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安全帽帶扣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3318閱讀:870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安全帽帶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安全帽帶扣,尤指一種操作較為方便順暢且穩固的安全帽帶 扣,屬于安全帽配件。
(二)
背景技術
現有的安全帽帶扣如圖1至圖5所示,包括有一母扣l, 一推鈕2及一公扣3;其中,
母扣1是由一鐵片10及一外殼體16組成,鐵片10底部具有一方孔11,方孔11前端突設 有一凸塊12。方孔11后方則具有一凸條13,凸條13上套設有一彈簧14,鐵片10兩側各 向上延伸且頂部內凹而形成具有一滑槽15;外殼體16是以塑膠成型包覆在鐵片10之外, 使母扣1前端形成一插入口,而外殼體16配合方孔11在頂端具有一缺口 17。
推鈕2,略呈L形,設于該母扣的滑槽15內,后端具有長槽供彈簧14套入,上端突出 外殼體的缺口17,前端底部則被凸塊12所抵擋限位。
公扣3,略呈凸形,前端具有一插掣片31,插掣片31中間具有一卡掣孔32,可與母扣 的凸塊12卡掣。
將公扣3插入母扣1時,是利用公扣插掣片31的前推力量將推鈕2往前(內)推并壓 縮彈簧14,使插掣片31順著滑槽15越過凸塊12后,其卡掣孔32與凸塊12卡掣,然后推 鈕2再利用彈簧14的恢復張力使推鈕2回歸原位,并將插掣片31抵住定位,以達卡扣的目 的,如圖2、圖3所示;反之,當想要解扣時,是將推鈕2往前推,使與插掣片31脫離, 再將插掣片31自母扣1取出,而可將公扣3與母扣1解開,如圖5所示。
上述現有的安全帽帶扣,在卡扣時是利用插掣片的卡掣孔32與凸塊12 二者卡掣結合所 達成,然因卡掣孔32是設于插掣片31中間位置處,且與凸塊12之間存有相當的間隙,而 凸塊12則是呈突設在鐵片10的前端,致使公扣3與母扣1卡扣時,形成點的卡掣狀態,導 致公扣3會產生幌動、松弛的狀態,而令人有容易松脫的不安全感;又,在解扣時,再將推 鈕2前推使與插掣片31脫離后,公扣3并無法自動脫出母扣1,而仍須人手將插掣片31自 母扣1取出,方能完成解開公扣3與母扣1的目的,在操作上顯然較為麻煩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較為方便順暢且穩固不易松脫的安全帽帶扣。 本實用新型一種安全帽帶扣,其包含 一母扣,由一鐵片及一包覆在該鐵片外的外殼體 所組成,其底部具有一卡掣槽,兩側具有一滑槽,滑槽外側各套設有一彈簧; 一推鈕,設于
該母扣的滑槽內,其后端與母扣之間抵接有一彈簧;及一公扣,前端具一插掣片,插掣片前 端底部并下突設有一卡掣塊,使與母扣的卡掣槽卡扣,該插掣片后端兩側均具有一肩部,使 與母扣兩側的彈簧接觸,以達到操作方便順暢且穩固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一種安全帽帶扣,其優點和功效在于
1. 卡掣槽41是呈矩形且直接設于鐵片40中間底面的位置處,而卡掣塊62則下突于插 掣片61底部,因此一旦卡掣塊62卡入卡掣槽41內時,不但插掣片61已深入母扣4一段距 離,并且卡掣塊62與卡掣槽41也形成面的卡掣狀態,因此不但較無間隙而不致幌動松弛, 并且也較為穩固不易松脫。
2. 在卡扣時,由于插掣片61后端頂部是具有一呈圓形凸體的導塊64,故一旦卡掣片 61插入母扣4內時,即可利用該導塊64的引導而可迅速且順利地使公扣6與母扣4卡掣扣 合,在操作上顯然相當方便順暢。
3. 在解扣時,只要輕輕一推推鈕5,即可令公扣6自動彈出與母扣4脫離,在操作上 顯然相當方便順暢。


圖1所示是現有的安全帽帶扣的外觀圖
圖2所示是現有的安全帽帶扣的俯視剖視圖
圖3所示是現有的安全帽帶扣的側面剖視圖
圖4所示是現有的安全帽帶扣的外扣與內扣結合部分的剖視圖
圖5所示是現有的安全帽帶扣的俯視分解圖
圖6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圖
圖7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8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剖視圖
圖9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剖視圖
圖io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分解圖
圖中具體標號如下: 現有部分
1、 母扣 12、凸塊 15、滑槽
2、 推鈕 32、卡掣孔
10、鐵片 13、凸條 16、外殼體 3、公扣
11、方孔 14、彈簧 17、缺口 31、插掣片
本實用新型部分
4、 母扣 40、鐵片 41、卡掣槽 42、凸條43、 45、彈簧 44、滑槽 46、外殼體 47、長槽 48、缺口
5、 推鈕 6、公扣 61、插掣片 62、卡掣塊 63、肩部 64、導塊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6、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安全帽帶扣,其主要包含有 一母扣4、 一推 鈕5及一公扣6;其中,母扣4是由一鐵片40及一包覆在該鐵片40外的外殼體46所組成, 鐵片40底部具有一矩形卡掣槽41,卡掣槽41后端具一凸條42,可供套設一彈簧43,鐵片 40兩側則具有一滑槽44,滑槽44外側也各套設一彈簧45,此二彈簧45是置設于外殼體46 兩側的長槽47內,而外殼體46在上端亦具有一缺口48。
推鈕5,設于母扣4的滑槽44內,其后端并具有槽孔供彈簧43穿設,使與母扣4抵接 定位。
公扣6,略呈凸字形,前端具有一插掣片61,插掣片61前端底部并下突設有一卡掣塊 62,后端兩側則各具有一肩部63,而插掣片61后端頂部上突設一呈圓形凸體的導塊64。
請繼續參閱圖8、圖9所示,將公扣6插入母扣4時,是利用公扣插掣片61的前推力 量,頂推推鈕5向前(內)移并壓縮彈簧43,使插掣片的卡掣塊62可卡入母扣的卡掣槽41 內而定位,再利用彈簧43的恢復張力使推鈕5回歸原位,以達卡扣的目的,此時公扣插掣 片61前端的卡掣塊62是與母扣的卡掣槽41卡扣,而插掣片61后端兩側的肩部63則抵接 并壓縮彈簧45;反之,當想要解扣時,則只要將推鈕5往前推,使與插掣片61分離,公扣 6將立即利用二彈簧45的恢復張力頂推插掣片61肩部63,迫使公扣6自動脫出母扣4,如 圖10所示,而完成解扣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安全帽帶扣,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母扣,由一鐵片及一包覆在該鐵片外的外殼體所組成,其底部具有一卡掣槽,兩側具有一滑槽,滑槽外側各套設有一彈簧;一推鈕,設于該母扣的滑槽內,其后端與母扣之間抵接有一彈簧;及一公扣,前端具有一插掣片,插掣片前端底部并下突設有一卡掣塊,使與母扣的卡掣槽卡扣,該插掣片后端兩側均具有一肩部,使與母扣兩側的彈簧接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帽帶扣,其特征在于該插掣片后端頂部設有一呈圓形 凸體的導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安全帽帶扣,其包含一母扣,一鐵片及一包覆在該鐵片外的外殼體所組成,其底部具有一卡掣槽,兩側具有一滑槽,滑槽外側各套設有一彈簧;一推鈕,設于該母扣的滑槽內,其后端與母扣之間是抵接有一彈簧;及一公扣,前端具一插掣片,插掣片前端底部并下突具有一卡掣塊,可與母扣的卡掣槽卡扣,該插掣片后端兩側均具有一肩部,與母扣兩側的彈簧接觸,以達到操作方便順暢且穩固的目的。
文檔編號A42B7/00GK201070037SQ2006201604
公開日2008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23日
發明者李德隆 申請人:李德隆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