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竹筒金花茯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茯茶屬六大茶類中的黑茶中特色產品,是全發酵茶。因在伏天加工,故稱茯茶,以其效用類似土茯苓,美稱為茯茶。數百年來,茯茶以其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與奶、肉并列,成為西北地區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一般情況下,茯茶陳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濃,茶湯越易沖泡出來,茶湯色澤紅艷明亮。特別是茶中的金花——冠突散囊菌,屬國家二級機密保護菌種,只存在于千年靈芝中,是一種對人體極其有益的真菌,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抗輻射、抗癌癥的功效,能有效調節人體新陳代謝。
然而,市面上流通的金花茯茶多數以長方體茯磚為主,外形類似、成份接近,缺乏創新性的設計和結構。多年來,單一的茯茶包裝形式與口味已經無法滿足市場消費的新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竹筒金花茯茶,該竹筒金花茯茶及其加工方法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實現了竹筒內部發花工藝、采用純自然的生產工藝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
為了實現上述系統,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竹筒金花茯茶,包括筒身,所述筒身由上端封頂、下端封底、外形完整的竹筒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的內部空腔裝有金花茯茶,所述筒身上設有開口。
進一步的,所述筒身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頂孔和底孔。
進一步的,所述筒身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筒身的頂竹壁和底竹壁,所述頂竹壁和底竹壁上分別設有頂固定槽和底固定槽。
進一步的,所述筒身直徑大于或等于3cm,所述筒身選自生長期1-2年的新鮮竹子。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出的竹筒金花茯茶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不僅外觀精美而且方便沖熬,頂孔和底孔的設置不僅方便茶葉通風透氣,而且利于使用茶針取出茶葉;同時,設有頂固定槽和底固定槽,通過麻繩、棉繩或牛皮繩纏繞所述頂固定槽和底固定槽,可以快速實現筒身的固定和茶葉的定型。該結構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
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加工步驟:原料篩分、高溫軟化、渥堆、裝筒、發花和干燥。
進一步的,所述加工步驟按照以下方式操作:
1)原料篩分:根據產品檔次選取不同等級的黑毛茶進行拼配,并去除茶葉中的雜物,得優選茶葉;
2)高溫軟化:根據步驟1)中優選茶葉的含水量,適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勻,控制拌勻后的優選茶葉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將含水量25-30%的優選茶葉蒸3-5min,使優選茶葉充分軟化,并去除茶葉表面的明水,得軟化茶葉;
3)渥堆:步驟2)中的軟化茶葉在溫度為18-35℃的自然環境下渥堆5-12小時,得渥堆茶葉;
4)裝筒:將步驟3)中的渥堆茶葉通過所述開口裝入所述筒身中,并通過線繩纏繞所述頂固定槽和底固定槽,得竹筒茯茶;
5)發花:將步驟4)中的竹筒茯茶置于溫度為18-32℃、濕度為35-80%的通風環境下自然發花45-60天,得竹筒金花茯茶;
6)干燥:將步驟5)中的竹筒金花茯茶自然干燥60-80天,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出的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實現了竹筒內部發花工藝、采用純自然的生產工藝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同時,采用本發明提出的加工方法,茯茶是在竹筒內部完成的發花、干燥等工藝,茶葉充分吸附了竹筒的清香味,使生產出的茶葉入口甘醇、香甜,有獨特的竹香味和醇香味,同時具有降脂、降壓、理氣健脾等功效。
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及操作方式:
1)原料篩分:根據產品檔次選取不同等級的黑毛茶進行拼配,并去除茶葉中的雜物,得優選茶葉;
2)高溫軟化:根據步驟1)中優選茶葉的含水量,適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勻,控制拌勻后的優選茶葉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將含水量25-30%的優選茶葉蒸3-5min,使優選茶葉充分軟化,并去除茶葉表面的明水,得軟化茶葉;
3)誘導發花:將步驟2)中的軟化茶葉均勻攤開,自然冷卻至室溫,將發花良好的散茶用粉碎機粉碎制成茶粉,并按照1:100的質量比例將所述茶粉與冷卻后的軟化茶葉均勻混合,得誘導茶葉;
4)渥堆:步驟3)中的誘導茶葉在溫度為18-35℃的自然環境下渥堆5-12小時,得渥堆茶葉;
5)裝筒:將步驟4)中的渥堆茶葉通過所述開口裝入所述筒身中,并通過線繩纏繞所述頂固定槽和底固定槽,得竹筒茯茶;
6)發花:將步驟5)中的竹筒茯茶置于溫度為18-32℃、濕度為35-80%的通風環境下自然發花45-60天,得竹筒金花茯茶;
7)干燥:將步驟6)中的竹筒金花茯茶自然干燥,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出的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實現了竹筒內部發花工藝、采用純自然的生產工藝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另外的,該工藝在渥堆工藝前采用了誘導發花工藝,可以有效縮短茶葉發花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及操作方式:
1)原料篩分:根據產品檔次選取不同等級的黑毛茶進行拼配,并去除茶葉中的雜物,得優選茶葉;
2)高溫軟化:根據步驟1)中優選茶葉的含水量,適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勻,控制拌勻后的優選茶葉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將含水量25-30%的優選茶葉蒸3-5min,使優選茶葉充分軟化,并去除茶葉表面的明水,得軟化茶葉;
3)種菌:將步驟2)中的軟化茶葉均勻攤開,自然冷卻至室溫,根據軟化茶葉的質量噴灑含有冠突散囊菌孢子的懸液,每千克軟化茶葉接種5.0×104-6.0×104個冠突散囊菌孢子,得種菌茶葉;
4)渥堆:步驟3)中的種菌茶葉在溫度為18-35℃的自然環境下渥堆5-12小時,得渥堆茶葉;
5)裝筒:將步驟4)中的渥堆茶葉通過所述開口裝入所述筒身中,并通過線繩纏繞所述頂固定槽和底固定槽,得竹筒茯茶;
6)發花:將步驟5)中的竹筒茯茶置于溫度為18-32℃、濕度為35-80%的通風環境下自然發花45-60天,得竹筒金花茯茶;
7)干燥:將步驟6)中的竹筒金花茯茶自然干燥,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出的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實現了竹筒內部發花工藝、采用純自然的生產工藝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另外的,該工藝在渥堆工藝前采用了種菌工藝,可以有效縮短茶葉發花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及操作方式:
1)原料篩分:根據產品檔次選取不同等級的金花茯茶進行拼配,并去除茶葉中的雜物,得優選金花茯茶;
2)裝筒:將步驟1)中的優選金花茯茶通過所述開口裝入所述筒身中,并通過線繩纏繞所述頂固定槽和底固定槽,得竹筒金花茯茶;
3)干燥:將步驟3)中的竹筒金花茯茶自然干燥,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出的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采用純自然的生產工藝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另外的,該工藝在將發花好的茯茶直接裝入筒身內部,然后進行干燥工藝,可以有效提高金花茯茶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包裝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第一加工方法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第二加工方法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第三加工方法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的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第四加工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實現上述系統,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如圖1所述,一種竹筒金花茯茶,包括筒身1,所述筒身1由上端封頂、下端封底、外形完整的竹筒2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的內部空腔裝有金花茯茶3,所述筒身1上設有開口4。
進一步的,所述筒身1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頂孔5和底孔6。
進一步的,所述筒身1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筒身1的頂竹壁7和底竹壁8,所述頂竹壁7和底竹壁8上分別設有頂固定槽9和底固定槽10。
進一步的,所述筒身1直徑大于或等于3cm,所述筒身1選自生長期1-2年的新鮮竹子。
具體的,筒身1上、下端保留的部分竹節形成頂竹壁7和底竹壁8,頂竹壁7和底竹壁8的高度在1-3cm。
需要說明的是,可以將產品名稱、宣傳語等文字圖形12刻在所述筒身1曲面上;同時,通過麻繩、棉繩或牛皮繩等線繩11纏繞所述頂固定槽9和底固定槽10,可以快速實現筒身的固定和茶葉的定型,這樣設計具有兩方面優點:一方面可以節約二次包裝、宣傳的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茶葉的污染,實現純自然制作工藝。
實際加工時,筒身1可以包括多個上端封頂、下端封底、外形完整的竹節,將竹節內部的隔膜打通,使其形成完整的空腔結構。
具體的,本發明提出的竹筒金花茯茶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不僅外觀精美而且方便沖熬,頂孔5和底孔6的設置不僅方便茶葉通風透氣,而且利于使用茶針取出茶葉。該結構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
實施例一
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加工步驟:原料篩分、高溫軟化、渥堆、裝筒、發花和干燥。
進一步的,所述加工步驟按照以下方式操作:
1)原料篩分:根據產品檔次選取不同等級的黑毛茶進行拼配,并去除茶葉中的雜物,得優選茶葉;
2)高溫軟化:根據步驟1)中優選茶葉的含水量,適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勻,控制拌勻后的優選茶葉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將含水量25-30%的優選茶葉蒸3-5min,使優選茶葉充分軟化,并去除茶葉表面的明水,得軟化茶葉;
3)渥堆:步驟2)中的軟化茶葉在溫度為18-35℃的自然環境下渥堆5-12小時,得渥堆茶葉;
4)裝筒:將步驟3)中的渥堆茶葉通過所述開口4裝入所述筒身1中,并通過線繩11纏繞所述頂固定槽9和底固定槽10,得竹筒茯茶;
5)發花:將步驟4)中的竹筒茯茶置于溫度為18-32℃、濕度為35-80%的通風環境下自然發花45-60天,得竹筒金花茯茶;
6)干燥:將步驟5)中的竹筒金花茯茶自然干燥60-80天,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加快茶葉的干燥速度可以使用熱風機、空調等其他設備進行干燥工作,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具體的,為了做到茶葉一致,需要在原料分揀過程中選擇條索形狀類似的毛茶依據配料比拼配成堆。
實際操作時,需要根據溫度不同需要選擇不同渥堆時間,夏季一般渥堆5-8小時、春秋兩季渥堆11-12小時。同時,發花過程中應保持通風良好,等到金花生長均勻茂盛后,可以適量增加通風,以保持空氣干燥為目的。
具體的,實施例一中的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實現了竹筒內部發花工藝、采用純自然的生產工藝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同時,采用本發明提出的加工方法,茯茶是在竹筒內部完成的發花、干燥等工藝,茶葉充分吸附了竹筒的清香味,使生產出的茶葉入口甘醇、香甜,有獨特的竹香味和醇香味,同時具有降脂、降壓、理氣健脾等功效。
實施例二
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及操作方式:
1)原料篩分:根據產品檔次選取不同等級的黑毛茶進行拼配,并去除茶葉中的雜物,得優選茶葉;
2)高溫軟化:根據步驟1)中優選茶葉的含水量,適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勻,控制拌勻后的優選茶葉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將含水量25-30%的優選茶葉蒸3-5min,使優選茶葉充分軟化,并去除茶葉表面的明水,得軟化茶葉;
3)誘導發花:將步驟2)中的軟化茶葉均勻攤開,自然冷卻至室溫,將發花良好的散茶用粉碎機粉碎制成茶粉,并按照1:100的質量比例將所述茶粉與冷卻后的軟化茶葉均勻混合,得誘導茶葉;
4)渥堆:步驟3)中的誘導茶葉在溫度為18-35℃的自然環境下渥堆5-12小時,得渥堆茶葉;
5)裝筒:將步驟4)中的渥堆茶葉通過所述開口4裝入所述筒身1中,并通過線繩11纏繞所述頂固定槽9和底固定槽10,得竹筒茯茶;
6)發花:將步驟5)中的竹筒茯茶置于溫度為18-32℃、濕度為35-80%的通風環境下自然發花45-60天,得竹筒金花茯茶;
7)干燥:將步驟6)中的竹筒金花茯茶自然干燥,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加快茶葉的干燥速度可以使用熱風機、空調等其他設備進行干燥工作,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具體的,為了做到茶葉一致,需要在原料分揀過程中選擇條索形狀類似的毛茶依據配料比拼配成堆。
實際操作時,需要根據溫度不同需要選擇不同渥堆時間,夏季一般渥堆5-8小時、春秋兩季渥堆11-12小時。同時,發花過程中應保持通風良好,等到金花生長均勻茂盛后,可以適量增加通風,以保持空氣干燥為目的。
具體的,實施例二中的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實現了竹筒內部發花工藝、采用純自然的生產工藝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另外的,該工藝在渥堆工藝前采用了誘導發花工藝,可以有效縮短茶葉發花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實施例三
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及操作方式:
1)原料篩分:根據產品檔次選取不同等級的黑毛茶進行拼配,并去除茶葉中的雜物,得優選茶葉;
2)高溫軟化:根據步驟1)中優選茶葉的含水量,適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勻,控制拌勻后的優選茶葉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將含水量25-30%的優選茶葉蒸3-5min,使優選茶葉充分軟化,并去除茶葉表面的明水,得軟化茶葉;
3)種菌:將步驟2)中的軟化茶葉均勻攤開,自然冷卻至室溫,根據軟化茶葉的質量噴灑含有冠突散囊菌孢子的懸液,每千克軟化茶葉接種5.0×104-6.0×104個冠突散囊菌孢子,得種菌茶葉;
4)渥堆:步驟3)中的種菌茶葉在溫度為18-35℃的自然環境下渥堆5-12小時,得渥堆茶葉;
5)裝筒:將步驟4)中的渥堆茶葉通過所述開口4裝入所述筒身1中,并通過線繩11纏繞所述頂固定槽9和底固定槽10,得竹筒茯茶;
6)發花:將步驟5)中的竹筒茯茶置于溫度為18-32℃、濕度為35-80%的通風環境下自然發花45-60天,得竹筒金花茯茶;
7)干燥:將步驟6)中的竹筒金花茯茶自然干燥,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加快茶葉的干燥速度可以使用熱風機、空調等其他設備進行干燥工作,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具體的,為了做到茶葉一致,需要在原料分揀過程中選擇條索形狀類似的毛茶依據配料比拼配成堆。
實際操作時,需要根據溫度不同需要選擇不同渥堆時間,夏季一般渥堆5-8小時、春秋兩季渥堆11-12小時。同時,發花過程中應保持通風良好,等到金花生長均勻茂盛后,可以適量增加通風,以保持空氣干燥為目的。
具體的,實施例三中的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實現了竹筒內部發花工藝、采用純自然的生產工藝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另外的,該工藝在渥堆工藝前采用了種菌工藝,可以有效縮短茶葉發花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實施例四
一種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及操作方式:
1)原料篩分:根據產品檔次選取不同等級的金花茯茶進行拼配,并去除茶葉中的雜物,得優選金花茯茶;
2)裝筒:將步驟1)中的優選金花茯茶3通過所述開口4裝入所述筒身1中,并通過線繩11纏繞所述頂固定槽8和底固定槽10,得竹筒金花茯茶;
3)干燥:將步驟3)中的竹筒金花茯茶自然干燥,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加快茶葉的干燥速度可以使用熱風機、空調等其他設備進行干燥工作,使茶葉的含水量降為5-10%。具體的,為了做到茶葉一致,需要在原料分揀過程中選擇條索形狀類似的毛茶依據配料比拼配成堆。
具體的,實施例四中的竹筒金花茯茶的加工方法保留了竹筒的完整結構,采用純自然的生產工藝有效融合了鮮竹與茯茶的特點,使生產出來的茶葉兼具茯茶的醇厚與鮮竹的清香、外形精美且沖熬方便。另外的,該工藝在將發花好的茯茶直接裝入筒身內部,然后進行干燥工藝,可以有效提高金花茯茶的生產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采用的竹筒優選的采用新鮮竹子,但不限于生長期1-2年的竹子:也包括竹齡1-3年的毛竹、巨龍竹和桂竹。同時,所述開口4不限于筒身1上的水平切口,也包括斜口等其他形狀的開口。
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保護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基礎上所做的任何非實質性的變化及替換均屬于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