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黃芽生產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黃芽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黃芽茶主要有四川蒙山黃牙和安徽霍山黃芽。養生術語:在人靜的過程中,先天真一之氣慢慢地產生并匯聚到一起,就像剛剛生成的黃芽一樣。人心靈知虛靜,道心真知發現,生氣復還,如草木在地中萌芽,其色黃嫩,其質純水,故名黃芽。黃芽即是真鉛,為先天之精,內煉中先天一氣的萌芽,如草木萌生黃芽,充滿生機。
CN201010222821.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蒙頂山黃芽茶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取肥壯飽滿實心單芽;經過攤放,經殺青再微波,稍加散熱;裝袋;經過初悶、二次續悶、三次續悶;將多次悶黃茶樣集中放置于墊有多層黃紙的簸箕中并蓋上多層黃紙,放置于室溫25-28℃的空調房內兩天,保溫氧化黃變、增香。堆悶過程中隨時檢查黃變情況,在此過程中須將悶堆茶樣的底、面翻和均勻,避免氧化黃變不勻,待茶樣具備黃芽茶基本風格后,取出用手工做型,做型后放在70-80℃條件下,低溫慢烘至含水量5-6%,即得蒙頂山初制黃芽茶,然后精選即為正品商品黃芽茶,低溫冷卻貯藏。
CN201510175379.4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川農黃芽早茶樹品種制作工藝造型黃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莖芽黃茶的制作:A、鮮葉采摘、攤放;B、殺青;C、初包;D、干燥;E、復包;F、干燥;G、攤放;H、干燥;(2)工藝造型茶的制作:A、軟化;B、捆扎成束、造型并烘干。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方法采用適制黃茶的茶樹新品種川農黃芽早新梢的莖和芽作原料;采用改良黃茶加工工藝制作茶坯,再加可食用干花造型。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工藝,現有的這些制作工藝存在以下不足:(1)生產勞動強度較大,且效率較低,根本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2)現有工藝生產出的黃芽茶條形松散、色暗、品質較差;(3)現有的加工系統(設備)比較復雜,操作過程中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種黃芽生產系統;該系統結構簡單,配合萎凋、殺青、理條、儲存等步驟實施,與現有方式相比大大的減少了人工的勞動強度,節約勞動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以及產品的質量,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構造一種黃芽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鮮葉萎凋房、進料提升機、連續理條機組、連續理條機組、振動冷卻機組、異形提升機、鏈板式烘干機組、振動冷卻輸送機、強凍室、冷凍室、解凍室、分包室;
所述鮮葉萎凋房通過進料提升機與連續理條機組和連續理條機組連接,連續理條機組與振動冷卻機組連接,振動冷卻機組通過異形提升機與鏈板式烘干機組連接,鏈板式烘干機組出料口連接振動冷卻輸送機;振動冷卻輸送機的成品出口連接強凍室、冷凍室、解凍室以及分包室。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黃芽生產系統;該系統結構簡單,配合萎凋、殺青、理條、儲存等步驟實施,與現有方式相比大大的減少了人工的勞動強度,節約勞動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以及產品的質量,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黃芽生產系統的框圖。
其中:鮮葉萎凋房1B、進料提升機2B、連續理條機組59、連續理條機組60、振動冷卻機組61、異形提升機62、鏈板式烘干機組63、振動冷卻輸送機64、強凍室46、冷凍室47、解凍室48、分包室4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黃芽生產系統;包括鮮葉萎凋房1B、進料提升機2B、連續理條機組59、連續理條機組60、振動冷卻機組61、異形提升機62、鏈板式烘干機組63、振動冷卻輸送機64、強凍室46、冷凍室47、解凍室48、分包室49;
所述鮮葉萎凋房1B通過進料提升機2B與連續理條機組59和連續理條機組60連接,連續理條機組60與振動冷卻機組61連接,振動冷卻機組61通過異形提升機62與鏈板式烘干機組63連接,鏈板式烘干機組63出料口連接振動冷卻輸送機64;振動冷卻輸送機64的成品出口連接強凍室46、冷凍室47、解凍室48以及分包室49。
本實用新型對應的黃芽生產工藝如下:
萎凋:綠茶鮮葉在鮮葉萎凋房1B中晾干多余的水分;
殺青:由進料提升機2B,入連續理條機組59,連續理條機組59的不銹鋼鍋槽做左右往復運動,鍋底加熱,熱量通過不銹鋼鍋槽對茶葉進行炒制(俗稱炒青);
理條:炒制后入下一組連續理條機組60,連續理條機組60的不銹鋼鍋槽做左右往復運動,鍋底加熱,熱量通過不銹鋼鍋槽對茶葉進行炒制;
烘干:炒制后入底部振動冷卻機組61,振動冷卻輸送機61的不銹鋼網篩往復向前運動,底部強制冷風通過不銹鋼網篩,對網篩上的茶葉進行冷卻,由異形提升機62,提升入鏈板式烘干機組63,鏈板式烘干機63的百葉式鏈板循環向前運動,附件熱風爐的熱風通過百葉板孔,對百葉板上的茶葉進行第一次烘干,出料入振動冷卻輸送機64,出料自然冷卻,即為合格黃芽;
儲存:黃芽成品采用茶葉食品專用袋,打包入強凍室46,強凍室46的大功率空調對打包后的成品茶葉急速冷凍,急凍后轉入冷凍室47,長期儲存,銷售前進入解凍室48,解凍后入分包室49,精裝后出貨。
所述的黃芽生產工藝:包括萎凋、殺青、理條、儲存步驟,起作用是:
萎凋: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均勻攤放,促進鮮葉酶的活性,內含物質發生物理、化學變化,散發部分水分,使莖、葉萎蔫,色澤暗綠,青草氣散失。
殺青: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于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
理條:卷曲或理條已柔軟、萎雕的葉,使最后制成的茶,有很美觀的條索狀。
烘干:利用高溫破壞酶,制止酶促氧化;蒸發水分,緊縮茶條,使毛茶充分干燥,防止非酶促氧化,利于保持品質;散發青味,進一步提高和發展香氣。
儲存:低溫、避光、防潮、隔氧、防止異味污染。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