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豹斑鵝膏菌絲體產毒能力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小豹斑鵝膏菌絲體產毒能力的方法,屬于大型真菌培養【技術領域】。其特征為:將經過固體誘導并擴繁的菌絲體,轉入液體培養,直接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復合氨基酸及微量的子實體干粉,即可使菌絲體的產毒能力提高5.5~7.2倍。本發明具有操作簡單易實現、周期短、生產成本低、效益明顯、生態等特點。鵝膏毒素價值大應用范圍廣,在開發新特效藥如抗腫瘤、抗菌抗病毒、鎮靜或麻醉藥等領域具有潛在地應用,但至今因鵝膏資源珍稀、難以人工馴化、毒素的化學合成品無活性等問題尚難以開發應用。本發明通過簡單的培養,即可使菌絲體的鵝膏毒肽產量明顯提高,為今后鵝膏毒素的有益生物轉化及可持續性開發利用等奠定了重要基礎。
【專利說明】提高小豹斑鵝膏菌絲體產毒能力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小豹斑鵝膏菌絲體產毒能力的方法,屬于生物【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屬于有毒大型真菌室內培養范疇。
【背景技術】
[0002]鵝膏菌屬—)隸屬于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鵝膏菌科 iaceae),是有毒的大型真菌中較特殊、較有價值的一個世界性廣布大屬,其物種多
樣性是非常豐富的。全球已報道近400種,中國已記錄的近100種(含亞種、變種及變型)。據考證,目前中國仍有不少種尚未研究和命名。但是如今隨著全球生態危機的出現,我國的許多大型真菌資源已告危,處于嚴重衰退及瀕危狀態,而部份種面臨著可能還沒有被人類認識或發現其價值時,就已滅絕的風險。
[0003]鵝膏菌屬中的大部份種屬于著名劇毒菌,據知,因誤食野生蕈菌中毒死亡者95%是因鵝膏菌所致。科學家們對鵝膏菌真正感興趣的是其毒性,因此,大約在140年前,人們就開始了鵝膏菌毒素的研究。鵝膏菌毒素可分為四類,其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肽類毒素,肽類毒素又包括鵝膏毒肽(amatoxins)、鬼筆毒肽(phallotoxins)和毒傘素類(virotoxins)三種,鵝膏毒肽是一類雙環八肽,已分離純化的天然鵝膏毒肽有9種。
[0004]鵝膏毒素的應用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可用于研究真核生物基因的表達、調控及細胞定位,因鵝膏毒肽對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的活性有專一性抑制作用可開發抗菌、抗病毒特效新藥,已證明,皰疹病毒、腺病毒、12猿病毒、禽支氣管炎病毒等對amatoxins很敏感可篩選抗腫瘤藥物,已報道了 α -鵝膏毒肽的抗腫瘤活性可開發鎮靜、麻醉及其它特效藥,西伯利亞、印度、日本、美國等報道將毒蠅傘作為夢幻劑、鎮靜或麻醉藥、安眠藥等;⑤可用于生物`防冶等,鵝膏子實體對典型農作物害蟲有明顯的殺滅及抑制活性。
[0005]目前導致鵝膏難以開發及可持續性利用的主要瓶頸問題有:①鵝膏資源珍稀,其種群小,個體少,產量低,分布數量極其有限,加之對生境敏感,一旦生境受到破壞,極易消失或滅絕,屬于特殊的致危生物類群,這增加了其進一步被研究、利用的難度;②鵝膏菌屬,大多屬于外生菌根真菌,目前尚不能人工栽培,其絕大部份種仍屬于自然界中難培養或未能培養的微生物,難以人工、半人工栽培,雖然已有少數的種能進行菌絲的純培養,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菌絲生長緩慢、菌絲中毒素含量不高鵝膏多肽毒素,是一種由7-8個被修飾了的稀有氨基酸組成的環肽,可能不是基因編碼的直接產物,而是經過加工后的次級產物,要克隆毒素的基因是復雜而困難的;④目前毒素的化學合成品幾乎沒有活性。因此,至今國內外還沒有一種能規模化開發的毒素產品,現作為生化試劑的肽類毒素依然價格昂貴(10多年前每克在10萬美元左右一陳作紅等,1999),難以滿足科研和應用所需。
[0006]本發明在小豹斑鵝膏純培養技術有明顯突破的基礎上,對培養菌絲毒素產量低的問題進行了重點研究和攻關,使菌絲體的鵝膏毒肽產量明顯提高,為鵝膏毒素的可持續性開發利用等奠定了重要基礎。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單、易實現、成本不高,能使鵝膏菌絲體產毒能力明顯增強的方法。
[0008]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結合培養方式的改變及特殊物質的添加,以共同提高菌絲體的產毒能力,主要按以下方式實現:將經過固體培養誘導并擴繁的菌絲體,轉入液體培養,在液體培養階段,培養基中同時加入復合氨基酸及微量的子實體干粉,可使菌絲體的產毒能力提高5.5~7.2倍;
所述菌絲體的固體誘導及擴繁方法如下:在云南武定獅子山,采摘生長健狀、未完全開傘的幼嫩子實體;取菌蓋與菌柄交接處的內部無菌組織塊約0.3cm2大小,嵌入誘導培養基,所述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 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0.50g/L,NH4NO3 0.35g/L、KN03 0.35g/L、維生素 B1 0.10mg/L、16.0 波美的麥芽汁 180ml、瓊月旨10.0O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在23~24°C下暗培養40~45天,組織塊隆起,表面長出團狀、稠密的絨毛狀白色菌絲;將菌絲在固體擴大培養基中擴繁8~10代,每代培養48~55天后,擴繁的菌絲及培養基中α-鵝膏毒肽總含量平均為420±25Pg/g.,其所述的擴大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40~50 g/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瓊脂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 ;
所述擴大培養基中,腐熟滇青R葉子粉的制備方法如下:武定獅子山收集滇青R葉子,帶回實驗用地,按4:1~5:1的比例與豬糞拌勻,按葉子重量的0.5~1.0%加入尿素,混勻,加水至葉子濕透,上面覆蓋遮陰網,前I個月每隔4~5天揭開遮陰網,里外翻勻,加水濕透,然后再靜止發酵2~3個月,其間,看情況10~15天補水一次,90~120天后,將已腐熟的葉子攤開,曬干,粉碎,過80目分樣篩即可;
所述液體培養方法如下:將經過固體平板培養的菌絲體,用直徑為6_的無菌打孔器,無菌條件下切取菌片,轉入含100ml液體培養基的250ml三角瓶中,每瓶接種6塊,置于轉速為150r/min、溫度為24°C的搖床上培養,其所述的液體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網葉子粉水提液200~250 ml/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其中,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的制備方法如下:取以上腐熟滇青R葉子粉100g,加入800~1000ml蒸餾水,加熱煮沸I~1.5hr,過濾,濾液加熱濃縮成200~250ml ;
所述的復合氨基酸組成為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異亮氨酸,四種氨基酸的加入量分別為谷氨酸0.40~0.60g/L,甘氨酸1.00~1.20g/L,丙氨酸1.00~1.20g/L,異亮氨酸
0.50 ~0.60g/L ;
所述子實體干粉的加入方法如下:將小豹斑鵝膏子實體在50~60°C下烘干,粉碎,按
0.005~0.008g/L的量加入到液體培養基中。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在液體培養基中,添加少量特殊物質,即可使菌絲的產毒能力明顯提高,其特點如下:
(I)操作簡單易實現:將固體擴繁的菌絲體,轉入液體培養,直接在液體培養基中添加少量特殊物質,常規培養即可;(2)周期比較短:相對于前期的固體培養,液體培養的時間縮短了近2倍;
(3)生產成本不高;本發明液體培養基中所添加的特殊物質,為常見及普通的四種氨基酸,材料易得,價格便宜,小豹斑鵝膏子實體用量很微小,其野外采摘及貯備容易滿足規模化生產所需,不會影響生產成本;
(4)效益明顯、生態:毒素產量明顯提高,這種生物轉化比化學合成直接、有效,且有很好的生態優勢及潛力,值得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的實施例子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0011]實例一:
菌絲體的誘導及擴繁:在云南武定獅子山,采摘生長健狀、未完全開傘的幼嫩子實體;取菌蓋與菌柄交接處的內部無菌組織塊約0.3cm2大小,嵌入誘導培養基,所述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 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NH4NO3
0.35g/L、KNO3 0.35g/L、維生素 B1 0.10mg/L、16.0 波美的麥芽汁 180ml、瓊脂 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在23~24°C下暗培養40天,組織塊隆起,表面長出團狀、稠密的絨毛狀白色菌絲;將菌絲在固體擴大培養基中擴繁8代,每代培養48天后,擴繁的菌絲及培養基中α-鵝膏毒肽總含量平均為420±25Pg/g.其所述的擴大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40 g/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瓊脂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 ;
腐熟滇青R葉子粉的制備方法如下:武定獅子山收集滇青R葉子,帶回實驗用地,按5:1的比例與豬糞拌勻,按葉子重量的1.0%加入尿素,混勻,加水至葉子濕透,上面覆蓋遮陰網,前I個月每隔4天揭開遮陰網,`里外翻勻,加水濕透,然后再靜止發酵2個月,其間,10天補水一次,90天后,將已腐熟的葉子攤開,曬干,粉碎,過80目分樣篩即可;
將經過固體培養誘導并已擴繁的菌絲體,轉入液體培養,液體培養方法如下:將經過固體平板培養的菌絲體,用直徑為6mm的無菌打孔器,無菌條件下切取菌片,轉入含100ml液體培養基的250ml三角瓶中,每瓶接種6塊,置于轉速為150r/min、溫度為24°C的搖床上培養,其所述的液體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200 ml/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補充谷氨酸0.40g/L、甘氨酸1.00g/L、丙氨酸1.00g/L、異亮氨酸0.50g/L、小豹斑鵝膏子實體干粉0.005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其中,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的制備方法如下:將以上腐熟滇青R葉子粉100g,加入800ml蒸餾水,加熱煮沸lhr,過濾,濾液加熱濃縮成200ml ;小豹斑鵝膏子實體干粉的準備方法如下:將子實體在50°C下烘干,粉碎,過120目分樣篩。
[0012]實例二:
菌絲體的誘導及擴繁:在云南武定獅子山,采摘生長健狀、未完全開傘的幼嫩子實體;取菌蓋與菌柄交接處的內部無菌組織塊約0.3cm2大小,嵌入誘導培養基,所述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 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NH4NO3
0.35g/L、KNO3 0.35g/L、維生素 B1 0.10mg/L、16.0 波美的麥芽汁 180ml、瓊脂 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在23~24°C下暗培養45天,組織塊隆起,表面長出團狀、稠密的絨毛狀白色菌絲;將菌絲在固體擴大培養基中擴繁10代,每代培養55天后,擴繁的菌絲及培養基中α-鵝膏毒肽總含量平均為420±15Pg/g.其所述的擴大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
50g/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瓊脂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 ;
腐熟滇青R葉子粉的制備方法如下:武定獅子山收集滇青R葉子,帶回實驗用地,按4:1的比例與豬糞拌勻,按葉子重量的0.5%加入尿素,混勻,加水至葉子濕透,上面覆蓋遮陰網,前I個月每隔5天揭開遮陰網,里外翻勻,加水濕透,然后再靜止發酵3個月,其間,15天補水一次,120天后,將已腐熟的葉子攤開,曬干,粉碎,過80目分樣篩即可;
將經過固體培養誘導并已擴繁的菌絲體,轉入液體培養,液體培養方法如下:將經過固體平板培養的菌絲體,用直徑為6mm的無菌打孔器,無菌條件下切取菌片,轉入含100ml液體培養基的250ml三角瓶中,每瓶接種6塊,置于轉速為150r/min、溫度為24°C的搖床上培養,其所述的液體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0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250ml/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補充谷氨酸0.60g/L、甘氨酸1.20g/L、丙氨酸1.20g/L、異亮氨酸0.60g/L、小豹斑鵝膏子實體干粉0.008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其中,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的制備方法如下:將以上腐熟滇青R葉子粉100g,加入1000ml蒸餾水,加熱煮沸1.5hr,過濾,濾液加熱濃縮成250ml ;小豹斑鵝膏子實體干粉的準備方法如下:將子實體在60°C下烘干,粉碎,過120目分樣篩。
[0013]實例 三:
菌絲體的誘導及擴繁:在云南武定獅子山,采摘生長健狀、未完全開傘的幼嫩子實體;取菌蓋與菌柄交接處的內部無菌組織塊約0.3cm2大小,嵌入誘導培養基,所述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 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NH4NO3
0.35g/L、KNO3 0.35g/L、維生素 B1 0.10mg/L、16.0 波美的麥芽汁 180ml、瓊脂 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在23~24°C下暗培養43天,組織塊隆起,表面長出團狀、稠密的絨毛狀白色菌絲;將菌絲在固體擴大培養基中擴繁9代,每代培養50天后,擴繁的菌絲及培養基中α-鵝膏毒肽總含量平均為420±l(^g/g.其所述的擴大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45g/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瓊脂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 ;
腐熟滇青R葉子粉的制備方法如下:武定獅子山收集滇青R葉子,帶回實驗用地,按
4:1的比例與豬糞拌勻,按葉子重量的0.8%加入尿素,混勻,加水至葉子濕透,上面覆蓋遮陰網,前I個月每隔5天揭開遮陰網,里外翻勻,加水濕透,然后再靜止發酵2.5個月,其間,15天補水一次,100天后,將已腐熟的葉子攤開,曬干,粉碎,過80目分樣篩即可;
將經過固體培養誘導并已擴繁的菌絲體,轉入液體培養,液體培養方法如下:將經過固體平板培養的菌絲體,用直徑為6mm的無菌打孔器,無菌條件下切取菌片,轉入含100ml液體培養基的250ml三角瓶中,每瓶接種6塊,置于轉速為150r/min、溫度為24°C的搖床上培養,其所述的液體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0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230ml/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補充谷氨酸0.50g/L、甘氨酸1.10g/L、丙氨酸1.10g/L、異亮氨酸0.55g/L、小豹斑鵝膏子實體干粉0.007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其中,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的制備方法如下:將以上腐熟滇青R葉子粉100g,加入900ml蒸餾水,加熱煮沸1.5hr,過濾,濾液加熱濃縮成230ml ;小豹斑鵝膏子實體干粉的準備方法如下:將子實體在55°C下烘干,粉碎,過120目分樣篩。
[0014]實例四:
菌絲體的誘導及擴繁:在云南武定獅子山,采摘生長健狀、未完全開傘的幼嫩子實體;取菌蓋與菌柄交接處的內部無菌組織塊約0.3cm2大小,嵌入誘導培養基,所述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 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NH4NO30.35g/L、KNO3 0.35g/L、維生素 B1 0.10mg/L、16.0 波美的麥芽汁 180ml、瓊脂 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在23~24°C下暗培養44天,組織塊隆起,表面長出團狀、稠密的絨毛狀白色菌絲;將菌絲在固體擴大培養基中擴繁9代,每代培養53天后,擴繁的菌絲及培養基中α-鵝膏毒肽總含量平均為420±2(^g/g.其所述的擴大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48g/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瓊脂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 ;
腐熟滇青R葉子粉的制備方法如下:武定獅子山收集滇青R葉子,帶回實驗用地,按
5:1的比例與豬糞拌勻,按葉子重量的0.65%加入尿素,混勻,加水至葉子濕透,上面覆蓋遮陰網,前I個月每隔5天揭開遮陰網,里外翻勻,加水濕透,然后再靜止發酵2個月,其間,13天補水一次,110天后,將已腐熟的葉子攤開,曬干,粉碎,過80目分樣篩即可;
將經過固體培養誘導并已擴繁的菌絲體,轉入液體培養,液體培養方法如下:將經過固體平板培養的菌絲體,用直徑為6mm的無菌打孔器,無菌條件下切取菌片,轉入含100ml液體培養基的250ml三角瓶中,每瓶接種6塊,置于轉速為150r/min、溫度為24°C的搖床上培養,其所述的液體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0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220ml/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補充谷氨酸0.55g/L、甘氨酸1.15g/L、丙氨酸1.15g/L、異亮氨酸0.58g/L、小豹斑鵝膏子實體干粉0.006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其中,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的制備方法如下:將以上腐熟滇青R葉子粉100g,加入850ml蒸餾水,加熱煮沸1.2hr,過濾,濾液加熱濃縮成220ml ;小豹斑鵝膏子實體干粉的準備方法如下:將子實體在58°C下烘干,粉碎,過120目分樣篩。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小豹斑鵝膏菌絲體產毒能力的方法,其特征為,將經過固體培養誘導并擴繁的菌絲體,轉入液體培養,在液體培養階段,培養基中同時加入復合氨基酸及微量的子實體干粉,培養25~28天,菌絲產生的α -鵝膏毒肽總量為2330~3015Pg/g.干重,為固體培養時的5.5~7.2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豹斑鵝膏菌絲體產毒能力的方法,其特征為,菌絲體的誘導及擴繁方法如下:在云南武定獅子山,采摘生長健狀、未完全開傘的幼嫩子實體;取菌蓋與菌柄交接處的內部無菌組織塊約0.3cm2大小,嵌入誘導培養基,所述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 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NH4NO3.0.35g/L、KNO3 0.35g/L、維生素 B1 0.10mg/L、16.0 波美的麥芽汁 180ml、瓊脂 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在23~24°C下暗培養40~45天,組織塊隆起,表面長出團狀、稠密的絨毛狀白色菌絲;將菌絲在固體擴大培養基中擴繁8~10代,每代培養48~55天后,擴繁的菌絲及培養基中α-鵝膏毒肽總含量平均為420±25Pg/g.,其所述的擴大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 200g/L、葡萄糖 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40~50g/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瓊脂10.00g/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o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菌絲體擴大培養方法,其特征為,擴大培養基中,腐熟滇青岡葉子粉的制備方法如下:在武定獅子山收集滇青岡葉子,帶回實驗用地,按4:1~5:1的比例與豬糞拌勻,按葉子重量的0.5~1.0%加入尿素,混勻,加水至葉子濕透,上面覆蓋遮陰網,前I個月每隔4~5天揭開遮陰網,里外翻勻,加水濕透,然后再靜止發酵2~3個月,其間,看情況10~15天補水一次,90~120天后,將已腐熟的葉子攤開,曬干,粉碎,過80目分樣篩即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豹斑鵝膏菌絲體產毒能力的方法,其特征為,液體培養方法如下:將經過固體平板培養的菌絲體,用直徑為6_的無菌打孔器,無菌條件下切取菌片,轉入含100ml液體培養基的250ml三角瓶中,每瓶接種6塊,置于轉速為150r/min、溫度為24°C的搖床上培養,其所述的液體培養基成分為:馬鈴薯200g/L、葡萄糖20g/L、MgSO4L 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 200 ~250 ml/L、16.0波美的麥芽汁180ml,控制培養基PH值為5.6,其中,腐熟滇青岡葉子粉水提液的制備方法如下:取權利要求3中的腐熟滇青R葉子粉100g,加入800~1000ml蒸餾水,加熱煮沸I~1.5hr,過濾,濾液加熱濃縮成200~250m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豹斑鵝膏菌絲體產毒能力的方法,其特征為,所述的復合氨基酸組成為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異亮氨酸,四種氨基酸的加入量分別為谷氨酸.0.40 ~0.60g/L,甘氨酸 1.00 ~1.20g/L,丙氨酸 1.00 ~1.20g/L,異亮氨酸 0.50 ~0.60g/L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豹斑鵝膏菌絲體產毒能力的方法,其特征為,子實體干粉的加入方法如下:將小豹斑鵝膏子實體在50~60°C下烘干,粉碎,過120目分樣篩,按.0.005~0.008g/L的量加入到液體培養基中。
【文檔編號】C12R1/645GK103627757SQ201310630187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日
【發明者】李宗菊, 馮遼遼, 張曦予, 趙昱, 左奎, 程霞, 唐萍 申請人:云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