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用鉗,特別是一種茶餅鉗。
背景技術:
現在人們處理茶餅主要是使用茶刀或茶錐撬開茶餅將其弄碎。這個過程會造成茶葉的浪費,并且撬開的茶餅也不便于保存,而且每次所飲用的茶葉質量不均。這使得人們無法在茶餅上獲得最好的感官體驗。而且在售賣茶餅時,因為茶餅貴重所以只能整塊購買。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現象,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茶餅鉗,能夠讓人裁剪出固定形狀的小塊茶餅。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茶餅鉗,包括鉗柄、鉗頭,鉗頭由下鉗槽結構和上鉗片結構和構成。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下鉗槽結構和上鉗片利于將茶餅分成固定大小的茶餅并落在下鉗槽結構內,方便取用;且最大程度上減少了茶餅的浪費,能夠使飲茶獲得更好的體驗。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優選技術方案:
下鉗槽結構為圓柱筒體式結構。
下鉗槽結構和上鉗片結構上、下對應設置。
下鉗槽結構上設置有刃部結構,該部刃部結構置于與上鉗片相對應面的邊緣上。
下鉗槽結構為三角形筒體式結構或四邊形筒體式結構。
上鉗片呈圓形結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
一種茶餅鉗,參見附圖1,圖中:第一鉗柄1、第二鉗柄2、連接螺栓3、下鉗槽結構4、上鉗片結構5。
本實施例中,鉗柄由第一鉗槽1和第二鉗柄2通過連接螺栓3連接(或通過鉸接銷鉸接),鉗頭由下鉗槽結構和4上鉗片結構5構成。下鉗槽結構4為圓柱筒體式結構。下鉗槽結構4和上鉗片結構5上、下對應設置(也就是第一鉗柄1和第二鉗柄2兩者等長,并且弧度也可以一致,利于剪切力發揮到最大)。
下鉗槽結構4上設置有刃部結構,該部刃部結構置于與上鉗片相對應面的邊緣上(也就是筒體結構呈開放式的一端邊緣上)。
根據實際剪切或加工制造的需要,下鉗槽結構4為三角形筒體式結構或四邊形筒體式結構,則上鉗片結構5也作成與下鉗槽結構4相適應的三角形式片狀結構或四邊形式片狀結構。上鉗片結構5呈圓形結構,與圓柱式筒體結構相對應,并且可以略小于或略大于筒體式下鉗槽結構4的外圓筒,以利于產生剪切力。
本實施例在裁剪茶餅時,茶餅可以分成固定大小的小茶餅并落在鉗頭的圓桶狀部位內,方便取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茶餅的浪費,并可以使人們獲得更好的飲茶體驗。適合在經常飲茶的人和茶葉零售店中推廣。
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所列舉,凡是屬于在一個鉗柄的一端裝有凹槽式結構,另一個鉗柄上設置有平板狀的結構,均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