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生產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地是一種蠶豆干法脫殼生產線。
背景技術:
隨著食品加工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采用自動化設備替代現有的人工作業的加工方式,以蠶豆的脫殼加工為例,其需要去雜質、脫殼、篩選等工序。而隨著各種自動化設備的出現,已然有去石機、磁選機、脫殼機、色選機等相關的食品加工設備。但是各個工序之間還是需要不斷的上料以及下料,并且依靠人員搬運,此類半自動的加工方式已然成本行業內現階段的主要加工方式。但是不難看出,對于食品加工行業,其過多的人員參與將會造成食品污染的風險,同時不同工序之間轉運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蠶豆干法脫殼生產線,其可以從帶殼的蠶豆到去殼后的蠶豆裝箱均實現自動化的連續加工,因此生產效率高,且生產過程中人員參與少。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蠶豆干法脫殼生產線,它包括:
一進料地坑,用于容置帶殼的待加工蠶豆;
一除雜機構,用于去除蠶豆中摻雜的雜質;
一脫殼機,用于剝離蠶豆的外殼;
一色選機,用于篩除遺漏的未剝殼蠶豆;
所述的除雜機構、脫殼機和色選機依序設置,且進料地坑內的待加工蠶豆通過提升機輸送至除雜機構內,所述除雜機構的出料端與脫殼機的進料端連接,脫殼機的出料端與色選機的進料端連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雜機構和脫殼機之間設有大小選別機,用于將蠶豆按大小區分為多組,各組的蠶豆分別置入各自對應的脫殼機內,全部脫殼機的出料端均與同一色選機的進料端連接。通過大小選別機可以使蠶豆按大小進行分類,相近大小的蠶豆一起脫殼,由此可以使單個脫殼機內的蠶豆大小均勻性好,因此脫殼效果好,減少了由于部分蠶豆較大,部分蠶豆較小而產生的遺漏脫殼的概率。
所述除雜機構包括用于去除石子顆粒的吸式去石機、用于去除磁性雜質的磁選機和用于去除輕雜的比重機,進料地坑內的待加工蠶豆依序經過吸式去石機、磁選機和比重機的篩選后輸送至大小選別機內。
所述的色選機包括用于粗選的第一色選機和用于精選的第二色選機,各脫殼機的出料端分別與第一色選機的進料端相連接,第二色選機的進料端與第一色選機的出料端相連接。
所述大小選別機和脫殼機之間設有多個第一暫存桶,經大小選別機分選的各組蠶豆分別置于各自的第一暫存桶內,各第一暫存桶內的蠶豆分別通過各自對應的爬坡輸送機輸送至相對應的脫殼機內。
所述的脫殼機和第一色選機之間設有多個第二暫存桶,各脫殼機內蠶豆通過一輔助輸送機輸送至相對應的第二暫存桶內,全部的第二暫存桶均與第一色選機的進料端相連接。
所述的吸式去石機、磁選機、比重機、大小選別機和第一暫存桶中的任意二者之間,以及第二暫存桶、第一色選機和第二色選機中的任意二者之間均分別設置有一送料機構,用于各工序之間的蠶豆的流轉。
第二色選機下方設有用于收集第二色選機中篩除的未脫殼蠶豆的次品收集箱。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的蠶豆干法脫殼生產線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首先,蠶豆從帶殼狀態到去殼后裝箱這一整個過程均實現自動化生產,無需操作人員直接參與加工,因此生產效率高,人員接觸加工中的食品少,食品安全性高,其次,通過大小選別機可以實現蠶豆按大小分類,實現不同大小的蠶豆分類脫殼,其脫殼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蠶豆干法脫殼生產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區域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1中“B”區域的放大示意圖。
其中,1、進料地坑,2、除雜機構,2.1、吸式去石機,2.2、磁選機,2.3、比重機,3、脫殼機,4、色選機,4.1、第一色選機,4.2、第二色選機,5、提升機,6、大小選別機,7、第一暫存桶,8、第二暫存桶,9、輔助輸送機,10、送料機構,11、次品收集箱,12、成品收集箱,13、爬坡輸送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蠶豆干法脫殼生產線,它包括:
一進料地坑1,用于容置帶殼的待加工蠶豆;
一除雜機構2,用于去除蠶豆中摻雜的雜質;
一脫殼機3,用于剝離蠶豆的外殼;
一色選機4,用于篩除遺漏的未剝殼蠶豆;
所述的除雜機構2、脫殼機3和色選機4依序設置,且進料地坑1內的待加工蠶豆通過提升機5輸送至除雜機構2內,所述除雜機構2的出料端與脫殼機3的進料端連接,脫殼機3的出料端與色選機4的進料端連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雜機構2和脫殼機3之間設有大小選別機6,用于將蠶豆按大小區分為多組,各組的蠶豆分別置入各自對應的脫殼機3內,全部脫殼機3的出料端均與同一色選機4的進料端連接。
所述除雜機構2包括用于去除石子顆粒的吸式去石機2.1、用于去除磁性雜質的磁選機2.2和用于去除輕雜的比重機2.3,進料地坑1內的待加工蠶豆依序經過吸式去石機2.1、磁選機2.2和比重機2.3的篩選后輸送至大小選別機6內。
所述的色選機4包括用于粗選的第一色選機4.1和用于精選的第二色選機4.2,各脫殼機3的出料端分別與第一色選機4.1的進料端相連接,第二色選機4.2的進料端與第一色選機4.1的出料端相連接。所述第二色選機4.2的出料端內的成品蠶豆落入一成品收集箱12內,所述成品收集箱12設于第二色選機4.2的出料端下方。
所述大小選別機6和脫殼機3之間設有多個第一暫存桶7,經大小選別機6分選的各組蠶豆分別置于各自的第一暫存桶7內,各第一暫存桶7內的蠶豆分別通過各自對應的爬坡輸送機13輸送至相對應的脫殼機3內。
所述的脫殼機3和第一色選機4.1之間設有多個第二暫存桶8,各脫殼機3內蠶豆通過一輔助輸送機9輸送至相對應的第二暫存桶8內,全部的第二暫存桶8均與第一色選機4.1的進料端相連接。
所述的吸式去石機2.1、磁選機2.2、比重機2.3、大小選別機6和第一暫存桶7中的任意二者之間,以及第二暫存桶8、第一色選機4.1和第二色選機4.2中的任意二者之間均分別設置有一送料機構10,用于各設備之間的蠶豆的流轉。具體地是指,吸式去石機2.1和磁選機2.2之間,磁選機2.2和比重機2.3之間,比重機2.3和大小選別機6之間,大小選別機6和第一暫存桶7之間,第二暫存桶8和第一色選機4.1之間,第一色選機4.1和第二色選機4.2之間均設有一送料機構10。如圖所示,送料機構可以是直接的提升機,也可以包括提升機和一用于轉存的輔助地坑,以比重機2.3和大小選別機6之間的送料機構10為例,比重機2.3出料端上的蠶豆落于輔助地坑內,提升機將輔助地坑內的蠶豆抽取并輸送至大小選別機6內。
第二色選機4.2下方設有用于收集第二色選機4.2中篩除的未脫殼蠶豆的次品收集箱11。
上述的脫殼機3可以選用專利號為ZL200820303399.0的青蠶豆剝殼機。
上述的色選機4可以選用專利號為ZL201420797640.5的大豆色選機。
上述的大小選別機6可以選用蘭州正昌實業有限公司制造的大小選別機。
上述的吸式去石機2.1可以選用專利號為ZL201320551288.2的一種吸式去石機。
上述的磁選機2.2可以選用市售的常規磁選機,其為常用設備。
上述的比重機2.3可以選用蘭州正昌實業有限公司制造的比重分選機。
以上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