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剝卵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剝離卵子周圍結構的針。
背景技術:
目前,剝卵針為尖端較細,直徑漸變的管狀結構。在用剝卵針反復抽吸及吹出卵子的過程中,利用末端較細的孔口,將卵子周圍的顆粒細胞等結構剝離,以便觀察卵子受精情況或對卵子進行精子顯微注射等操作。為了適應不同大小卵子剝離顆粒細胞的需要,剝卵針末端孔徑有130 μ m、135 μ m和150 μ m等規格。但是當用小孔徑剝卵針剝離相對較大卵子時,有可能使卵子受到損傷。當用大孔徑剝卵針剝離相對較小的卵子時,則不能有效剝離卵子周圍的結構。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剝卵針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適用于不同大小卵子的剝卵針。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剝卵針,所述的剝卵針為末端孔徑大于前端的L形管狀結構。剝卵針末端孔徑略大于直徑最大的卵子,其后的管腔漸次變細。這樣,同一規格的剝卵針可以適用于所有大小的卵子。為了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卵子在剝卵針中進退情況,將剝卵針制成L狀。管腔內徑由末端開始漸次變細。當卵子被吸入到剝卵針內時,由于剝卵針直徑漸次變細,周圍顆粒細胞逐漸被剝脫。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該剝卵針末端口徑最大,適用于對各種大小卵子周圍顆粒細胞的剝離,此外,由于該剝卵針管腔由粗漸次變細,卵子周圍顆粒細胞在剝卵針內進退的過程中可以逐漸被剝離。
圖I為本實用新型剝卵針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是剝卵針末端,2是剝卵針前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剝卵針做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I、一種剝卵針,所述的剝卵針為末端I孔徑大于前端2的L形管狀結構,管腔內徑由末端I開始漸次變細,末端I內徑為200微米,前端2內徑為100微米。剝卵時,將剝卵針的較細的前端2與剝卵槍或口件相連接,抽吸和吹出受精液滴中的卵子,直至卵子周圍的顆粒細胞被剝離。然后,觀察完成剝離的卵子是否受精并進行評分,并將其轉移到胚胎培養液中。
權利要求1.一種剝卵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剝卵針為末端(I)孔徑大于前端(2)的L形管狀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剝卵針,其特征在于管腔內徑由末端(I)開始漸次變細。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剝卵針,其特征在于末端(I)內徑為200微米,前端(2)內徑為100微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剝離卵子周圍顆粒細胞的圍顆粒細胞的中空剝卵針。卵針為末端孔徑大于前端的L形管狀結構,管腔內徑由末端開始漸次變細。該剝卵針末端內徑略大于直徑最大的卵子,其后的管腔漸次變細。這樣,同一規格的剝卵針可以適用于所有大小的卵子。當卵子被吸入到剝卵針內時,由于剝卵針直徑漸次變細,周圍顆粒細胞逐漸被剝脫。為了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卵子在剝卵針中進退情況,可將剝卵針制成L狀。
文檔編號C12M1/00GK202688311SQ2012202190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8日
發明者王懷秀 申請人:王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