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保健茶領域,涉及一種養生茶。
背景技術:
茶是我們日常生活起居的必需品,茶濃厚的文化底蘊背后隱藏著對人類健康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和影響。茶不但營養成分豐富,而且還具有藥用價值。茶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咖啡堿、酚類化合物、礦物等人體中必須含有的營養物質,具有多種藥用功效。因此,多飲茶即能補充多種營養,增強體魄,也能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品茶愛好者在喝茶時既能品味到茶的香醇,又可達到養生健本、預防疾病的保健效果。
市場上的養生茶種類也琳瑯滿目,但是市場上的養生茶參差不起,含有的成分的屬性涼性居多,長期飲用,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危害,產品的功效達不到其所宣傳的效果,甚至使得消費者大量飲用,不利于吸收,產生副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成本低、無毒副作用、可提高免疫力、具有護肝明目和強身健體的養生茶。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養生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綠茶30~40份、決明子10~32份、枸杞子3~10份、黃精2~5份、養心草5~8份、茉莉花10~16份、菊花5~9份和玫瑰花3~8份。
所述的養生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綠茶36份、決明子25份、枸杞子8份、黃精4份、養心草6份、茉莉花12份、菊花6份和玫瑰花6份。
所述的養生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除綠茶之外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粉碎并過60~90目篩網,制得中藥混料備用;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制得的中藥混料進行30min浸泡,加中藥混料10~12倍量的水進行回流提取兩次,每次回流的時間是90min,過濾,將兩次得到的上清液混合,將濾渣留下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制得的濾渣置于乙醇溶液中浸提,得到乙醇混合液;
步驟四:將步驟二中的上清液和步驟三中得到的乙醇混合液混合,濃縮,噴霧干燥,得到粉末狀中藥粉;
步驟五:將得到的中藥粉與綠茶混合攪拌均勻,裝入茶包中,得到養生茶。
本發明無毒副作用,中藥原料的藥物藥理為:
決明子:甘、苦、咸,微寒。歸肝、大腸經。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于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
枸杞子:甘,平。歸肝、腎經。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黃精:甘,平。歸脾、肺、腎經。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用于脾胃氣虛,體倦乏力,胃陰不足,口干食少,肺虛燥咳,勞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軟,須發早白,內熱消渴。
養心草:其性平,味甘、微酸,歸心、肝經。具有寧心安神、散瘀止血、解毒之功效,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神經衰弱、失眠和煩躁不安。
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風解表、療瘺、堅齒、益氣力、降血壓、強心、防齲防輻射損傷、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壽、身心健康。
玫瑰花:甘、微苦,溫。歸肝、脾經。行氣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撲傷痛。
菊花:甘、苦,微寒。歸肺、肝經。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目暗昏花,瘡癰腫毒。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優點如下:養生茶以綠茶和中藥為原料,多味中藥有機地配伍組合,易于人體吸收,氣味芬芳,口味甘甜,安全無毒副作用,配方簡單,原材料之間屬性調和,科學合理,藥性溫和,具有養肝明目、排毒養顏、滋陰潤肺,潤腸通便、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補氣養血、清除體內自由基的作用,長期飲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保健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養生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綠茶30份、決明子10份、枸杞子3份、黃精2份、養心草5份、茉莉花10份、菊花5份和玫瑰花3份。
養生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除綠茶之外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粉碎并過90目篩網,制得中藥混料備用;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制得的中藥混料進行30min浸泡,加中藥混料10倍量的水進行回流提取兩次,每次回流的時間是90min,過濾,將兩次得到的上清液混合,將濾渣留下備用;步驟三:將步驟二中制得的濾渣置于乙醇溶液中浸提,得到乙醇混合液;步驟四:將步驟二中的上清液和步驟三中得到的乙醇混合液混合,濃縮,噴霧干燥,得到粉末狀中藥粉;步驟五:將得到的中藥粉與綠茶混合攪拌均勻,裝入茶包中,得到養生茶。
實施例二
一種養生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綠茶36份、決明子25份、枸杞子8份、黃精4份、養心草6份、茉莉花12份、菊花6份和玫瑰花6份。
養生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除綠茶之外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粉碎并過60目篩網,制得中藥混料備用;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制得的中藥混料進行30min浸泡,加中藥混料12倍量的水進行回流提取兩次,每次回流的時間是90min,過濾,將兩次得到的上清液混合,將濾渣留下備用;步驟三:將步驟二中制得的濾渣置于乙醇溶液中浸提,得到乙醇混合液;步驟四:將步驟二中的上清液和步驟三中得到的乙醇混合液混合,濃縮,噴霧干燥,得到粉末狀中藥粉;步驟五:將得到的中藥粉與綠茶混合攪拌均勻,裝入茶包中,得到養生茶。
實施例三
一種養生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綠茶40份、決明子32份、枸杞子10份、黃精5份、養心草8份、茉莉花16份、菊花9份和玫瑰花8份。
養生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除綠茶之外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粉碎并過60目篩網,制得中藥混料備用;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制得的中藥混料進行30min浸泡,加中藥混料12倍量的水進行回流提取兩次,每次回流的時間是90min,過濾,將兩次得到的上清液混合,將濾渣留下備用;步驟三:將步驟二中制得的濾渣置于乙醇溶液中浸提,得到乙醇混合液;步驟四:將步驟二中的上清液和步驟三中得到的乙醇混合液混合,濃縮,噴霧干燥,得到粉末狀中藥粉;步驟五:將得到的中藥粉與綠茶混合攪拌均勻,裝入茶包中,得到養生茶。
本發明制得的養生茶以綠茶和中藥為原料,多味中藥有機地配伍組合,易于人體吸收,氣味芬芳,口味甘甜,安全無毒副作用,配方簡單,適用于各種人群,原材料之間屬性調和,科學合理,藥性溫和,具有養肝明目、排毒養顏、滋陰潤肺,潤腸通便、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補氣養血、清除體內自由基的作用,長期飲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