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株產甘露醇布氏乳桿菌及發酵產甘露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領域,涉及菌種的篩選,尤其是一株產甘露醇布氏乳桿菌及發酵產甘露醇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甘露醇(Mannitol)又名甘露糖醇、木蜜醇,是一種六元醇,為山梨醇的同分異構體。純凈的甘露醇為無色至白色針狀或為斜方柱狀晶體或晶體性粉末,無臭,具有清涼甜味,是多元糖醇中唯一的一種不具吸濕性的晶體,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輕工和化工領域。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制備甘露醇方法為化學合成法,是以蔗糖、淀粉或葡萄糖為原料通過催化加氫制備得到。甘露醇的氫化作用一般需要在高壓高溫、金屬催化和通氫氣的條件下進行,具有原料來源穩定,生產期限不受限制,成本低,適合于大規模生產等特點,但是其產率較低,且有山梨醇伴生,造成后面的分離純化成本較高的問題。另一種方法是天然物提取,目前主要采用重結晶或者電滲析脫鹽法從海藻、海帶中提取甘露醇,該方法可得到單一的甘露醇,精制純度高,但收率低、精制工序繁瑣、生產成本高、原料來源受地區限制。自然界中能合成甘露醇的微生物種類較多,細菌、酵母和霉菌中都有一些菌株具有產甘露醇的能力。微生物發酵生產甘露醇,具有反應選擇性高、溫和、能耗低、設備投資小的優點,但高產甘露醇菌株尚未得到,近年來,國內外都在對微生物發酵制備甘露醇的技術進行研究。2002 年 Niklas von Weymarn 等人利用異型乳酸菌 Lactobacillus fermentum發酵生產甘露醇,袁其朋等人用發酵乳桿菌轉化甘露醇。目前,對布氏乳桿菌產甘露醇的相關報道較少。甘露醇在國內外已成功應用于食品工業、醫藥工業、化工行業,并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在我國,對于微 生物法生產甘露醇的研究剛剛起步,并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就,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培養條件并非最優和菌株的種類,其主要的原因是原始菌株種類和數量的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產甘露醇布氏乳桿菌,該菌株在中國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保藏,保藏編號為CGMCC N0.7300,本菌株的甘露醇的產率為64.82%。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產甘露醇布氏乳桿菌發酵產甘露醇的方法。本發明實現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株產甘露醇布氏乳桿菌,名稱為布氏乳桿菌Y-4,其分類命名為布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保藏編號為 CGMCC N0.7300,保藏日期:2013 年 3 月 13 日,保藏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保藏單位: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而且,所述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如下:+代表陽性:
權利要求
1.一株產甘露醇布氏乳桿菌,其特征在于:名稱為布氏乳桿菌Y-4,其分類命名為布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保藏編號為 CGMCC N0.7300,保藏日期:2013 年 3 月13日,保藏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保藏單位: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產甘露醇布氏乳桿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如下:+代表陽性:
3.—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產甘露醇布氏乳桿菌發酵產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布氏乳桿菌Y-4經活化后在發酵培養基中培養,條件為:溫度為25-35°C、pH5.0、接種量為8_15wt%、靜置條件下發酵40_50h。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產甘露醇布氏乳桿菌發酵產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培養基為:將果糖按2-5%的比例添加到MRS液體培養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株產甘露醇布氏乳桿菌,名稱為布氏乳桿菌Y-4,其分類命名為布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保藏編號為CGMCC NO.7300,保藏日期2013年3月13日,其特點是以東北酸菜為原料,采取富集培養、初篩、復篩等方法進行篩選和純化獲得,根據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確定該菌株為新種,本發明得到的菌株生長性能穩定,溫度30℃和pH值為5.0時甘露醇產量最高,具有良好的研究和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C12R1/225GK103184180SQ20131011163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日
發明者路福平, 李玉, 陳艷, 王洪彬, 王正祥 申請人:天津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