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壓茶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壓茶裝置主要是針對體積較大的壓茶成品,客戶在飲用時需從整塊茶餅上掰一小塊,很不方便。為了方便攜帶和食用,壓茶成型的茶葉加工工藝逐漸由大塊向小塊趨勢發展。但是小塊茶葉的加工相對于加工成型大塊茶葉而言,其成型次數增多,工作效率受到很大影響。
現有的針對加工小塊茶葉的壓茶機通過設計全自動生產線來提高生產效率,雖然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是有由于全是機器操作,在成型過程中茶葉的品質受到很大影響,例如,茶葉容易破碎,成型后的茶葉粉末較多,影響茶水口感。同時,現有壓茶機在壓茶時一般是通過壓頭直接擠壓模具中的茶葉使之成型,一方面導致茶葉粉末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茶葉因受擠壓變得很瓷實,在飲用的時候不易泡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茶機,其能夠減少茶葉在成型過程中的破碎,提高成型后茶葉的品質,并且在飲用時容易泡開。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壓茶機,其包括進料斗、用于篩選來自進料斗的茶葉的篩料裝置、用于擠壓來自篩料裝置的茶葉的擠料裝置以及用于設置進料斗、篩料裝置和擠料裝置的支架,擠料裝置包括沖壓組件、壓茶殼體和模具組件,沖壓組件包括沖壓頭,壓茶殼體包括擠壓通道,模具組件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包括成型腔,第二模具分別與擠壓通道和成型腔配合,沖壓頭設置在靠近擠壓通道的擠壓入口的一側,第一模具設置在靠近擠壓通道的擠壓出口的一側,成型腔與擠壓出口對接,第二模具在沖壓頭的作用下從擠壓入口推至成型腔中。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壓茶殼體還包括用于軟化來自篩料裝置的茶葉的軟化槽,軟化槽與擠壓通道連通,并且軟化槽包括設置在軟化槽的槽底的多個蒸汽孔。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模具包括多個平行設置的第一擋板、至少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二擋板以及底板,多個第一擋板與至少兩個第二擋板交叉設置,底板分別與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可拆卸連接,多個第一擋板、至少兩個第二擋板以及底板限定出多個成型腔。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模具還包括設置在第二擋板上的多個出氣孔,每個成型腔與至少一個出氣孔連通。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二模具為一端具有收料口的殼體部件,第二模具包括底壁以及連接至底壁的邊緣的側壁,并且側壁限定出收料口。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沖壓組件還包括沖壓外殼,沖壓頭活動地設置在沖壓外殼內。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篩料裝置包括振動篩和具有重量感應器的稱量盒,稱量盒設置在振動篩的出料口處,稱量盒還具有設置在稱量盒的底部的閥門,閥門與重量感應器連接。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支架包括用于設置擠料裝置的第一平臺、用于設置篩料裝置的第二平臺以及用于設置進料斗的支撐桿,第二平臺設置于第一平臺的表面,支撐桿設置位于第一平臺和第二平臺的同側并與第一平臺和第二平臺連接。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壓茶機還包括導料槽,導料槽設置在篩料裝置和擠料裝置之間。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壓茶機還包括控制系統和蒸汽供應裝置,控制系統包括用控制面板、蒸汽按鈕、放料按鈕以及壓茶開關組件,控制面板分別與篩料裝置和蒸汽供應裝置連接,蒸汽按鈕與蒸汽供應裝置連接,放料按鈕與篩料裝置連接,壓茶開關組件與擠料裝置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壓茶機避免了現有壓茶機所存在的直接用壓頭擠壓茶葉而導致茶葉破碎或不衛生的情況出現,減小了在成型過程中對茶葉的損害,提高了成型后的茶葉的品質。并且通過控制每次成型的茶葉的重量和體積,使之成型后的茶葉容易泡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壓茶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壓茶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壓茶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壓茶機的第一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壓茶機的第一模具在安裝底板之前的側視圖;
圖6為本發明的壓茶機的第一模具在安裝底板之后的側視圖;
圖7為本發明的壓茶機的第二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壓茶機100;
進料斗110;料斗本體111;進料口112;出料槽113;
篩料裝置120;振動篩121;稱量盒122;閥門123;盒體124;底蓋125;
擠料裝置130;沖壓組件131;壓茶殼體132;模具組件133;沖壓頭134;沖壓外殼135;擠壓通道136;軟化槽137;蒸汽孔138;推料板139;第一模具140;第二模具141;第一擋板142;第二擋板143;底板144;成型腔145;出氣孔146;限位框147;條形孔148;底壁149;側壁150;收料口151;
支架160;第一平臺161;第二平臺162;支撐桿163;第一支撐腿164;第一工作平臺165;第二支撐腿166;第二工作平臺167;
導料槽170;
控制面板181;蒸汽按鈕182;放料按鈕183;壓茶開關組件184;第一開關185;第二開關186;
蒸汽供應裝置19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此外,術語“水平”、“豎直”、“垂直”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請參照圖1和圖3,本發明的壓茶機100,其包括進料斗110、篩料裝置120、擠料裝置130、支架160、導料槽170、控制系統和蒸汽供應裝置190。進料斗110、篩料裝置120以及擠料裝置130均設置在支架160上。導料槽170設置在篩料裝置120和擠料裝置130之間。蒸汽供應裝置190與擠料裝置130對應設置。控制系統與篩料裝置120、擠料裝置130以及蒸汽供應裝置190連接,包括機械連接和電連接。
請參照圖1,進料斗110大致呈漏斗狀,其包括料斗本體111、進料口112和出料槽113。在圖1所呈現的視角下,進料口112位于料斗本體111的頂部,出料槽113位于料斗本體111的底部。料斗本體111的周長由進料口112向出料槽113呈逐漸減小的趨勢。在本實施例中,進料口112為矩形開口,出料槽113為U形槽。
請參照圖1和圖2,篩料裝置120用于篩選來自進料斗110的茶葉,以去除破碎的茶渣或粉末,進而保留形狀較為完整的茶葉,提高茶葉成品的品質。篩料裝置120設置在出料槽113的下方,并且與出料槽113近鄰。篩料裝置120包括振動篩121和稱量盒122。振動篩121包括篩盤和振動平臺。篩盤設置在振動平臺上,振動平臺包括彈簧并通過彈簧與支架160連接,從而將整個振動篩121固定在支架160上。稱量盒122設置在振動篩121的出料口處,其開口與振動篩121的出料口對應設置,用于稱取進入擠料裝置130中的茶葉。稱量盒122包括閥門123、盒體124以及底蓋125。底蓋125設置在盒體124的底部,并與盒體124活動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底蓋125鉸接至盒體124的底部。閥門123分別與盒體124和底蓋125連接,其用于控制底蓋125的開啟和關閉。稱量盒122還包括重量感應器(重力感應器)(圖未示),重量感應器與盒體124連接,其可以自動感應盒體124內茶葉的重量。
請參照圖1和圖3,擠料裝置130用于擠壓來自篩料裝置120的茶葉,將茶葉擠壓成某種特定形狀,例如呈正方體形的茶塊或圓形的茶餅。擠料裝置130包括沖壓組件131、壓茶殼體132和模具組件133。壓茶殼體132位于沖壓組件131和模具組件133之間,具體地,壓茶殼體132位于沖壓組件131和模具組件133的第一模具140之間。
請參照圖3,沖壓組件131用于將壓茶殼體132中的茶葉沖壓至模具組件133中,使得茶葉在模具組件133中成型。沖壓組件131包括沖壓頭134和沖壓外殼135。沖壓頭134活動地設置在沖壓外殼135內。沖壓頭134沿沖壓外殼135的長度方向前后移動。沖壓組件131還包括空氣壓縮機(圖未示),空氣壓縮機壓縮空氣而形成的氣壓推動沖壓頭134沿沖壓外殼135的內壁向前移動,從而將壓茶殼體132內的茶葉沖壓至模具組件133中。在本實施例中,沖壓頭134呈圓柱形,沖壓殼體為圓形的空心管。沖壓頭134的圓形底面面向壓茶殼體132設置。
請參照圖3,壓茶殼體132包括擠壓通道136、軟化槽137和推料板139。壓茶殼體132的整體形狀呈L形,擠壓通道136和軟化槽137相互垂直。在垂直于擠壓通道136和軟化槽137的方向上,在壓茶殼體132上形成的截面均呈長方形或正方形。擠壓通道136是由空心的四棱柱體形成的,其具有位于擠壓通道136的兩端的擠壓入口和擠壓出口。擠壓入口位于擠壓通道136的靠近沖壓組件131的一端,擠壓出口位于擠壓通道136的靠近模具組件133的一端,具體為,靠近模具組件133的第一模具140的一端。
請參照圖3,軟化槽137用于軟化來自篩料裝置120的茶葉。軟化槽137與擠壓通道136連通。在本實施例中,軟化槽137為長方體槽,其開口朝向篩料裝置120。壓茶殼體132還包括與軟化槽137配合的蓋板(圖未示)。當茶葉進入至軟化槽137后,蓋上蓋板,然后打開蒸汽供應裝置190對軟化槽137中的茶葉進行軟化。軟化槽137包括設置在軟化槽137的槽底的多個蒸汽孔138,用于蒸汽進入至軟化槽137中。
請參照圖3,推料板139設置在軟化槽137的遠離擠壓通道136的一端。推料板139與軟化槽137配合,其能夠沿著軟化槽137的槽壁運動,然后逐漸靠近擠壓通道136。在推料板139的背對軟化槽137的一側設置有助推驅動裝置(圖未示),在助推驅動裝置的作用下,推料板139將軟化槽137中經蒸汽軟化后的茶葉推至擠料通道中。在本實施例中,推料板139為長方形板或正方形板,以與呈U形的軟化槽137相配合。
請參照圖3,模具組件133包括第一模具140和第二模具141。第一模具140和第二模具141是彼此獨立的構件。第一模具140設置靠近在擠壓通道136的擠壓出口的一側,并且第一模具140的成型腔145與擠壓出口對接。在擠壓之前,第二模具141設置在擠壓通道136的擠壓入口處,然后,第二模具141在沖壓頭134的作用下從擠壓入口推至成型腔145中,并保持在第一模具140的成型腔145中。
請參照圖4,第一模具140包括成型腔145,進入第一模具140中的茶葉便在成型腔145中形成特定形狀,如前所述的呈正方體的茶磚或呈圓形的茶餅。形成后茶葉的形狀與成型腔145的形狀保持一致。因此,需要形成某種形狀的茶葉,只需設計相應形狀的成型腔145即可。第一模具140包括第一擋板142、第二擋板143和底板144,通過第一擋板142、第二擋板143和底板144限定出成型腔145。在本實施例中,成型腔145通過第一擋板142、第二擋板143以及底板144形成立方體腔體。多個第一擋板142彼此平行設置。至少兩個第二擋板143也平行設置。同時,第一擋板142和第二擋板143交叉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擋板142和第二擋板143相互垂直。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擋板142和第二擋板143可以僅僅是相交,形成一定夾角。底板144分別與第一擋板142和第二擋板143可拆卸連接。在圖1至圖4所呈現的實施例中,第一模具140包括七個平行設置的第一擋板142以及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二擋板143以及一個底板144,可以將其看成是第一模具140的一個結構單元,但這并不意味著本發明的第一擋板142和第二擋板143以及底板144的數量僅限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圖中所呈現的第一模具140的基礎之上增加第一擋板142、第二擋板143以及底板144的數量,或者減少第一擋板142的數量,具體第一擋板142、第二擋板143以及底板144的數量不做詳細描述。為了簡化描述,本實施例只對圖中所示的第一模具140進行描述,關于其增加第一擋板142、第二擋板143以及底板144的數量,或者減少第一擋板142的數量后的第一模具140的結構,由于結構存在重復,便不在贅述。
請參照圖4,第一模具140還包括設置在第一擋板142和第二擋板143外側的限位框147,以提高第一模具140的穩定性,此外,當壓茶工序結束后,可以通過限位框147將整個第一模具140直接放入干燥箱中進行干燥處理,十分方便。在圖4所呈現的視角下,七個第一擋板142沿豎直方向設置,兩個第二擋板143沿水平方向設置與個、七個平行設置的第一擋板142交叉并相互垂直。請參照圖5,第一擋板142包括與底板144配合的條形孔148。多個第一擋板142的多個條形孔148彼此對應,使得底板144能夠穿過多個條形孔148,以與第一擋板142和第二擋板143可拆卸連接,如圖6所示。第一擋板142、第二擋板143以及限位框147均為金屬材料制成,例如鐵合金。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擋板142、第二擋板143以及限位框147通過焊接實現彼此之間的連接固定。
請再次參照圖3,第一模具140還包括設置在第二擋板143上的多個出氣孔146,每個成型腔145與至少一個出氣孔146連通,便于在后續的干燥工序中,茶葉中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出氣孔146中散發出去。
請參照圖圖3和7,第二模具141分別與擠壓通道136和成型腔145配合,從而能夠在沖壓頭134的作用下穿過擠壓通道136并進入至成型腔145中。請參照圖7,第二模具141為一端具有收料口151的殼體部件。第二模具141包括底壁149以及連接至底壁149的邊緣的側壁150,并且側壁150限定出收料口151。在進行壓茶時,第二模具141的底壁149朝向沖壓頭134,其收料口151朝向擠壓通道136。沖壓頭134對第二模具141的底壁149施加一個沖擊力,第二模具141在沖擊力的作用下在擠壓通道136內向靠近成型腔145的方向運動,并且在運動過程中將擠壓通道136中的茶葉通過收料口151將茶葉收入其中,然后進入至成型腔145從而形成某種特定形狀的茶葉。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模具141為與擠壓通道136和成型腔145相配合的空心正方體或長方體構件。
請再次參照圖1,支架160包括第一平臺161、第二平臺162和支撐桿163。第一平臺161主要用于設置擠料裝置13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平臺161為具有第一支撐腿164和第一工作平臺165的桌子結構。擠料裝置130設置在第一平臺161的第一工作平臺165上。第二平臺162主要用于設置篩料裝置120。第二平臺162設置于第一平臺161的表面,具體設置在第一工作平臺165的表面。第二平臺162包括第二支撐腿166和第二工作平臺167。第二平臺162通過第二支撐腿166與第一平臺161連接。篩料裝置120設置在第二工作平臺167上,具體地,篩料裝置120的振動篩121固定至第二工作平臺167。支撐桿163用于設置進料斗110。支撐桿163設置位于第一平臺161和第二平臺162的同側并與第一平臺161和第二平臺162連接。
請參照圖1和圖2,導料槽170設置在篩料裝置120和擠料裝置130之間。導料槽170的一端與稱量盒122的出口端對接,導料槽170的另一端與軟化槽137對接,從而將稱量盒122中的茶葉導入至軟化槽137中進行軟化。
請參照圖1,控制系統包括用控制面板181、蒸汽按鈕182、放料按鈕183以及壓茶開關組件184。控制面板181設置在第二工作平臺167上,并分別與篩料裝置120和蒸汽供應裝置190連接,用于設定茶葉重量和蒸汽的供應時間。在控制面板181上預先設定待擠壓成型的茶葉的重量,例如每次用8-12g的茶葉擠壓成一塊茶磚,振動篩121中的茶葉自動進入稱量盒122中,由于稱量盒122連接有重力感應器,當稱量盒122中的茶葉達到預設值時,停止加茶。每次加茶可以有0.2g左右的誤差。控制面板181于蒸汽供應裝置190連接,用于控制蒸汽的供應時間。蒸汽的供應時間也是預先設定的,從開啟蒸汽供應裝置190時開始計算,達到預定供應時間時,蒸汽供應裝置190便停止供應蒸汽。
請參照圖1,蒸汽按鈕182與蒸汽供應裝置190連接,用于開啟蒸汽供應裝置190進入工作狀態,為茶葉提供蒸汽。放料按鈕183與篩料裝置120連接,具體地,放料按鈕183與閥門123連接,當稱量盒122中的茶葉的重量達到預設值時,按下放料按鈕183,閥門123開啟,將稱量盒122中的茶葉下放至軟化槽137中進行軟化。
請參照圖1,壓茶開關組件184與擠料裝置130連接。壓茶開關組件184包括第一開關185和第二開關186。第一開關185與壓茶殼體132的推料板139連接,具體地,第二開關186與推料板139的助推驅動裝置連接,控制推料板139沿軟化槽137向靠近或遠離擠壓通道136的方向運動。第二開關186與沖壓組件131連接,用于控制沖壓組件131的開啟或關閉。
請參照圖1,蒸汽供應裝置190用于提供蒸汽,是一種蒸汽發生器。蒸汽供應裝置190設置在第一平臺161的下方,并且蒸汽供應裝置190的蒸汽出口與軟化槽137的蒸汽孔138相對應,使得從蒸汽出口出來的蒸汽能夠通過蒸汽孔138進入至軟化槽137中軟化茶葉。
下面對本發明的壓茶機100的壓茶過程進行說明。
請參照圖1、圖2和圖3,茶葉從進料斗110進入,在篩料裝置120的振動篩121中經過篩選后被送至稱量盒122中。根據在控制面板181上預先設定的待擠壓的茶葉的重量向稱量盒122中自動加入茶葉,與稱量盒122連接的重力感應器實時檢測稱量盒122中茶葉的重量,當快達到預設值時,停止向稱量盒122中加茶。此時,按下放料按鈕183使閥門123將稱量盒122的底蓋125打開,稱量盒122中的茶葉通過導料槽170被引入至位于其下方的軟化槽137中。
然后,按下蒸汽按鈕182,啟動蒸汽供應裝置190工作,提供蒸汽。蒸汽從軟化槽137的蒸汽孔138中進入,對軟化槽137中的茶葉進行軟化處理,以減少后續在擠壓過程中茶葉的破損,使得每片茶葉均保持較為完整的形狀。當蒸汽的供應時間達到預設值時,停止供應蒸汽。
然后,打開第一開關185,在圖1所呈現的視角下,將第一開關185的手柄向靠近人體的方向推進,使得推料板139沿軟化槽137向靠近擠壓通道136的方向運動,并將軟化槽137中的茶葉推至擠壓通道136中。
然后,開啟第二開關186,在圖1所呈現的視角下,將第二開關186的手柄向右推,使沖壓頭134向右運動,從而將位于擠壓通道136的擠壓入口處的第二模具141向右推進。第二模具141在沖壓頭134的作用下在擠壓通道136內向成型腔145的方向運動,在運動過程中,第二模具141將擠壓通道136內的茶葉收入,然后一起進入至與擠壓通道136的擠壓出口對接的成型腔145中。
經過上述過程,便完成了一塊茶磚的成型。通過移動第一模具140,使第一模具140的其他成型腔145依次與擠壓出口對接,再重復上述過程,直至第一模具140的所有成型腔145中全部裝滿茶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