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自動機械錘打式肉餡制備機,屬于肉制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在特殊設計的框體上設置了電動機、蝸輪機構、鏈傳動機構、齒輪傳動裝置、轉筒、捶打裝置、主傳動裝置和攪拌裝置等為一體的全自動機械錘打式肉餡制備機。
背景技術: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肉餡制備機加工肉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環保成為時代主題,如今人們對肉餡的口感和質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肉餡加工中,通常是采用刀片將肉餡剁碎,這種加工方法雖然常用,例如市面上存在的絞肉機、肉丁切制機等,但是由于刀片已經將肉餡內的肉纖維完全切斷,加工出來的肉餡做成肉丸、包成湯包后口感不佳,體驗不到肉纖維的嚼勁。為達到這一目的,在本發明之前,民間存在一些傳統美食手工制肉餡的方法,即是用木錘將肉團捶打成肉泥的方式進行加工具有纖維狀的肉餡,制餡過程中,邊用木錘捶打肉團,邊用勺子混翻肉團,這種加工方法雖可得到具有纖維的肉餡,但是生產率極低,工人很費力,且木錘用一段時間就會破裂掉木屑到肉泥里,不安全衛生,不便于人們制作富有纖維狀的肉餡。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自動機械錘打式肉餡制備機,使人們制作富有纖維狀的肉餡更方便更靈活。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框體1、轉軸4、曲柄轉盤2、飛輪3、鏈傳動機構5、中間蝸輪機構6、電動機7、捶打裝置8、底座蝸輪機構9、主動齒輪10、從動齒輪11、轉筒25、過載螺母23、主傳動裝置和攪拌裝置,捶打裝置8設置在框體1的左側,所述框體1設置為矩形桿框架體,在框體1的頂部設置有轉軸4,在轉軸4的最左端部設置有固定安裝了曲柄轉盤2,曲柄轉盤2與轉軸4同軸,在轉軸4的最右端部設置固定安裝有飛輪3,飛輪3用于平衡和調節整個裝置的速度波動和慣性力,在轉軸4上位于曲柄轉盤2的右側和飛輪3的左側分別設置有軸承41,軸承41設置為安裝在框體1的最頂部的左、右連接梁102的軸承座孔105上,在右側軸承41的左側設置有大鏈輪51,大鏈輪51設置為與轉軸4固定安裝于一體,轉軸4及其軸上零件可在框體1的最頂處自由轉動,在框體1中部的上支撐板204上設置安裝有中間蝸輪機構6,所述中間蝸輪機構6包含有上蝸輪61、上蝸桿62,在上蝸輪61的左端部固定安裝有小鏈輪52,在大鏈輪51和小鏈輪52上套裝有傳動鏈50,在上蝸桿62的前端部設置有上帶輪75,在框體1中下部的電機支撐板205上設置有電動機7,在電動機7的主軸上固定安裝有主帶輪70,在上帶輪75和主帶輪70上套裝有上傳送帶71,在框體1最下部位置處的下支撐板206上設置有底座蝸輪機構9,底座蝸輪機構9包含有下蝸輪91和下蝸桿92,在下蝸桿92的前端部設置固定安裝有下帶輪76,在下帶輪76和主帶輪70上套裝有下傳送帶72,在下蝸輪91的軸體下端部設置有主動齒輪10,在主動齒輪10的左側設置有從動齒輪11,主動齒輪10與從動齒輪11之間相互嚙合傳動,所述主傳動裝置設置在框體1的左側,包含有連桿21、推桿22、壓桿24,在壓桿24的最下端設置固定安裝有捶打裝置8,在捶打裝置8下端設置有轉筒25,轉筒25下端設置有從動齒輪11,齒輪傳動機構的動力由底座蝸輪機構9提供。
所述框體1包含有左右兩個矩形邊框111,所述矩形邊框111包含有兩個立柱支腿101、連接梁102、槽形梁104,兩個立柱支腿101呈鉛垂放置,在兩個立柱支腿101之間的最頂部、中上部和腿底部靠上約3~5倍的立柱支腿101寬度尺寸的位置處分別設置有一個連接梁102,連接梁102與立柱支腿101設置為固定連接于一體,在矩形邊框111的最頂部的連接梁102中間處,設置有軸承座孔105,用于安裝轉軸4兩端的支承軸承41,在矩形邊框111中的位于最下部的連接梁102和位于從上往下數第二個連接梁102之間的位置處設置有兩個槽形梁104,槽形梁104的兩端分別與前、后立柱支腿101固定連接于一體,由前、后兩個立柱支腿101、上中下三個連接梁102和中間兩個槽形梁104構成一個整體式矩形邊框111;將兩個矩形邊框111相對放置在一起,使槽形梁104的開口方向相對,并在左、右兩個矩形邊框111之間用橫梁103進行連接,在左、右兩個矩形邊框111的最頂部和最底部分別設置有一個橫梁103,橫梁103與立柱支腿101設置為固定連接于一體,在上、下兩層槽形梁104的卡槽里分別設置固定安裝有上支撐板204、電機支撐板205,在框體1最下部的兩個橫梁103的下端面下設置固定安裝有下支撐板206,在框體1左側的矩形邊框111的從上往下數第二個連接梁102的左側面中間處固定安裝有定位塊201,定位塊201上設置有定位導向孔210,在框體1左側的矩形邊框111的兩個槽形梁104的左側面中部固定安裝有壓桿導向體202,在壓桿導向體202上設置有上下兩個帶小孔的導向塊211,在左側的矩形邊框111的最下面的槽形梁104的左側面上且在壓桿導向體20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固定安裝有一個固定三角體203,在框體1左側的矩形邊框111的最下端的連接梁102左側面中間處固定安裝有托架26。
所述曲柄轉盤2設置為圓柱盤體,在曲柄轉盤2上設置有多個銷孔230,銷孔230里固定安裝有銷軸20,銷軸20的中心線距曲柄轉盤2的回轉中心線的距離即是曲柄的長度,兩倍曲柄的長度即是捶打裝置8上下移動的行程,通過改變銷軸20安裝在不同銷孔230內位置即可調整捶打裝置8上下移動的距離量程。
所述中間蝸輪機構6包含有上蝸輪61、上蝸桿62,上蝸輪61和上蝸桿62水平布置且互成90度空間交錯布置,在上蝸輪61的左端部固定安裝有小鏈輪52,大鏈輪51設置為與小鏈輪52相對齊并處于同一平面內,在上蝸桿62的前端部設置有上帶輪75,在電動機7的主軸上固定安裝有主帶輪70,上帶輪75設置為與主帶輪70的軸線相平行且帶槽處于同一平面內,底座蝸輪機構9包含有下蝸輪91和下蝸桿92,下蝸輪91呈鉛垂布置,下蝸桿92呈水平放置,下蝸輪91和下蝸桿92互成90度空間交錯布置,在下蝸桿92的前端部設置固定安裝有下帶輪76,下帶輪76設置為與主帶輪70的軸線相平行且帶槽處于同一平面內。
所述主傳動裝置的連桿21的兩端設置有小孔,連桿21的上端小孔與銷軸20設置為轉動聯接,連桿21的下端小孔與推桿22上端小孔用銷釘連接并構成轉動副,推桿22插入到定位塊201上的定位導向孔210內,推桿22可在定位導向孔210內上下自由滑動,壓桿24插入到壓桿導向體202的導向塊211的小孔內,壓桿24可在導向塊211的上下兩個小孔內上下自由滑動,推桿22和壓桿24之間設置有過載螺母23,過載螺母23將推桿22和壓桿24固定連接在一起,當連桿21的推力或壓力超過臨界值時,過載螺母23將首先破損,對整個裝置起到安全過載保護作用。
所述捶打裝置8包含有壓盤81、錘打體82、導向柱83和彈簧86,所述錘打體82設置為具有圓柱形內腔體的半開口圓柱筒,在錘打體82的內腔體的下底面中心處設置有導向柱83,在錘打體82的內腔體的下底面上設置有彈簧槽孔87,所述彈簧槽孔87圍繞導向柱83的中心軸線呈圓周均勻布置,在錘打體82的筒體內圓柱的上端部開口處設置套裝有壓盤81,壓盤81可在錘打體82的筒體內腔里上下自由伸縮移動,所述壓盤81的外形設置為呈法蘭盤形狀的回轉體,壓盤81的回轉中心與錘打體82的外圓柱面回轉中心同軸,壓盤81設計為具有大、小兩段階梯形圓柱體,在壓盤81的回轉中心處設置有階梯孔89,階梯孔89為t形通孔,其大孔在上,與外部設備主軸相連,小孔在下并設其為導向孔113,導向孔113與導向柱83構成間隙配合,導向柱83可在導向孔113內上下自由滑動,導向柱83對壓盤81起導向定位作用,限定壓盤81的運動中心軸線與錘打體82的回轉中心線同軸,在壓盤81下端的大圓柱體的下底面上設置有沉孔88,沉孔88呈倒t形,小孔在上,大孔在下,在彈簧槽孔87內設置有螺柱84,螺柱84與導向柱83平行,螺柱84的下端與彈簧槽孔87的底平面固定聯接于一體,在螺柱84上套裝有彈簧86,彈簧86的下端裝入到彈簧槽孔87里,彈簧86的上端插入到沉孔88的大孔里,彈簧86由彈簧槽孔87、沉孔88的大孔和螺柱84進行裝卡定位,螺柱84上端從沉孔88的小孔內穿過,在螺柱84的上端處設置有螺母85,螺母85與螺柱84之間通過螺紋聯接,通過旋轉螺母85即可拉近壓盤81和錘打體82底面的距離,并將彈簧86緊緊的壓縮在由壓盤81下底面和錘打體82的筒體內腔構成的封閉空間里。
所述攪拌裝置包含有支桿28、攪拌體29,所述攪拌體29呈圓環葉片狀,支桿28的上端部設置為壓桿導向體202兩側的固定三角體203的懸臂端部固定安裝在一起,支桿28下端部與攪拌體29的外圓柱面中部的凸側面固定連接于一體,兩個攪拌體29一同圍繞著錘打體82相對放置,轉筒25設置為有底的圓柱筒體,在轉筒25的底平面的下側面設置有回轉軸251,在回轉軸251上套裝有大推力軸承250,推力軸承250的上端面與轉筒25的下底平面固定在一起,推力軸承250的下端面與托架26的上平面貼合在一起,在托架26上設置有回轉孔252,回轉孔252比回轉軸251的直徑大3~5mm,回轉軸251裝卡在回轉孔252內并構成轉動聯接,在回轉軸251的下端部與從動齒輪11固定連接于一體。
裝配捶打裝置8時,先將錘打體82開口朝上放置,將彈簧86套裝在每一個螺柱84上,使彈簧86的下端裝入到彈簧槽孔87內,再將壓盤81的導向孔113裝卡在導向柱83上,并使彈簧86的上端裝入到壓盤81的沉孔88內,然后用力向下壓壓盤81,使每一個螺柱84都能準確的插入沉孔88的小孔內,當螺柱84穿過沉孔88的小孔后,即可在螺柱84上端部旋擰上螺母85即可。最后,繼續旋擰螺母85,使壓盤81向下移動壓緊彈簧86,直到彈簧86被壓縮到預定的位置或預定的初壓力為止,安裝完畢后,即可將捶打裝置8通過階梯孔89的大孔與壓桿24固定安裝在一起。
本發明設計了,上帶輪75、主帶輪70、下帶輪76、上傳送帶71和下傳送帶72設置為相同的結構型號和類型。
本發明設計了,沉孔88的大孔直徑與彈簧槽孔87的直徑相同,且彈簧槽孔87的直徑比彈簧86的大徑尺寸大3~5mm。
本發明設計了,螺柱84的直徑比彈簧86的小徑尺寸小2~5mm。
本發明設計了,彈簧86采用壓簧。
本發明設計了,彈簧槽孔87、彈簧86、螺柱84、螺母85和沉孔88均圍繞錘打體82外圓柱面的回轉中心線呈圓周均勻布置,布置的個數為4~8個,優選的為6個。
本發明設計了,彈簧86的初壓力通過旋擰螺母85進行調整,且錘打體82的壓縮最大量程=壓盤81的下底面距錘打體82內腔體底平面的距離-彈簧86壓實后的高度-彈簧槽孔87的高度-沉孔88大孔的高度。
使用本發明時,當電動機7通電后,主帶輪70旋轉,將通過上傳送帶71和下傳送帶72分別帶動上帶輪75和下帶輪76轉動,上帶輪75帶動上蝸桿62轉動,上蝸桿62驅動上蝸輪61轉動,上蝸輪61驅動小鏈輪52轉動,小鏈輪52通過傳動鏈50帶動大鏈輪51轉動,大鏈輪51帶動轉軸4及曲柄轉盤2和飛輪3一同轉動,曲柄轉盤2帶動連桿21做平面運動,連桿21推動推桿22上下移動,推桿22帶動壓桿24上下移動,壓桿24帶動捶打裝置8作上下移動,實現了捶打的功能。
下帶輪76帶動下蝸桿92轉動,下蝸桿92驅動下蝸輪91轉動,下蝸輪91帶動主動齒輪10轉動,主動齒輪10驅動從動齒輪11轉動,從動齒輪11帶動轉筒25轉動。
當轉筒25放入生肉、肉塊等物料時,捶打裝置8即可快速捶打,捶打的同時,轉筒25一直旋轉,本發明通過改變電路還可以使電動機7反轉,使轉筒25反轉,捶打的過程中為防止肉餡等物料被轉筒25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甩到轉筒25的邊緣處,本發明的攪拌裝置中的一對呈圓環葉片狀的攪拌體29可將轉筒25的邊緣處的物料引導到捶打裝置8的下方處,實現自動混料和攪拌功能。
使用本發明時,當捶打的壓力小于彈簧組的彈力時,捶打裝置8不會被壓縮,當錘打的物體過硬或本發明的錘打體82直接壓轉筒25上時,則彈簧86會被壓縮,錘打體82受阻過大可自動伸縮退讓。當連桿21的推力或壓力超過臨界值時,過載螺母23將首先破損,對整個裝置起到安全過載保護作用。本發明運行過程中的慣性力和速度波動由飛輪3進行平衡和調節。當改變銷軸20安裝在不同銷孔230內位置即可調整捶打裝置8的捶打高度,因此,使人們使用本發明加工肉餡更方便、快捷、安全、靈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去除鏈條和傳動帶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框體1及安裝了附加固定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框體1的三維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框體1的矩形邊框111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轉軸4及其軸上零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電動機7及其傳動部件的傳動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捶打裝置8的結構主剖視圖和對應的俯視圖。
圖9為本發明的捶打裝置8的錘打體82的主剖視圖和對應的三維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捶打裝置8的壓盤81的結構主剖視圖和對應的俯視圖。
圖11為本發明的捶打裝置8的零件分解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的捶打裝置8的三維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的齒輪機構及其連接部件的傳動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的捶打裝置8與轉筒25組合的三維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的轉筒25的三維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的托架26的三維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中拆除轉筒25后的捶打裝置8與攪拌裝置的組合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的曲柄轉盤2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的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的定位塊201的結構示意圖。
圖21為本發明的壓桿導向體202的結構示意圖。
圖22為本發明的槽形梁104的結構示意圖。
圖23為本發明的固定三角體203的結構示意圖。
圖24為本發明的中間蝸輪機構6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1至附圖24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框體1、轉軸4、曲柄轉盤2、飛輪3、鏈傳動機構5、中間蝸輪機構6、電動機7、捶打裝置8、底座蝸輪機構9、主動齒輪10、從動齒輪11、轉筒25、過載螺母23、主傳動裝置和攪拌裝置,捶打裝置8設置在框體1的左側,所述框體1設置為矩形桿框架體,在框體1的頂部設置有轉軸4,在轉軸4的最左端部設置有固定安裝了曲柄轉盤2,曲柄轉盤2與轉軸4同軸,在轉軸4的最右端部設置固定安裝有飛輪3,飛輪3用于平衡和調節整個裝置的速度波動和慣性力,在轉軸4上位于曲柄轉盤2的右側和飛輪3的左側分別設置有軸承41,軸承41設置為安裝在框體1的最頂部的左、右連接梁102的軸承座孔105上,在右側軸承41的左側設置有大鏈輪51,大鏈輪51設置為與轉軸4固定安裝于一體,轉軸4及其軸上零件可在框體1的最頂處自由轉動,在框體1中部的上支撐板204上設置安裝有中間蝸輪機構6,所述中間蝸輪機構6包含有上蝸輪61、上蝸桿62,在上蝸輪61的左端部固定安裝有小鏈輪52,在大鏈輪51和小鏈輪52上套裝有傳動鏈50,在上蝸桿62的前端部設置有上帶輪75,在框體1中下部的電機支撐板205上設置有電動機7,在電動機7的主軸上固定安裝有主帶輪70,在上帶輪75和主帶輪70上套裝有上傳送帶71,在框體1最下部位置處的下支撐板206上設置有底座蝸輪機構9,底座蝸輪機構9包含有下蝸輪91和下蝸桿92,在下蝸桿92的前端部設置固定安裝有下帶輪76,在下帶輪76和主帶輪70上套裝有下傳送帶72,在下蝸輪91的軸體下端部設置有主動齒輪10,在主動齒輪10的左側設置有從動齒輪11,主動齒輪10與從動齒輪11之間相互嚙合傳動,所述主傳動裝置設置在框體1的左側,包含有連桿21、推桿22、壓桿24,在壓桿24的最下端設置固定安裝有捶打裝置8,在捶打裝置8下端設置有轉筒25,轉筒25下端設置有從動齒輪11,齒輪傳動機構的動力由底座蝸輪機構9提供。
框體1包含有左右兩個矩形邊框111,所述矩形邊框111包含有兩個立柱支腿101、連接梁102、槽形梁104,兩個立柱支腿101呈鉛垂放置,在兩個立柱支腿101之間的最頂部、中上部和腿底部靠上約3~5倍的立柱支腿101寬度尺寸的位置處分別設置有一個連接梁102,連接梁102與立柱支腿101設置為固定連接于一體,在矩形邊框111的最頂部的連接梁102中間處,設置有軸承座孔105,用于安裝轉軸4兩端的支承軸承41,在矩形邊框111中的位于最下部的連接梁102和位于從上往下數第二個連接梁102之間的位置處設置有兩個槽形梁104,槽形梁104的兩端分別與前、后立柱支腿101固定連接于一體,由前、后兩個立柱支腿101、上中下三個連接梁102和中間兩個槽形梁104構成一個整體式矩形邊框111;將兩個矩形邊框111相對放置在一起,使槽形梁104的開口方向相對,并在左、右兩個矩形邊框111之間用橫梁103進行連接,在左、右兩個矩形邊框111的最頂部和最底部分別設置有一個橫梁103,橫梁103與立柱支腿101設置為固定連接于一體,在上、下兩層槽形梁104的卡槽里分別設置固定安裝有上支撐板204、電機支撐板205,在框體1最下部的兩個橫梁103的下端面下設置固定安裝有下支撐板206,在框體1左側的矩形邊框111的從上往下數第二個連接梁102的左側面中間處固定安裝有定位塊201,定位塊201上設置有定位導向孔210,在框體1左側的矩形邊框111的兩個槽形梁104的左側面中部固定安裝有壓桿導向體202,在壓桿導向體202上設置有上下兩個帶小孔的導向塊211,在左側的矩形邊框111的最下面的槽形梁104的左側面上且在壓桿導向體20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固定安裝有一個固定三角體203,在框體1左側的矩形邊框111的最下端的連接梁102左側面中間處固定安裝有托架26。
曲柄轉盤2設置為圓柱盤體,在曲柄轉盤2上設置有多個銷孔230,銷孔230里固定安裝有銷軸20,銷軸20的中心線距曲柄轉盤2的回轉中心線的距離即是曲柄的長度,兩倍曲柄的長度即是捶打裝置8上下移動的行程,通過改變銷軸20安裝在不同銷孔230內位置即可調整捶打裝置8上下移動的距離量程。
中間蝸輪機構6包含有上蝸輪61、上蝸桿62,上蝸輪61和上蝸桿62水平布置且互成90度空間交錯布置,在上蝸輪61的左端部固定安裝有小鏈輪52,大鏈輪51設置為與小鏈輪52相對齊并處于同一平面內,在上蝸桿62的前端部設置有上帶輪75,在電動機7的主軸上固定安裝有主帶輪70,上帶輪75設置為與主帶輪70的軸線相平行且帶槽處于同一平面內,底座蝸輪機構9包含有下蝸輪91和下蝸桿92,下蝸輪91呈鉛垂布置,下蝸桿92呈水平放置,下蝸輪91和下蝸桿92互成90度空間交錯布置,在下蝸桿92的前端部設置固定安裝有下帶輪76,下帶輪76設置為與主帶輪70的軸線相平行且帶槽處于同一平面內。
主傳動裝置的連桿21的兩端設置有小孔,連桿21的上端小孔與銷軸20設置為轉動聯接,連桿21的下端小孔與推桿22上端小孔用銷釘連接并構成轉動副,推桿22插入到定位塊201上的定位導向孔210內,推桿22可在定位導向孔210內上下自由滑動,壓桿24插入到壓桿導向體202的導向塊211的小孔內,壓桿24可在導向塊211的上下兩個小孔內上下自由滑動,推桿22和壓桿24之間設置有過載螺母23,過載螺母23將推桿22和壓桿24固定連接在一起,當連桿21的推力或壓力超過臨界值時,過載螺母23將首先破損,對整個裝置起到安全過載保護作用。
捶打裝置8包含有壓盤81、錘打體82、導向柱83和彈簧86,所述錘打體82設置為具有圓柱形內腔體的半開口圓柱筒,在錘打體82的內腔體的下底面中心處設置有導向柱83,在錘打體82的內腔體的下底面上設置有彈簧槽孔87,所述彈簧槽孔87圍繞導向柱83的中心軸線呈圓周均勻布置,在錘打體82的筒體內圓柱的上端部開口處設置套裝有壓盤81,壓盤81可在錘打體82的筒體內腔里上下自由伸縮移動,所述壓盤81的外形設置為呈法蘭盤形狀的回轉體,壓盤81的回轉中心與錘打體82的外圓柱面回轉中心同軸,壓盤81設計為具有大、小兩段階梯形圓柱體,在壓盤81的回轉中心處設置有階梯孔89,階梯孔89為t形通孔,其大孔在上,與外部設備主軸相連,小孔在下并設其為導向孔113,導向孔113與導向柱83構成間隙配合,導向柱83可在導向孔113內上下自由滑動,導向柱83對壓盤81起導向定位作用,限定壓盤81的運動中心軸線與錘打體82的回轉中心線同軸,在壓盤81下端的大圓柱體的下底面上設置有沉孔88,沉孔88呈倒t形,小孔在上,大孔在下,在彈簧槽孔87內設置有螺柱84,螺柱84與導向柱83平行,螺柱84的下端與彈簧槽孔87的底平面固定聯接于一體,在螺柱84上套裝有彈簧86,彈簧86的下端裝入到彈簧槽孔87里,彈簧86的上端插入到沉孔88的大孔里,彈簧86由彈簧槽孔87、沉孔88的大孔和螺柱84進行裝卡定位,螺柱84上端從沉孔88的小孔內穿過,在螺柱84的上端處設置有螺母85,螺母85與螺柱84之間通過螺紋聯接,通過旋轉螺母85即可拉近壓盤81和錘打體82底面的距離,并將彈簧86緊緊的壓縮在由壓盤81下底面和錘打體82的筒體內腔構成的封閉空間里。
攪拌裝置包含有支桿28、攪拌體29,所述攪拌體29呈圓環葉片狀,支桿28的上端部設置為壓桿導向體202兩側的固定三角體203的懸臂端部固定安裝在一起,支桿28下端部與攪拌體29的外圓柱面中部的凸側面固定連接于一體,兩個攪拌體29一同圍繞著錘打體82相對放置,轉筒25設置為有底的圓柱筒體,在轉筒25的底平面的下側面設置有回轉軸251,在回轉軸251上套裝有大推力軸承250,推力軸承250的上端面與轉筒25的下底平面固定在一起,推力軸承250的下端面與托架26的上平面貼合在一起,在托架26上設置有回轉孔252,回轉孔252比回轉軸251的直徑大3~5mm,回轉軸251裝卡在回轉孔252內并構成轉動聯接,在回轉軸251的下端部與從動齒輪11固定連接于一體。
裝配捶打裝置8時,先將錘打體82開口朝上放置,將彈簧86套裝在每一個螺柱84上,使彈簧86的下端裝入到彈簧槽孔87內,再將壓盤81的導向孔113裝卡在導向柱83上,并使彈簧86的上端裝入到壓盤81的沉孔88內,然后用力向下壓壓盤81,使每一個螺柱84都能準確的插入沉孔88的小孔內,當螺柱84穿過沉孔88的小孔后,即可在螺柱84上端部旋擰上螺母85即可。最后,繼續旋擰螺母85,使壓盤81向下移動壓緊彈簧86,直到彈簧86被壓縮到預定的位置或預定的初壓力為止,安裝完畢后,即可將捶打裝置8通過階梯孔89的大孔與壓桿24固定安裝在一起。
在本實施例中,上帶輪75、主帶輪70、下帶輪76、上傳送帶71和下傳送帶72設置為相同的結構型號和類型。
在本實施例中,沉孔88的大孔直徑與彈簧槽孔87的直徑相同,且彈簧槽孔87的直徑比彈簧86的大徑尺寸大3~5mm。
在本實施例中,螺柱84的直徑比彈簧86的小徑尺寸小2~5mm。
在本實施例中,彈簧86采用壓簧。
在本實施例中,彈簧槽孔87、彈簧86、螺柱84、螺母85和沉孔88均圍繞錘打體82外圓柱面的回轉中心線呈圓周均勻布置,布置的個數為4~8個,優選的為6個。
在本實施例中,彈簧86的初壓力通過旋擰螺母85進行調整,且錘打體82的壓縮最大量程=壓盤81的下底面距錘打體82內腔體底平面的距離-彈簧86壓實后的高度-彈簧槽孔87的高度-沉孔88大孔的高度。
使用本發明時,當電動機7通電后,主帶輪70旋轉,將通過上傳送帶71和下傳送帶72分別帶動上帶輪75和下帶輪76轉動,上帶輪75帶動上蝸桿62轉動,上蝸桿62驅動上蝸輪61轉動,上蝸輪61驅動小鏈輪52轉動,小鏈輪52通過傳動鏈50帶動大鏈輪51轉動,大鏈輪51帶動轉軸4及曲柄轉盤2和飛輪3一同轉動,曲柄轉盤2帶動連桿21做平面運動,連桿21推動推桿22上下移動,推桿22帶動壓桿24上下移動,壓桿24帶動捶打裝置8作上下移動,實現了捶打的功能。
下帶輪76帶動下蝸桿92轉動,下蝸桿92驅動下蝸輪91轉動,下蝸輪91帶動主動齒輪10轉動,主動齒輪10驅動從動齒輪11轉動,從動齒輪11帶動轉筒25轉動。
當轉筒25放入生肉、肉塊等物料時,捶打裝置8即可快速捶打,捶打的同時,轉筒25一直旋轉,本發明通過改變電路還可以使電動機7反轉,使轉筒25反轉,捶打的過程中為防止肉餡等物料被轉筒25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甩到轉筒25的邊緣處,本發明的攪拌裝置中的一對呈圓環葉片狀的攪拌體29可將轉筒25的邊緣處的物料引導到捶打裝置8的下方處,實現自動混料和攪拌功能。
使用本發明時,當捶打的壓力小于彈簧組的彈力時,捶打裝置8不會被壓縮,當錘打的物體過硬或本發明的錘打體82直接壓轉筒25上時,則彈簧86會被壓縮,錘打體82受阻過大可自動伸縮退讓。當連桿21的推力或壓力超過臨界值時,過載螺母23將首先破損,對整個裝置起到安全過載保護作用。本發明運行過程中的慣性力和速度波動由飛輪3進行平衡和調節。當改變銷軸20安裝在不同銷孔230內位置即可調整捶打裝置8的捶打高度,因此,使人們使用本發明加工肉餡更方便、快捷、安全、靈活。
本發明全自動化運行,具有造型美觀、使用靈活安全、加工肉餡更方便快捷、易于維護等特點,且肉餡在捶打時未剪斷肉制纖維,因此所制備的肉餡口感和嚼勁更好,本發明可廣泛適用于各種肉制品加工廠、肉丸生產廠及家庭使用等多種場合。
在內;凡是包含有框體1、轉軸4、曲柄轉盤2、飛輪3、鏈傳動機構5、中間蝸輪機構6、電動機7、捶打裝置8、底座蝸輪機構9、主動齒輪10、從動齒輪11、轉筒25、過載螺母23、主傳動裝置和攪拌裝置,捶打裝置8設置在框體1的左側,所述框體1設置為矩形桿框架體,在框體1的頂部設置有轉軸4,在轉軸4的最左端部設置有固定安裝了曲柄轉盤2,曲柄轉盤2與轉軸4同軸,在轉軸4的最右端部設置固定安裝有飛輪3,飛輪3用于平衡和調節整個裝置的速度波動和慣性力,在轉軸4上位于曲柄轉盤2的右側和飛輪3的左側分別設置有軸承41,軸承41設置為安裝在框體1的最頂部的左、右連接梁102的軸承座孔105上,在右側軸承41的左側設置有大鏈輪51,大鏈輪51設置為與轉軸4固定安裝于一體,轉軸4及其軸上零件可在框體1的最頂處自由轉動,在框體1中部的上支撐板204上設置安裝有中間蝸輪機構6,所述中間蝸輪機構6包含有上蝸輪61、上蝸桿62,在上蝸輪61的左端部固定安裝有小鏈輪52,在大鏈輪51和小鏈輪52上套裝有傳動鏈50,在上蝸桿62的前端部設置有上帶輪75,在框體1中下部的電機支撐板205上設置有電動機7,在電動機7的主軸上固定安裝有主帶輪70,在上帶輪75和主帶輪70上套裝有上傳送帶71,在框體1最下部位置處的下支撐板206上設置有底座蝸輪機構9,底座蝸輪機構9包含有下蝸輪91和下蝸桿92,在下蝸桿92的前端部設置固定安裝有下帶輪76,在下帶輪76和主帶輪70上套裝有下傳送帶72,在下蝸輪91的軸體下端部設置有主動齒輪10,在主動齒輪10的左側設置有從動齒輪11,主動齒輪10與從動齒輪11之間相互嚙合傳動,所述主傳動裝置設置在框體1的左側,包含有連桿21、推桿22、壓桿24,在壓桿24的最下端設置固定安裝有捶打裝置8,在捶打裝置8下端設置有轉筒25,轉筒25下端設置有從動齒輪11的技術內容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應當指出,本發明不僅可加工肉餡制品,同時還可作簡單改裝用于加工石料、豆類作物以建筑混沙等用途,但只要是利用本發明的基本要素和原理所設計的功能類似的產品也應當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