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運動鞋的足弓平衡避震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制鞋業領域,尤其與一種具有在慢跑運動中對人體腳部足弓避震功能的一種鞋底有關。
背景技術:
慢跑做為一種健身運動,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現代的運動醫學研究表明,劇烈運動對人體組織的損傷是明顯的,慢跑雖不是劇烈運動,可是它有時間長,消耗的能量大的特點,而且,腳后跟先著地帶來的震動傳遞給膝關節,膝關節長年累月的經受著沖擊,所帶來的損傷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長跑運動中,如何避免震動就顯得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運動鞋的足弓平衡避震結構,其具有在慢跑運動中對人體腳部足弓避震功能。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運動鞋的足弓平衡避震結構,所述的運動鞋鞋底后跟部分形成一個或一個以上中空的拱形結構。
所述的一個或一個以上中空的拱形結構設置在運動鞋鞋底前掌部分。
所述的拱形結構設置在鞋底的下層,其向上形成中空結構并貼合在鞋底的上層上。
所述的拱形結構為一與鞋底的前掌或后跟形狀相適應的片材,其兩側向上延伸并形成拱形凸起包覆于鞋底的前掌或后跟上,在拱形凸起部位開設有貫穿片材的空槽,如上所述的鞋底上層與片材貼合并與空槽形成中空。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拱形的結構,其運用特殊的力學原理,強調強大的避震性能,獨立支撐和能量回應,其能夠提供更穩定、更長久的緩沖和支持作用,從而形成一個強大的足弓平衡避震系統,且其中空的結構,不但減輕重量,跑步轉換步伐也變得更為流暢,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制成的鞋,就可以使慢跑運動顯得更有魅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述。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運動鞋的足弓平衡避震結構,所述的運動鞋鞋底后跟部分形成一個或一個以上中空的拱形結構,所述的一個或一個以上中空的拱形結構還可設置在運動鞋鞋底前掌部分,實施例的拱形結構設置在鞋底后跟部的下層1,其向上形成中空結構的片材11,片材11上表面貼合在鞋底的上層2下表面上,所述的片材11結構形狀設置與與鞋底的前掌或后跟的形狀設置相適應,其兩側向上延伸并形成拱形凸起111包覆于鞋底的前掌或后跟上,另,在拱形凸起111部位開設有貫穿片材11的空槽112,所述的上層2與片材11貼合并與空槽112形成中空。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拱形的結構,其運用特殊的力學原理,強調強大的避震性能,獨立支撐和能量回應,其能夠提供更穩定、更長久的緩沖和支持作用,從而形成一個強大的足弓平衡避震系統,且其中空的結構,不但減輕重量,跑步轉換步伐也變得更為流暢,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制成的鞋,就可以使慢跑運動顯得更有魅力。
權利要求1.一種運動鞋的足弓平衡避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運動鞋底后跟部分形成一個或一個以上中空的拱形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運動鞋的足弓平衡避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個或一個以上中空的拱形結構設置在運動鞋鞋底前掌部分。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運動鞋的足弓平衡避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形結構設置在鞋底的下層,其向上形成中空結構并貼合在鞋底的上層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運動鞋的足弓平衡避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形結構為一與鞋底的前掌或后跟形狀相適應的片材,其兩側向上延伸并形成拱形凸起包覆于鞋底的前掌或后跟上,在拱形凸起部位開設有貫穿片材的空槽,如上所述的鞋底上層與片材貼合并與空槽形成中空。
專利摘要一種運動鞋的足弓平衡避震結構,所述的鞋底前掌或后跟部分形成一個或一個以上中空的拱形結構,所述的拱形結構為一與鞋底的前掌或后跟形狀相適應的片材,其兩側向上凸起并形成拱形包覆于鞋底的前掌或后跟上,在拱形凸起部位開設有貫穿片材的空槽,如上所述的鞋底上層與片材貼合并與空槽形成中空。由于拱形的結構,其運用特殊的力學原理,強調強大的避震性能,獨立支撐和能量回應,其能夠提供更穩定、更長久的緩沖和支持作用,從而形成一個強大的足弓平衡避震系統,且其中空的結構,不但減輕重量,跑步轉換步伐也變得更為流暢。
文檔編號A43B13/18GK2922543SQ2006201242
公開日2007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9日
發明者丁世忠 申請人:安踏(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