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設計了一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其特征是,飼料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高粱粉40~50份、蕎麥粉10~15份、豆粕15~20份、蚯蚓粉10~15份、黃粉蟲5~10份、藕節0.5~1.0份、水翁花0.6~1.2份、馬齒莧0.3~0.5份、酢漿草0.2~0.4份、吳茱萸0.3~0.5份、復合維生素0.2~0.3份;使用本發明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在泥鰍養殖期間每月使用一次,每次連喂7天,其他時間飼喂沒有添加中草藥的泥鰍飼料,能夠有效預防泥鰍腸炎病的發生,本發明制作簡單、原料來源方便,使用效果良好。
【專利說明】
一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漁業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
【背景技術】
[0002]泥鰍是常見的水產類大眾食品,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水中人參之美譽,泥鰍可食部分占整個魚體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魚類,泥鰍含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煙酸、鐵、磷、鈣等,有補中益氣、清利小便、解毒收痔、養腎生精功效,特別適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體虛盜汗者;隨著泥鰍的需求量的增大,泥鰍的養殖量越來越大,養殖密度也越來越大,造成泥鰍養殖水體水質差,泥鰍病害頻發,引起泥鰍腸炎病,泥鰍行動緩慢,停止攝食,鰍體發烏變青,腹部出現紅斑,腸管充血發炎,肛門紅腫,輕者腹部有血和黃色黏液流出,重者發紫,感染嚴重者頻發死亡現象,造成養殖泥鰍損失。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設計了一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其特征是,飼料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高粱粉40?50份、蕎麥粉10?15份、豆柏15?20份、蚯蚓粉10?15份、黃粉蟲5?10份、藕節0.5?1.0份、水翁花0.6?1.2份、馬齒莧0.3?0.5份、酢楽草0.2?0.4份、吳茱萸0.3?0.5份、復合維生素0.2?0.3份。
[0005]所述復合維生素的組成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數為:VC 40%、VB I 1%、VB 2 2.5%、VB 61%、VB 12 0.5%、葉酸0.5%、VE 20%、胡蘿卜素1%、肌醇20%、煙酸10%和泛酸鈣3.5% ο
[0006]—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所述高粱粉采用干高粱粒,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高粱粉。
[0007]所述蕎麥粉采用干蕎麥粒,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蕎麥粉。
[0008]所述豆柏粉采用干豆柏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豆柏粉。
[0009]所述蚯蚓、黃粉蟲、藕節、水翁花、馬齒莧、酢漿草、吳茱萸分別用鼓風干燥機烘干至水分小于10%,分別用錘片式粉碎機粉碎,并過80目篩網。
[0010]各種原料按照比例并加入適量水分,混合均勻,用顆粒成型機造粒后用鼓風干燥機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冷卻、包裝,制成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
[0011 ]本發明中飼料原料及中草藥原料功效如下:
高粱:性平味甘、澀、溫、無毒,能和胃、健脾、止瀉,有固澀腸胃、抑制嘔吐、益脾溫中、催治難產等功能,可以用來治療食積、消化不良、濕熱、下瀝、小便不利、婦女倒經、胎產不下等,高粱子粒中主要養分含量:粗脂肪3%、粗蛋白8?11%、粗纖維2~3%、淀粉65?70%,蛋白質中有賴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組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纈氨酸等,高粱粉含有大量的可消化淀粉,卵磷脂、亞油酸、谷物醇、維生素E和纖維素等,其中淀粉能為泥鰍提供新陳代謝需要的能量,卵磷脂、亞油酸、谷物醇、維生素E和纖維素等被泥鰍吸收后轉化為泥鰍的機體。
[0012]蕎麥:蕎麥中蛋白質含量豐富,含有多種氨基酸,包括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其蛋白質比其他主糧蛋白質好,蛋白質中賴氨酸的含量比小麥和大米高2倍,每100克中蛋白質10.6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72.5克,鈣15毫克,磷180毫克,鐵1.2毫克,硫胺素0.38毫克,核黃素0.22毫克,尼克酸4.1毫克,還含有微量元素砸和鉻、鐵、錳、鋅等,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蕎麥具有很好的營養保健作用,蕎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可溶性膳食纖維,同時還含有煙酸和蘆丁,蕎麥含有的煙酸成分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解毒能力,還具有擴張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蕎麥含有豐富的鎂,能促進人體纖維蛋白溶解,使血管擴張,抑制凝血塊的形成,具有抗栓塞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血清膽固醇,蕎麥中的某些黃酮成分還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蕎麥還有〃消炎糧食〃的美稱。
[0013]?柏:大?提取?油后得到的一種副廣品,?柏中粗蛋白質含量尚達30?50%,同時豆柏中含有種類齊全的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是動物主要的蛋白質飼料之一。但未經處理的豆柏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尿毒酶、血球凝聚素、皂角苷、甲狀腺腫誘發因子等,對動物及飼料的消化利用會產生不良影響。通過膨化機處理可破壞豆柏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尿毒酶、血球凝聚素、皂角苷、甲狀腺腫誘發因子等。
[0014]蚯蚓:中藥稱地龍,地龍性寒味咸。功能:清熱、平肝、止喘、通絡。
[0015]蚯蚓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蚯蚓的蛋白質含量約占干重的53.5?65.1%,脂肪含量約為4.4?17.38%,碳水化合物約為11?17.4%,灰分7.8?23%。蚯蚓體內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以及鈣和磷(約占鮮體重的0.124?0.188%)等礦物質元素。蚯蚓體內含有地龍素、地龍解毒素、黃嘌呤、抗組織胺和維生素B等多種藥用成分。各種蚯蚓均含蚯蚓解熱堿、蚯蚓素、6-羥基嘌呤、琥珀酸及L( + )谷氨酸、黃嘌呤、腺嘌呤、鳥嘌呤、膽堿、胍,尚含多種氨基酸,如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賴氨酸等
黃粉蟲:又叫面包蟲,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于鞘翅目,擬步行蟲科,粉蟲甲屬。黃粉蟲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質高達50%以上,具有常量礦物質元素鈣、鉀、鈉、鎂等,微量礦物質元素鐵、鋅、銅、猛、鈷、絡、砸、硼、碘等,營養素的含量均比牛奶和肉類豐富得多。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
[0016]藕節:為睡蓮科植物蓮的根莖的節部,性涼味甘,生品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熟用補益脾胃,益血生;可食用部分達88%,鮮品藕節每100克含蛋白質1.9克、脂肪0.2克、膳食纖維I.2克、碳水化合物15.2克、胡蘿卜素20微克、硫胺素0.09毫克、核黃素0.03毫克、尼克酸0.3毫克、維生素C 44毫克、維生素E 0.73毫克、鉀243毫克、鈉44.2毫克、鈣39毫克、鎂19毫克、鐵1.4毫克、錳0.23毫克、銅0.11毫克、磷58毫克、砸0.39微克,:藕節含鞣質、天門冬素,并含有棉子糖、水蘇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及多酚化合物,味甘,澀而性平,長于止血,兼能散瘀,用于衄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等。本品甘澀性平,即能收斂止血,又能散瘀血,具有止血不留瘀之特點,惟藥力較緩,常作輔助止血藥用。
[0017]水翁花:性寒、味苦,歸肺經、脾經、胃經,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去濕消滯。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瀉火藥,用治夏天感暑食滯所致的發熱、咽干、口渴脘脹或嘔吐泄瀉;水翁花含黃酮苷類成分,有5,7-二羥基-6,8.二甲氧基黃烷酮等;沒食子酸、沒食子酸乙酯、熊果酸及多種氨基酸、糖類;-谷留醇。花蕾含揮發油0.18%,其主要成分為:蒎烯、月桂烯_Z、p.羅勒稀-Z、3 -羅勒稀_E、2,7_二甲基I,6_辛二稀、芳棒醇、3,4_二甲基2,4,6_辛二稀、小茵香烯、水楊酸甲酯、乙酸香葉酯、乙酸松油酯、香葉醇、蛇麻烯、8-愈創木烯、8-杜松烯、橙花叔醇等,對常見化膿性球菌和腸道致病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0018]馬齒莧:性寒、味甘酸,歸經:入心經、肝經、脾經、大腸經;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治:熱毒瀉痢、熱淋、尿閉、赤白帶下、崩漏、痔血、瘡瘍癰癤、丹毒、瘰疬、濕癬、白禿、痢疾(大便半干半稀)、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蛇蟲咬傷、便血、崩漏下血、現代大多用于治療腸炎、急性關節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門炎、痔瘡出血等。消炎、止痢、解毒;主治:熱毒痢疾、腸炎、癰腫瘡毒、蛇蟲咬傷,是我國人民自古就喜歡采食的一種野菜,具有解毒、消炎、利尿、止痛的功效,馬齒莧全株入藥具有解毒、抑菌消炎、利尿止痢、潤腸消滯、去蟲、明目和抑制子宮出血等藥效外用可以治丹毒、毒蛇咬傷等癥。
[0019 ]酢漿草:酢漿草科植物酢漿草的全草,性寒、味酸,歸肝經、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散瘀、解毒消腫的功效,治濕熱泄瀉、痢疾、熱淋、血淋、小便不利;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癰腫、疔瘡、乳毒、齒齦腐爛、口舌生瘡;燙火灼傷、蛇咬傷;腳癬、濕疹等,酢漿草含抗壞血酸、去氫抗壞血酸、丙酮酸、乙醛酸。體壁細胞含鐵蛋白。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0020]吳茱萸:性熱,味辛、苦,有小毒。歸肝經、脾經、胃經、腎經,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的功效,治肝經寒凝之疝氣腹痛、厥陰頭痛、沖任虛寒、瘀血阻滯之痛經、寒濕腳氣腫痛、胃寒或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嘔吐、外寒內侵、胃失和降之嘔吐、脾腎陽虛之五更泄瀉、濕疹等,本品具有芳香健胃作用,能祛除腸內積氣及抑制腸內異常發酵,增加消化液分泌,抑制胃腸蠕動而解痙、止吐,并有鎮痛、抗胃潰瘍、降血壓、興奮子宮、抗血栓形成、殺蟲、抗菌、升高體溫、保肝利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改善心血管系統功能、抗血栓、抗缺氧等藥理作用,吳茱萸含揮發油,其中吳茱萸烯是其主要成分,含量達30%。此外,還含有多種檸檬苦素類、生物堿、黃酮類、酮類、氨基酸、吳茱萸酰胺、吳茱萸堿、吳茱萸啶酮、去甲基吳茱萸酰胺、吳茱萸苦素等成分。
[0021]有益效果:使用本發明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在泥鰍養殖期間每月使用一次,每次連喂7天,其他時間飼喂沒有添加中草藥的泥鰍飼料,能夠有效預防泥鰍腸炎病的發生,本發明制作簡單、原料來源方便,使用效果良好,并且還有以下優勢:
1.本發明飼料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營養物質均來源于高粱粉、蕎麥粉、豆柏、蚯蚓和黃粉蟲這些天然物質,沒有人為添加合成的氨基酸,泥鰍吸收的蛋白質、氨基酸營養物質均是通過自身的消化與吸收,因此生長速度適中,人工養殖為模擬野生狀態,泥鰍肉的品質接近野生。
[0022]2.本發明飼料中的微量元素如鐵、錳、鋅、鉀、鈣、鎂、鈷、砸、硼、碘和銅等均來自于高粱粉、蕎麥粉、豆柏、蚯蚓和黃粉蟲以及中草藥原料等天然生物質,沒有人為添加礦物質元素,長期用于飼養泥鰍不會因為富集而引起重金屬超標,泥鰍肉質接近野生狀態,食品安全性高。
[0023]3.本發明飼料含有藕節、水翁花、馬齒莧、酢漿草、吳茱萸等中草藥,可以預防泥鰍腸炎,具有抑菌、保肝、抗誘變作用,提高泥鰍免疫機能,杜絕高密度養殖引起的傳染病發生,降低養殖風險。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實施例1
一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其特征是,飼料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高粱粉50份、蕎麥粉13份、豆柏15份、蚯蚓粉14份、黃粉蟲5份、藕節1.0份、水翁花0.6份、馬齒莧0.5份、酢漿草0.3份、吳茱萸0.3份、復合維生素0.3份。
[0025]所述復合維生素的組成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數為:VC 40%、VB I 1%、VB 2 2.5%,VB 61%、VB 12 0.5%、葉酸0.5%、VE 20%、胡蘿卜素1%、肌醇20%、煙酸10%和泛酸鈣3.5% ο
[0026]—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所述高粱粉采用干高粱粒,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高粱粉。
[0027]所述蕎麥粉采用干蕎麥粒,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蕎麥粉。
[0028]所述豆柏粉采用干豆柏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豆柏粉。
[0029]所述蚯蚓、黃粉蟲、藕節、水翁花、馬齒莧、酢漿草、吳茱萸分別用鼓風干燥機烘干至水分小于10%,分別用錘片式粉碎機粉碎,并過80目篩網。
[0030]各種原料按照比例并加入適量水分,混合均勻,用顆粒成型機造粒后用鼓風干燥機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冷卻、包裝,制成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
[0031]實施例2:—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其特征是,飼料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高粱粉45份、蕎麥粉12份、豆柏20份、蚯蚓粉10份、黃粉蟲10份、藕節0.5份、水翁花1.2份、馬齒莧0.3份、酢漿草0.2份、吳茱萸0.5份、復合維生素0.3份。
[0032]所述復合維生素的組成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數為:VC 40%、VB I 1%、VB 2 2.5%,VB 61%、VB 12 0.5%、葉酸0.5%、VE 20%、胡蘿卜素1%、肌醇20%、煙酸10%和泛酸鈣3.5% ο
[0033]—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所述高粱粉采用干高粱粒,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高粱粉。
[0034]所述蕎麥粉采用干蕎麥粒,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蕎麥粉。
[0035]所述豆柏粉采用干豆柏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豆柏粉。
[0036]所述蚯蚓、黃粉蟲、藕節、水翁花、馬齒莧、酢漿草、吳茱萸分別用鼓風干燥機烘干至水分小于10%,分別用錘片式粉碎機粉碎,并過80目篩網。
[0037]各種原料按照比例并加入適量水分,混合均勻,用顆粒成型機造粒后用鼓風干燥機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冷卻、包裝,制成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
[0038]實施例3:—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其特征是,飼料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高粱粉40份、蕎麥粉15份、豆柏17份、蚯蚓粉12份、黃粉蟲13份、藕節0.7份、水翁花0.9份、馬齒莧0.4份、酢漿草0.4份、吳茱萸0.4份、復合維生素0.2份。
[0039]所述復合維生素的組成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數為:VC 40%、VB I 1%、VB 2 2.5%,VB 61%、VB 12 0.5%、葉酸0.5%、VE 20%、胡蘿卜素1%、肌醇20%、煙酸10%和泛酸鈣3.5% ο
[0040]—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所述高粱粉采用干高粱粒,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高粱粉。
[0041]所述蕎麥粉采用干蕎麥粒,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蕎麥粉。
[0042]所述豆柏粉采用干豆柏用膨化機處理,過80篩網,制成豆柏粉。
[0043]所述蚯蚓、黃粉蟲、藕節、水翁花、馬齒莧、酢漿草、吳茱萸分別用鼓風干燥機烘干至水分小于10%,分別用錘片式粉碎機粉碎,并過80目篩網。
[0044]各種原料按照比例并加入適量水分,混合均勻,用顆粒成型機造粒后用鼓風干燥機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冷卻、包裝,制成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
[0045]有益效果:使用本發明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在泥鰍養殖期間每月使用一次,每次連喂7天,其他時間飼喂沒有添加中草藥的泥鰍飼料,能夠有效預防泥鰍腸炎病的發生,本發明制作簡單、原料來源方便,使用效果良好,并且還有以下優勢:
1.本發明飼料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營養物質均來源于高粱粉、蕎麥粉、豆柏、蚯蚓和黃粉蟲這些天然物質,沒有人為添加合成的氨基酸,泥鰍吸收的蛋白質、氨基酸營養物質均是通過自身的消化與吸收,因此生長速度適中,人工養殖為模擬野生狀態,泥鰍肉的品質接近野生。
[0046]2.本發明飼料中的微量元素如鐵、錳、鋅、鉀、鈣、鎂、鈷、砸、硼、碘和銅等均來自于高粱粉、蕎麥粉、豆柏、蚯蚓和黃粉蟲以及中草藥原料等天然生物質,沒有人為添加礦物質元素,長期用于飼養泥鰍不會因為富集而引起重金屬超標,泥鰍肉質接近野生狀態,食品安全性高。
[0047]3.本發明飼料含有藕節、水翁花、馬齒莧、酢漿草、吳茱萸等中草藥,可以預防泥鰍腸炎,具有抑菌、保肝、抗誘變作用,提高泥鰍免疫機能,杜絕高密度養殖引起的傳染病發生,降低養殖風險。
【主權項】
1.一種預防泥鰍腸炎病中草藥飼料,其特征是,飼料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高粱粉40?50份、蕎麥粉10?15份、豆柏15?20份、蚯蚓粉10?15份、黃粉蟲5?10份、藕節0.5?1.0份、水翁花0.6?1.2份、馬齒莧0.3?0.5份、酢漿草0.2?0.4份、吳茱萸0.3?0.5份、復合維生素0.2?0.3份;所述復合維生素的組成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數為:VC 40%^VB I 1%、VB 2 2.5%、VB 61%、VB 12 0.5%、葉酸 0.5%^VE20%、胡蘿卜素1%、肌醇20%、煙酸10%和泛酸鈣3.5%。
【文檔編號】A23K50/80GK106071371SQ201610434738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9日
【發明人】楊成勝
【申請人】楊成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