包裝、裹包和裝箱。菊花是指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全國各地幾乎隨處可見。菊花的品種多姿。有時也在白菊花中加些茶葉,起到調味的作用。產地湖北大別山麻城福田河的福白菊,浙江桐鄉的杭白菊和黃山腳下的黃山貢菊(徽州貢菊)比較有名。產于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浙江德清的德菊、河南濟源的懷菊花(四大懷藥之一)都有很高的藥效。特別是黃山貢菊,它生長在高山云霧之中,采黃山之靈氣,汲皖南山水之精華,它的無污染性對現代人來說,具有更高的飲用價值。古代文獻有記載,其中《本草綱目》對菊花茶的藥效有詳細的記載:性寒、味甘,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神農本草經》也認為,白菊花茶能“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氣,輕身耐勞延年。”菊花茶可以清熱去火,對口干、火旺、目澀,或由風、寒、濕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菊花能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也有很好的療效。中國自古就知道菊花能保護眼睛的健康,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腫之外,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來喝,能消除眼睛疲勞,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對恢復視力也有一定作用。健康的人平時也可當開水飲用,是老少皆宜的茶飲品。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減肥茶,其特征在于:包括綠茶、甜茶、決明子、烏龍茶、澤瀉、菊花,其質量份數比為綠茶50-60份,甜茶45-65份,決明子20-35份,烏龍茶15-25份,澤瀉10-20份,菊花5-1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減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綠茶55-60份,甜茶55-65份,決明子25-35份,烏龍茶20-25份,澤瀉15-20份,菊花7_10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中藥減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綠茶58-60份,甜茶60-65份,決明子30-35份,烏龍茶23-25份,澤瀉18-20份,菊花9_10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中藥減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綠茶59份,甜茶64份,決明子33份,烏龍茶24份,澤瀉19份,菊花9份。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中藥減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減肥茶還包括蘋果香精、桔子香精和乳糖,所述各成份的質量分數為蘋果香精1-3份、桔子香精1-3份和乳糖2-4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中藥減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減肥茶還包括蘋果香精、桔子香精和乳糖的質量分數為蘋果香精2份、桔子香精2份和乳糖3份。
7.—種中藥減肥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按綠茶、甜茶、決明子、烏龍茶、澤瀉、菊花、蘋果香精、桔子香精和乳糖按照上述比例用粉碎機分別粉碎,粉碎后的原料分別過30目和50目的篩網,30目到50目之間的顆粒為合格顆粒,將粉碎過篩后物料按照配方比例,投入到二維混合機中混合,混合時間為30分鐘?50分鐘;將混合后的成品進行包裝、裹包和裝箱。
【文檔編號】A23F3/14GK103828957SQ201210487560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7日
【發明者】裴錫平 申請人:裴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