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茶脫殼機。
背景技術: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木本油料植物,油茶果由果蒲(殼)和茶籽組成,茶籽由茶籽殼和果仁組成,果殼不含油脂,含木質素,多縮戊糖、鞣質和皂素等,對加工油脂不利,須作脫殼處理,目前,油茶果脫殼采用人工方式脫殼,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成本高,不適合工業化生產。油茶果的機械脫殼技術及設備的研究才剛起步,雖然已存在有少量不同結構和功能的可用于油茶果脫殼和殼、仁分離的設備,但這些設備大都處理量較小。在脫殼過程中有的殼沒有完全破開,影響后續工藝的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茶脫殼機。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油茶脫殼機,包括支架、脫殼室、進料槽、碎殼室;所述脫殼室安裝在支架上,所述脫殼室上安裝有碎殼室,碎殼室上端安裝有進料槽,所述脫殼室內安裝有轉盤,轉盤通過脫殼室下端的電機驅動,所述碎殼室內安裝有碎料滾筒,碎殼室和脫殼室之間設置有導料口,所述脫殼室的下端設置有下料槽。
所述轉盤的上表面設置有向下的凹球面,并在凹球面上環形均勻設置有進料槽~下料槽個凸起。
所述碎殼室為圓弧型,其圓弧半徑與碎料滾筒的半徑只差小于油茶的最小半徑。
所述電機外設置有電機保護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滾筒對油茶外殼在不傷及茶籽的情況下進行擠壓,讓外殼破開呈現裂紋,下落到轉盤后,通過轉盤旋轉將茶殼甩出與機體內壁碰撞而脫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2-脫殼室,3-進料槽,4-碎殼室,5-碎料滾筒,6-導料口,7-轉盤,8-下料槽,9-電機,10-電機保護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種油茶脫殼機,包括支架1、脫殼室2、進料槽3、碎殼室4;所述脫殼室2安裝在支架1上,所述脫殼室2上安裝有碎殼室4,碎殼室4上端安裝有進料槽3,所述脫殼室2內安裝有轉盤7,轉盤7通過脫殼室2下端的電機9驅動,所述碎殼室4內安裝有碎料滾筒5,碎殼室4和脫殼室2之間設置有導料口6,所述脫殼室2的下端設置有下料槽8。
所述轉盤7的上表面設置有向下的凹球面,并在凹球面上環形均勻設置有進料槽3~下料槽8個凸起。使油茶在轉盤7上隨轉盤轉動時,不會滑動減少其離心力的大小。
所述碎殼室4為圓弧型,其圓弧半徑與碎料滾筒5的半徑只差小于油茶的最小半徑。避免油茶從碎殼室4內壁和碎料滾筒5間下落進入導料口6內。
所述電機9外設置有電機保護罩10。防止油茶下落時碰撞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為,油茶通過碎料滾筒5擠壓破碎后,經倒料口6下落在轉盤7上,轉盤7旋轉帶動油茶,油茶通過離心力飛出與碎殼室2的內壁碰撞,使油茶殼籽分離后經下料槽8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