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苦蕎子葉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苦蕎茶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ー種苦蕎子葉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苦蕎的營養價值豐富,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藥食兩用作物,但由于其籽粒含有高活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和蘆丁降解酶等抗營養因子、以及大量的抗性淀粉和過敏原等,因而其營養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已有研究表明,苦蕎麥經過萌發后其理化性質可發生較大變化,營養價值大幅提高。而且萌發還對苦蕎的營養品質有改良作用,如苦蕎籽粒萌發后,其胰蛋白酶抑制劑的活性降低,蘆丁降解酶活性在胚被子葉完全吸收后活性消失,氨基酸更為均衡,特別是黃酮類物質的含量有明顯的提高。現代研究證實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具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抗菌消炎、抗こ肝表面抗原等作用。長期食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目前對苦蕎茶的加工主要是以苦蕎籽粒為原料,如專利號為200810044743. 3公開的“ー種苦蕎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由于苦蕎子葉的黃酮類物質的含量遠遠高于苦蕎籽粒,因此以苦蕎子葉為原料制備的苦蕎茶其保健功能更強。目前還未見以苦蕎子葉為原料制備苦蕎茶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苦蕎子葉茶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種上述方法制得的苦蕎子葉茶,該苦蕎子葉茶與傳統苦蕎茶相比,其營養價值 明顯提高,特別是總黃酮類物質含量明顯增加。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解決方案包括如下步驟(I)苦蕎種子的的發芽取苦蕎種子,將其浸泡于水中使其萌發,在苦蕎種子發芽的第7-11天,摘取其芽上的子葉;(2)苦蕎子葉的熟化將苦蕎子葉用蒸汽處理10_15min,使苦蕎子葉熟化;(3)烘干將熟化后的苦蕎子葉在50_70°C烘制2_4h ;(4)炒制將苦蕎子葉在80-120°C翻炒20-35min。上述步驟(I)中所述將苦蕎種子浸泡于水中使其萌發是指將苦蕎種子先用水浸泡12-24h,再置于20-25°C的環境中使其萌發。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苦蕎子葉茶由上述方法制得。本發明苦蕎子葉茶還可與苦蕎花配伍制成苦蕎子葉花茶。實驗表明,苦蕎種子經發芽后子葉中總黃酮含量最高可達到種子中總黃酮含量的4. 3倍,而發芽第7-11天的苦蕎子葉其黃酮類物質含量處于高位(如附圖所示)。本發明以發芽第7-11天的苦蕎子葉作為原料,可使所制得的苦蕎子葉茶的總黃酮類物質含量最高,所采用的炒制エ藝既可保證苦蕎子葉茶香氣的形成,又能避免因溫度過高造成的苦蕎子葉脆性過大、以及營養成分的過量損失。所制得的苦蕎子葉茶呈黃緑色,不僅總黃酮類物質含量高,而且沖泡后無懸浮物質,茶湯清澈,ロ感好,耐沖泡。
附圖為苦蕎芽生長過程中子葉總黃酮含量的合成動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I)苦蕎種子的發芽選擇顆粒均勻飽滿,無癟殼的苦蕎種子,將其用水浸泡14h后,再將浸泡于水中的種子置于25°C的環境中使其萌發,每天補充水分,在苦蕎種子發芽的第7-11天,摘取苦蕎子葉,去殼后備用,從附圖中可看出,苦蕎種子發芽的第7-11天總黃酮類物質(蘆丁、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處于高位,且數值變化不大;(2)苦蕎子葉的熟化將苦蕎子葉用蒸汽處理12min,使苦蕎子葉熟化且子葉完整;(3)烘干將熟化后的苦蕎子葉在50°C烘制4h ;(4)炒制將苦蕎子葉在120°C翻炒20min即制得苦蕎子葉茶。實施例2(I)苦蕎種子的發芽選擇顆粒均勻飽滿,無癟殼的苦蕎種子,將其用水浸泡24h后,再將浸泡于水中的種子置于22°C的環境中使其萌發,在苦蕎種子發芽的第7-11天,摘取苦蕎子葉,去殼后備用,從附圖中可看出,苦蕎種子發芽的第7-11天總黃酮類物質(蘆丁、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處于高位,且數值變化不大;(2)苦蕎子葉的熟化將苦蕎子葉用蒸汽處理15min,使苦蕎子葉熟化且子葉完整;(3)烘干將熟化后的苦蕎子葉在65°C烘制2h ;(4)炒制將苦蕎子葉在80°C翻炒35min ;將炒制后的苦蕎子葉與苦蕎花配伍可制得苦蕎花茶,所述苦蕎子葉與苦蕎花的重量比為(60-80): (20-40),所述苦蕎花的制作方法是將采集的苦蕎花攤在金屬篩內,在蒸汽鍋中蒸2-5min,取出攤涼后在50_70°C烘箱中烘干即制得。
權利要求
1.一種苦蕎子葉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苦蕎種子的的發芽取苦蕎種子,將其浸泡于水中使其萌發,在苦蕎種子發芽的第7-11天,摘取其芽上的子葉; (2)苦蕎子葉的熟化將苦蕎子葉用蒸汽處理10-15min,使苦蕎子葉熟化; (3)烘干將熟化后的苦蕎子葉在50-70°C烘制2-4h; (4)炒制將苦蕎子葉在80-120°C翻炒20-35mi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苦蕎子葉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所述將苦蕎種子浸泡于水中使其萌發是指將苦蕎種子先用水浸泡12-24h,再置于20-25°C的環境中使其萌發。
3.一種由權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制得的苦蕎子葉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苦蕎子葉茶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苦蕎種子的預處理→苦蕎種子的發芽→苦蕎子葉的熟化→烘干→炒制。所制得的苦蕎子葉茶呈黃綠色,不僅總黃酮類物質含量高,而且沖泡后無懸浮物質,茶湯清澈,口感好,耐沖泡。
文檔編號A23F3/34GK103027154SQ20121057156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5日
發明者趙鋼, 趙江林, 王靜波, 彭鐮心, 鄒亮, 向達兵 申請人:成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