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面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面筋,所述面筋包括多個葉片狀的片體(1),多個所述片體(1)相互連接、并繞同一軸線均勻分布,所述面筋為長條形。所述片體(1)的個數為至少三個。所述面筋的長度為8厘米~12厘米。所述面筋的兩端為圓弧狀、尖狀或平頭狀。采用這種方法制作的面筋,由于其結構為整體式的長條形,因此比較耐煮,不易煮爛。此外,面筋包括多個葉片狀的片體(1),增加了面筋外形的多樣性,能夠提高消費者的吸引力。
【專利說明】一種面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面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對于各類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大。
[0003]面筋作為廣大消費者所喜愛的食品,無論在火鍋店還是在燒烤店中,我們都能看到面筋的身影。但是,由于面筋的形狀往往較為單一,因此也減小了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0004]面筋通常為圓餅狀、圓柱狀、方塊狀或者是螺旋狀,針對此種形狀的面筋,不僅其形狀較為單一,而且面筋不耐煮,容易煮散。
[0005]因此,如何提高面筋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冋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面筋,該面筋可以解決面筋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不足的問題。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面筋,所述面筋包括多個葉片狀的片體,多個所述片體相互連接、并繞同一軸線均勻分布,所述面筋為長條形。
[0008]優選地,所述片體的個數為至少三個。
[0009]優選地,所述面筋的長度為8厘米?12厘米。
[0010]優選地,所述面筋的兩端為圓弧狀、尖狀或平頭狀。
[0011]相對于上述【背景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面筋包括多個葉片狀的片體,多個片體相互連接、并繞同一軸線均勻分布;此外,面筋為長條形。采用這種方法制作的面筋,由于其結構為整體式的長條形,因此比較耐煮,不易煮爛。此外,面筋具有多個葉片狀的片體,增加了面筋外形的多樣性,能夠提高消費者的吸引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面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圖1的一個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圖1的另一個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面筋,該面筋可以提高消費者的吸引力。
[0017]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8]請參考圖1至圖4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面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一個側面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的另一個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0019]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面筋包括多個葉片狀的片體1,多個片體1相互連接、并繞同一軸線均勻分布,并且面筋為長條形。這樣一來,面筋具有獨特外形,能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0020]圖1至圖4中提供的面筋為具有六個片體1的面筋,六個片體1相互連接、并繞同一軸線均勻分布,面筋為長條形。
[0021 ] 此外,我們可以將面筋的長度設置為8厘米,并且面筋為手工制作而成。這種面筋的外形獨特,能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此外,手工制作的面筋口感爽滑,具有較高的品質。
[0022]當然,我們還可以將面筋的長度設置為12厘米,同樣能夠達到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目的。
[0023]此外,我們還可以將面筋的兩端設置為圓弧狀、尖狀或平頭狀。
[0024]此外,我們還可以將片體1的個數設置為三個、四個或五個,只要多于三個即可。
[0025]這樣設置的好處與上文類似,本文不再贅述。
[0026]將面筋的兩端設置為尖狀,這樣一來,面筋會呈現出類似梭形的形狀。這樣的面筋外觀新穎,利于吸引消費者。
[0027]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面筋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包括多個葉片狀的片體(I),多個所述片體(I)相互連接、并繞同一軸線均勻分布,所述面筋為長條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片體(I)的個數為至少三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的長度為8厘米?12厘米。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的兩端為圓弧狀、尖狀或平頭狀。
【文檔編號】A23J3/18GK204245060SQ201420687066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7日
【發明者】宋蘭平 申請人:宋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