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臭氧填充濕面生產線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生鮮面的保質期只有3~5天,主要原因是初始含菌量較高。而在生產過程嚴格控制的條件下,原料小麥粉中較高的含菌量是導致生鮮面初始含菌量較高的主要原因。常規小麥粉生產過程包括清理、調制、破碎和過篩等過程,小麥生長和收獲環境的開放性使得小麥籽粒表面攜帶大量雜質,包括微生物和麩星等,這些微生物會在調制和后續加工工藝中繼續生長繁殖,使剛制作的小麥粉具有較高的含菌量。小麥粉是一個較為特殊的體系,顆粒小且致密,不易穿透,導致常規的殺菌方式難以應用到這一體系的殺菌中。因其較低的水分含量與水分活度,小麥粉本身是一種不適合微生物生長的基質,貨架期較長;然而,由小麥粉生產生鮮面的過程中,由于水分的加入以及營養豐富的基質條件,會導致其中的微生物迅速生長繁殖,導致生鮮面的腐敗變質。通常剛剛制作出的生鮮面中微生物接近104CFU/g。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臭氧氣體的滅菌性,充分殺死生鮮面內的細菌,延長生鮮面的保質期的臭氧填充生產線及其控制方法。為此,現提出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臭氧填充濕面生產線,包括臭氧發生器、進料口容器、密封濕面生產線本體以及包裝機構;所述臭氧發生器的臭氧出口端與進料口容器密封連通,所述進料口容器頂端密封有一封蓋,打開封蓋,即為進料口,所述進料口容器將物料密封輸送到所述密封濕面生產線本體的進料端,所述濕面生產線本體的進料端與進料口容器的連通處設有一閘門;所述密封濕面生產線本體的出料端密封連通包裝機構且所述包裝機構上設有出氣口,所述出氣口處也設有一控制氣體進出的閘門。
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料口容器的底端設有一振動器,所述進料口容器與所述封蓋之間用密封橡膠圈密封。
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料口容器和密封濕面生產線本體的密封連通處設有混料箱。
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包裝機構所采用的包裝材料為納米抗菌薄膜材料,且在包裝時充入臭氧氣體。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的一種臭氧填充濕面生產線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先將臭氧發生器打開,并且打開閘門一和閘門二,打開尾端出氣口以排出帶有雜菌的空氣并對裝置內部進行殺菌,然后加入小麥粉并用橡膠密封圈密封整個進料口容器,使小麥粉在進料口容器中與臭氧充分接觸1~2min進行原料殺菌,并且開啟振動器,關閉閘門二;
(2)待充分滅菌后,關閉臭氧發生器,打開閘門一,關閉閘門二,將已經滅菌的小麥粉輸送到混料箱,待所有原料混合好后,將混合好的小麥粉輸送到密封濕面生產線中進行濕面制作;
(3)濕面制品成型后在包裝前再次開啟臭氧發生器,打開閥門一,關閉閥門二,使臭氧進入包裝機構,在納米抗菌薄膜材料中充入臭氧氣體,然后再將制作好的濕面進行包裝。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改進現有濕面生產線,以延長濕面保存期。臭氧填充濕面生產線是指濕面生產的整個過程中充滿臭氧,使得濕面生產的整個過程中處于無菌狀態。將現有的濕面生產線改造為密封生產線,只留進料口,同時在進料口處增設臭氧發生器,尾端加以出氣口和包裝材料為納米抗菌薄膜材料的包裝機構,濕面制品成型后立刻進行包裝,在包裝時正好充入臭氧,保證在包裝后的長效抑菌。
(2)本發明在進料口發生器的底端設置振動器,因為加料后小麥粉與臭氧氣體的充分混合存在一定困難,若處理不當容易引起小麥粉四散,若不混合容易出現混合不勻以致殺菌不足的問題,所以在進料口容器的底端設置振動器,使臭氧氣體與小麥粉充分混合,達到充分滅菌的作用。
(3)包裝機構所采用的包裝材料也為抗菌材料,在包裝的時候,濕面制品成型后立刻進行包裝,在包裝時正好充入臭氧,保證在包裝后的生鮮面長效抑菌。
(4)本發明所述的生產線的控制方法,合理控制閥門一和閥門二的打開和關閉,避免導致生產線內部氣壓增加而造成危險。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臭氧濕面生產線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臭氧發生器-1;進料口容器-2;封蓋-3;混料箱-4;密封濕面生產線本體-5;包裝機構-6;出氣口-7;振動器-8;閘門一-9;閘門二-10;密封橡膠圈-11。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附圖1所示的一種臭氧填充濕面生產線,包括臭氧發生器1、進料口容器2、密封濕面生產線本體5以及包裝機構6;所述臭氧發生器1的臭氧出口端與進料口容器2密封連通,所述進料口容器2頂端密封有一封蓋3,打開封蓋3,即為進料口,且為了保證整個裝置的密封性,所述進料口容器2與封蓋3之間用密封橡膠圈11密封,所述進料口容器2的底端還設有一振動器8,所述進料口容器2將物料輸送到混料箱4,再由混料箱4將混合好的面粉輸送到密封濕面生產線本體5,所述密封濕面生產線本體5的出料端連通包裝機構6且所述包裝機構6上設有出氣口7,所述混料箱4與進料口容器2的連通處設有閘門一9,所述出氣口上設有閘門二1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包裝機構6所采用的包裝材料為納米抗菌薄膜材料,且在包裝時充入臭氧氣體。
使用時,先將臭氧發生器1打開,并且打開閘門一9和閘門二10,先利用臭氧氣體對整個裝置進行滅菌,打開尾端出氣口7以排出帶有雜菌的空氣并對裝置內部進行殺菌,然后加入小麥粉并用橡膠密封圈11密封整個進料口容器2,使小麥粉在進料口容器2中與臭氧充分接觸1~2min進行原料的殺菌,同時開啟振動器8,關閉閘門二10,因為加料后小麥粉與臭氧氣體的充分混合存在一定困難,若處理不當容易引起小麥粉四散,若不混合容易出現混合不勻以致殺菌不足的問題,所以在進料口容器2的底端設置振動器8,使臭氧氣體與小麥粉充分混合,達到充分滅菌的作用。待充分滅菌后,關閉臭氧發生器1,打開閘門一9,關閉閘門二10,將已經滅菌的小麥粉輸送到混料箱4,待所有原料混合好后,將混合好的小麥粉輸送到密封濕面生產線5中進行濕面制作。濕面制品成型后在包裝前再次開啟臭氧發生器1,打開閥門一9,關閉閥門二10,使臭氧進入包裝機構6,在納米抗菌薄膜材料中充入臭氧氣體,然后再將制作好的濕面進行包裝,保證在包裝后的長效抑菌,延長濕面的保質期。
本發明改進現有濕面生產線,以延長濕面保存期。臭氧填充濕面生產線是指濕面生產的整個過程中充滿臭氧,使得濕面生產的整個過程中處于無菌狀態。將現有的濕面生產線改造為密封生產線,只留進料口,同時在進料口處增設臭氧發生器,尾端加以出氣口和納米抗菌薄膜材料包裝裝置,濕面制品成型后立刻進行包裝,在包裝時正好充入臭氧,保證在包裝后的長效抑菌。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并非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