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腸衣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改進的套縮機用雙撥衣輪。
背景技術:
目前食品加工領域使用的腸衣分為天然腸衣、膠原蛋白腸衣以及聚偏氯乙烯(PVDC)腸衣等。膠原蛋白腸衣以其方便使用、口感好、透明度高以及直徑均勻等特點而得到廣泛使用。膠原蛋白腸衣以牛或豬真皮層的膠原蛋白纖維為原料制成,色澤呈半透明米黃色,形狀呈無縫管狀,表面均勻平滑無破孔。膠原蛋白腸衣可用于生腸,蒸煮/煙熏類食品,干制/半干制食品,其抗壓強度為天然腸衣的四倍以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產品的保質期,具有天然腸衣和PVDC腸衣無法比擬的優勢。
腸衣制備成型后需要套縮機套縮成較小體積,以方便運輸和保存,撥衣輪用于輔助驅動套縮后的腸衣往套縮桿后方行走,但是,現有的撥衣輪驅動效果差,而且上下輪間距的調整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改進的套縮機用雙撥衣輪,其驅動效果好,上下輪間距的調整容易。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改進的套縮機用雙撥衣輪,包括機架,所述機架設有至少兩對撥衣輪,每對所述撥衣輪包括上撥衣輪和下撥衣輪,所述上撥衣輪和下撥衣輪均連接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穿過所述機架連接外齒輪,所述外齒輪由電機驅動,進而驅動所述上撥衣輪或下撥衣輪轉動。
進一步,所述傳動軸包括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所述撥衣輪均連接第一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連接一凸輪一邊的一側,所述凸輪的另一邊的另一側連接所述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穿過所述機架,所述凸輪內設有凸輪齒輪,所述凸輪齒輪驅動所述撥衣輪轉動,所述第二傳動軸內設有內傳動軸,所述內傳動軸連接所述凸輪齒輪,所述內傳動軸固接所述外齒輪,所述第二傳動軸設有內側齒輪,所述上撥衣輪的內側齒輪和對應的所述下撥衣輪的內側齒輪齒接,所述機架還設有一橫向氣缸,所述橫向氣缸的活塞鉸接兩個連接件,每個所述連接件鉸接一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固接所述上撥衣輪的內側齒輪,所述活塞驅動所述內側齒輪轉動。
進一步,所述下撥衣輪的外齒輪的外側還設有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固接所述內傳動軸,從而帶動所述外齒輪轉動,所述電機設有電機齒輪,所述電機齒輪驅動所述傳動齒輪旋轉。
進一步,所述上撥衣輪對應的外齒輪和所述下撥衣輪對應的外齒輪齒接,所述傳動齒輪固接所述下撥衣輪對應的內傳動軸。
進一步,所述活塞設有向下延伸的兩夾板,所述兩夾板鉸接所述連接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所述一種改進的套縮機用雙撥衣輪,其對腸衣的驅動效果好,而且可以很方便的調節上撥衣輪和下撥衣輪之間間隙,來適應不同大小和厚度的腸衣。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改進的套縮機用雙撥衣輪的立體結構圖一;
圖2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改進的套縮機用雙撥衣輪的立體結構圖二;
圖3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改進的套縮機用雙撥衣輪的立體結構圖三。
圖中,1——機架; 2——上撥衣輪;
3——下撥衣輪; 4——外齒輪;
5——電機; 6——第一傳動軸;
7——第二傳動軸; 8——凸輪;
9——內傳動軸; 10——內側齒輪;
11——橫向氣缸; 12——活塞;
13——連接件; 14——連接塊;
15——傳動齒輪; 16——電機齒輪;
17——夾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至3所示,本發明所述一種改進的套縮機用雙撥衣輪,包括機架1,機架1設有兩對撥衣輪,每對撥衣輪包括上撥衣輪2和下撥衣輪3,上撥衣輪2和下撥衣輪3均連接傳動軸,傳動軸穿過機架1連接外齒輪4,外齒輪4由電機5驅動,進而驅動上撥衣輪2或下撥衣輪3轉動,撥衣輪用于輔助驅動套縮后的腸衣往套縮桿后方行走。
傳動軸包括第一傳動軸6和第二傳動軸7,撥衣輪均連接第一傳動軸6,第一傳動軸6連接凸輪8一邊的一側,凸輪8的另一邊的另一側連接第二傳動軸7,第二傳動軸7穿過機架1,凸輪8內設有凸輪齒輪,凸輪齒輪驅動撥衣輪轉動,第二傳動軸7內設有內傳動軸9,內傳動軸9連接凸輪齒輪,內傳動軸9固接外齒輪4,第二傳動軸7設有內側齒輪10,上撥衣輪2的內側齒輪10和對應的下撥衣輪3的內側齒輪10齒接,機架1還設有橫向氣缸11,橫向氣缸11的活塞12鉸接兩個連接件13,在本實施例中,活塞12設有向下延伸的兩夾板17,兩夾板17鉸接連接件13,每個連接件13鉸接連接塊14,連接塊14固接上撥衣輪2的內側齒輪10,活塞12驅動上撥衣輪2和下撥衣輪3的內側齒輪10均轉動,在凸輪8的帶動下,進而上撥衣輪2向上移動,下撥衣輪3向下移動,上撥衣輪2和下撥衣輪3變大,反之則變小。
上撥衣輪2對應的外齒輪4和下撥衣輪3對應的外齒輪4齒接,下撥衣輪3的外齒輪4的外側還設有傳動齒輪15,傳動齒輪15固接下撥衣輪3對應的內傳動軸9,從而帶動外齒輪4轉動,電機5設有電機齒輪16,電機齒輪16驅動下撥衣輪3對應的傳動齒輪15旋轉,從而實現上撥衣輪2和下撥衣輪3旋轉,實現腸衣的輸送。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是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