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產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核桃去殼機。
背景技術:
核桃,又稱胡桃、羌桃,為胡桃科植物。與扁桃、腰果、榛子并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核桃仁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每百克含蛋白質15-20克,脂肪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以及胡蘿卜素、核黃素等多種維生素。對人體非常有益,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堅果類食品之一。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核桃及其形形色色加工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在食用核桃時,需將核桃殼去除,但是核桃果殼堅硬,取仁不便,而平時通過小錘砸的方式取的核桃仁不僅不完整,而且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完整的核桃仁相比破碎的核桃仁,既能延長其氧化酸敗的時間,更是一種受人喜愛的高檔食品,售價高,社會需求量也高。因此,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取仁完整的核桃去殼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取仁完整的核桃去殼機。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核桃去殼機,包括機體、進料裝置、擠壓裝置、承料裝置和振動篩,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頂部右側設有進料口,底部設有滾輪,機體外部設有支架,內部設有擠壓裝置、承料裝置和振動篩,機體右側底端設有出料口;所述進料裝置包括:進料斗、分料滾軸、支撐板、分料板、凹槽、進料槽、凸起、皮帶輪,所述進料裝置設置在進料口的對應位置上,所述進料斗通過支撐板設置于機體上,所述進料斗由分料板均勻分成五個單元進料斗,所述進料斗下端設有分料滾軸,所述分料滾軸通過支架設置于進料口上方,所述分料滾軸上設有與單元進料斗相對應的進料槽,所述進料槽之間通過凸起隔開,所述進料斗底部設有與凸起對應的凹槽,所述分料滾軸的主軸上設有皮帶輪;所述承料裝置包括:承料座、輸送帶、間隙主動輪、間隙從動輪、第一從動輪組,所述承料座與進料裝置的進料槽一一對應,所述承料座設置于輸送帶外部,所述輸送帶內部與第一從動輪組相嚙合,所述第一從動輪組設置于輸送帶內部兩端,所述第一從動輪組的主軸為承料裝置主軸,所述承料裝置主軸通過皮帶連接間隙從動輪,所述間隙從動輪與間隙主動輪相嚙合,所述間隙主動輪主軸通過皮帶連接驅動裝置,所述承料裝置通過軸承座設置于機體上;所述擠壓裝置包括:活動連桿、撞桿、擠壓臺、通孔、tpe軟板、擠壓裝置主軸、底座、鋼針、尖凸起,所述擠壓裝置主軸設置于底座上,所述擠壓裝置主軸連接活動連桿,所述活動連桿連接撞桿,所述撞桿穿過底座的延伸部,所述撞桿底部設有擠壓臺,所述擠壓臺中心上設有鋼針,鋼針外圍均勻設有尖凸起,所述底座上設有tpe軟板,所述tpe軟板上設有與鋼針相對應的通孔,所述擠壓裝置通過軸承座設置于機體上;所述振動篩設置于機體底部,所述振動篩上設有接料板,接料板傾斜設置與機體連接,所述振動篩上設有一個活動頂板,所述活動頂板內部均勻設有硬毛刷,所述硬毛刷根據振動篩的傾斜度依次增長,所述振動篩末端連接滑料坡道,所述振動篩由電機驅動。
進一步的,所述鋼針的直徑為3-5㎜。
進一步的,所述皮帶輪與擠壓裝置主軸、承料裝置主軸通過皮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承料座底部與輸送帶連接處設有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承料裝置由承料裝置主軸相連接并列設有五組,與單元進料斗相對應。
進一步的,所述擠壓裝置由擠壓裝置主軸連接并列設有五組,與承料座相對應。
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一種核桃去殼機,采用鋼針、尖凸起和在承料座中按有彈簧的設置,可以避免核桃直接被砸碎,影響核桃仁的完整性,而且一個承料座放置一個核桃,避免核桃自身之間擁擠造成核桃破碎,在擠壓臺下設置軟板,避免鋼針在扎完核桃后將核桃帶起,影響下次工作,在振動篩末端設有硬毛刷,核桃通過振動篩出料時,可以一定作用的對殼與仁進行分離,進料、砸、篩料、出料一次性作業,與手工敲殼去仁相比,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與同類機械比,核桃仁取整的比例高,且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便宜,適合在市場推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核桃去殼機機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核桃去殼機的進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核桃去殼機的擠壓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核桃去殼機的承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種核桃去殼機的振動篩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種核桃去殼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1.機體,2.進料裝置,3.進料斗,4.分料滾軸,5.擠壓裝置,6.承料裝置,7.振動篩,8.支撐板,9.進料口,10.支架,11.出料口,12.活動連桿,13.撞桿,14.擠壓臺,15.通孔,16.tpe軟板,17.擠壓裝置主軸,18.底座,19.鋼針,20.尖凸起,21.分料板,22.凹槽,23.進料槽,24.凸起,25.皮帶輪,26.輸送帶,27.承料座,28.間隙從動輪,29.間隙主動輪,30.第一從動輪組,31.承料裝置主軸,32.接料板,33.活動頂板,34.硬毛刷,35.滑料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給出的實施例擬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內容對本發明的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仍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在圖1-6中,1.機體,2.進料裝置,3.進料斗,4.分料滾軸,5.擠壓裝置,6.承料裝置,7.振動篩,8.支撐板,9.進料口,10.支架,11.出料口,12.活動連桿,13.撞桿,14.擠壓臺,15.通孔,16.tpe軟板,17.擠壓裝置主軸,18.底座,19.鋼針,20.尖凸起,21.分料板,22.凹槽,23.進料槽,24.凸起,25.皮帶輪,26.輸送帶,27.承料座,28.間隙從動輪,29.間隙主動輪,30.第一從動輪組,31.承料裝置主軸,32.接料板,33.活動頂板,34.硬毛刷,35.滑料坡道。
一種核桃去殼機,包括機體1、進料裝置2、擠壓裝置5、承料裝置6和振動篩7,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頂部右側設有進料口9,底部設有滾輪,機體1外部設有支架10,內部設有擠壓裝置5、承料裝置6和振動篩7,機體右側底端設有出料口11;
所述進料裝置2包括:進料斗3、分料滾軸4、支撐板8、分料板21、凹槽22、進料槽23、凸起24、皮帶輪25,所述進料裝置2設置在進料口9的對應位置上,所述進料斗3通過支撐板8設置于機體1上,所述進料斗3由分料板21均勻分成五個單元進料斗,所述進料斗3下端設有分料滾軸4,所述分料滾軸4通過支架10設置于進料口9上方,所述分料滾軸4上設有與單元進料斗相對應的進料槽23,所述進料槽23之間通過凸起24隔開,所述進料斗3底部設有與凸起24對應的凹槽,所述分料滾軸4的主軸上設有皮帶輪25;
所述承料裝置6包括:承料座27、輸送帶26、間隙主動輪29、間隙從動輪28、第一從動輪組30,所述承料座27與進料裝置2的進料槽23一一對應,所述承料座27設置于輸送帶26外部,所述輸送帶26內部與第一從動輪組30相嚙合,所述第一從動輪組30設置于輸送帶26內部兩端,所述第一從動輪組30的主軸為承料裝置主軸31,所述承料裝置主軸31通過皮帶連接間隙從動輪28,所述間隙從動輪28與間隙主動輪29相嚙合,所述間隙主動輪29的主軸通過皮帶連接驅動裝置,所述承料裝置6通過軸承座設置于機體1上;
所述擠壓裝置5包括:活動連桿12、撞桿13、擠壓臺14、通孔15、tpe軟板16、擠壓裝置主軸17、底座18、鋼針19、尖凸起20,所述擠壓裝置主軸17設置于底座18上,所述擠壓裝置主軸17連接活動連桿12,所述活動連桿12連接撞桿13,所述撞桿13穿過底座18的延伸部,所述撞桿13底部設有擠壓臺14,所述擠壓臺14中心上設有鋼針19,鋼針19外圍均勻設有尖凸起20,所述底座18上設有tpe軟板16,所述tpe軟板16上設有與鋼針19相對應的通孔15,所述擠壓裝置5通過軸承座設置于機體1上;
所述振動篩7設置于機體1底部,所述振動篩6上設有接料板32,接料板32傾斜設置與機體1連接,所述振動篩7上設有一個活動頂板33,所述活動頂板33內部均勻設有硬毛刷34,所述硬毛刷34根據振動篩7的傾斜度依次增長,所述振動篩7末端連接滑料坡道35,所述振動篩7由電機驅動。
進一步的,所述鋼針19的直徑為3-5㎜。
進一步的,所述皮帶輪25與擠壓裝置主軸17、承料裝置主軸31通過皮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承料座27底部與輸送帶26連接處設有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承料裝置6由承料裝置主軸31相連接并列設有五組,與單元進料斗相對應。
進一步的,所述擠壓裝置5由擠壓裝置主軸17連接并列設有五組,與承料座相對應。
實施時,根據不同品種的核桃,核桃品種不一樣核桃殼的硬度不一樣,可更換不同直徑大小的鋼針19。
使用時,啟動驅動裝置,使間隙主動輪29帶動間隙從動輪28和第一從動輪組30開始工作,第一從動輪組30主軸(即為承料裝置主軸31)與擠壓裝置主軸17、皮帶輪25同時工作,將核桃加入進料斗3,由分料板21將核桃分開,核桃滑落到分料滾軸4上的能夠容納核桃的進料槽23中,進料槽23旋轉至進料口9處核桃滑落至對應的承料座27上,由輸送帶26輸送到擠壓裝置5下,通過擠壓裝置主軸17帶動活動連桿12、撞桿運動13,對核桃進行擠壓,鋼針19通過tpe軟板16上的通孔15穿過核桃,使核桃殼更易破碎,尖凸起20對核桃殼進行撞擊,使核桃殼破碎,承料座27下端設有的彈簧會對核桃起到一個緩沖作用,擠壓后的核桃通過輸送帶26的轉動使其通過接料板32進入振動篩7,通過振動使核桃殼、仁分離,核桃運動到振動篩7尾部時,通過硬毛刷34的對核桃殼、仁進行二次分離,使核桃殼、仁分離更徹底,最后分離后的核桃殼、仁由滑料坡道35通過出料口11出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