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平面炒松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平面炒松機,還包括翻炒裝置,炒鍋為開口向上的平底鍋,炒鍋包括鍋底板和沿鍋底板繞設的鍋側板,翻炒裝置包括電機、傳動桿和若干個刀片,傳動桿沿鍋底板中心軸線穿設于鍋底板上,傳動桿的一端至少設有兩個固定板,固定板位于鍋側板的對應端,傳動桿的另一端與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固定板與刀片可拆卸連接,刀片旋轉過程中與鍋底板抵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翻炒裝置包括電機、傳動桿和刀片,傳動桿與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傳動桿能夠帶動固定板360度旋轉,使用時,電機轉動帶動傳動桿,傳動桿帶動固定板,固定板帶動刀片旋轉,刀片帶動肉松翻動,使其受熱均勻,不易炒糊燒焦,操作簡單,經濟實用。
【專利說明】一種平面炒松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設備,更確切的說,涉及一種平面炒松機。
【背景技術】
[0002]肉松在加工過程中,需要進行炒松,從而將半制品肉松脫水成為干制品,炒松過程對肉松成品的質量、絲頭、味道、色澤等均有較大影響。現有技術中,炒松的熱源均采用底部加熱設備,如采用傳統的燒煤、材、液化氣設備進行加熱,致使加熱溫度偏高且均勻度不夠,溫度不易控制,經常會出現炒糊燒焦的現象,致使肉松結團成粉呈紅色。
[0003]申請號為201210296692.X公開了一種魚肉炒松機的翻炒部件,包括炒鍋,其要點是:還包括翻炒裝置。炒鍋為開口向上的平底鍋,炒鍋由鍋底板和鍋側板組成,鍋底板呈上小下大的臺階狀圓形板,其軸線鉛垂設置,使用時炒鍋由其鍋底板的下側面的中央部位在同軸線的支撐裝置的固定支撐下隨著該支撐裝置一同旋轉,翻炒裝置包括鏟刀、刀柄、刀架、壓縮彈簧和蓋帽,刀架的位于下側的朝向右方的下連接部位為使用時固定設置在固定構件上的部位,鏟刀由其刀背一側從下方固定連接在刀柄上而形成一個整體構件,鏟刀的刀刃朝向下方;且該整體構件通過刀架、壓縮彈簧和蓋帽使得鏟刀的刀刃處于與炒鍋的鍋底的上側面相互彈性接觸的狀態,但由于翻炒裝置固定于單側,旋轉過程中使肉松受熱不均勻,極易造成一邊炒糊燒焦。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攪拌均勻的平面炒松機。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平面炒松機,包括炒鍋,還包括翻炒裝置,所述炒鍋為開口向上的平底鍋,所述炒鍋包括鍋底板和沿鍋底板繞設的鍋側板,所述翻炒裝置包括電機、傳動桿和若干個刀片,所述傳動桿沿鍋底板中心軸線穿設于鍋底板上,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至少設有兩個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鍋側板的對應端,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與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與刀片可拆卸連接,所述刀片旋轉過程中與鍋底板抵觸連接。
[0006]通過米用上述技術方案,翻炒裝置包括電機、傳動桿和刀片,傳動桿與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傳動桿帶動固定板360度旋轉,使用時,電機轉動帶動傳動桿,傳動桿帶動固定板,固定板帶動刀片旋轉,刀片帶動肉松翻動,使其受熱均勻,不易導致肉松被炒糊燒焦。
[0007]為了獲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在于,所述刀片包括刀柄和刀尖,所述刀柄與固定板可拆卸連接。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刀柄與固定板可拆卸連接,使其刀片清潔以及維修是便于拆卸。
[0009]為了獲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在于,所述固定板相對于傳動桿的另一端上設有橡膠層。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板上設有橡膠層,可防止固定板與鍋側板刮傷。
[0011]為了獲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在于,所述固定板與傳動桿可拆卸連接。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板與傳動桿可拆卸連接,使炒鍋在維修以及清洗時可以直接將固定板與傳動桿拆開,更為便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視圖。
[0014]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0015]圖中:1、炒鍋;11、鍋側板;12、鍋底板;2、翻炒裝置;21、電機;22、傳動桿;23、刀片;231、刀柄;232、刀尖;24、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照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平面炒松機,包括炒鍋1,還包括翻炒裝置,所述炒鍋I為開口向上的平底鍋,所述炒鍋I包括鍋底板12和沿鍋底板12繞設的鍋側板11,所述翻炒裝置2包括電機21、傳動桿22和若干個刀片23,所述傳動桿22沿鍋底板12中心軸線穿設于鍋底板12上,所述傳動桿22的一端至少設有兩個固定板24,所述固定板24位于鍋側板11的對應端,所述傳動桿22的另一端與電機21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24與刀片23可拆卸連接,所述刀片23旋轉過程中與鍋底板12抵觸連接,所述刀片23包括刀柄231和刀尖232,所述刀柄231與固定板24可拆卸連接,所述固定板24相對于傳動桿22的另一端上設有橡膠層,所述固定板24與傳動桿22可拆卸連接。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翻炒裝置2包括電機21、傳動桿22和刀片23,傳動桿22與電機21輸出端固定連接,傳動桿22帶動固定板24可以進行360度旋轉,使用時,電機21轉動帶動傳動桿22,傳動桿22帶動固定板24,固定板24帶動刀片23旋轉,刀片23帶動肉松翻動,減少肉松與鍋底的接觸,讓其受熱均勻,不易炒糊燒焦。
[0018]刀柄231與固定板24可拆卸連接,操作過程中可將刀柄231與固定板24拆開放入清水中清洗消毒,便于對刀片23清潔以及維修是等(此處需說明的是:可拆卸連接可為通過螺栓連接、卡接,但用于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更為簡單,故螺栓連接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方案)。
[0019]固定板24上設有橡膠層,可防止固定板24與鍋側板11刮傷。固定板24與傳動桿22可拆卸連接,使炒鍋I在維修以及清洗時可以直接將固定板24與傳動桿22拆開,將固定板24直徑從傳動桿22上拆除,直接放入水中清洗消毒,更為便捷(此處需說明的是:固定板24與傳動桿22可拆卸連接可為卡接、螺紋連接、過渡配合,但由于螺紋連接過程中固定板不易脫落,故螺紋連接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方案)。
[002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平面炒松機,包括炒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翻炒裝置,所述炒鍋為開口向上的平底鍋,所述炒鍋包括鍋底板和沿鍋底板繞設的鍋側板,所述翻炒裝置包括電機、傳動桿和若干個刀片,所述傳動桿沿鍋底板中心軸線穿設于鍋底板上,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至少設有兩個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鍋側板的對應端,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與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與刀片可拆卸連接,所述刀片旋轉過程中與鍋底板抵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炒松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包括刀柄和刀尖,所述刀柄與固定板可拆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面炒松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相對于傳動桿的另一端上設有橡膠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炒松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傳動桿可拆卸連接。
【文檔編號】A23L1/311GK204090946SQ201420536423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8日
【發明者】汪匡正, 劉一之, 劉佳 申請人:溫州東風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