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
背景技術:
荸薺,別名馬蹄,屬莎草科多年生淺水草本植物。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和“江南人參”的美譽。荸薺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荸薺口感甜脆,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磷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生吃,也可以用來烹調,可制淀粉,還可作中藥。中醫藥學認為有止渴、消食、解熱功能。
荸薺采收后,大多在陰涼地方如地窖、房屋地面等存放。荸薺在貯藏過程中,也易產生霉變、腐爛等,往往有30%左右的荸薺會腐爛損耗。而清洗后荸薺更難以貯藏,放置數天后,便出現霉爛,很快便會失去食用價值和商業價值。由于荸薺都是帶泥銷售,在城市家庭間清洗和移動時,會對家庭衛生產生影響,導致很多家庭不愿意將帶泥荸薺帶回家里。這些情況都大大限制了荸薺的市場及貿易空間,與當前市場的需求:即食方便、健康營養、易于攜帶相差甚遠。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去皮荸薺易褐變腐爛、不易儲存、攜帶不便等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該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能有效克服去皮荸薺易褐變、腐爛變質的缺點,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荸薺特有的營養和風味口感,大大延長去皮荸薺的保鮮期和貨架壽命,且易于攜帶、即食方便。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新鮮荸薺洗凈、去皮,放入CaCl2溶液中浸泡10~30秒,撈出瀝干;
步驟二、將所述步驟一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進行烘干,烘干至去皮荸薺失重8~10%;
步驟三、配置復合生物保鮮劑并預冷至10~15℃,將所述步驟二中烘干后的去皮荸薺放入預冷好的所述復合生物保鮮劑中浸泡30~45分鐘,取出瀝干;
步驟四、配置質量分數為1%~1.5%的殼聚糖水溶液,將所述步驟三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放入所述殼聚糖水溶液中浸泡10~15分鐘,取出瀝干;
步驟五、將所述步驟四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進行真空包裝并冷藏。
在本發明提供的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一中CaCl2溶液的濃度為0.1%~0.15%。
在本發明提供的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二中烘干溫度為60~70℃,濕度為45%。
在本發明提供的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三中采用的所述復合生物保鮮劑含有質量分數為0.015%~0.02%的乳酸鏈球菌素和0.01%~0.02%的溶菌酶。
在本發明提供的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五中真空包裝是將所述步驟四中瀝干的去皮荸薺裝于鋁箔袋中進行減壓真空包裝。
在本發明提供的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五中冷藏溫度為4~10℃。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將去皮荸薺護色浸泡后部分烘干與生物保鮮劑保鮮技術及鋁箔袋真空包裝冷藏技術相結合,能有效降低去皮荸薺儲存過程中的褐變度和失重率,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去皮荸薺特有的營養、色澤及風味口感,大大延長了去皮荸薺的保鮮期和貨架壽命。
二、通過采用CaCl2溶液浸泡去皮荸薺,在護色的同時還能有效增加去皮荸薺果肉的硬度,降低了后續處理工藝對去皮荸薺口感的影響。
三、采用生物保鮮劑乳酸鏈球菌素和溶菌酶,減少了化學添加劑的使用,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安全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步驟一、取新鮮荸薺洗凈、去皮,稱取10kg去皮荸薺,用網具盛裝后放入質量分數為0.1%的CaCl2溶液中浸泡30秒,立即撈出瀝干;
步驟二、將所述步驟一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分裝至網格狀圓盤中,置于空氣能熱泵烘干房中高溫抽濕烘干,烘干溫度設置為60-70℃,濕度為45%,使荸薺表層快速失水,烘干至去皮荸薺重量失重8~10%時取出去皮荸薺;
步驟三、在所述步驟二中去皮荸薺烘干結束前配置復合生物保鮮劑10kg并預冷至10~15℃,所述復合生物保鮮劑含有質量分數為0.015%的乳酸鏈球菌素和0.01%的溶菌酶;將所述步驟二中烘干后的去皮荸薺放入預冷好的所述復合生物保鮮劑中浸泡45分鐘,取出瀝干;
步驟四、配置質量分數為1%的殼聚糖水溶液10kg,將所述步驟三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放入所述殼聚糖水溶液中浸泡15分鐘,取出瀝干;
步驟五、將所述步驟四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分裝入鋁箔袋中真空包裝,然后置于4~10℃中冷藏。
經檢測,經過本實施例保鮮方法處理后的去皮荸薺,保鮮處理的去皮荸薺保藏3個月后,外觀正常,經試食,荸薺甜爽、無異味。
實施例2
步驟一、取新鮮荸薺洗凈、去皮,稱取10kg去皮荸薺,用網具盛裝后放入質量分數為0.12%的CaCl2溶液中浸泡20秒,立即撈出瀝干;
步驟二、將所述步驟一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分裝至網格狀圓盤中,置于空氣能熱泵烘干房中高溫抽濕烘干,烘干溫度設置為60-70℃,濕度為45%,使荸薺表層快速失水,烘干至去皮荸薺重量失重8~10%時取出去皮荸薺;
步驟三、在所述步驟二中去皮荸薺烘干結束前配置復合生物保鮮劑10kg并預冷至10~15℃,所述復合生物保鮮劑含有質量分數為0.017%的乳酸鏈球菌素和0.015%的溶菌酶;將所述步驟二中烘干后的去皮荸薺放入預冷好的所述復合生物保鮮劑中浸泡40分鐘,取出瀝干;
步驟四、配置質量分數為1.2%的殼聚糖水溶液10kg,將所述步驟三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放入所述殼聚糖水溶液中浸泡13分鐘,取出瀝干;
步驟五、將所述步驟四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分裝入鋁箔袋中真空包裝,然后置于4~10℃中冷藏。
經檢測,經過本實施例保鮮方法處理后的去皮荸薺,保鮮處理的去皮荸薺保藏3個月后,外觀正常,經試食,荸薺甜爽、無異味。
實施例3
步驟一、取新鮮荸薺洗凈、去皮,稱取10kg去皮荸薺,用網具盛裝后放入質量分數為0.15%的CaCl2溶液中浸泡10秒,立即撈出瀝干;
步驟二、將所述步驟一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分裝至網格狀圓盤中,置于空氣能熱泵烘干房中高溫抽濕烘干,烘干溫度設置為60-70℃,濕度為45%,使荸薺表層快速失水,烘干至去皮荸薺重量失重8~10%時取出去皮荸薺;
步驟三、在所述步驟二中去皮荸薺烘干結束前配置復合生物保鮮劑10kg并預冷至10~15℃,所述復合生物保鮮劑含有質量分數為0.02%的乳酸鏈球菌素和0.02%的溶菌酶;將所述步驟二中烘干后的去皮荸薺放入預冷好的所述復合生物保鮮劑中浸泡30分鐘,取出瀝干;
步驟四、配置質量分數為1.5%的殼聚糖水溶液10kg,將所述步驟三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放入所述殼聚糖水溶液中浸泡10分鐘,取出瀝干;
步驟五、將所述步驟四中瀝干后的去皮荸薺分裝入鋁箔袋中真空包裝,然后置于4~10℃中冷藏。
經檢測,經過本實施例保鮮方法處理后的去皮荸薺,保鮮處理的去皮荸薺保藏3個月后,外觀正常,經試食,荸薺甜爽、無異味。
本發明提供的去皮荸薺的保鮮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將去皮荸薺護色浸泡后部分烘干與生物保鮮劑保鮮技術及真空包裝冷藏技術相結合,能有效降低去皮荸薺儲存過程中的褐變度和失重率,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去皮荸薺特有的營養、色澤及風味口感,大大延長了去皮荸薺的保鮮期和貨架壽命。
二、通過采用CaCl2溶液浸泡去皮荸薺,在護色的同時還能有效增加去皮荸薺果肉的硬度,降低了后續處理工藝對去皮荸薺口感的影響。
三、采用生物保鮮劑乳酸鏈球菌素和溶菌酶,減少了化學添加劑的使用,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