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山楂銀耳果凍。
背景技術:
:現市面上的零食種類各式各樣讓消費者眼花繚亂,而果凍作為一種常見的零食深得人們喜愛。果凍食用方便,口感好,口味多樣化,然而營養價值卻十分低,有些不良生產商更是在果凍中添加劣質的香精、色素等。為避免長期食用果凍不利于健康,一些具有一定營養價值的食物已被添加在果凍中,如各種水果果肉、水果果汁,然而其他種類的食物特別是具有一定藥用價值的食物卻難以以合適的形式添加在果凍中。銀耳營養豐富,食味鮮美,不但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用菌,也是藥用價值較高藥用菌,是世界公認保健品。我國銀耳資源豐富,為開發應用銀耳提供有利條件。隨著銀耳栽培業迅速發展及應用范圍拓寬,對銀耳營養成分及在醫療保健作用方面研究也逐步深入。銀耳多糖為銀耳重要活性成分,其功能特性越來越受到關注。銀耳,味甘、淡、性平,具有滋陰、潤肺、益氣和血之功效。銀耳含蛋白質、氨基酸、多糖類、多種生物酶,并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及b族維生素。銀耳同時還具有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其中銀耳多糖能顯著提高巨嗜細胞的吞嗜功能。銀耳中含量豐富的銀耳多糖,其組分主要存在于小纖維網狀結構交織的基質中,如何將銀耳這種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物添加在人們喜愛的零食中,以提高零食的營養價值又可使得其口感口味均受消費者喜愛,具有很大意義。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山楂銀耳果凍。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山楂銀耳果凍,其由山楂銀耳水、食用明膠粉和白砂糖組成。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山楂銀耳水由山楂水和銀耳按原料重量比為4~6: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進一步地,本發明優選所述山楂銀耳水由山楂水和銀耳按原料重量比為5: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山楂水由山楂片和水按原料重量比為2~3: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進一步地,本發明優選所述山楂水由山楂片和水按原料重量比為2.5: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食用明膠粉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白砂糖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選用了保健功能多樣的銀耳和開胃消食的山楂,有別于現市面上以水果口味為主的果凍,通過熬煮取山楂銀耳水制作成凍,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種新型健康食品。該果凍風味獨特,同時拓展了銀耳的加工利用范圍,有利于提供銀耳的經濟價值。本發明通過試驗確定山楂銀耳果凍中的原料組分及配比,以提高果凍的口感和風味,使得該果凍富含銀耳的多種營養成分又不具有藥用食材的風味。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以便于所屬
技術領域:
的人員對本發明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別指出的是,實施例只是用于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熟練人員,根據上述
發明內容對本發明作出的非本質性的改進和調整,應仍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同時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詳細說明的,均為市售產品;未詳細提及的工藝步驟或制備方法為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曉的工藝步驟或制備方法。實施例1一種山楂銀耳果凍,其由山楂銀耳水、食用明膠粉和白砂糖組成。其中山楂銀耳水由山楂水和銀耳按原料重量比為4: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山楂水由山楂片和水按原料重量比為3: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食用明膠粉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所述白砂糖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制備方法:1)原料挑選:從市場上挑選質量好的銀耳和山楂片。銀耳選擇耳朵大而松散,耳肉肥厚,色澤呈白色或略帶微黃,蒂頭無黑斑或雜質。山楂片選擇皮色紅艷,肉色嫩黃,酸味濃而純正;2)銀耳泡發:銀耳泡發需用涼水,大約泡發3~4h,水慢慢地滲透到銀耳中,銀耳恢復到半透明狀即為發好;3)洗凈瀝水:將泡發后的銀耳用水洗滌,最好清洗2~3次確保銀耳的干凈衛生,瀝干銀耳表面的水分;4)山楂煮水:將定量的洗凈的山楂片和設定比例的水置于鍋中大火煮開,然后轉小火熬煮、熬煮時間為50min;5)冷卻過濾:待煮好的山楂水冷卻,過濾掉山楂片,得到山楂水;6)去蒂切碎:將銀耳表面不干凈的部分和蒂去除,再將銀耳切成碎片;7)銀耳熬煮:將定量的銀耳和設定比例的山楂水置于鍋中大火煮開,然后轉小火熬煮,熬煮時間為50min;8)冷卻過濾:待煮好的山楂銀耳水冷卻,進行過濾,獲得山楂銀耳水;9)加粉溶解:往山楂銀耳水加入食用明膠粉加熱攪拌溶解,得到山楂銀耳果凍汁;10)加糖溶解:往山楂銀耳果凍汁加入糖加熱攪拌溶解,防止粘鍋;11)分裝定型:由于山楂銀耳果凍汁遇冷容易凝結,所以,要迅速將山楂銀耳果凍汁裝入事先準備好的容器中,使其定型;12)冰箱冷藏:將定型好的山楂銀耳果凍放入冰箱冷藏2h,得實施例1成品。實施例2一種山楂銀耳果凍,其由山楂銀耳水、食用明膠粉和白砂糖組成,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最終制備得到實施例2成品。其中山楂銀耳水由山楂水和銀耳按原料重量比為5: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山楂水由山楂片和水按原料重量比為2.5: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食用明膠粉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所述白砂糖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實施例3一種山楂銀耳果凍,其由山楂銀耳水、食用明膠粉和白砂糖組成,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最終制備得到實施例3成品。其中山楂銀耳水由山楂水和銀耳按原料重量比為4.5: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山楂水由山楂片和水按原料重量比為2.8: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食用明膠粉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所述白砂糖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實施例4一種山楂銀耳果凍,其由山楂銀耳水、食用明膠粉和白砂糖組成,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最終制備得到實施例4成品。其中山楂銀耳水由山楂水和銀耳按原料重量比為5.5: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山楂水由山楂片和水按原料重量比為2.3: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食用明膠粉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所述白砂糖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實施例5一種山楂銀耳果凍,其由山楂銀耳水、食用明膠粉和白砂糖組成,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最終制備得到實施例5成品。其中山楂銀耳水由山楂水和銀耳按原料重量比為5: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山楂水由山楂片和水按原料重量比為3: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食用明膠粉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所述白砂糖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對比例1一種山楂銀耳果凍,其由山楂銀耳水、食用明膠粉和白砂糖組成,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最終制備得到對比例1成品。其中山楂銀耳水由山楂水和銀耳按原料重量比為4: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山楂水由山楂片和水按原料重量比為3: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食用明膠粉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7%;所述白砂糖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對比例2一種山楂銀耳果凍,其由山楂銀耳水、食用明膠粉和白砂糖組成,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最終制備得到對比例2成品。其中山楂銀耳水由山楂水和銀耳按原料重量比為4: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山楂水由山楂片和水按原料重量比為3: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食用明膠粉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所述白砂糖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7%。對比例3一種山楂銀耳果凍,其由山楂銀耳水、食用明膠粉和白砂糖組成,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最終制備得到對比例3成品。其中山楂銀耳水由山楂水和銀耳按原料重量比為4: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山楂水由山楂片和水按原料重量比為3.6:100混合熬煮后過濾所得;所述食用明膠粉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所述白砂糖的添加量為山楂銀耳水總量的5%。實施例6:成品評價由10個人組成評定小組,根據山楂銀耳果凍成品的成品形狀、口感和風味進行感官評定,滿分10分,結果取平均值。評價標準及分值如表1所示,實施例1~5和對比例1~3的成品評價情況如表2所示。表1評價標準及分值表2實施例1~5和對比例1~3的成品評價情況實施例風味(分)組織狀態(分)口感(分)總分實施例134310實施例22.53.22.48.1實施例32.23.81.97.9實施例42.83.62.18.5實施例51.93.52.68.0對比例133.10.26.3對比例20.23.01.95.1對比例30.63.30.44.3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凡與本發明類似的工藝及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疇。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