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飼料添加劑領域,確切地說是一種飼料生產中多種液體原料添加工具。
背景技術:
飼料中使用的乳化劑多為粉末狀,在使用過程中同其他飼料原料同時添加到混合機中,被動物攝入到體內以后參與動物體內的乳化作用,但由于動物的體內的不同消化系統中每個部分的pH值不同,導致乳化劑的使用效果受到影響。飼料生產中液體原料有多種,有脂溶性、水溶性、酸性、中性、堿性、流動性不同的原料,傳統飼料生產過程中液體原料的使用在飼料生產添加需要把以上屬性不同的原料單獨添加噴涂到飼料粉上,這種添加方法需要在混合機上針對每種液體原料單獨接噴涂線,使飼料生產過程中操作步驟增多。現有技術添加工藝上,存在如下缺陷:
1.傳統飼料中液體原料添加方法,限制油的使用量,飼料中油脂的使用可以提高飼料能量,進而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但過多的油脂添加會導致飼料在制粒過程中由于摩擦力減少而不易成型或制成的顆粒后含粉率高。
2.傳統飼料中液體原料添加方法,限制水的使用量,飼料中水分含量過高,在夏季容易發霉現易用,但飼料中水分含量不足易導致調制溫度不夠,飼料中淀粉糊化不完全,影響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
3.傳統飼料中液體原料添加方法,易導致成品飼料顆粒出現花料或油脂球現象。由于飼料中大部分粉末原料的脂肪含量不高,更親水性,因此傳統的飼料生產中油脂在噴涂和調制過程中不易被親水性原料顆粒吸收,而是浮在原料顆粒表面,在不停的攪拌和混合過程中這種攜帶油脂的飼料顆粒逐漸聚集在一起形成油脂球或花料,影響飼料品質。
4.傳統飼料生產中像糖蜜這類的原料由于質地十分粘稠,在添中飼料中過程中很難操作,影響了飼料中糖蜜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飼料中使用的乳化劑多為粉末狀,在使用過程中同其他飼料原料同時添加到混合機中,被動物攝入到體內以后參與動物體內的乳化作用,但由于動物的體內的不同消化系統中每個部分的pH值不同,導致乳化劑的使用效果受到影響,傳統飼料中液體原料添加方法,限制油的使用量,飼料中油脂的使用可以提高飼料能量,進而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但過多的油脂添加會導致飼料在制粒過程中由于摩擦力減少而不易成型或制成的顆粒后含粉率高,傳統飼料中液體原料添加方法,限制水的使用量,飼料中水分含量過高,在夏季容易發霉現易用,但飼料中水分含量不足易導致調制溫度不夠,飼料中淀粉糊化不完全,影響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傳統飼料中液體原料添加方法,易導致成品飼料顆粒出現花料或油脂球現象。由于飼料中大部分粉末原料的脂肪含量不高,更親水性,因此傳統的飼料生產中油脂在噴涂和調制過程中不易被親水性原料顆粒吸收,而是浮在原料顆粒表面,在不停的攪拌和混合過程中這種攜帶油脂的飼料顆粒逐漸聚集在一起形成油脂球或花料,影響飼料品質,傳統飼料生產中像糖蜜這類的原料由于質地十分粘稠,在添中飼料中過程中很難操作,影響了飼料中糖蜜的使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手段:
一種飼料生產中多種液體原料添加工具,包括貯存桶,貯存桶上設有配液泵,貯存桶和攪拌裝置進料口之間通過導管連接;攪拌裝置進料口處設有自動計量秤,攪拌裝置出料口通過導管連接混料機內的噴涂室,導管上設有噴涂電機,所述的攪拌裝置為均質機,均質機和噴涂室之間設有磁化器。
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的貯存桶為三個,分別為貯油桶、貯水桶和液體乳化劑桶,三個桶連接三根導管,三根導管連接在均質機的三個進料口上。
所述的磁化器為圓柱體,磁化器兩端設有開口,磁化器兩端的開口均與導管連接。
所述的均質機由外殼、高速電機、傳動軸、減速器和刀片組成,高速電機設置在外殼上方,高速電機連接傳動軸一端,傳動軸的另一端連接刀片。
所述的貯存桶、配液泵、計量泵、均質機和噴涂室通過數據線和電源線連接控制中樞,所述的控制中樞為設置在配電箱上的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設有開關、電子觸摸屏、溫度顯示器。
本發明通過為一種飼料生產中多種液體原料添加工具,可以在生產過程中加入油脂和水,將油脂預先進行乳化,然后再加入到飼料原料粉末中,提高動物對油脂的利用率,同時提高飼料中水的使用量,并且不導致飼料霉變;提高飼料制粒速度,提高飼料中淀粉中的熟化度,本發明通過在飼料生產的混合工藝之前加入一個攪拌裝置,同時把所有的液體原料在進行噴涂之前進行預混合,在混合過程中加入液體乳化劑,將所有的水溶性和脂溶性的液體原料在乳化劑的作用下迅速混合成為均一的乳狀液,可以解決以下幾個生產中的問題:增加飼料中水分含量又不易引起霉變。通過本文明方法可以將大分子的油顆粒分散成小顆粒,并使用水分子與油分子緊密結合,既利于油脂進入原料顆粒,同時也減少后期水分的蒸發,使得制程過程中油和水的添加更加靈活,提高調制溫度,提高制粒速度,顆粒質量穩定度提高,成品耐磨度提高,含粉率降低。同時以結合水型式存在的水分子,大大減少了飼料霉變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框圖。
附圖標記說明:1-貯油桶;2-貯水桶;3-液體乳化劑桶;4-配液泵;5-導管;6-計量泵;7-均質機;8-磁化器;9-噴涂電機;10-噴涂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具體實施例1:
參見圖1、圖2可知,一種飼料生產中多種液體原料添加工具,包括貯存桶,貯存桶上設有配液泵4,貯存桶和攪拌裝置進料口之間通過導管5連接;攪拌裝置進料口處設有計量泵6,攪拌裝置出料口通過導管5連接噴涂室10,導管5上設有噴涂電機9,所述的攪拌裝置為均質機7,均質機7和噴涂室10之間設有磁化器8,貯存桶為三個,分別為貯油桶1、貯水桶2和液體乳化劑桶3,三個桶連接三根導管5,三根導管5連接在均質機7的三個進料口上,磁化器8為圓柱體,磁化器8兩端設有開口,磁化器8兩端的開口均與導管5連接,均質機7由外殼、高速電機、傳動軸、減速器和刀片組成,高速電機設置在外殼上方,高速電機連接傳動軸一端,傳動軸的另一端連接刀片,貯存桶、配液泵4、計量泵6、均質機7和噴涂室10通過數據線和電源線連接控制中樞,所述的控制中樞為設置在配電箱上的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設有開關、電子觸摸屏、溫度顯示器。
具體實施例2:
實驗:在某肉雞飼料廠進行,以肉雞中期料做為實驗料,其中對照組以飼料廠原設備進行生產工藝進行,油和水分別單獨添加到飼料中;試驗組為在原生產工藝上按照本發明中的液體添加方法進行改進(攪拌罐容積為60L,電機功率為1.5KW),貯油罐和貯水罐、液體乳化劑貯罐分別加有電子秤,液體乳化劑添加量為500g/t飼料。
用以上兩種生產工藝分別進行100噸飼料的生產,記錄該生產量所有的時間,蒸氣壓力、調質機溫度、最后進行成品水分的檢測
試驗結果:
通過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所述的液體原料添加方法與原生產方法相比,產能提高了8.82%,同時氣壓增大了2.6kg/cm2,調質機溫度提高了2℃。同時顆粒料成品水分提高了4.45%。
飼料生產過程中調質過程是關鍵環節,調質的效果直接決定著產品的質量和顆粒機產能的發揮,本發明所述的調節方法,通過將水和油預先混合后,然后噴涂到飼料表面,這樣可以很好減少顆粒制粒時的摩擦力,提高制粒速度和產能。
此外,本發明所述的方法蒸汽壓力與原生產工藝相比提高了2.6kg/cm2,說明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提高原料粉末對水分的吸收率,同時調質溫度相比也提高了2℃,通過這種更好的水熱作用,使飼料中的淀粉和蛋白都得到了充分糊化和熟化,大提高了制粒性能,制出的顆粒表面光滑,冷卻后顆粒結合緊密,顆粒的PDI較高,同時也可以提高動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此外,由于水和油預混合后可以更好地進入到粉粒顆粒表面,同時在液體乳化劑的作用下水分子和油分子緊密結合,提高了制粒冷卻后水分的蒸發,提高成品水分含量。
具體實施例3
實驗所用的飼料廠的飼料配方中,45%為高粱20%為玉米,油脂用量為2.2%,實驗分三個組,對照組為未改造前的生產方法,水的額外添加量為0,試驗1組和試驗2組均為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改造以后進行生產,試驗1組在生產過程中額外加水1%,試驗2組額外加水2%,飼料成品的粒徑為3.5mm,三組實驗生產方式的運行時間相同。
實驗過程中觀察并記錄電流表指數,制粒溫度,每一組的生產結束后,飼料成品在相同的條件下冷卻篩分后,隨機隨10份樣品進行顆粒飼料耐久性指數(PDI)檢測和成品水分檢測,其中,PDI的檢測用回轉箱的方法進行,即把冷卻篩分后的顆粒飼料樣品放在一個特制的回轉箱中翻轉一固定時間,模擬飼料的輸送和搬運過程,在樣品翻轉后通過篩分,最后計處篩上物和總量的比值。
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
通過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提高飼料中水分的使用量,并且在成品飼料中水分的可以得到較好的保留,成品顆粒中水分含量試驗組比對照組分別提高4.95%和6.85%。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了飼料顆粒的品質,試驗組的PDI與對照組相比,分別提高了3.64%和4.44%。
顆粒飼料耐久性指數(PDI,pellet durability index)是反映顆粒飼料質量最主要的指標之一,它是用來衡量顆粒飼料成品在輸送和搬運過程中飼料顆粒抗破碎的相以能力。PDI越高,顆粒的抗破碎能力越強,顆粒質量越好,利用率越高。在現代顆粒飼料廠中由于飼料含粉率高而受到的投訴在所有投訴占到一定的份額,給飼料企業的產品品質帶來負面影響,通過實驗結果可以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了飼料顆粒抗破碎能力,提高產品的品質。
此外,飼料成品水分份加成收可以降低損耗,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飼料成品的水分損傷嚴重,提高0.5%的飼料成品水分回收,按飼料中最常用的玉米(占配方中使用量為65%)來進行計算,相當于每噸飼料節省了3.25kg玉米,玉米價格按照2.5元/kg計算,一個月產5000噸的飼料廠,每個月可以減少40625元的損耗。
由此可見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可以用效提高飼料的保水率,提高飼料的堅牢度。
具體實施例4:
實驗:選用初1日齡的肉雞進行大群實驗,共分兩組,每組10000只肉雞,實驗從1日齡開始,至42d結束,對照組使用基礎飼料(不加入液體乳化劑),試驗組的日糧在基礎日糧的基礎上加入500g/t的液體乳化劑,同時減掉日糧中60kcal的油脂,出現的空缺用麥麩補齊。實驗結束后對所有實驗雞進行稱重,用以計算增重率和飼料系數。
實驗結果:
通過實驗結果可以看出,試驗組飼料中減少了60kcal的油脂用量,但試驗組肉雞比對照組的末體重提高了1.6%,飼料系數降低了6.8%,本發明中所述的液體乳化劑可以提高肉雞的能量的利用率,節省飼料油脂的用量,提高肉雞對飼料的利用率,提高養殖效益。
具體實施例5:
實驗:選擇28日齡健康斷奶仔豬100頭(公母各占一半)。平均分成2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10頭仔豬,其中一組為對照組,另一組為試驗組。試驗仔豬采用地面飼養,自由采食和飲水。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日糧中加入500g/t的本發明所述液體乳化劑。日糧中所用油脂為飼用四級豆油。
飼養管理按試驗基地正常程序進行,免疫和驅蟲程序按豬場常規同步進行。隨時觀察、記錄仔豬采食和健康狀況。試驗時間為2015年9月。
準確記錄各圈仔豬的喂料量與余料量,計算每頭仔豬各生長階段及全期的平均日采食量;試驗開始前對所有仔豬空腹稱重,試驗結束后記錄末體重,計算全期的平均日增重;計算料肉比。
每天觀察仔豬腹瀉情況、1頭試豬腹瀉1d記為1次腹瀉。
實驗結果:
從結果可以看出,試驗組的仔豬在試驗結束時平均日曾重比對照組提高了3.45%,料重比降低了1.16%,腹瀉率降低了9.11%。
斷奶前仔豬的生長情況絕大部分取決于母豬的奶水質量,斷奶后仔豬要適宜固體飼料的應激同時還要消化飼糧中的多種營養成分,而剛斷奶仔豬體的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健全,很易導致營養性腹瀉。在本試驗中對斷奶仔豬日糧中加入本發明所述的液體乳化劑,很好的提高了仔豬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減少了營養性腹瀉的發生(本試驗過程中沒有發現仔豬的病理性腹瀉),說明利能可以很好的提高利豬對日糧中脂肪的消化吸收,提高生長性能。
由于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不限于此,任何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能想到本技術方案技術特征的等同的變化或替代,都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