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底,特別涉及一種能提供鞋子于行走時具有舒適柔軟的彎曲能力的鞋底。
鞋子的設計是用一保護足部并且提供舒適行走效能的工具,特別是近年來鞋子亦因不同活動和需求,而有不同的結構暨不同的功能產生;如時下頗為流行的固特異工作鞋即是一種適于全方位活動的典范鞋型,該種鞋子為適于多種場合的使用,故必須有強固的結構以為配合,尤其是在鞋底方面。如圖1所示,現有的固特異工作鞋,其鞋底1包括了一鞋墊(圖中未表示),中底11、吸震墊12、薄底13和大底14等部份,其中鞋墊是提供足部為一舒適、防滑的穿著;中底11則是構成整個鞋型的基礎模板;薄底13的功能為提供適當支撐及減低扭傷機會;最后,大底14除具有藝術美感的造型外,最重要能提供防滑及耐久的穿著。
如上所述的工作鞋鞋底1構成,其所能提供的各項功能固無疑義,其缺點是經過如此多層的組織所組成的鞋底,所能提供予鞋子的是非常僵硬的底部,因此穿著這種鞋子的行走方式只能提膝如太空漫步般,而不能像穿著一般鞋子時可以輕松彎曲底部以符合足部的正確運動姿勢,但是一般的鞋子的堅固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又遠不如該類工作鞋。該工作鞋底部僵硬不易隨行走彎曲的原因在于,該中底11是由一橡膠質所制成的框座110上覆貼另一層紙板111而構成,紙板111通常成為鞋型的模板故具有一定的厚度而降低了其撓性,加上其被貼于框座110上更使其撓性無從發揮。另外,造成工作鞋的鞋底1不易隨行走而彎曲的原因在薄底13處;如前述的,薄底13為提供足部適當的支撐及防止扭傷機會,故其亦具相當的厚度且撓性度變不高;構成鞋底1的其他部份如吸震墊12和大底14雖亦具相當的厚度,該吸震墊12為類似EVA材質的近泡棉組織,其撓曲性甚佳;該大底14看似厚度最大,但其底部縱橫交錯的深度紋路140卻提供其良好的彎曲撓性。因此,現有工作鞋在行走時無法產生良好的前腳部彎曲及提供柔軟、舒適行走功能的最終原因還是在于中底11和薄底13兩處。
為改進已知工作鞋的鞋底的不易彎曲性似乎可從材質的改變或厚度的扁薄化兩方向去達成,但前者在材料的研發上恐緩不濟急,而后者在厚度的扁薄化后恐怕會引起鞋型失真及強度減弱的危機;因此,這兩者都不是可為的思考。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是以另一種解決方法,即有本實用新型產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鞋底,使利用該鞋底作成的鞋子于行走時具有舒適柔軟的彎曲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鞋底,衣組合后層次包含有中底、吸震墊、薄底及大底部份,其特征在于該中底,為一種具撓性的單一材質一體成型,其靠近前腳趾處設立多排的穿孔;該薄底,為一種具撓性的單一材質一體裁制而成的墊體,該墊體上布設多個穿孔。
該薄底位于相對于中底設穿孔處的部位,增設有調節小孔。
該中底設穿孔處恰位于相應于穿著后人體足部的后趾關節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中底設穿孔處亦在穿孔所造成的結構非連續性的作用下而顯得較易彎曲,如此在該穿孔設置處便更能配合并協助足底趾關節的彎曲而提供正確的行走姿勢;相同地,薄底的穿孔在不影響其本身欲提供的支撐及防扭傷功能下,可增益中底的彎曲能力。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特征是中底不再用紙板結合框座的復合材料,改用單一材質一體成型的方式,此舉除能減少制程和材料的耗費外,由于常式中底在紙板上沖制穿孔于經濟性的彎曲后其難以回復平順的狀態,不但阻礙了穿著的舒適性,而且極容易產生由穿孔處撕裂該紙板,使鞋型產生異變的現象;故于本實用新型的中底則改采具適度撓性但亦具結構支撐效果的材質一體射出成型。藉此實現利用該鞋底的鞋子于行走時,達到具舒適柔軟的彎曲能力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利用鞋底的中底局部沖孔和薄底全面沖孔的結構,達成工作鞋鞋底全面的彎曲效果,并提供柔軟、舒適的行走能力,同時減化了中底的制造過程及材料耗費,而且實用性。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實施例。
圖1是已知鞋底元件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元件分解立體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元件組合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狀態與人體足部的運動關系示意圖。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結構的鞋底2的構成元件,依其粘組后的層次,由上而下分別為中底21、吸震墊22、薄底23和大底24等四部份,其中吸震墊22與大底24與已知者相同,不再敖述;其特征在于中底21靠近其前端對應人體的近前腳趾處沖設了多排的穿孔210,而且中底21是由具撓性的單一材質并經一體成型制成;又,薄底23仍如已知般為一體裁制而成的墊體,該薄底為一種具撓性的單一材質,其墊體表面亦沖制了多個的穿孔230,該薄底23的穿孔230的數量及分布以該墊體的外形適度為之;在本較佳實施結構中位于粘合后的相對于中底21設穿孔210處的薄底23上,其穿孔230側邊可再增設多個調節小孔231以加強此部份的彎曲能力,使中底21設穿孔210處更能進行彎曲動作。
如圖3、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組合狀態及在該狀態下的行走彎曲現象;不同于已知結構,本實用新型中底21的設穿孔210處恰位于相應于穿著后人體足部3的后趾關節31的下方,也就是當人體依正常的行走姿勢前進時,必會利用后趾關節31為軸揚起腳后跟32以離開地面再向下一步邁出,這時設穿孔210處的中底21便能完全配合后趾關節31的彎曲度而變形彎曲,使該項動作順利進行不受阻礙,如此便可以輕松行走且無礙足部健康;當然,上述中底21在配合后趾關節31彎曲的同時,薄底23位于該彎曲區域亦同樣設有穿孔230及調節小孔231,這樣亦可增加中底21的彎曲能力,達成全效的彎曲效果暨提供柔軟、舒適的行走能力。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利用在中底局部沖孔和薄底全面沖孔的方式,解決現有工作鞋不易隨行走彎曲的鞋底,又能減化中底的制程及材料耗費,為一種兼具先進及實用的創作;而其結構并不以上述為限,任何以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所做的簡單改變,當被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鞋底,衣組合后層次包含有中底、吸震墊、薄底及大底部份,其特征在于該中底,為一種具撓性的單一材質一體成型,其靠近前腳趾處設立多排的穿孔;該薄底,為一種具撓性的單一材質一體裁制而成的墊體,該墊體上布設多個穿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該薄底位于相對于中底設穿孔處的部位,增設有調節小孔。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該中底設穿孔處恰位于相應于穿著后人體足部的后趾關節下方。
專利摘要一種工作鞋的鞋底,其是由中底,吸震墊,薄底和大底所組成,其特征是中底近前端的表面沖設多排穿孔,同理,薄底的表面則全面沖設有多個穿孔;上述的中底和薄底在和其他墊體組粘后,中底的穿孔恰位于人體足部的后趾關節處,該后趾關節于行走的彎曲時,能經穿孔降低中底的固性,使能隨著彎曲而提供足部于行走的柔軟舒適性及正確性;同樣,位于薄底上的穿孔則能輔助中底增加其彎曲效能。
文檔編號A43B13/02GK2420883SQ0020949
公開日2001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00年4月18日
發明者何樹滋 申請人:弘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