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及其使用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082786閱讀:753來源:國知局
一種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及其使用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果實處理裝置,尤其是涉及植物果莢破碎脫粒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自然界中許多被子植物的種子都包裹在堅硬的果莢中,某些植物果莢外面還帶有針刺,如蒺藜苜蓿。蒺藜苜蓿是一年生豆科苜蓿屬植物,也被稱為截形苜蓿。其種子莢果螺旋緊密,莢殼堅硬,外被脊刺,呈蒺藜狀,每莢中含6~12粒種子。蒺藜苜蓿與大部分豆科植物遺傳相似性很高,蒺藜苜蓿常用于其它豆科植物的研究。要從蒺藜苜蓿果莢中獲得種子,需破除堅硬帶刺的果莢。目前針對類似蒺藜苜蓿等生產上應用不多但科學研究較多的植物種子的脫粒方法較少,小規模的專用脫粒設備缺乏,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設計了一種簡易快速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簡易快速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的使用方法。

一種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其中,包括依次套設于研磨桿上的套筒、果莢破碎脫粒部件、螺母。

本發明所述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其中,所述果莢破碎脫粒部件包括磨盤A、磨盤B;套筒、磨盤A、磨盤B、螺母依次套設于研磨桿上,螺母旋緊在研磨桿的固定桿的螺紋上,將研磨桿、套筒、磨盤A、磨盤B固定在一起.

本發明所述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其中,所述磨盤A、磨盤B均為圓形;所述磨盤A的正面和磨盤B的背面相互貼合,且磨盤A的正面和磨盤B的背面均設有相互嵌合的研磨齒。

本發明所述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其中,所述磨盤A的背面呈圓臺型向后凸出,磨盤A的背面中央設有圓環形凸臺,圓環形凸臺的邊緣設有凸出卡扣;磨盤A的圓環形凸臺中心設有貫通的中央圓孔;

磨盤B的背面呈圓臺型向后凸出,磨盤B的背面中央設有方形凸臺,方形凸臺可放置于磨盤A的中央圓孔內;磨盤B的方形凸臺中心設有貫通的中央方孔。

本發明所述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其中,所述磨盤A、磨盤B的直徑均為100mm;磨盤A的正面和磨盤B的背面上的研磨齒均呈直線放射狀排列,高度為1mm。

上述磨盤A、磨盤B可以進一步改進為,磨盤A的正面和磨盤B的背面上的研磨齒均呈“S”線放射狀排列,高度為1mm;磨盤A3的正面和磨盤B的背面設有內環區和外環區,內環區設有若干針型突起,內環區和外環區的邊界的半徑為45mm。

本發明所述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其中,所述磨盤A的凸出卡扣的長度為6mm、寬度為4mm;磨盤A中心的中央圓孔的直徑為30mm;磨盤B中心的中央方孔的長為15mm,寬為10mm。

本發明所述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其中,所述研磨桿的圓周表面上設有螺紋;套筒內部有若干個凸起磨齒;套筒上部設有漏斗形進料口;套筒一端的下部設有固定臂和固定螺栓,套筒另一端的邊緣設有固定卡口;固定螺栓上方連接有夾緊臺;研磨桿上遠離固定桿的一端連接有搖臂和手柄。

本發明所述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其中,所述研磨桿的長度為70mm、直徑為35mm,其螺紋的螺距為16mm;固定桿的螺紋的螺距為1mm,長度為35mm;搖臂為手動搖臂,臂長150mm;手柄為木制,長90mm;

套筒的內徑為35mm、外徑為45mm;漏斗形進料口的上下口直徑分別為60mm和40mm;固定臂的長度為100mm;固定螺栓的長度為80mm;固定卡口的長度為10mm,寬度為6mm;套筒內部的凸起磨齒的數量為8個,高度均為2mm;研磨桿、套筒、磨盤A、磨盤B、螺母、搖臂、固定臂、固定螺栓、夾緊臺均為鋼質。

采用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進行果莢破碎脫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研磨桿插入套筒、磨盤A、磨盤B,使用固定螺母固定后形成組合體;

b.通過漏斗形進料口投入植物果莢,搖動搖臂,進行植物果莢破碎;

c.通過調節固定螺母進而調節磨盤A、磨盤B之間的空隙大小,實現對不同大小的植物果莢的破碎脫粒;

所述植物果莢的直徑小于20mm。

本發明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

(1)本發明可以破除堅硬帶刺的植物果莢并實現種子脫粒;通過調節磨盤之間的間隙實現對直徑小于20mm的不同種類的植物果莢進行研磨破碎;

(2)該裝置可以對堅硬帶刺植物果莢實現一邊研磨破碎一邊種子脫粒的效果,而對種子破損程度低。

(3)磨盤A的正面和磨盤B的背面上的研磨齒均呈“S”線放射狀排列,延長了植物果莢的研磨路徑,使果莢研磨的更加充分;而且磨盤A的正面和磨盤B的背面設有內環區和外環區,內環區設有若干針型突起,其優點在于研磨初期植物果莢可以被針型突起刺破,提高了研磨效率;外環區沒有針型突起,其優點在于研磨后期可以保護種子不被過度研磨而損傷。

使用本發明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進行果莢破碎脫粒的方法具有如下優點:

(1)該裝置體積小,重量輕,特別適用于對少量堅硬或帶刺的植物果莢進行小規模破碎脫粒。

(2)該裝置通過手動搖臂帶動磨盤進行研磨,使用時具有省力的優點。

(3)針對不同大小的植物果莢,通過調節固定螺母的松緊來調節兩個磨盤之間的距離,從而適應直徑小于20mm的不同大小植物果莢的破碎研磨。

(4)手動控制研磨的速度和調節磨盤間距能盡量減少對果莢中種子的損傷,同時能過達到大部分種子脫粒的效果。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及其使用方法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的爆炸圖;

圖2為磨盤A的俯視圖;

圖3為磨盤A的主視圖;

圖4為磨盤B的俯視圖;

圖5為磨盤B的主視圖;

圖6為套筒的左視圖;

圖7為磨盤A的另一種變形的主視圖;

圖8為磨盤B的另一種變形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6所示,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包括研磨桿1、套筒2、磨盤A3、磨盤B4和螺母5,套筒2、磨盤A3、磨盤B4、螺母5依次套設于研磨桿1上,螺母5旋緊在研磨桿1的固定桿6的螺紋上,將研磨桿1、套筒2、磨盤A3、磨盤B4固定在一起;

磨盤A3、磨盤B4均為圓形;磨盤A3的正面和磨盤B4的背面相互貼合,且磨盤A3的正面和磨盤B4的背面均設有相互嵌合的研磨齒;

磨盤A3的背面呈圓臺型向后凸出,磨盤A3的背面中央設有圓環形凸臺15,圓環形凸臺15的邊緣設有凸出卡扣14;磨盤A3的圓環形凸臺15中心設有貫通的中央圓孔16;

磨盤B4的背面呈圓臺型向后凸出,磨盤B4的背面中央設有方形凸臺17,方形凸臺17可放置于磨盤A3的中央圓孔16內;磨盤B4的方形凸臺17中心設有貫通的中央方孔18。

磨盤A3、磨盤B4的直徑均為100mm;磨盤A3的正面和磨盤B4的背面上的研磨齒均呈直線放射狀排列,高度為1mm。

;凸出卡扣14的長度為6mm、寬度為4mm;磨盤A3中心的中央圓孔16的直徑為30mm;磨盤B4中心的中央方孔18的長為15mm,寬為10mm。

研磨桿1的圓周表面上設有螺紋;套筒2內部有若干個凸起磨齒19;套筒2上部設有漏斗形進料口9;套筒2一端的下部設有固定臂10和固定螺栓11,套筒2另一端的邊緣設有固定卡口13;固定螺栓11上方連接有夾緊臺12;研磨桿1上遠離固定桿6的一端連接有搖臂7和手柄8。

研磨桿1的長度為70mm、直徑為35mm,其螺紋的螺距為16mm;固定桿6的螺紋的螺距為1mm,長度為35mm;搖臂7為手動搖臂,臂長150mm;手柄8為木制,長90mm;

套筒2的內徑為35mm、外徑為45mm;漏斗形進料口9的上下口直徑分別為60mm和40mm;固定臂10的長度為100mm;固定螺栓11的長度為80mm;固定卡口13的長度為10mm,寬度為6mm;套筒內部的凸起磨齒19的數量為8個,高度均為2mm;

研磨桿1、套筒2、磨盤A3、磨盤B4、螺母5、搖臂7、固定臂10、固定螺栓11、夾緊臺12均為鋼質。

研磨桿1穿過套筒2和磨盤3,套筒2的固定卡口13與磨盤A3的凸出卡扣14嵌合固定,研磨桿1末端與磨盤B4中央方孔18嵌合固定,固定螺母5套入研磨桿1末端的固定桿6,固定螺母5具有固定磨盤A3、磨盤B4和調節磨盤間隙的作用。通過鋼質套筒下端連接的固定螺栓11將整個裝置固定于操作臺邊緣。

另外,磨盤A3的正面和磨盤B4的背面還可以采用如下變形:磨盤A3的正面和磨盤B4的背面上的研磨齒均呈“S”線放射狀排列,高度為1mm;磨盤A3的正面和磨盤B4的背面設有內環區20、22和外環區21、23,內環區20、22設有若干針型突起,內環區20、22和外環區21、23的邊界的半徑為45mm。采用本實施例的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進行果莢破碎脫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研磨桿1插入套筒2、磨盤A3、磨盤B4,使用固定螺母5固定后形成組合體;

b.通過漏斗形進料口9投入植物果莢,搖動搖臂7,帶動研磨桿1和磨盤B4轉動,研磨植物果莢,進行植物果莢破碎;

c.根據脫粒果莢和種子的大小,調節固定螺母5進而調節磨盤A3、磨盤B4之間的空隙大小,將研磨破碎的果莢及其脫粒種子進一步清選后獲得種子。所述植物果莢的直徑小于20mm。

以蒺藜苜蓿果莢破碎脫粒為例:

植物果莢破碎脫粒裝置安裝固定好后,從套筒2上端的漏斗形進料口9放入待破碎的堅硬或帶刺的蒺藜苜蓿果莢,根據蒺藜苜蓿果莢和種子大小調節調節磨盤之間的間距,磨盤之間的距離應稍大于果莢中種子的直徑。手動搖動與研磨桿連接的搖臂7,果莢在套筒2和研磨桿之間進行初步研磨后,受研磨桿上螺紋的作用導入磨盤中進一步研磨,最終將蒺藜苜蓿果莢破碎,種子從果莢中分離。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