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含有金蟬成分的營養食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食品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含有金蟬成分的營養食品。
背景技術:
金蟬,又名知了猴、知了龜,是未蛻去蟬衣的若蟲,由于金蟬的營養價值高和風格獨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對人體發揮的多種滋補藥效功能,民間早有把金蟬子比喻成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唐僧肉”。金蟬含有豐富獨特的營養價值,據中國食品營養學院理化分析與研究發現:每IOOg黃金蝶若蟲富含蛋白質72g、脂肪15g、灰分1.8g ;此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經科學分析,蚱蟬體內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人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6.63%。黃金蟬若蟲含蛋白質比任何動物肉食和禽蛋都高得多,為瘦牛肉的3.5倍,瘦豬肉的4.3倍,羊肉的3.8倍,雞肉的3倍,鯉魚的4倍,雞蛋的6倍,又由于同時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營養素,對促進生長發育、補充機體代謝的消耗、體虛患者康復等,都有極佳的輔助治療作用,特別是若蟲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藥用價值也特別高,為藥膳上品,因此,成為難得的天然無公害高級營養食品。市面上還未見有以金蟬為原料制作的營養食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破碎后的金蟬制作而成的營
養食品。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含有金蟬成分的營養食品,其特征在于,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破碎后的金蟬制作而成,其中金蟬的成分為10-50%。所述的一種含有金蟬成分的營養食品,其特征在于,將新鮮金蟬清洗干凈,置于烘干機中,先將烘干室溫度控制為80-85°C,烘干時間控制為3-5分鐘,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再將烘干室溫度控制為40-50°C,烘干時間控制為10-15分鐘,待完全烘干后取出,粉碎過30-50目篩,得金蟬粉;
所述的一種含有金蟬成分的營養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食品的主要成分為小麥粉、米粉或雜糧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所述的一種含有金蟬成分的營養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食品的輔助成分為咸味劑、酸味劑、甜味劑、鮮味劑和辛香劑中的一種或任意混合。所述的一種含有金蟬成分的營養食品,將金蟬粉與上述食品原料混合,按需求制作出各類食品。本發明味道鮮美,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促進生長發育,補充機體代謝的消耗,體虛患者康復等,有極佳的輔助治療作用,是高蛋白、高營養、純天然的營養食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將新鮮金蟬清洗干凈,置于烘干機中,先將烘干室溫度控制為80-85°C,烘干時間控制為3-5分鐘,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再將烘干室溫度控制為40-50°C,烘干時間控制為10-15分鐘,待完全烘干后取出,粉碎過30-50目篩,得金蟬粉;
選用純糯米粉90%與金蟬粉10%,加入適量的蔗糖,攪拌均勻,制成膨化食品。實施例2
將新鮮金蟬清洗干凈,置于烘干機中,先將烘干室溫度控制為80-85°C,烘干時間控制為3-5分鐘,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再將烘干室溫度控制為40-50°C,烘干時間控制為10-15分鐘,待完全烘干后取出,粉碎過30-50目篩,得金蟬粉;
選用小麥粉30%、雜糧粉20%與金蟬粉50%,攪拌成糊狀,制作成煎餅。實施例3
將新鮮金蟬清洗干凈,置于烘干機中,先將烘干室溫度控制為80-85°C,烘干時間控制為3-5分鐘,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再將烘干室溫度控制為40-50°C,烘干時間控制為10-15分鐘,待完全烘干后取出,粉碎過30-50目篩,得金蟬粉;
選用小麥粉70%與金蟬粉30%,按現有技術制作成面包類食品。實施例4·
將新鮮金蟬清洗干凈,置于烘干機中,先將烘干室溫度控制為80-85°C,烘干時間控制為3-5分鐘,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再將烘干室溫度控制為40-50°C,烘干時間控制為10-15分鐘,待完全烘干后取出,粉碎過30-50目篩,得金蟬粉;
選用小麥粉20%、雜糧粉40%與金蟬粉40%,加入適量食鹽、孜然等調味品,按現有技術制作成餅干。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金蟬成分的營養食品,其特征在于,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破碎后的金蟬制作而成,其中金蟬的成分為10-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金蝶成分的營養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食品的主要成分為小麥粉、米粉或雜糧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金蝶成分的營養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食品的輔助成分為咸味劑、酸味劑、甜味劑、鮮味劑和辛香劑中的一種或任意混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金蟬成分的營養食品,可用上述原料制作成各類食品O·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金蟬成分的營養食品,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破碎后的金蟬制作而成,其中金蟬的成分為10-50%。金蟬高蛋白、高營養,純天然,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本發明食品味道鮮美,對促進生長發育,補充機體代謝的消耗,體虛患者康復等,有極佳的輔助治療作用,是天然的營養食品。
文檔編號A23L1/29GK103230017SQ20131020593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9日
發明者李長紅 申請人:李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