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茶葉網帶輸送冷卻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64270閱讀:650來源:國知局
一種茶葉網帶輸送冷卻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茶葉網帶輸送冷卻機。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茶葉生產、加工領域中,生產工藝為:晾青→殺青→揉捻→干燥→包裝,炒好的茶葉(殺青工序)通過運輸裝置運送至揉捻工序進行加工,此時的茶葉溫度較高(茶葉受溫約60-80℃),傳統的運輸裝置多采用皮帶機運輸茶葉,不易散熱冷卻,不利于后續揉捻工序的加工,影響生產;后經過改進,部分茶葉生產的運輸裝置改為網帶冷卻機,將皮帶改為網帶以期達到對茶葉散熱的目的,但改進后的網帶冷卻機仍有缺陷:網帶的網眼過大茶葉容易漏出,造成浪費,網眼太小的話散熱性能又不好,仍然不利于后續揉捻工序的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茶葉網帶輸送冷卻機,解決了現有茶葉加工領域中茶葉散熱不充分不利于后期加工以及茶葉漏出造成浪費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茶葉網帶輸送冷卻機,包括支架、殼體、動力裝置、網格式輸送帶,所述殼體傾斜設于支架上,所述殼體的進口端高于所述殼體的出口端,所述網格式輸送帶包括設于殼體內上部空間的第一網格式輸送帶、設于殼體內下部空間的第二網格式輸送帶,所述第一網格式輸送帶繞設在設于殼體進口端的第一轉軸與設于殼體出口端的第二轉軸上,所述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繞設在設于殼體進口端的第三轉軸與設于殼體出口端的第四轉軸上,所述第一網格式輸送帶的網格目數小于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的網格目數,所述第一網格式輸送帶的輸送方向與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的輸送方向一致,所述殼體上設有驅使第一網格式輸送帶振動的激振器,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驅動第一網格式輸送帶運動的第一動力裝置、驅動第二網格式輸送帶運動的第二動力裝置。激振器驅使第一網格式輸送帶振動、設于殼體內上部空間的第一網格式輸送帶的網格目數小于設于殼體內下部空間的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的網格目數、第一網格式輸送帶的輸送方向與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的輸送方向一致,三者配合使第一網格輸送帶上的茶葉受振動往第二網格式輸送帶掉落,在掉落的過程中與殼體內的冷空氣接觸,完成換熱、散熱過程并落在第二網格式輸送帶上送出出口,降低了茶葉的溫度,再加上本身第一網格式輸送帶、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的網格的散熱作用,能最大化地降低殺青后的茶葉溫度,有利于揉捻等后續工序的開展,而且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的目數大,孔徑小,茶葉也不會漏出,不會造成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殼體進口端高于殼體的出口端,殼體傾斜設置可以使茶葉被振動后掉落、散落的面積更大、更均勻,散熱更充分。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外側對稱設兩組減振彈簧,每組減振彈簧包括設于近殼體進口端的長彈簧、設于近殼體出口端的短彈簧。減振彈簧用來抵消激振器的振動,延長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第一網格式輸送帶的輸送方向與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的輸送方向平行。縮小殼體的空間,降低生產成本,且輸送茶葉更穩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動力裝置連接第一轉軸,所述第二動力裝置連接第四轉軸。動力裝置分設于高處與低處,工作時互不打擾、避免干擾。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網格式輸送帶上方的殼體內設置支桿,所述支桿的兩端設于殼體的側壁上,所述支桿的長度方向與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的輸送方向垂直,所述支桿上設有若干用于分散第二網格式輸送帶上茶葉的導流條。導流條將第二網格式輸送帶上堆積的茶葉分散,擴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更加有利于散熱,且每兩個相鄰的導流條之間形成一個風道,有利于空氣流通,散熱效果更好。

通過上述公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第一網格輸送帶上的茶葉受振動往第二網格式輸送帶掉落,在掉落的過程中與殼體內的冷空氣接觸,完成換熱、散熱過程并落在第二網格式輸送帶上送出出口,降低了茶葉的溫度,再加上本身第一網格式輸送帶、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的網格的散熱作用,能最大化地降低殺青后的茶葉溫度,有利于揉捻等后續工序的開展,而且第二網格式輸送帶的目數大,孔徑小,茶葉也不會漏出,不會造成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殼體傾斜設置可以使茶葉被振動后掉落、散落的面積更大、更均勻,散熱更充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茶葉網帶輸送冷卻機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茶葉網帶輸送冷卻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支桿與導流條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支架,2殼體,21第一轉軸,22第二轉軸,23第三轉軸,24第四轉軸,3第一網格式輸送帶,4第二網格式輸送帶,5激振器,6第一動力裝置,7第二動力裝置,8長彈簧,9短彈簧,10支桿,11導流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至3所示一種茶葉網帶輸送冷卻機,包括支架1、殼體2、動力裝置、網格式輸送帶,所述殼體2傾斜設于支架1上,所述殼體2與地面所呈角度α為20°,所述殼體2上設用于流通物料(茶葉)的進口、出口,所述殼體2的進口端高于所述殼體2的出口端,所述網格式輸送帶包括設于殼體2內上部空間的第一網格式輸送帶3、設于殼體2內下部空間的第二網格式輸送帶4,所述第一網格式輸送帶3繞設在設于殼體2進口端的第一轉軸21與設于殼體2出口端的第二轉軸22上,所述第二網格式輸送帶4繞設在設于殼體2進口端的第三轉軸23與設于殼體2出口端的第四轉軸24上,所述第一網格式輸送帶3的網格目數小于第二網格式輸送帶4的網格目數,且第一網格式輸送帶3的孔徑能讓茶葉通過,第二網格式輸送帶4的孔徑不能讓茶葉通過,所述第一網格式輸送帶3的輸送方向與第二網格式輸送帶4的輸送方向一致且平行,所述殼體2上設有驅使第一網格式輸送帶3振動的激振器5,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驅動第一網格式輸送帶3運動的第一動力裝置6、驅動第二網格式輸送帶4運動的第二動力裝置7,所述第一動力裝置6連接第一轉軸21,所述第二動力裝置7連接第四轉軸24。

參見圖3,所述第二網格式輸送帶4上方的殼體2內設置支桿10,所述支桿10的兩端設于殼體2的側壁內側,所述支桿10的長度方向與第二網格式輸送帶4的輸送方向垂直,所述支桿10上設有若干用于分散第二網格式輸送帶4上茶葉的導流條11;參見圖2,所述殼體2的側壁外側對稱設兩組用于抵消激振器5振動的減振彈簧,每組減振彈簧包括設于近殼體2進口端的長彈簧8、設于近殼體2出口端的短彈簧9,其中,因為殼體2的進口端的高度高于殼體2的出口端的高度,故長彈簧8的長度大于短彈簧9的長度。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