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是一種牛舌草及其提取物在抗抑郁醫藥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牛舌草作為維吾爾藥常用藥材之一,是紫草科植物意大利牛舌草(Anchusaitalica Retz.)或琉璃苣(Borage officinales L.)的地上部分,出產于歐洲南部、地中海一帶、巴基斯坦及印度等地。牛舌草作為維吾爾醫長期使用的傳統藥材,在民間有悠久的歷史,廣泛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尤其是在用于治療干寒性或黑膽質性疾病方便,因療效顯著而享有較好的聲譽。據《中華本草》維吾爾藥卷記載,牛舌草是常用藥材之一,具有生濕生熱、調節異常黑膽質、生濕補腦、祛寒補心、爽心悅智、潤燥消炎、止咳平喘等功效。本品全草經預試有皂苷、黃酮類、氨基酸、揮發油、黏液質、糖類和微量生物堿反應。
木合塔爾·努爾買買提等人,對其牛舌草的總黃酮的提取工藝進行了研究。牛舌草(高孜班)作為異常黑膽質成熟劑和清除劑制劑中主要藥味,在處方中起到治療異常黑膽質混合的異常粘液質沉滯的作用。阿不都熱依木·玉素甫、汗佐拉·吾普爾等人通過“異常黑膽質成熟劑對抑郁癥和異常黑膽質證模型大鼠海馬BDNF及5HT1A mRNA表達的影響”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異常黑膽質與抑郁癥的內在聯系。常文等人通過“意大利牛舌草化學成分的初步研究”研究,得到牛舌草藥材中可能含有甾體、三萜類、揮發油、酚類、鞣質、黃酮類、香豆素、內酯類、生物堿、糖類、氨基酸、蛋白質、皂苷類化合物等化學成分。帕麗達·阿布力孜等人通過“響應面法優化牛舌草總黃酮的超聲提取工藝”研究,得到最佳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研究。謝周建等人通過“維藥牛舌草活性部位的抗氧化和美白作用”研究,得知牛舌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為牛舌草的高活性部位并顯示出良好的抗氧化劑和美白作用,今后可作為天然抗氧化劑和美白劑加以開發利用。徐曉娜等人,通過“牛舌草總黃酮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及機制”,得知牛舌草總黃酮具有明顯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其機制可能與上調PI3K/AKT信號通路而抑制細胞凋亡與炎癥有關。總之,通過文獻查新,牛舌草藥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總黃酮為物質基礎的研究上,活性主要集中在心血管方向上,但牛舌草藥材在抑郁及其他病癥的應用國內外目前尚無有關研究報道。
1、抗抑郁藥篩選模型的研究進展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加重,抑郁癥正逐漸成為人類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其所影響的人數約占世界總人口的21%。抑郁癥發生率的增高孕育了一個巨大的抗抑郁藥市場,據統計全球抗抑郁藥產品年銷售額高達170億美元口。目前,抗抑郁藥產品主要有鹽酸文拉法辛緩釋膠囊(怡諾思,惠氏公司產品),鹽酸度洛西汀腸溶膠囊(欣百達,禮來公司產品)和依地普侖(Lexapro,森林公司產品)等。新型抗抑郁藥物占據了抗抑郁藥的大部分市場,同時也面臨著專利到期的問題。為了能繼續壟斷市場,研發公司紛紛加快了抗抑郁藥開發,現已有一大批新型抗抑郁藥進入II和III期臨床研究。
2、體內篩選模型
在抗抑郁藥的研究中,動物篩選模型是不可或缺的篩選工具,是抗抑郁藥研究的一個常規又有效的方法。通過給予刺激,使動物產生類似抑郁狀態,以此對不同的化合物進行篩選,觀察是否能減輕動物的抑郁癥狀。現已有多種模擬抑郁癥的動物模型,但其中最為經典和常用的是強迫游泳試驗、懸尾試驗和習得無助動物模型。對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化合物較敏感,同時能更客觀和科學地采集和分析數據,因此篩選模型更加可靠和有效。在抗抑郁藥的研究過程中,還有其他一些動物篩選模型,但應用尚不廣泛。例如:①慢性輕度應激模型:是在一種長期而溫和的環境中,對動物施加不同壓力,如隔絕、黑暗、不提供食物等。這種通過對模型動物間歇、長期、溫和地施加壓力而獲得的抑郁癥狀更可靠,但這類模型的可重復性較差。②早期生活應激模型:是對動物早期的生活環境進行操作,如產前刺激,出生后的早期處理等,施加的壓力可從早期一直持續到成年。這種模型的重復性較理想,且能夠應用于不同種類的動物。
3、體外篩選模型
體外模型主要包括分子模型篩選和細胞模型篩選。在抗抑郁藥研究中主要的幾個體外篩選模型為:1)單胺類神經遞質轉運蛋白:,抗抑郁藥的作用靶點主要基于突觸間單胺類神經遞質(5-HT、NE、DA)的傳遞。通常采用的策略是抗抑郁藥與這些單胺類神經遞質的轉運蛋白結合,使神經遞質再攝取受阻,從而使突觸間的神經遞質濃度升高發揮抗抑郁作用;2)II組代謝型谷氨酸受體(mGLuRs):谷氨酸受體主要分為離子型谷氨酸受體和代謝型谷氨酸受體(mGLuRs)。根據信號轉導機制和藥理學特性,mGLuRs分為I、II和III組。II組mGLuRs(包括mGLuR 2和mGLuR 3)主要分布在前腦和邊緣結構,參與負調控腺苷酸環化酶(cAMP)。通過中國倉鼠卵巢細胞,將人mGLuR 2、mGLuR 3在HEK293細胞中穩定表達,通過cAMP酶聯免疫法系統測定eAMP的水平,三磷酸肌醇(IP3)檢測系統測定IP3的含量,放射性配基測定篩選化合物與受體的結合常數;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CRF)-l型受體:CRF主要通過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HPA)軸的活性應對各種壓力。過度刺激HPA軸,通常會導致抑郁癥狀,在多數抑郁癥患者身上均可發現HPA軸的過度活躍。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牛舌草及其提取物的用途,該牛舌草及提取物應用于制備具備抗抑郁作用的產品,該牛舌草提取物對抑郁患者有顯著的療效,在調節相關生化指標和神經遞質方面,作用可與現有技術的氯丙咪嗪作用相當。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牛舌草及其提取物應用于制備具有抗抑郁效果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保健品及藥物制劑等產品。
進一步的,所述提取物包括牛舌草溶劑提取物或牛舌草萃取提取物。
進一步的,所述牛舌草溶劑提取物包括牛舌草醇提取物、牛舌草水提取物、牛舌草水蒸餾液,所述牛舌草醇提取物包括牛舌草乙醇提取物或牛舌草甲醇提取物。
進一步的,所述牛舌草萃取提取物包括牛舌草石油醚萃取物、牛舌草正丁醇萃取物、牛舌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牛舌草三氯甲烷萃取物。
進一步的,所述牛舌草水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
步驟1:斷碎,將牛舌草段碎成條;
步驟2:水提取,將步驟1-1的牛舌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內,按照水與牛舌草的質量比為4:1的比例加入水,先用水浸泡0.5h,再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提取時間為3h,過濾,得到水提取濾液和水提取濾渣;
步驟3:濃縮,先將水提取濾液置于超低溫濃縮機中,在溫度為3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回收水分,再繼續在溫度為3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01~1.40的浸膏。
進一步的,所述牛舌草乙醇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
步驟1:粉碎,將牛舌草粉碎成粗粉,將牛舌草干燥葉置于粉碎機內,粉碎成粒度為20~40目的粗粉,兩種粗粉混合得牛舌草混合粉;
步驟2:乙醇提取,將牛舌草混合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內,按照乙醇與牛舌草混合粉的質量比為10:1得比例加入體積分數為70%的乙醇,先用乙醇浸泡2h后,再加熱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時間為2h,過濾,得到乙醇提取濾液和乙醇提取濾渣;
步驟3:濃縮,先將乙醇提取濾液置于超低溫濃縮機中,在溫度為5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回收乙醇,再繼續在溫度為5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01~1.40的浸膏。
進一步的,所述牛舌草甲醇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
步驟1:粉碎,將牛舌草粉碎成粗粉,將牛舌草干燥葉置于粉碎機內,粉碎成粒度為40~60目的粗粉,兩種粗粉混合得牛舌草混合粗粉;
步驟2:甲醇提取,將牛舌草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內,按照甲醇與牛舌草混合粗粉的質量比為14:1的比例,加入體積分數為70%的甲醇,先用甲醇浸泡6h后再加熱回流,提取5次,每次回流提取時間為3h,過濾,得到甲醇提取濾液和甲醇提取濾渣;
步驟3:濃縮,先將甲醇提取濾液置于超低溫濃縮機中,在溫度為6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回收甲醇,再繼續在溫度為6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01~1.40的浸膏。
進一步的,所述牛舌草萃取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
將10kg的干燥牛舌草藥材適當的斷碎,用140L體積分數為60%的乙醇熱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濃縮至無醇后得到濃縮液;對濃縮液依次用10L的石油醚萃取3次并合并萃取液、10L的三氯甲烷萃取3次并合并萃取液、10L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并合并萃取液、10L水飽和的正丁醇萃取3次并合并萃取液,分別獲得所述牛舌草石油醚萃取物、牛舌草三氯甲烷萃取物、牛舌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及舌草正丁醇萃取物。
進一步的,所述藥物制劑含有牛舌草或其提取物,其余為藥物學上可接受的、對人和動物無毒和惰性的可藥用載體和/或賦形劑。所述的可藥用載體或賦形劑是一種或多種選自固體、半固體和液體稀釋劑、填料以及藥物制品輔劑。
進一步的,所述藥物制劑為口服劑或注射劑,所述口服劑為片劑、緩釋片、控釋片、膠囊、滴丸、微丸、混懸劑、乳劑、散劑或顆粒劑、口服液等;所述注射劑為滅菌的水性或油性溶液、無菌粉針、脂質體或乳劑等。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本發明所述牛舌草及其提取物可以用于治療抑郁的藥物用途,本發明的提取物對抑郁患者有顯著的療效,在調節相關生化指標和神經遞質方面,作用可與現有技術的氯丙咪嗪作用相當。在從安全性、多靶點的治療理念為主流研究思路主導的當下,在本發明的基礎上有望開發一種新型中藥制劑,且本發明在牛舌草的臨床藥效、物質基礎研究中提供了科學的實驗數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意大利牛舌草的外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琉璃苣的外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意大利牛舌草主脈橫切面簡圖;
圖4是本發明所述意大利牛舌草粉末示意圖。
圖1中:11.基生葉,12.花枝,13.花縱剖,14.果實;
圖2中:21花枝,22.基生葉,23.花縱剖,24.花圖式;
圖3中:31.角質層,32.上表皮,33.上柵欄組織,34.厚角組織,35海綿組織,36.維管束粒,37.下柵欄組織,38.下表皮,39.角質層,310.非腺毛,311.腺毛,312.氣孔片;
圖4中:41.氣孔,42.非腺毛,43.腺毛,44.淀粉組織,45.導管,46.花粉粒,47.花柱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牛舌草藥材的鑒定
本品為紫草科植物意大利牛舌草Anchusaitalica Retz.和同科植物琉璃苣Borago officinalis L.干燥的地上部分。
原植物鑒別
1.意大利牛舌草Anchusaitalica Retz.:多年生草本。如圖1所示,高40~100cm,全株具尖刺和糙毛。根粗壯,多分枝,莖直立有棱,通常伸展,呈圓錐狀分枝,被疏黃色長糙毛。基生葉長10~30cm,寬5~6cm,長橢圓形,基部漸狹,被疏短尖硬的毛;基部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中部和上部葉無柄,具尖刺和糙毛。橢圓狀花序,少葉,少數花序呈疏松的螺旋狀聚傘形,花初期伸展,僅下部花具小苞片,花梗具糙毛,在果期可達0.5~1cm,甚至具白尖刺,并可達15mm。花冠大,深藍色,筒部比萼短,冠檐直徑10~15mm,微二唇形,具伸出的白長毛,先端具卵狀半圓形裂片5,花柱萼伸出;雄蕊5;插生于花冠上,背著藥,狹卵形,堅果長5~9mm,三角狀卵形,腹面有明顯隆起,側面有大而深的皺褶,無喙,灰棕至黃棕色,常1~3,稀4。分布于伊朗、歐洲和蘇聯等。此種藥材多由巴基斯坦進口。
2.琉璃苣Borago officinalisL.:如圖2所示,一年生草本,高50~90cm,全株有糙毛。葉片長橢圓形或卵形,長5~15cm,寬2~8cm,全緣或微波狀。花有柄,花冠管喉部的鱗片頂端微凹;花藥頂端有小尖頭,背面有細條狀附屬物。小堅果長圓形,表面有乳頭狀突起。花期7月。我國上海、江蘇南京有栽培。原產歐洲、北非。
藥材性狀鑒別
意大利牛舌草性狀:莖多斷折,長短不一,具棱,有縱皺紋,表面淡綠色,具白硬刺和刺落后突起的白色斑點,質堅脆,斷面黃白色,多中空,氣微,味淡。葉多破碎,卷曲或皺縮,上表面黃綠色,下表面淡黃綠色微灰白,上下表面均具眾多的白色尖硬刺,及刺落后的白色斑痕,柄三棱形,多扭曲,上具白刺和斑點,葉脈兩邊多向上表面趨卷。葉片濕潤展開后,先端鈍圓,葉片加厚,全緣,形似牛舌。氣微芳香,味淡,具粘液性。
意大利牛舌草顯微:葉的橫切面(如圖3所示):表皮細胞1列,切線延長,外被角質層,并可見單細胞非腺毛和氣孔。上下均有兩層柵欄細胞,其柵欄次層細胞較短,海綿組織為薄壁細胞,整個葉片組織中充滿大量的粘液質。主脈維管束雙韌型,5~7個,其中1個最大。
意大利牛舌草粉末(如圖4所示):呈黃綠色。主要相正:單細胞腺毛眾多,長150~1000um。氣孔不定式,長徑40~60um,短徑20~40um;表皮細胞中有不溶于有機溶劑的棒狀淡黃色物;淀粉粒呈類圓形,直徑在6um之內。臍點不明顯,粘液質眾多,導管多為螺紋,具緣孔紋少見網紋,直徑達80um。在花中的螺紋導管直徑9~12um。花粉粒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直徑約20um,具3溝,稀有腺毛。
牛舌草藥材前處理
下述實施例中采用的原料為牛舌草干燥全草,首先對牛舌草干燥葉片進行凈選處理,具體為將牛舌草置于凈選操作臺上,揀凈雜質、異物、蟲蛀、霉變及非藥用部位,得到凈選合格的牛舌草原料。
實施例1
本發明優選實施例1提供一種牛舌草水提取物,其制備方法為:
步驟1-1:斷碎,將牛舌草段碎成條;
步驟1-2:水提取,將步驟1-1的牛舌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內,按照水與牛舌草的質量比為4:1的比例加入水,先用水浸泡0.5h,再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提取時間為3h,過濾,得到水提取濾液和水提取濾渣;
步驟1-3:濃縮,先將水提取濾液置于超低溫濃縮機中,在溫度為3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回收水分,再繼續在溫度為3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01~1.40的浸膏。
實施例2
本發明優選實施例2提供一種牛舌草乙醇提取物,其制備方法為:
步驟1:粉碎,將牛舌草粉碎成粗粉,將牛舌草干燥葉置于粉碎機內,粉碎成粒度為20~40目的粗粉,兩種粗粉混合得牛舌草混合粉;
步驟2:乙醇提取,將牛舌草混合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內,按照乙醇與牛舌草混合粉的質量比為10:1得比例加入體積分數為70%的乙醇,先用乙醇浸泡2h后,再加熱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時間為2h,過濾,得到乙醇提取濾液和乙醇提取濾渣;
步驟3:濃縮,先將乙醇提取濾液置于超低溫濃縮機中,在溫度為5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回收乙醇,再繼續在溫度為5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01~1.40的浸膏。
實施例3
本發明優選實施例3提供一種牛舌草甲醇提取物,其制備方法為:
步驟1:粉碎,將牛舌草粉碎成粗粉,將牛舌草干燥葉置于粉碎機內,粉碎成粒度為40~60目的粗粉,兩種粗粉混合得牛舌草混合粗粉;
步驟2:甲醇提取,將牛舌草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內,按照甲醇與牛舌草混合粗粉的質量比為14:1的比例,加入體積分數為70%的甲醇,先用甲醇浸泡6h后再加熱回流,提取5次,每次回流提取時間為3h,過濾,得到甲醇提取濾液和甲醇提取濾渣;
步驟3:濃縮,先將甲醇提取濾液置于超低溫濃縮機中,在溫度為6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回收甲醇,再繼續在溫度為60℃、真空度為-0.1Mpa的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01~1.40的浸膏。
實施例4
本發明優選實施例4提供一種牛舌草萃取提取物,其制備方法為:
將10kg干燥的牛舌草藥材適當的斷碎,用體積分數為60%的乙醇熱回流提取(140L×3次),合并提取液,濃縮至無醇味得到濃縮液(10L);對濃縮液依次用石油醚(10L×3次)、三氯甲烷(10L×3次)、乙酸乙酯(10L×3次)和水飽和的正丁醇(10L×3次)萃取,分別得到石油醚萃取物(a)、牛舌草三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b)和正丁醇萃取物(c)。
實施例5
本發明優選實施例5提供一種牛舌草提取物的片劑,采用實施例2中制備出的牛舌草乙醇提取物浸膏來制備片劑,先將牛舌草乙醇提取物浸膏真空干燥至水分為4%,粉碎成15~25目的粗粉,再將粗粉作為主原料與相應的輔料混合,混合后進行造粒,造粒后進行壓片,制成相應的含有牛舌草醇提取物的片劑。
牛舌草提取物活性成分藥理實驗
1.小鼠懸尾試驗
實驗動物:雄性ICR小鼠,體重22-26g,動物放在320×180×160cm的籠子里,每籠10只,小鼠適應環境一周;整個實驗過程中給予小鼠自由進水進食,環境溫度為22±2℃,相對濕度為55±5%,每天光照12小時(早上8點至晚上8點)。
1.1藥物的配置
藥物配制陽性藥氯丙咪嗪,以0.1%吐溫-80為溶劑配制成5mg/kg的藥液;上述實施例1、2、3獲得的浸膏樣品配制成100mg/kg、400mg/kg兩個劑量藥液;實施例4中獲得的樣品a、b、c分別配制成100mg/kg、400mg/kg兩個劑量藥液。
1.2試驗分組
取100只雄性小鼠,隨機分成10組,每組10只,空白對照組灌胃給予生理鹽水,氯丙咪嗪陽性對照組灌胃給予5mg/kg氯丙咪嗪;實施例4中獲得的樣品a、b、c分別配制成100mg/kg、400mg/kg兩個劑量藥液,均以0.5%CMC-Na溶解或混懸至所需給藥濃度,模型組給予同等體積的0.5%CMC-Na,各組均連續灌胃給藥7天,每天一次末次給藥后lh進行試驗。
1.3小鼠懸尾試驗及不動時間的測定
在上午10:00~14:00進行試驗,末次給藥lh后,將小鼠尾部1cm的部位貼在一水平木板上,頭離地5cm,使動物呈倒掛狀態。用擋板隔開動物的視線,動物為克服不正常體位而掙扎活動,但活動一段時間后出現間歇不動狀態,顯示失望狀態,以連續3s以上的不動時間為有效術動時間;小鼠共懸掛6分鐘,統計小鼠后4分鐘內保持不動的累計時間(不動狀念即小鼠放棄掙扎呈倒立豎直狀態)。
1.4、結果與分析
1.4.1小鼠懸尾試驗: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氯丙咪嗪和實例2樣品提液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a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b低劑量組及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c低劑量組及高劑量組小鼠懸尾6min內的失望時間均顯著縮短(P<0.05),見表1。
表1牛舌草提取物在小鼠懸尾實驗(TST)中的抗抑郁數據(n=10,X±S)
注: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1,*p<0.05
1.4.2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灌胃給藥7天,除了實例4樣品萃取物a以外,其他各實驗劑量組均可不同程度的縮短小鼠懸尾不動時間(P<0.05,與空白組比較),其中實例2樣品提液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b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c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均可不同程度明顯縮短小鼠懸尾不動時間(P<0.01,與空白組比較),其中實例4樣品萃取物b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c高劑量組不動時間百分率分別為67.11%、62.08%,顯示出了顯著的抗抑郁活性。
2.小鼠強迫游泳試驗
2.1試驗分組。同“1.2”方法操作。
2.2小鼠強迫游泳試驗及不動時間的測定
在上午8:00~12:00進行試驗,末次給藥后1h,將小鼠分別置于水溫(25±1)℃、深度10cm的水中強迫游泳6min(先適應2min),記錄4min內的小鼠的累積不動時間(不動狀態即小鼠頭部露出水面,四肢放棄掙扎或者呈現出漂浮狀態)。
表2牛舌草提取物在小鼠強迫性游泳實驗(FST)中的抗抑郁數據(n=10,X±S)
注: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1,*p<0.0
1.4.2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灌胃給藥7天,各實驗劑量組均可不同程度的縮短小鼠懸尾不動時間(P<0.05,與空白組比較),其中實例24樣品提液低、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b低、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c低、高劑量組,均可不同程度明顯縮短小鼠懸尾不動時間(P<0.01,與空白組比較),其中實例4樣品萃取物b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c高劑量組不動時間百分率分別為50.80%、53.79%,顯示出了顯著的抗抑郁活性。
3、利血平所致小鼠抑郁模型
3.1試驗分組
將雄性昆明種小鼠132只,隨機分成11組,即正常組、生理鹽水組、氯丙咪嗪陽性對照組、實例樣品2、3、4、5樣品配制成100mg/kg、400mg/kg兩個劑量藥液,每組12只,正常組不給任何藥物。
3.2利血平所致小鼠抑郁模型
以上各組均連續給藥7天,末次給藥30min后,每只小鼠按2.5mg/kg腹腔注射利血平,再灌胃給予藥物或生理鹽水(對照)。4小時后用肛表測量肛溫,比較給藥組及對照組動物肛溫的差異。方法詳見《現代藥理實驗方法》。
3.3統計學分析
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試驗數據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
表3牛舌草提取物對利血平所致小鼠體溫下降的影響(n=12,X±S)
注: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1,*p<0.05
由表3結果可以看出,實例4中a、b、c樣品提液劑量組均能顯著拮抗利血平誘導的體溫降低(p<0.05),其中實例4樣品萃取物a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b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c高劑量組療效均顯著性較為明顯(p<0.01),表明牛舌草乙醇提取物、牛舌草石油醚部位、牛舌草乙酸乙酯部位、牛舌草正丁醇部位具有顯著的防治動物抑郁癥的作用。
4.對利血平所致小鼠抑郁模型的小鼠血清、腦組織中神經遞質的影響
4.1試驗方法
小鼠腦內NE,DA,5-HT含量的測定在末次給藥后8h斷頭處死動物,在冰盤上剝離大腦,去掉小腦和嗅球,保留剩余的全腦組織。保留剩余的全腦組織,用錫箔紙包裹,-70℃保存。加入9倍PBS(pH7.4)勻漿,制成10%腦組織勻漿液,將勻漿液置入離心管中,于4℃條件下以3000r/min速度離心20min,靜置后仔細收集上清液,置于2mlEP管中,-70℃保存待測。采用ELISA法檢測小鼠血清中NE、DA,和腦組織5-HT的含量。結果見表4、表5。
4.2試驗結果
4.2.1對利血平所致小鼠抑郁模型的小鼠血清中神經遞質的影響結果
表4小鼠血清中神經遞質的含量測定結果
注:與空白組比較,*表示P<0.05,**表示P<0.01
實驗結果顯示,生理鹽水組小鼠血清內單胺類神經遞質NE、5-HT、DA含量減少,與正常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實例樣品低劑量與高劑量組能夠升高小鼠血清中NE、5-HT的含量(P<0.01)。陽性對照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a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b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c低劑量組及高劑量組均對小鼠血清內DA的含量的升高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實例4樣品萃取物b、c的高劑量組表現出明顯的顯著性差異(P<0.01)。
4.2.2對利血平所致小鼠抑郁模型的小鼠腦組織中神經遞質的影響結果
表5小鼠腦組織中神經遞質的含量測定結果
注:與空白組比較,*表示P<0.05,**表示P<0.01。
實驗結果顯示,生理鹽水組小鼠腦組織中內單胺類神經遞質NE、5-HT、DA含量減少,與正常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實例4樣品萃取物a樣品低劑量與高劑量組、實例4樣品萃取物b高劑量組、實例6樣品萃取物4樣品高劑量組均能夠升高小鼠腦組織中NE的含量(P<0.05)。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實例4樣品萃取物a、b、c高劑量組能夠升高小鼠腦組織中5-HT的含量(P<0.05),其中實例4樣品萃取物b、c高劑量組具有明顯的顯著性(P<0.01);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實例4樣品萃取物a、b、c高劑量組能夠升高小鼠腦組織中DA的含量(P<0.05),其中實例4樣品萃取物a高劑量組具有明顯的顯著性(P<0.01);
4.3討論
利血平拮抗實驗模型”是較為金典的抑郁動物模型,利血平為囊泡再攝取抑制劑,通過耗竭動物腦內單胺類遞質,誘發動物出現行為和生理改變。利血平化動物出現眼瞼下垂、體溫下降及活動抑制。三環類和單胺氧化酶抑制藥可不同程度預防和反轉體溫下降、眼瞼下垂和活動抑制。本文研究表明,實例1、2、3、4樣品100,400g·KG-1組連續灌胃給藥7d可顯著對抗小鼠利血平腹腔注射所引起的體溫下降,并可顯著對抗腹腔注射利血平所引起的運動不能,有明顯的量效關系,可見實例樣品均可明顯對抗利血平化效應,表現出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在抑郁癥的發病機制研究中,腦內單胺遞質,如NE、5-HT、DA等功能不足,早已得到普遍公認。抑郁癥患者普遍存在5-HT、NE等功能低下,且在臨床上抗抑郁治療有效的藥物幾乎都能夠增加細胞突觸間隙5-HT和NE的水平,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抑郁癥“單胺遞質”假說的合理性。本研究顯示,利血平誘導小鼠抑郁模型血清、腦組織內內NE、DA和5-HT等單胺遞質含量明顯下降,實例4樣品萃取物a、b、c高劑量組均可可使利血平化小鼠腦內的NE和5-HT的含量明顯升高,其中牛舌草石油醚萃取物(實例4樣品萃取物a)在腦組織中的顯著性較為明顯。以上試驗提示,牛舌草提取物具有一定增強單胺遞質的作用,從而達到抗抑郁的醫藥用途。
總之,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的可以用于治療抑郁的藥物用途,原料即為牛舌草及牛舌草提取物。藥效學試驗表明,本發明的提取物對抑郁模型動物有顯著的療效,在調節相關生化指標和神經遞質方面,作用可與現有技術的氯丙咪嗪作用相當。
以上所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所應理解的是,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思想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