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柑橘普洱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柑橘普洱茶。
【背景技術】
[0002]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區域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由漢族茶農采用特定工藝、經后發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緊壓茶。云南普洱茶是云南獨有大葉種茶樹所產的茶,是中國名茶中最講宄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的茶類,其飲用方法異常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清飲指不加任何輔料來沖泡,多見于漢族;混飲是指于茶中隨意添加自己喜歡的輔料,多見于香港、臺灣,如香港喜歡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枸杞、西洋參等養生食料,但增加輔料需要額外添加,味道不能和普洱茶充分混合。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柑橘普洱茶,能將普洱穩固放置在柑橘主體內,以將柑橘的芳香味融入普洱茶內。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柑橘普洱茶,包括柑橘主體和普洱茶;柑橘主體內有容置空間,普洱茶置入柑橘主體的容置空間內;柑橘主體下端設有入料通孔,以入料普洱茶;柑橘主體還設有柑橘墊片,柑橘墊片位于柑橘主體內并蓋合入料通孔,柑橘墊片的直徑大于入料通孔直徑。
[000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柑橘主體的半徑大于3cm,以保證柑橘主體的強度。
[0006]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柑橘主體為經過烘干處理的柑橘殼。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柑橘墊片為經過烘干處理的柑橘皮。
[000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入料通孔的直徑小于35mm,柑橘墊片的直徑大于35mm。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柑橘普洱茶,在柑橘主體內置入普洱茶,使柑橘氣味融入普洱茶內,泡出的茶即具有柑橘皮上的芳香味,又具有普洱的香氣;柑橘墊片位于柑橘主體內并蓋合入料通孔,使得普洱茶不易掉出柑橘主體,封蓋效果好,使得柑橘的芳香味更好融入普洱茶,而且不用其他輔助封蓋的結構,節省制作成本。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圖1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柑橘普洱茶。
[0013]一種柑橘普洱茶,包括柑橘主體I和普洱茶2 ;柑橘主體I為經過烘干處理的柑橘殼,柑橘主體I的半徑大于3cm,以保證柑橘主體I的強度。柑橘主體I內有容置空間,普洱茶2置入柑橘主體I的容置空間內;柑橘主體I下端設有入料通孔11,以入料普洱茶2 ;柑橘主體I還設有柑橘墊片12,柑橘墊片12為經過烘干處理的柑橘皮,柑橘墊片12位于柑橘主體I內并蓋合入料通孔11 ;入料通孔11的直徑小于35_,柑橘墊片12的半徑直徑35mm,柑橘墊片12的直徑大于入料通孔11直徑。
[0014]在制作本實用新型時,選取半徑大于3cm的柑橘作為柑橘主體I ;柑橘主體I下端用模具開出入料通孔11,模具開出的柑橘皮作為柑橘墊片12,柑橘墊片12的直徑縮大于35mm ;將普洱茶2放入柑橘主體I內,柑橘墊片12墊在柑橘主體I內的入料通孔11位置,再壓縮柑橘主體12以將入料通孔11的直徑縮小于35_,柑橘墊片12全面蓋合入料通孔11 ;再對柑橘主體I整體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45度,烘干時間為30小時。
[0015]以上的實施例只是在于說明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柑橘普洱茶,其特征在于,包括柑橘主體和普洱茶;柑橘主體內有容置空間,普洱茶置入容置空間內;柑橘主體下端設有入料通孔,以入料普洱茶;柑橘主體還設有柑橘墊片,柑橘墊片位于柑橘主體內并蓋合入料通孔,柑橘墊片的直徑大于入料通孔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柑橘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柑橘主體的半徑大于3cm,以保證柑橘主體的強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柑橘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柑橘主體為經過烘干處理的柑橘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柑橘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柑橘墊片為經過烘干處理的柑橘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柑橘普洱茶,其特征在于:入料通孔的直徑小于35mm,柑橘墊片的直徑大于3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柑橘普洱茶,其屬于茶葉領域,在柑橘主體內置入普洱茶,使柑橘氣味融入普洱茶內,泡出的茶即具有柑橘皮上的芳香味,又具有普洱的香氣;柑橘墊片位于柑橘主體內并蓋合入料通孔,使得普洱茶不易掉出柑橘主體,封蓋效果好,使得柑橘的芳香味更好融入普洱茶,而且不用其他輔助封蓋的結構,節省制作成本。
【IPC分類】A23F3-14
【公開號】CN204482911
【申請號】CN201520050239
【發明人】黃高順
【申請人】黃高順
【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