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飼料加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以下痢和敗血癥為特征的傳染病。3周齡以下雛雞常見。
蛋中帶菌孵出的雛雞,常一出殼就死。如果是孵出后被傳染的,一般從5-10日齡開始發病,至2周齡達高峰。病雛表現怕冷,常成堆地擠在一起,閉眼打瞌睡,兩翅下垂,呼吸困難而急促,后腹部快速地一收一縮。將病雛放在耳邊,可聽見隨呼吸節奏發出“嗶卜”聲。病雛排便時常尖叫,排出白色、漿糊樣稀糞,肛門周圍的絨毛上粘著石灰樣糞便,干后結成硬塊,堵塞肛門。成年雞主要癥狀是產蛋量下降,排青棕色稀糞,進行性消瘦。。
目前,由于很多養殖戶對雞白痢的認識不足,一旦發現發病就亂投醫、大量用藥等,導致雞大批死亡,嚴重威脅著養殖戶的切身利益。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及其制備方法,有利于預防和治療雞白痢,深受廣大養殖戶的青睞和放心。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玉米60-70份、豆粕25-30份、魚粉1-2份、棉粕20-30份、預混料0.8-1.5份、磷酸氫鈣1-1.5份、食鹽0.2-0.5份、石粉0.8-1.5份、菜籽油1-2份、飼料添加劑0.3-0.5份。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玉米60份、豆粕25份、魚粉1份、棉粕20份、預混料0.8份、磷酸氫鈣1份、食鹽0.2份、石粉0.8份、菜籽油1份、飼料添加劑0.3份。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玉米70份、豆粕30份、魚粉2份、棉粕30份、預混料1.5份、磷酸氫鈣1.5份、食鹽0.5份、石粉1.5份、菜籽油2份、飼料添加劑0.5份。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飼料添加劑,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淀粉25-35份、土霉素1-3份、磺胺間甲氧嘧啶2-5份、黨參15~20份、黃芩15~20份、大青葉30~35份、紫花地丁15~25份、秦皮15~20份、黃連8~15份。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飼料添加劑,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淀粉30份、土霉素2份、磺胺間甲氧嘧啶3.5份、黨參17份、黃芩18份、大青葉32份、紫花地丁20份、秦皮18份、黃連12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玉米、豆粕、棉粕、預混料、磷酸氫鈣、食鹽、石粉研磨成粉,按比例混合后獲得混合粉,備用;
(2)將黨參、黃芩、大青葉、紫花地丁、秦皮、黃連按比例混合,粉碎成末,然后加入3倍重量的純凈水浸泡5小時,以文火煎煮2小時,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和第一濾渣;
(3)在步驟(2)中的第一濾渣中再加入3倍重量的純凈水,以文火煎煮3小時,過濾,獲得第二濾液和第二濾渣;
(4)將步驟(2)中獲得的第一濾液與步驟(3)中獲得的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去水干燥,粉碎成中藥粉末,粒度為100~120目;
(5)將土霉素、磺胺間甲氧嘧啶粉碎成粉末,粒度為100~120目;
(6)將步驟(4)和步驟(5)中所得的粉末加入淀粉中,充分搖勻,獲得飼料添加劑;
(7)將魚粉、菜籽油和飼料添加劑加入到步驟(1)所得混合粉中,用攪拌機充分攪拌均勻,獲得半成品;
(8)將半成品放入蒸爐內蒸煮,蒸爐溫度控制在80℃,蒸煮5min后取出,倒入造粒機內趁熱造粒,造粒直徑為1mm;
(9)造粒完畢后,進行自然冷卻,然后包裝質檢。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及其制備方法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1)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組分包括玉米、豆粕、魚粉、棉粕、預混料、磷酸氫鈣、食鹽、石粉、菜籽油、飼料添加劑,通過改善了原料的配比,使蛋白質等營養元素含量提高,營養更豐富,雞肉和雞蛋的品質增強,更受消費者青睞和放心。
(2)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中包含飼料添加劑,其組分包括淀粉、土霉素、磺胺間甲氧嘧啶、黨參、黃芩、大青葉、紫花地丁、秦皮、黃連。土霉素屬于四環素類,可用于治療立克次體病,包括流行性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落基山熱、恙蟲病、支原體屬感染和衣原體屬感染等疾病。磺胺間甲氧嘧啶為長效磺胺類藥物,對非產酶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沙門菌屬、志賀菌屬等腸桿菌科細菌、淋病奈瑟菌、腦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具有抗菌作用。黨參補中益氣、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于脾虛食少便溏、四肢無力、心悸,氣短、口干、自汗、脫肛等。黃芩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大青葉主治熱毒發斑、丹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瘡癰腫毒等癥。紫花地丁味苦、辛、寒,歸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清熱利濕的作用,主治疔瘡、癰腫、瘰疬、黃疸、痢疾、腹瀉、目赤、喉痹、毒蛇咬傷等。秦皮味苦、澀,性寒,主治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用于熱毒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黃連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常用于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濕疹、濕瘡、耳道流膿等。
(3)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工藝易于標準化、適合大規模生產。對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有效擴大市場份額,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等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是應該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涉及的組分原料若無特殊說明,均為市面上能夠購買的常用商品,純度為飼料級。
實施例1
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玉米60份、豆粕25份、魚粉1份、棉粕20份、預混料0.8份、磷酸氫鈣1份、食鹽0.2份、石粉0.8份、菜籽油1份、飼料添加劑0.3份。
其中,飼料添加劑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淀粉25份、土霉素1份、磺胺間甲氧嘧啶2份、黨參15份、黃芩15份、大青葉30份、紫花地丁15份、秦皮15份、黃連8份。
本優選實施例的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玉米、豆粕、棉粕、預混料、磷酸氫鈣、食鹽、石粉研磨成粉,按比例混合后獲得混合粉,備用;
(2)將黨參、黃芩、大青葉、紫花地丁、秦皮、黃連按比例混合,粉碎成末,然后加入3倍重量的純凈水浸泡5小時,以文火煎煮2小時,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和第一濾渣;
(3)在步驟(2)中的第一濾渣中再加入3倍重量的純凈水,以文火煎煮3小時,過濾,獲得第二濾液和第二濾渣;
(4)將步驟(2)中獲得的第一濾液與步驟(3)中獲得的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去水干燥,粉碎成中藥粉末,粒度為100目;
(5)將土霉素、磺胺間甲氧嘧啶粉碎成粉末,粒度為100目;
(6)將步驟(4)和步驟(5)中所得的粉末加入淀粉中,充分搖勻,獲得飼料添加劑;
(7)將魚粉、菜籽油和飼料添加劑加入到步驟(1)所得混合粉中,用攪拌機充分攪拌均勻,獲得半成品;
(8)將半成品放入蒸爐內蒸煮,蒸爐溫度控制在80℃,蒸煮5min后取出,倒入造粒機內趁熱造粒,造粒直徑為1mm;
(9)造粒完畢后,進行自然冷卻,然后包裝質檢。
實施例2
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玉米70份、豆粕30份、魚粉2份、棉粕30份、預混料1.5份、磷酸氫鈣1.5份、食鹽0.5份、石粉1.5份、菜籽油2份、飼料添加劑0.5份。
其中,飼料添加劑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淀粉35份、土霉素3份、磺胺間甲氧嘧啶5份、黨參20份、黃芩20份、大青葉35份、紫花地丁25份、秦皮20份、黃連15份。
本實施例的一種用于防治雞白痢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故不贅述。
對比試驗
采用優選實施例2制備的用于預防雞白痢的飼料進行對照試驗。選3個條件相同的飼養場所,進行消毒,幾天后同時各放養100只40日齡的肉中雞,分別作為攻毒組、預防1組和預防2組。其中,
攻毒組:攻毒后,不喂任何藥物,隔離飼養,喂食玉米飼料;
預防1組:攻毒前3天,開始喂食普通飼料,后續不喂任何藥物;
預防2組:攻毒前3天,開始喂食實施例2制備的預防雞白痢的飼料,后續不喂任何藥物。
同時對三組試驗對象投放相同劑量的雞白痢沙門氏菌,其他條件完全相同,飼養至60日齡,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從表1統計結果看,預防2組因患雞白痢死亡的雞比預防1組要少很多,患病率從77%降低到18%,死亡率從16%降低到3%。說明使用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預防雞白痢的飼料,可以改善雞的品質,大幅降低雞白痢的發病率、死亡率,從而保障養殖戶的利益。說明本發明效果良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