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飼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促進消化牛飼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當下,人們在養殖牛的時候需要保證牛的營養成分的吸收,使得牛能夠長的又大又壯。但是人們所使用的牛飼料通常都比較簡單,采用各種雜菜或者小麥喂養,使得牛的營養吸收不夠全面,導致生長發育不良。目前牛飼料的功能多側重于養分的供給,很少顧及育肥牛自身機能的調整,特別是消化功能的改善,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偏重營養,造成飼料量的加大,銷售成本提高,性價比大打折扣,具體表現為日增重低、病死率高的問題,制約了肉牛產業的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促進消化牛飼料的制備方法,方法簡單,便于實際操作,同時所得飼料營養均衡,促進牛消化吸收,可促進牛快速生長,降低牛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促進消化牛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花生粕、蕎麥粉、高粱粉、苜蓿粉、海帶粉、膨化豆粕、蝦頭粉、玉米淀粉、馬鈴薯淀粉攪拌均勻,粉碎,過篩,加入米糠油、氯化膽堿、殼聚糖復合物繼續攪拌,加水,通入蒸汽熟化,制粒,冷卻得到促進消化牛飼料。
優選地,殼聚糖復合物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黃原膠、水混合,升溫攪拌,加入殼聚糖溶解,再滴入液體石蠟中,繼續攪拌,冰水浴冷卻,在攪拌狀態下向其中滴加戊二醛,繼續攪拌,脫水,洗滌得到殼聚糖復合物。
優選地,殼聚糖復合物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10-20份黃原膠、50-70份水混合,升溫攪拌,加入8-12份殼聚糖溶解,再滴入40-60份液體石蠟中,繼續攪拌,冰水浴冷卻,在攪拌狀態下向其中滴加1-2份戊二醛,繼續攪拌,脫水,洗滌得到殼聚糖復合物。
優選地,殼聚糖復合物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10-20份黃原膠、50-70份水混合,升溫至60-70℃攪拌40-60min,加入8-12份殼聚糖溶解,再滴入40-60份液體石蠟中,繼續攪拌10-20min,冰水浴冷卻至1-3℃,在攪拌狀態下向其中滴加1-2份戊二醛,繼續攪拌10-20min,脫水,洗滌得到殼聚糖復合物。
優選地,包括如下步驟:按重量份將60-80份花生粕、3-7份蕎麥粉、20-30份高粱粉、40-80份苜蓿粉、10-20份海帶粉、10-20份膨化豆粕、10-20份蝦頭粉、8-16份玉米淀粉、10-18份馬鈴薯淀粉攪拌均勻,粉碎,過篩,加入2-4份米糠油、2-5份氯化膽堿、3-6份殼聚糖復合物繼續攪拌,加水,通入蒸汽熟化,制粒,冷卻得到促進消化牛飼料。
優選地,包括如下步驟:按重量份將60-80份花生粕、3-7份蕎麥粉、20-30份高粱粉、40-80份苜蓿粉、10-20份海帶粉、10-20份膨化豆粕、10-20份蝦頭粉、8-16份玉米淀粉、10-18份馬鈴薯淀粉攪拌均勻,粉碎,過50-60目篩網,加入2-4份米糠油、2-5份氯化膽堿、3-6份殼聚糖復合物繼續攪拌50-60min,加水至體系含水量為20-40wt%,通入蒸汽熟化,熟化溫度100-105℃,制粒,冷卻得到促進消化牛飼料。
本發明針對牛消化性能和養殖特點,科學配比各種原料,均衡營養,采用花生粕、高粱粉、苜蓿粉、海帶粉、膨化豆粕、蝦頭粉、玉米淀粉、蕎麥粉、馬鈴薯淀粉可為牛提供充足的蛋白質與能量,并可有效促進牛生長,提高消化吸收率,而且玉米淀粉、馬鈴薯淀粉具有很強的粘合效果,使本發明易于成型,而加入的米糠油、氯化膽堿與殼聚糖復合物協同作用,不僅可有效促進牛進食,促進牛腸道進行消化吸收,而且可使本發明所得飼料遇水時表面形成一定抗水膜,遇水不易打散,便于牛進食。本發明殼聚糖復合物的微球圓整度好,表面光滑,較少粘連,包封率極高,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由于黃原膠微球的保護,可減少殼聚糖的吸濕作用,保護殼聚糖的生物活性,保證其應用時限的有效性,抗菌性好,另外殼聚糖復合物的分散性能極好,可有效促使其他組分間分散,物料間分散均勻,顆粒均勻,而且不易破碎。
本發明不含有激素,不會對人類、牛及其生存的環境造成污染,而且營養均衡,促進牛消化吸收,可促進牛快速生長,降低牛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同時方法簡單,便于實際操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促進消化牛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花生粕、蕎麥粉、高粱粉、苜蓿粉、海帶粉、膨化豆粕、蝦頭粉、玉米淀粉、馬鈴薯淀粉攪拌均勻,粉碎,過篩,加入米糠油、氯化膽堿、殼聚糖復合物繼續攪拌,加水,通入蒸汽熟化,制粒,冷卻得到促進消化牛飼料。
實施例2
一種促進消化牛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重量份將60份花生粕、7份蕎麥粉、20份高粱粉、80份苜蓿粉、10份海帶粉、20份膨化豆粕、10份蝦頭粉、16份玉米淀粉、10份馬鈴薯淀粉攪拌均勻,粉碎,過50-60目篩網,加入4份米糠油、2份氯化膽堿、6份殼聚糖復合物繼續攪拌50min,加水至體系含水量為40wt%,通入蒸汽熟化,熟化溫度100℃,制粒,冷卻得到促進消化牛飼料。
實施例3
一種促進消化牛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重量份將80份花生粕、3份蕎麥粉、30份高粱粉、40份苜蓿粉、20份海帶粉、10份膨化豆粕、20份蝦頭粉、8份玉米淀粉、18份馬鈴薯淀粉攪拌均勻,粉碎,過50-60目篩網,加入2份米糠油、5份氯化膽堿、3份殼聚糖復合物繼續攪拌60min,加水至體系含水量為20wt%,通入蒸汽熟化,熟化溫度105℃,制粒,冷卻得到促進消化牛飼料。
殼聚糖復合物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黃原膠、水混合,升溫攪拌,加入殼聚糖溶解,再滴入液體石蠟中,繼續攪拌,冰水浴冷卻,在攪拌狀態下向其中滴加戊二醛,繼續攪拌,脫水,洗滌得到殼聚糖復合物。
實施例4
一種促進消化牛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重量份將65份花生粕、6份蕎麥粉、22份高粱粉、70份苜蓿粉、12份海帶粉、17份膨化豆粕、12份蝦頭粉、14份玉米淀粉、12份馬鈴薯淀粉攪拌均勻,粉碎,過50-60目篩網,加入3.5份米糠油、3份氯化膽堿、5份殼聚糖復合物繼續攪拌52min,加水至體系含水量為35wt%,通入蒸汽熟化,熟化溫度102℃,制粒,冷卻得到促進消化牛飼料。
殼聚糖復合物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15份黃原膠、60份水混合,升溫攪拌,加入10份殼聚糖溶解,再滴入50份液體石蠟中,繼續攪拌,冰水浴冷卻,在攪拌狀態下向其中滴加1.5份戊二醛,繼續攪拌,脫水,洗滌得到殼聚糖復合物。
實施例5
一種促進消化牛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重量份將75份花生粕、4份蕎麥粉、28份高粱粉、50份苜蓿粉、18份海帶粉、13份膨化豆粕、18份蝦頭粉、10份玉米淀粉、16份馬鈴薯淀粉攪拌均勻,粉碎,過50-60目篩網,加入2.5份米糠油、4份氯化膽堿、4份殼聚糖復合物繼續攪拌56min,加水至體系含水量為25wt%,通入蒸汽熟化,熟化溫度104℃,制粒,冷卻得到促進消化牛飼料。
殼聚糖復合物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10份黃原膠、70份水混合,升溫至60℃攪拌60min,加入8份殼聚糖溶解,再滴入60份液體石蠟中,繼續攪拌10min,冰水浴冷卻至3℃,在攪拌狀態下向其中滴加1份戊二醛,繼續攪拌20min,脫水,洗滌得到殼聚糖復合物。
實施例6
一種促進消化牛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重量份將70份花生粕、5份蕎麥粉、25份高粱粉、60份苜蓿粉、15份海帶粉、15份膨化豆粕、15份蝦頭粉、12份玉米淀粉、14份馬鈴薯淀粉攪拌均勻,粉碎,過50-60目篩網,加入3份米糠油、3.5份氯化膽堿、4.5份殼聚糖復合物繼續攪拌54min,加水至體系含水量為30wt%,通入蒸汽熟化,熟化溫度103℃,制粒,冷卻得到促進消化牛飼料。
殼聚糖復合物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20份黃原膠、50份水混合,升溫至70℃攪拌40min,加入12份殼聚糖溶解,再滴入40份液體石蠟中,繼續攪拌20min,冰水浴冷卻至1℃,在攪拌狀態下向其中滴加2份戊二醛,繼續攪拌10min,脫水,洗滌得到殼聚糖復合物。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