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服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服裝,尤其是手套,穿戴者在其內可在至少兩個不同功能的腔 室之間變化。因此,該種服裝能夠滿足不同而有矛盾的要求,例如,對身體部 分,尤其是手指有高保暖能力和較大的柔軟性和觸知性。因此穿戴者能夠使用 同一服裝來滿足不同目的。
背景技術:
在各種應用會穿著具有特殊功能特性的服裝,例如,在從事戶外活動、運 動、滑雪、騎自行車或摩托車、軍事活動或消防滅火之時。根據相應的活動, 服裝可以設計成不滲透液體、防風、可透水蒸氣、隔熱、阻燃或耐割破。這些 特性相應地可在服裝內自主地單獨實現,或與一個或多個這樣的特性組合來實 現。這些服裝一般地由一層疊在另一層頂上的多個材料層組成,這些材料層中 的至少一層是保護材料層。在防水和可透水蒸氣的衣服中,為以下材料的薄膜 或隔膜的形式的薄的功能層常常用作為保護材料層聚四氟乙烯(PTFE), 設置有親水浸漬劑或層的膨脹PTFE,可呼吸的聚氨酯層,或諸如共聚多醚酯 和它們的層疊物的彈性體。現今,希望保護性的服裝同時滿足多個要求。然而,在大多數情形中,諸 要求往往是對抗性的要求,這就是說,實現一種特性會造成另一特性受限制。 例如,滑雪手套旨在保護抵抗寒冷、潮氣和寒風。為此原因,滑雪手套包括多個材料層,例如,至少一個隔熱層和一個防水和防風層,它們在諸層一個疊在 另一個頂上時與外層材料一起形成該手套。該多層結構導致手套厚度增加,這 反過來致使手指靈巧性(即,手指的靈敏性)降低,并降低穿戴者手指的抓握 和觸感特性(觸知性)。手的觸覺靈巧性受到厚且僵硬手套結構的限制。因為 不能安全地實現握持運動和抓緊動作,手指靈巧性的限制會導致事故風險增 加。此外,還存在這樣的缺點,即當采用隔熱材料時,隔熱特性不能可變化地 適應于穿戴者不同的需要。根據活動強度和環境條件,冬天衣服應在穿戴者不 活動期間提供保護抵抗激冷效應,而該保護性衣服在活動期間(爬山、滑雪) 應提供最大的運動自由度并可能的熱量耗散。在另一實例中,即摩托車手套的實例,當在雨中騎車時,最佳的握持特性 與防水性和隔熱性相矛盾。手套中包括防水功能層可導致手指和手套外層材料 之間的該增加層,限制騎車者在摩托車把手上的握持感,因此,限制了對摩托 車的控制。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防水功能層用粘結劑粘結到外層材料,這 增加了手套厚度和其彎曲剛度。在有些結構中,其中,防水功能層松散地附連 作為外手套內的一內層手套,至少在指尖處,該防水功能層會由于諸層彼此滑動引起的運動而磨破。作為工作手套的保護性手套通常具有多個保護層來保護防止液體和/或氣 體從外面入侵,并還防止熱量或割破/刺穿等等。然而,某些這樣的保護層只 在某些時候需要,例如,防止切割和刺破的保護層,但在實踐中它們卻永久地 一體設置在手套中,并形成僵硬、厚重的手套。然而,就在保護性手套情形中, 手指良好的靈巧性或觸知性是重要的,以便能安全地進行所需要的工作或活 動。現有技術中存在解決手套中組合對抗性特性問題的各種方法。US 4,662,006 (Ross)描述了一種多層手套,其包括一多層的外手套和一多 層的可移去的(可拆卸、可互換的)內襯手套。外手套由一防水的外層、 一隔 熱的內層以及一布置在外層和內層指尖的可呼吸的防水層組成。此外,隔熱內 層的內表面具有一滑動層。內襯手套可以有選擇地定位在外手套內并起作附加的隔熱作用。內襯手套用不同的隔熱材料進行構造,內襯手套的外表面具有一粗糙的表面層。使用滑 動層和粗糙層一方面有助于將內襯手套插入外手套內,另一方面,可將內襯手 套保持在外手套內的理想位置上。為了將內襯手套固定在外手套內,可將諸如 拉鏈固定件或維可牢尼龍搭扣固定件之類的固定裝置設置在內襯手套和外手 套的套口上。手套使用者可以單獨地戴上外手套。在使用者需要附加隔熱的情形中,使
用者可以先將手放入內襯手套內,然后,他的手連同內襯手套一起滑入外手套 內。兩個手套憑借套口處的固定裝置彼此固定。其缺點在于,內襯手套必須始終分開地一起帶著,以便在需要時可以提供。 此外,將一個手套插入到另一個手套內會導致一很厚的多層手套,對佩戴者來 說,這意味著手指非常笨拙。US 4,785,477 (Marzo)描述了一種連指手套,其具有一接納四個手指的手 套部分和一接納拇指的拇指部分,帶有拇指部分的連指手套包括一限制穿戴者 拉伸靈敏度的隔熱材料。手套部分具有一與手套部分相連的接納食指的單獨的 食指隔間。食指隔間由一薄的柔性材料制成從而不限制食指的靈巧性。食指隔間通過手套部分手的前部內的一開口與手套部分相連。通常全部四 個手指在手套部分內以使它們保暖。對于某些任務來說,食指通過該開口從手 套部分插入到食指隔間內。連指手套不必為此目的而脫下。該種結構的缺點在于,食指隔間只用于食指;其它手指和拇指還是有限制 的觸知性。只有食指可在兩個功能位置之間選擇。如此一個連指手套的生產非 常復雜,因為食指腔室必須適應于手前部的開口。US 5,542,125 (Zuckerwar)描述了一種手套,其包括一帶有兩個可互換的 蓋帽的基本體。蓋帽在一個手上是一手指蓋帽而在另一個手上是一連指蓋帽。 相應的蓋帽通過固定裝置可移去地連接到基本體上。基本體和兩個蓋帽用防水 和隔熱材料制成。基本體覆蓋手背部、手前部、手腕和拇指。基本體的下部開 口包含諸如拉鏈固定件或維可牢尼龍搭扣固定件之類的固定裝置。蓋帽具有適 用于它們的固定裝置。如果需要有手指的靈巧性,則帶有個別手指的蓋帽固定 到基本體上。如果需要的主要是保護御寒,則連指手套的蓋帽固定到基本體上。手本身始終保持在基本體內。根據要求不是一個蓋帽就是另一蓋帽固定到 基本體上。任何時候只有一個蓋帽在基本體上。其缺點在于,只可能將一個蓋帽固定到基本體上,于是第二個蓋帽必須單 獨地隨帶以備需要之用。蓋帽的改變需要技巧和時間因此是復雜的。US 4,759,084 (Madnick等人)描述了一種手套,其具有一有選擇地形成的 腔室以便接納有選擇地形成的化學加熱元件。例如,有一種在手前部區域內形 成的矩形腔室。在一實施例中,帶有腔室的手套可以是無手指的,在另一實施
例中,無手指的手套代表一種用于寒冷氣候中的可在外手套內的可移去的內襯 手套。 一特殊的實施例包括一外手套和一可插入到外手套內的內襯手套。內襯 手套在手指區域內具有一腔室,該腔室從指尖朝向內且布置在手背部材料和手 前部材料之間,化學加熱元件從外面插入到該腔室內。內襯手套內的手指根據 選擇可定位在腔室的上側或下側上,視加熱元件是用來暖和手指背還是手指前 部而定(圖19-21)。手套插入件(連指手套)的手指區域借助于一向內折疊的材料層細分為兩 個具有相同功能的腔室。在形成在外面的折疊層內,有一暖和手指的化學加熱元件。如果手指位于折疊層上面(上腔室),則暖和了手指的前部,如果手指 位于折疊層下面(下腔室),則暖和了手指背。其缺點在于,根據本發明的插入件旨在插入到外手套內。這由此又有了這 樣的最終結果,即,在全部手套中存在著多個材料層,它們大大地阻礙手的觸 知性。只有食指可以通過插入件內的開口延伸到外手套內,以改進該單個手指 的觸覺。諸腔室只有一個功能,即將加熱元件布置在手指背或手指前部上的功發明內容從上述問題和所述的現有技術出發,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服裝, 尤其是一種改進的手套,其在不同的工作條件和/或氣候條件下,為穿戴者提供足夠的保護來抵抗外部條件和/或外界物質,同時允許服裝內的身體部分有 足夠的運動自由度和靈巧性。本發明的目的尤其是在于一種改進的手套,其為 穿戴者提供足夠的保護來抵抗諸如外部物質或物體之類的外部影響,同時確保 手指的觸知性和靈巧性。該服裝旨在能為穿戴者簡單地構造和簡單地操作。本目的通過獨立權利要求1和38來實現。諸從屬權利要求描述了優選的實 施例。為了達到該目的,權利要求1提出了一種具有外層的服裝,該外層包圍至 少一個帶有至少一個開口以接納身體部分的內部空間。該內部空間分為至少兩 個相鄰的腔室,每一腔室具有至少一個腔室開口,所述腔室開口布置在內部空 間的開口內。相鄰的腔室因此彼此平行地布置。布置在內部空間開口內是指,
至少兩個腔室開口插入在內部空間開口內,以使它們填充內部空間開口。獨立權利要求38提出手套的一種獨立解決方案,該手套具有包圍內部空間以接納手的外層。該內部空間分為至少兩個相鄰的腔室,每一腔室具有腔室開口,而諸腔室開口布置在內部空間的開口內。相鄰腔室因此彼此平行地布置。這里,布置在內部空間開口內也是指,至少兩個腔室開口插入在內部空間開口內,以使它們填充內部空間開口。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結構允許穿戴者在服裝內有選擇地被提供有至少兩個腔室用于同一身體部分。因此,穿戴者可將身體部分或手插入到手套的一個腔室或另一腔室內。最好設置兩個腔室,但也可以有兩個以上腔室布置在內部空間內。較佳地, 內部空間具有帶有第一腔室開口的第一腔室和帶有第二腔室開口的第二腔室; 諸腔室彼此平行地布置,這樣,腔室開口在內部空間的開口內彼此毗鄰地布置 以有選擇地接納一身體部分或一手。.為此目的,內部空間開口具有內部空間開 口邊緣,而每一腔室開口具有腔室開口邊緣,腔室開口邊緣連接到(尤其是縫 合到)內部空間邊緣。該至少兩個腔室中的每一個具有內部空間的形狀,在手 套的情形中,例如,每個腔室具有外手套的手套形式。諸腔室這樣進行設計,當穿戴者使用一個腔室時,另一腔室完全地受壓縮 并定位成抵靠在外層的內表面部分上。因此,在實踐中只有一個腔室有可被使 用。諸腔室在功能上不相同,于是,穿戴者使用一個腔室來對應所需要的功能。 因此,第一腔室可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功能,而第二腔室可具有至少一個第二功 能。第一功能和第二功能不同;在某些實施例中,諸功能也可以相同,但程度 不同,例如,腔室可以具有不同厚度的隔熱層,因此具有不同水平的隔熱能力。 根據本發明的服裝由此可執行不同的功能,且穿戴者另外不必穿戴上附加的服 裝。每一腔室具有一種腔室材料,其唯獨地包含欲達到功能所必需的材料層。現有技術所提供的一層疊在另一層上的多個材料層,根據本發明分在至少 兩個腔室之間,以使沒有一個腔室具有對抗特性的材料層。腔室具有至少一種 腔室材料,而外層具有至少一種外層材料。在具有兩個腔室的實施例中,第一腔室由第一腔室材料構造,而第二腔室由第二腔室材料構造。第一腔室材料相當地不同于第二腔室材料。所謂不同是
指腔室材料在其材料成分、厚度、材料層的布置等方面彼此不同。因此,通過 選擇腔室材料每一腔室可賦予至少一種特殊的功能。例如, 一個腔室負責保護 抵抗水、氣體和風,而另一腔室實現身體部分御寒的保護作用,或者, 一個腔 室提供抵抗熱和火或刺破和切割危險的保護。較佳地, 一個腔室的腔室材料設 置有比另一腔室的腔室材料薄的厚度。例如, 一個腔室具有厚的隔熱層,而另 一腔室具有薄的隔熱層以滿足不同的隔熱要求。此外,在手套的情形中,例如, 較厚的腔室材料布置在手背部區域內,而較薄的腔室材料定位在手前部的區域 內,以便極大地保持手指的靈巧性。在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個腔室至少部分地由外層材料組成。尤其在一實例 中,第二腔室由第一腔室材料和外層材料形成。至少一個腔室材料和/或外層材料具有至少一個保護材料層。該保護材料層 具有的至少一層以下材料隔熱材料、功能層材料、耐熱材料和/或阻燃材料、 抗切割材料和這些層的組合。功能層材料的那一層最好是不滲透液體的,且具 有膨脹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多微孔的聚合物隔膜。較佳地,第一腔室材料具有呈一層至少一個隔熱材料形式的第一保護材料 層。這具有的優點是,該第一腔室材料的腔室主要負責對應身體部分或手的隔 熱。較佳地,第一腔室材料具有第一保護材料層,該材料層包括一層至少一個 隔熱材料和一層至少一個功能層材料。這種材料組合具有的優點是,除了隔熱 效果之外,功能層提供了保護性功能,例如,防止液體、水、空氣或風入侵。較佳地,第一腔室材料具有呈一層至少一個耐切割材料形式的第一保護材 料層。這使得穿戴者在需要時特別地得到保護防止在割或刺傷。第二腔室材料較佳地具有一層紡織物材料。這有利地實現這樣的效果,艮口, 第二腔室具有特別薄的腔室壁,因此,身體部分或手的觸知性很少受到限制。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腔室材料具有呈一層至少一個隔熱材料形式的第二保護 材料層。這對于第二腔室也用來提供一定隔熱功能的情形是有利的。然而,該 隔熱層比第一腔室材料薄,于是,身體部分或手的觸知性未受到限制。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腔室材料具有呈一層至少一個功能層材料形式的第 二保護材料層。這里,其優點在于,只有第二腔室具有諸如防水性那樣的特征。
外層材料較佳地具有呈一層至少一個耐熱和/或阻燃材料形式的第三保護 材料層。該結構對于消防員特別有利,因為不管選擇了何種腔室功能他們都由 此得到保護而抵抗熱量和烈焰。較佳地,外層材料具有呈一層至少一個功能層材料(較佳地是一不滲透液 體的功能材料層)形式的第三保護材料層。該實施例具有的優點是,服裝或手 套整體上制成為不滲透液體,且穿戴者可另外地在諸腔室功能之間進行選擇。較佳地,外層材料具有呈一層至少一個抗切割材料形式的第二保護材料層。 這具有的優點在于,服裝或手套在任何時候提供保護防止刺傷或割傷。諸腔室必須能防止從外層拉出腔室地固定到外層上,且使穿戴者可容易地 滑入所要的腔室內。為此目的,諸腔室彼此固定在內部空間的開口內和外層的 內表面上。在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個腔室連接到外層。諸腔室最好以這樣的方 式附連到內部空間,使它們相對于彼此不能位移,例如,所述至少兩個腔室縫 合或用粘結劑粘結于彼此,例如,在它們的邊緣區域或指尖和腔室開口處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可借助于至少一個柔性材料層來形成所述至少兩個腔室, 該柔性材料層沿著內部空間的縱向軸線的方向居中地分隔內部空間的橫截面。 重要地是,柔性材料層的面積應至少是內部空間內部面積的一半,以便在一個 腔室被使用時,材料層可以完全地定位抵靠在外殼的內表面上,由此,未被使 用的腔室完全地受壓縮。這樣,每一腔室對于穿戴者提供幾乎相同的腔室體積。 柔性材料層由至少一個腔室材料形成。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腔室材料形成第一服裝插入件,其具有與內部空間 相同的形式。該服裝插入件沿著內部空間的縱向軸線設置在內部空間內,使插 入件的一側形成柔性材料層。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二腔室材料形成附加的第二服裝插入件,, 其同樣地沿著內部空間的縱向軸線固定并在內部空間內平行于第一服裝插入 件,這樣,在每一情形中借助于一個重疊在另一個之上且彼此相鄰的插入件的 各側而形成柔性材料層。第一腔室較佳地包含這樣的材料層,它們主要保護穿戴者并提高穿戴的舒 適性,且不一定需要諸如運動自由度和保持觸感那樣的特性。另一方面,第二 腔室用至少一種薄的材料層進行構造,該材料層制成與穿戴者的解剖學特征相
匹配,其結果,極大地保持了穿戴者的觸知性。在手套的實例中,第一腔室被 分配到手套的手背部區域,并包括諸如隔熱層或防止刺破和割破的保護層之類 的較厚層。第二腔室被分配到手套的手前部區域,且如果完全僅具有一非常薄 的材料層,以不再限制手指的可移動性。根據穿戴者的需要,他可以使用一個 腔室或另一個腔室。如果穿戴者變化到一個腔室,則另一個腔室自動地受壓縮, 且當相應地使用另一個腔室時不會起到阻礙。由于諸腔室彼此鄰近地布置并因此在服裝或手套內彼此平行,穿戴者不必 單獨地攜帶一附加的用于特殊功能的手套,且如果需要的話,可以改變它或另 外地附連它。尤其是,不再有任何需要困難地和費力地將具有不同功能的衣片 連接在一起/配裝在一起。采用根據本發明的解決方案,將來穿戴者不再會遭 受因附加的保護層所帶來的以犧牲觸知性為代價的任何缺點。在需要很好觸知 性的情形中,他只需滑入到對應的薄腔室中。如果一特殊的保護功能為最重要 的話,那么穿戴者可選擇到具有特殊保護材料層的腔室。在另一實施例中,諸腔室滿足不同隔熱要求,其中一個腔室具有僅一個薄 的隔熱層,而另一腔室具有至少一個較厚的隔熱層或多個隔熱層。因此,穿戴 者可以在高隔熱效果和低隔熱效果之間進行選擇以對應外部的條件。在此情形中,每一腔室具有其布置在其中的內部空間的形式。例如,在一 實例中,內部空間可以是一外套袖子的內部,同樣地所述至少兩個腔室相應地 具有外套袖子的形式。在內部空間是一褲腿的情形中,所述至少兩個腔室相應地呈一褲腿的形式。如果內部空間是一鞋子的內部空間,則至少兩個腔室相應地對應于一鞋內 部空間的形式。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由一種手套來實現,該手套具有帶手背部區域和 手前部區域的外層,由外層形成的內部空間被分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諸腔 室相鄰地布置在內部空間內,使第一腔室布置在手背部區域和第二腔室之間, 而第二腔室布置在第一腔室和手前部區域之間。外層具有帶有保護材料層的外 層材料,諸如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以保護包括諸腔室的整個手套阻止諸如水 那樣的液體入侵。第一腔室可由多層的第一內手套形成,其具有至少一層隔熱材料和至少一
層紡織物材料。第二腔室由第二內手套形成,其具有至少一層紡織物材料。如此一個手套給予穿戴者在不滲透液體的手套內進行選擇的可能性,這種 選擇在冷的情況下的第一隔熱腔室和手指需要觸知性情況下的第二薄且可觸 知的腔室之間進行。第一隔熱腔室位于手背部區域內并可以是傳統的滑雪手 套。第二腔室包括僅一個紡織物內襯并布置在手前部區域內。第一腔室的一側 和第二腔室的一側相應地彼此抵靠并以不滑動的方式彼此連接。如果穿戴者進 入第二腔室,則第一腔室沿著手背完全地受壓。其結果,手指和手的3/4周圍 區域的沒有較厚的隔熱材料層,因此,手指具有很好的觸知性和靈巧性。另一實施例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手套。與此不同的是,第 一腔室包括具有呈不滲透液體的功能材料層形式的保護材料層的內手套,所述 功能材料層連接到紡織物層。此外,該內手套也可包含隔熱材料層。第二腔室 僅由外層和第一腔室的材料形成。該實施例特別適于摩托車手套,因為在第二 下腔室內,駕駛者的手和摩托車手把之間僅有外層的材料。因此,騎車者具有 最佳的駕駛握持感。如果需要的話,例如在雨中騎車時,駕駛者從非常有觸知 感的第二腔室變化到第一腔室,其做得可稍許隔熱和防水。在另一實施例中, 一保護材料層可設置在第一腔室內,而不是隔熱層或不 滲透液體層,這樣的保護材料層諸如是提供保護來抗火、沖擊、切割或刺破的 材料層。例如,第一腔室可具有一個或多個這樣的保護材料層。根據要求,第一腔室的諸保護材料層可以彼此不同,只要第二腔室給予手 以必要的觸知性。
本發明現根據附圖作詳細的解釋.-圖1以立體圖示出一根據本發明的服裝,其呈一手套形式;圖2示出第一實施例中的沿圖1中的線II-II截取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圖3示出第一實施例中的沿圖i中的線ni-ni截取的截面圖;圖4示出根據圖2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其中, 一手處于第一應用情形;圖5示出沿圖4中的線V-V截取的截面圖,其中, 一手處于第一應用情形;圖6示出根據圖2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其中, 一手處于第二應用情形;
圖7示出沿圖6中的線VII-VII截取的截面圖,其中, 一手處于第二應用 情形;圖8示出第二實施例中的根據圖2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圖9示出第二實施例中的沿圖8中的線IX-IX截取的截面圖; 圖IO示出根據圖8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其中, 一手處于第一應用情形; 圖11示出根據圖8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其中, 一手處于第二應用情形; 圖12以立體圖中示出一內手套;圖13示出第一實施例中的沿圖12中的線xm-xni截取的截面圖; 圖14示出第二實施例中的沿圖12中的線xm-xm截取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至14以一手套為例描述了本發明。在各種描述的實施例中,相同的零件具有相同的標號。本說明書中所選定 的位置指示(例如,上、下、側向等)適用于直接在進行描述和圖示的附圖, 如果有位置變化,則比擬地轉換到新位置。取自于所示和所述的示范實施例中 的個別特征或特征組合本身可代表獨立的、創新或根據本發明的方案。本發明的某些術語將在下面作較詳細的解釋外層形成服裝的最外區域并具有與外部環境接觸的外部區域。外層包括一 個或多個材料層并具有一內表面,內表面包圍至少一個內部空間以接納一使用 者的身體部分。此外,外層可由一個或多個外層部分形成,它們可借助于連接 元件進行連接,例如,用熔接、粘結劑或縫合接縫進行連接。外層部分在此情 形中可由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組成,尤其是由紡織材料、皮革材料、柔性塑料 等材料組成,它們可以用現有技術所熟知的方法進行處理,例如,使其不易被 水沾濕、使其疏油、壓花等處理。紡織材料是紡織織物或針織物并可以從以下組群中選擇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芳酰胺、尼龍和棉花。根據本發明的ltt不局限于附圖中所表示的手套實施例。服裝可以由覆蓋 使用者身體部分的任何要求的衣服形成。根據本發明的服裝較佳的構造變體特 別地涉及到手套,但也可涉及到褲子(尤其是褲腿)、外套(尤其是外套袖子)、 或者鞋子。
手套是手指手套或連指手套。手套的兩種形式都具有一手背部區域(手上 部)、 一手前部區域(手內部)和位于手指之間的手指側部,各手指側部最好 彼此縫合起來。連指手套在四手指區域內具有一手指側部,其將所有四個手指 包圍在一起,于是,四個手指位于一公共的蒙皮內。術語手背部區域描述覆蓋手背的手套的上手部,包括手指背部和拇指背部。 術語手前部區域描述了覆蓋手掌或手前部的手套的內手部,包括拇指球部和手 指及拇指的相關區域。在另一實施例中,外手套是手指手套和連指手套的組合。為此目的,手背 部區域形成為連指,而手前部區域呈手指手套的形式。該組合手套具有的優點 在于,各個手指在手前部區域內重又產生移動性和觸知性,而手指在手背部區 域內被一公共蒙皮所覆蓋。在一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的手套本身代表著一內手套(手套插入件), 其插入到另一外手套并用己知的固定裝置固定到外手套上。內手套與外手套的 固定可以是永久性的或在內手套可以移去的情形中可以是可分離的,因此可以 改變。術語腔室描述了布置在外層內部空間內且部分地由外層材料和腔室材料形 成或由至少一個腔室材料形成的空間。腔室用來接納一使用者的身體部分,而 且其外部形式和尺寸很大程度上與外層的內部空間相一致。根據本發明,在內部空間內設置至少兩個腔室。諸腔室在外層的內部空間內布置成彼此平行,于 是,在身體部分位于一個腔室內的情形中,該腔室完全地填充內部空間。其中 沒有身體部分的另一腔室受壓,從而沿著其縱向軸線腔室內幾乎不再有任何空 間的體積。該受壓縮的腔室然后沿著手前部區域或手背部區域的內表面定位。插入件涉及到諸如一內手套那樣的內服裝,它位于外層內并覆蓋穿戴者的 皮膚。內手套通常非常薄并可特別地具有一個或多個薄的保護材料層,它們保 護而防止由有毒和/或非有毒液體和/或氣體造成的污染和/或機械作用。插入件 可以不滲透液體,最好是防水和/或可透水蒸氣。插入件較佳地是一隔膜或層 疊的插入件。在一實例中,插入件是一非常薄的內手套,其包圍第一或第二腔 室。然而,插入件也可只由一紡織物的內襯材料形成。對于本發明,層疊物是具有至少一個功能層和至少一個紡織物層的多層復
合物。至少一個功能層和至少一個紡織物層借助于現有技術所熟知的手段和方 法彼此連接在一起。功能層最好由聚合材料制成。術語"觸知性"描述感覺、觸摸或握持某物的能力;觸知性通常被描述為 指尖的靈敏度。紡織物層(紡織材料、紡織物)描述針織材料或紡織材料。該材料具有合 成纖維、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和天然纖維的混和物。保護材料層是一材料層或一層疊層,在諸如一手套那樣的服裝中,保護材 料層保護穿戴者免受外部物質和/或外部物體的外部作用。保護材料層可以是 外材料的組成部分且使其直接面向環境。然而,也可布置在服裝內,并使其直 接面向穿戴者。水入侵壓力試驗(Suter試驗)水入侵壓力試驗是一流體靜力學阻力試驗,該試驗基本上立足于這樣的過程使水作用于材料試樣的一側,并觀察材料試樣的另一側以查看水滲透的情況。根據這樣一種試驗方法測量水壓,其中,在表面面積為100cr^的試樣材 料上在壓力之下不斷地作用20土2"的蒸餾水。水壓的上升為60±3cm H20/min (厘米水柱/分鐘)。然后,水壓是水出現在試樣另一側上的壓力。確切的程 序在1981的ISONo.811標準中規定。"防水"應這樣來理解,其意指材料可 經受至少為7kPa的水入侵壓力,較佳地大于7kPa,最好為10kPa。通常也釆 用Suter試驗,而原理上依據ISO 811-1981中的規定。試驗方法立足于作用在 材料試樣上的小壓力變化,其中,強制水作用在材料試樣的一側上,而觀察材 料試樣的另一側以査看水滲透的情況。對于該試驗,材料試樣密封地固定在一 夾持器內的橡膠密封件之間,這樣,水可以作用在直徑為7.62cm的試樣面積 上。水在0.07巴(7kPa)的空氣壓力下供應到試樣的一側。試樣的相對側用 肉眼檢查3分鐘看水的滲透情況。如果沒有觀察到水的滲透,那么該試樣通過 試驗并被認為是防水的。抗水蒸氣滲透的可靠性鑒定試驗(Ret)Ret值是諸如根據本發明的功能層或復合材料(層疊物)的片狀結構的特 殊材料特性,它確定在一恒定局部壓力梯度之下通過一給定區域的蒸發潛熱通 量。"可透水蒸氣"定義了一種材料,其抗水蒸氣滲透的Ret值低于150m2 Pa/W。片狀結構最好具有低于20m2Pa/W的Ret值。用Hohenstein MDM干法 測量水蒸氣滲透性,該方法描述在Bekleidungsphysiologischen Institutes (服裝 生理學研究所)e.V. Hohenstein的標準試驗規范No.BPIl.4 (1987)中。"多微孔的"應理解為意指具有穿過過材料內部結構的非常小的微孔的材 料,這些微孔形成從材料一表面到另一表面的互連連續連接或路徑。根據孔的 大小,材料因此可滲透空氣和水蒸氣,但液體水不能通過微孔。圖1示意地示出本發明的原理。為此目的, 一呈手指手套IO形式的服裝圖 示在圖1中。代替手指手套還可提供連指手套。在原理上,根據本發明的服裝旨在確保服裝穿戴者的至少一部分身體被可 靠地保護起來,避免與外部作用在其上的外部物質和/或外部物體接觸。同時, 保持穿戴者觸感和感覺以及運動的自由度。水特別地被作為外部物質來考慮, 但其它類型的外部物質或介質也是可能的,例如,化學品、堿性或酸性物質、 微小顆粒、氣體、浮質,諸如氣味顆粒的微粒,它們在某些情況下會對健康有 害或對穿戴者有毒。外部物質也可以火焰、烈火、蒸氣和熱量形式起作用。所 謂的外部物體是指能夠機械地損害服裝的尖而鋒利的物品。它們包括切割和打 孔工具、小刀、剪刀、碎屑、碎片等。手套10具有一帶有一內表面12的外層11,其包圍一內部空間13以便接 納一使用者的手。內部空間13具有一帶有內部空間邊緣18的內部空間開口 14用來插入和取出手。內部空間可以呈不同的形狀。在一手套的情形中,內部空間是該手套的內 部。如果服裝例如是一對褲腿,那么,內部空間可以是褲腿的內部。在一外套 的情形中,內部空間可以是一外套袖子的內部。在一鞋子的情形中,內部空間 可以是鞋子的內部。手套IO具有一手背部區域16和一手前部區域17,以及位于手指之間的手 指側部,它們較佳地用縫合方法彼此連接。在特殊的實施例中,例如,在消防員手套的情形中,外層可具有一在手腕 上和超過手腕地覆蓋穿戴者手臂的套口。在此情形中,內部空間開口可設置在 手腕區域內。內部空間13被分為至少兩個相鄰的腔室20、 30。根據要求也可在內部空 間13內設置三個或更多個腔室。相鄰意味著腔室20、 30彼此平行地布置,因此具有至少一個公共腔室壁, 它沿著內部空間13的縱向軸線方向完全地劃分內部空間13的橫截面。每一腔 室本質上分離并具有至少一個腔室開口 21、 31,該開口布置在內部空間開口 14內。如果服裝例如是一外套袖子或一褲腿,那么,每一腔室必須具有兩個 腔室開口,以便手臂或腿可通過要求的腔室插入。腔室20、 30平行地彼此毗 鄰,以使它們沿著內部空間13的縱向軸線填充內部空間13。腔室開口 21、 31 位于內部空間開口 14內并填充內部空間開口。內部空間開口 14因此由兩個腔 室開口21、 31和其腔室開口邊緣22、 32形成。因此,每一腔室分別從包括拇 指尖在內的指尖(在連指手套的情形中,從手套末端)直到內部空間開口 14 地平行于另一腔室延伸。各個腔室可以借助于至少一個柔性材料層或腔室壁15形成,腔室壁15沿 著所述內部空間的縱向軸線6的方向在橫截面內居中地劃分內部空間13。柔 性材料層15意味著材料層不是剛性和不可移動地設置在內部空間13內。相反 地,材料層15用柔性材料制成,且這樣地設計其尺寸根據腔室的用途,材 料層可在手背部區域16或手前部區域17內抵靠外層11的內表面12。根據一 實施例,材料層15可在其周緣處連接到外層11。在圖1中,柔性材料層15是呈手前部形式的一材料層,它沿著內部空間 13的縱向軸線6,從包括拇指尖在內的指尖直到內部空間開口 14地劃分內部 空間13。內部空間13因此被分為呈手形式的兩個相同大小的腔室。所謂呈手 形式是指,在手指手套的情形中,每一腔室具有帶四個手指和一拇指的手的形 式,在連指手套的情形中,每一腔室具有如此一個手套的形式僅拇指具有其 自己的手指隔間,而其它手指區域由相連的單個隔間形成。因此,手套使用者可以有選擇地將其手插入到一個腔室20或另一腔室30 內。如果手在一個腔室內,那么,另一腔室相應地沿縱向方向受壓,且材料層 15定位在手背部區域16或手前部區域17內。該原理表示在圖4至7和10至 11。例如,圖4示出根據圖2的局部縱向截面圖,手8位于第一上腔室20內, 其結果,材料層15位于手前部區域17內,且第二下腔室30受壓縮。手8也 可同樣地定位在第二下腔室30內,其結果,第一上腔室20則在手背部區域
16內受壓縮。根據本發明,假定每一腔室對穿戴者提供至少一個特殊的功能。在手套的 情形中,最靠近手前部區域17的腔室主要是確保手的良好觸知性。為此目的, 該腔室用盡可能少的層來構造以便大部分地保持手指的靈巧性和手的握持感。分配給手背部區域16的腔室主要地用來給予手的保護,免受諸如熱或冷那樣的外部作用,免受切割和刺破,免受液體和/或有毒或有害氣體的影響。該腔 室中可以單獨地或組合地提供這些保護功能。為此,該腔室包括一個或多個保護材料層,例如,隔熱材料層或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如果服裝是一外套袖子或褲腿,則各腔室通常用來提供不同的隔熱特性, 同時,確保足夠的運動自由度。在圖1所示的手套10的情形中,提供了第一腔室20和第二腔室30。腔室 20、 30沿著內部空間13的縱向軸線6的方向彼此相鄰地布置,以使第一腔室 20布置在手背部區域16和第二腔室30之間,而第二腔室30布置在第一腔室 20和手前部區域17之間。根據圖1所示的方式,兩個腔室20、 30因此在內 部空間13內一個布置在另一個之上。腔室開口 21、 31同樣地一個在另一個之 上地設置在內部空間開口 14內,于是,使用者在套上手套時可以在第一腔室 20和第二腔室30之間進行選擇。此外,每一腔室20、 30的腔室開口21、 31結合在內部空間開口 14內,最 好是使腔室開口21、 31填充內部空間開口 14。為此目的,每一腔室的腔室開 口邊緣22、 32部分地連接到內部空間邊緣18。如圖l中示意地所示,每一腔 室開口邊緣的僅一部分連接到內部空間邊緣的一部分上。腔室開口邊緣和內部 空間邊緣之間的連接例如通過縫紉、粘結或熔接來形成。根據本發明,腔室20、 30具有至少一種腔室材料,而外層ll具有至少一 種外層材料。根據一實施例,第一腔室20具有一第一腔室材料,而第二腔室 30具有一第二腔室材料。第一腔室材料最好不同于第二腔室材料,這意味著, 諸腔室分別用不同材料層進行構造,因此,也執行不同的功能,其方式對應于 相應的實施例。腔室材料或外層材料用至少一個保護材料層45進行構造。腔室材料和外層 材料兩者都包含至少一個保護材料層的實施例也是可能的。
該保護材料層45具有以下材料層中的至少一個至少一個隔熱材料的一 層、至少一個功能層材料的一層、至少一個耐熱的和/或阻燃材料的一層、至少一個抗切割的材料的一層。保護材料層可具有上述這些層中的一個或多個層 的組合。較佳地,保護材料層連接到至少另一個紡織物層上,其用作為加強層 或作為一內襯層。所述至少一個保護材料層45保護所包圍的身體部分或手避 免與上述不希望的外部物質和/或外部物體接觸。在此情形中,服裝或手套可 包含一個或多個保護材料層,它們可在外層和/或一個腔室內或多個腔室內找 到。隔熱材料的保護材料層用于保護身體部分或手免受寒冷之目的,相反地, 防止熱量從身體傳輸到環境中去。根據一示范的實施例,隔熱材料是通常所使 用的隔熱材料中的至少一種,諸如脫脂棉、泡沫、無紡織物、氈、人造短纖維、 絨毛等。較佳地,隔熱材料是一多孔的材料,并因此是可滲透水蒸氣的。例如,諸如Thinsulate⑧或Thermolite⑧之類的材料可以用作為隔熱材料。在一示范的 實施例中,隔熱材料連接到一紡織的背襯層。在另一實施例中,隔熱材料借助于一可控制的隔熱結構來形成。根據該實 施例,隔熱結構具有至少一個可膨脹的隔間。該可膨脹的隔間由兩個柔性的不 透空氣且最好還防水的層形成,它們較佳地用粘結劑粘結而沿著隔間的周緣以 氣密方式彼此連接。可膨脹的隔間具有至少一個開口,空氣通過該開口可引入 到隔間內或者空氣可從隔間內出來而設定成一要求的體積。在隔熱結構的一優 選的實施例中,多孔的隔熱材料布置在可膨脹隔間的內部。多孔隔熱層布置在 兩個氣密層之間,如果合適的話,結合在粘結縫中,其中,粘結劑滲透通過多 孔的隔熱材料并連接該兩層以形成一防水而氣密的縫。對于一完全隔熱的特 性,隔熱層膨脹而使內隔熱材料變厚和蓬松。對于一減弱的隔熱特性來說,讓 空氣從隔間內出去,直到先前厚的隔熱材料被壓縮成一薄層為止。根據本發明的腔室20、30之一可以至少部分地具有可膨脹和可收縮的隔熱 結構。在手套的情形中,較佳的是分配給手背部區域的第一腔室設置有一可膨 脹的隔熱結構。功能層材料的保護材料層應被理解為意指抵抗液體和/或氣體物質入侵的 阻擋層。如此一個功能層可以是一隔膜、 一薄膜或一涂層。例如,存在一不滲
透液體的功能層,其形成一至少抵抗液體水的入侵、理想地還抵抗液體化學品 物質入侵的阻擋層。在一實施例中,該功能層不滲透液體但可滲透水蒸氣。功 能層也可以是可滲透水蒸氣和防風的,或者是可滲透水蒸氣、防水和防風的。 功能層的存在提高了服裝穿著的舒適性,因為穿戴者的出汗可從內部排出 到外部,同時阻擋水和/或風的入侵。因此,服裝總之是防水和可滲透水蒸氣 的。功能層也可以是一抵抗化學品和/或生物毒物的阻擋層。這些毒物可以液 體或氣體形式出現,呈浮質或顆粒的形式。功能層對于這些毒物基本上不滲透。"可滲透水蒸氣"應被理解為意指一低于150 m2Pa/W的水蒸氣傳輸阻力 Ret的材料。較佳地,功能層具有一低于20 n^Pa/W的Ret。如果功能層在至 少7kPa (0.07巴)的壓力下阻止液體水的入侵,則該功能層被認為是不滲透 液體的。較佳地,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具有大于7kPa的水入侵壓力。較佳地,功能層連接到至少一個紡織物材料層以形成一紡織的層疊物。紡 織物材料層可以是紡織或針織織物或是無紡的。諸如聚酯、聚酰胺(尼龍)、 聚烯烴和其它之類的大量材料可以考慮作為用于材料層的材料。較佳地,紡織 材料層是光滑的或粗糙的聚酯針織織物,或者在用作為消防保護衣服的情形 中,是芳族聚酰胺針織織物。在一實施例中,功能層可以呈一2層的層疊物形 式,一紡織材料層附連在功能層的一側上。功能層也可呈一 3層的層疊物形式, 然后, 一紡織材料層布置在功能層的每一側上。在另一實施例中,紡織物層疊物固定為一位于外層11的內側上的襯墊結 構,以使功能層朝向外層的內表面,而紡織物材料層面向服裝的內部空間。具 有上述防水和可滲透水蒸氣的功能層的紡織物層疊物可從W丄.Gore & Associates公司以GORE-TEX⑧層疊物的名稱購得。功能層材料也可包含化學和生物保護材料。這些保護材料保護以避免與呈 液體、浮質、蒸氣或顆粒形式的有害或有毒物質接觸。如現有技術中所知的, 這些保護材料特別地用來通過排斥和吸附、通過控制或其它方式的結合、通過 分解或破壞物質來防止有害或有毒物質傳輸通過功能層的厚度。例如,如此的 保護材料可具有吸附化學品的保護系統,該系統在吸附劑中吸附有害的化學 品,例如,基于活性碳的吸附。其它保護系統包括與有害物質反應并結合它們或分解它們(包括催化劑分
裂物質)的化學品或其它成分。對于化學和生物保護應用來說,例如,可以使用諸如可從W丄.Gore & Associates公司(Elkton, MD , USA)購得的 GORE-PAK⑧那樣的具有不滲透或有選擇地滲透層的層疊物。在另一實施例 中,功能層是阻礙化學和/或生物毒物的阻擋層,并具有至少一個不滲透液體、 不滲透空氣而可滲透水蒸氣的隔膜,以及基于吸附化學和/或生物毒物的吸附 劑(尤其是基于活性碳的吸附劑)的至少一個吸附層。功能層可具有多孔和/或非多孔的材料。例如,功能層可以是多孔的聚合物層和親水聚合物的可滲透水蒸氣的連續聚合物層復合而成。較佳地,多孔聚合 物層是一多微孔的聚合物隔膜。通常使用的多微孔隔膜具有5pm至500pm的厚度,最好在50至300pm之 間,尤其是在5pm至40pm之間。可考慮將合成聚合物和彈性體用于多微孔 隔膜的聚合物。合適的聚合物例如可以是聚酯、聚酰胺、包括聚丙烯和聚酯的 聚烯烴、聚酮、聚砜、聚碳酸脂、含氟聚合物、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共聚多 醚酯、共聚多醚酰胺等。特別首選的多微孔聚合物隔膜材料是膨脹多微孔聚四 氟乙烯(ePTFE)。由ePTFE制成的隔膜特別合適,因為它對于熱量和高溫非 常穩定且不燃燒也不熔化。這些材料的特征在于,敞開的多樣性、互連的微小空腔、高的空腔體積、 高強度、順從性、柔性、穩定的化學特性、傳送水蒸氣能力強以及具有優良的 去污特性的表面。專利US 3,953,566和US 4,187,390描述了這樣多微孔膨脹 PTFE隔膜,它們的內容由此結合于此。在一實施例中,ePTFE隔膜具有可滲透水蒸氣、連續、親水的聚合物層。 不局限于此,合適的連續的可滲透水蒸氣的聚合物還有聚氨酯家族、硅酮家族、 共聚多醚酯家族或共聚多醚酯酰胺家族。合適的親水成分的共聚多醚酯揭示在 US-A-4 493 870 (Vro顧raets)禾口 US-A-4 725 481 (Ostapachenko)中。合適 的聚氨酯在US-A-4 194 041 (Gore)中有描述。合適的親水成分可見US-A-4 2340 838 (Foy等人)。優選級的連續的可滲透水蒸氣的聚合物是聚氨酯,尤 其是那些包氧乙烯基(oxyethylene)單元的聚氨酯,如US-A國4 532 316 (Henn) 所述。較佳地,隔膜設置有一紡織物背襯材料,其給予隔膜附加的保護能力和強
度。背襯材料可以用連續的或不連續的粘結劑層層疊在功能層的至少一個表面 上。有利地是,背襯材料是紡織、針織、天然或合成的紡織物材料的紡織物片 狀結構。也可采用平紋棉麻織物和無紡織物。聚酯、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 酸酯、聚丙烯、玻璃纖維、含氟聚合物或用PTFE織成的紡織物尤其適合于紡 織物材料。或者,另一紡織物片狀結構可以布置在隔膜的另一表面上。阻燃和/或耐熱材料的保護材料層對由接觸火焰或極高溫造成的燃燒提供 一定程度的保護,其包括諸如合成纖維那樣的材料,尤其是芳族聚酰胺纖維和對芳族聚酰胺纖維,它們例如可以Nomex⑧名稱購得。對于該保護材料層的阻燃特性來說,材料具有足夠量的至少一種阻燃纖維 材料。在一實施例中,為了限制火焰擴散以符合標準EN 533 ( 1997),材料 的至少50%包括一阻燃的纖維材料。如此一纖維材料可以從以下材料群中選 擇,該材料組群包括芳族聚酰胺、聚酰亞胺、預氧化(preox)纖維、PBI 或三聚氰胺樹脂纖維材料。阻燃纖維材料必須是耐熱的。較佳地,阻燃纖維材 料用芳族聚酰胺形成。在一實施例中,保護材料層由100%芳族聚酰胺穩定纖 維組成。芳族聚酰胺是特別阻燃、耐熱和抗撕裂的。阻燃纖維材料最好呈紗線 的形式。阻燃纖維材料可用LOT值(極限氧指值)表征。LOT值對應于剛好 足夠用于仍在燃燒的材料的最低氧含量。LOI值大于30-40 %氧的聚合物系是 自熄滅的,即,固有阻燃的。技術上的聚合物具有16-30 %的LOI值。 一般來 說,LOI >25的纖維被認為是阻燃的。如果阻燃纖維材料的LOI值至少為25 則是理想的。以上所列的纖維材料的LOI值達到28-33,例如,聚酰亞胺達到 38的LOI值,PBI達到40的值,預氧化纖維甚至達到56-58的值。個別纖維 材料的LOI值可在文獻中找到,例如,可在德國的Denkendorf市的Institut fiir Textil-und Verfahrenstechnik (紡織物化學和化學纖維研究所)出版的 Denkendorf纖維表中找到。阻燃和/或耐熱保護材料層最好形成外層材料,至 少在諸如手套的手背部區域那樣的某些區域內。抗刺破和割破的保護材料層用于提供防止諸如切割和刺破之類機械外傷保 護之目的。用于此目的合適的材料可以是金屬紡織或針織織物,或以下材料的 特別穩定的紗線織成的紡織物材料芳族聚酰胺纖維、聚酰胺纖維、聚乙烯、 石墨、鋼或PTFE纖維。特別首選的是諸如Kevlar⑧那樣的對芳族聚酰胺纖維、
諸如Cordure⑧那樣的聚酰胺6.6紗線,或所列材料的紗線或纖維的混合。該抗 刺破和切割的保護材料層既可以是外層11的組成部分并至少部分地覆蓋外層 的內表面或外表面,也可以是第一或第二腔室材料的組成部分。第一腔室材料可具有至少一個第一保護材料層45a,其選自以上所述層的 組群。也可以將多個保護材料層組合在第一腔室材料中。較佳地,第一保護材 料層連接到至少一個紡織物層。此外,第一腔室材料可以只由一種紡織物材料 組成,或至少部分地由外層11形成。在一實施例中,第二腔室材料具有至少一個第二保護材料層45b,其可選 自以上所述層的組群,并且最好不同于第一腔室材料的第一保護材料層。也可 以這樣第二腔室材料具有至少一層紡織物材料、皮革或合成皮革。紡織物材 料可以是紡織或針織織物,并由諸如聚酯、聚酰胺、尼龍、聚丙烯、聚芳酰胺 和棉花之類的可能材料組成。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腔室材料至少部分地由外層11形成。外層11具有至少一個外層材料。外層形成服裝的最外區域并具有一與外部 環境接觸的外部區域。在一實施例中,外層11具有至少一個第三保護材料層 45c。作為一外層材料,第三保護材料層可形成整個外層或切成一定尺寸的外 層片,或除了外層材料之外另外提供。較佳地,外層11具有一外層材料和一 布置在外層材料內表面上的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附加地 可滲透水蒸氣。較佳地,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呈一手套插入件的形式,手套插 入件具有至少一個層疊物,該層疊物為一用多微孔的膨脹聚四氟乙烯(PTFE) 隔膜和一可滲透水蒸氣的聚氨酯層層疊而成,而后者用粘結劑連接到隔膜的一在另一手套實施例中,外層在手背部區域可用阻燃和/或抗刺破的材料制 成,而在手前部區域外層可用紡織物材料制成。圖2至7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該第一實施例描述了一防水手套,其 中,穿戴者可在御寒和較高的手指觸知性這兩個功能之間進行選擇。圖2示出 沿圖1中線II-II截取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其具有該第一實施例的附加材料層。 手套IO具有一包圍內部空間13的外層11。外層11具有呈手套插入件40形 式的不滲透液體的保護材料層45c,其完全地覆蓋外層11的內表面2。不滲
透液體的插入件40可借助于連接接片52附連到外層11,連接接片以防水的方式固定到插入件40的手指和拇指尖上。為此目的,連接接片52可以縫合到 外層11的手指和拇指尖上。此外,插入件40的手開口連接到內部空間開口 14。作為此的一種替代物,插入件40也可至少部分地用粘結劑粘結到外層11 的內表面12上,例如,借助于不連續的粘結劑層。內部空間13借助于第一內手套24和第二內手套34沿著其縱向軸線分成兩 個腔室。兩個內手套24、34分別地定尺寸,以使它們僅比內部空間13小一點, 因此,每一內手套本身可以填充內部空間13。兩個內手套24、 34沿著內部空 間的縱向軸線相鄰地布置在內部空間13內,并且彼此平行。每一內手套本身 呈內部空間的形狀。因此,內手套從手指尖延伸到內部空間開口 14,而對應 的內手套開口彼此相鄰,并結合入在內部空間開口 14內。第一腔室位于手背部區域16內并具有第一內手套24。第一內手套24由第 一腔室材料制成并具有隔熱材料42的第一保護材料層45a,該保護材料層連 接到一紡織物內襯層44上。隔熱層42和內襯層44可用粘結劑彼此粘結,例 如,借助于一不連續的或可滲透水蒸氣的連續的粘結劑層,該粘結劑層布置在 諸層之間。這兩層可同樣地只借助于沿著內手套的周緣延伸的接縫彼此連接起 來。隔熱層42用諸如脫脂棉那樣的多孔隔熱材料制成。代替多孔的隔熱材料, 也可設置可膨脹的隔熱結構。隔熱層42的厚度可根據需要的隔熱特性進行選 擇。除了隔熱層之外,對第一腔室還可設置其它的保護材料層。為了形成內手 套24,兩層第一腔室材料一個放置在另一個上面并彼此連接,例如,借助于 粘結劑粘結或縫合的方法,沿著連指手套或手指手套的周緣形狀進行連接。其 后,沿著該周緣接縫切割出或沖切出內手套。紡織物內襯層44朝向第一腔室 內部,并給予穿戴者愉快的穿戴感覺。第二腔室位于手前部區域17內并具有第二內手套34。第二內手套34由第 二腔室材料制成并具有一紡織物層46。代替紡織物層46,也可設置至少一個 第二保護材料層45b。在另一結構中,紡織物層46與呈非常薄的隔熱層形式的第二保護材料層組合。兩個內手套24、 34分別具有一手背部區域26、 36和一手前部區域27、 37。 兩個內手套24、 34的手背部和手前部區域的彼此鄰近的對應層形成一公共的
腔室壁,其為柔性材料層15。內手套的手背部和手前部區域最好彼此連接。這種連接可通過連續的或不連續的粘結劑粘結形成在全部的表面區域上,或較佳地通過縫合或粘結劑粘結方法部分地形成在內手套的開口區域內和指尖區域內。在第一內手套24朝向手套10的手背部區域16而第二內手套34朝向手 套10的手前部區域17的情況下,材料層15因此由第二內手套34的手背部區 域26和第一內手套24的手前部區域27形成。第一內手套24和第二內手套34布置在內部空間13內且在插入件40之內。 在此情形中,第一內手套24的手前部區域27和第二內手套34的手背部區域 36—個疊在另一個上面并形成柔性的材料層15,該柔性材料層沿著縱向軸線 在橫截面內將內部空間13分為兩個功能腔室。第一內手套24的手前部區域27和第二內手套34的手背部區域36的連接, 例如,通過借助于連接接片52連接內手套24、 34的指尖和拇指尖并通過連接 柔性材料層15的邊緣區域14內的內手套開口的諸邊緣來形成。根據另一結構, 手前部區域27和手背部區域36可以用粘結劑至少部分地彼此粘合。圖2示出將內手套24、34、插入件40和外層11彼此固定的一種可能方式。 防水插入件40在其指尖和拇指尖處設有連接接片52,該連接接片例如通過粘 結劑粘結或熔接方法分別在內側和外側上固定到插入件的每一指尖和拇指上, 且連接接片的一部分保持未予固定以用于固定之目的。重要的是不損壞不滲透 液體的插入件,損壞不滲透液體的插入件會失去不滲透液體的性能。在內連接 接片的未固定部分上,最好通過縫合方法來固定第一內手套24和第二內手套 34的相應指尖和拇指尖。外連接接片的未固定部分縫合到外層11上。第一內手套24和第二內手套34的內手套幵口分別形成第一腔室開口 21 和第二腔室開口 31,它們布置在內部空間開口 14內。內手套24、 34的邊緣 25、 35最好用縫合方法連接到內部空間開口的邊緣18上。然而,這只適用于 不屬于柔性材料層15的邊緣區域。柔性材料層15的諸層最好在它們的邊緣區 域19內彼此縫合。因此,第一內手套在手背部區域內的邊緣區域25最好用縫 合方法連接到內部空間開口的相應邊緣18上,而第二內手套34在手前部區域 內的邊緣區域35最好用縫合方法連接到內部空間開口的相應邊緣18上。柔性的材料層15沿著縱向軸線在內部空間13的橫截面內可自由地在手背
部區域16和手前部區域17之間移動。如果手8在第一內手套24內,則柔性
的材料層15定位成使受壓縮的第二內手套34在手前部區域17內,如果手8 在第二內手套34內,則柔性的材料層15定位成使受壓縮的第一內手套24在 手背部區域16內。
圖3示出第一實施例中的沿圖1的線III-III截取的截面圖,沒有一手在內 手套24、 34之一中。柔性的材料層15由第一內手套24的手前部區域27和第 二內手套34的手背部區域36形成。材料層15可移動地設置,并在內部空間 13內有足夠的尺寸,于是,它可被手壓到手背部區域16內或壓到手前部區域 17內。該橫截面周緣區域的放大詳圖從外向內地示出了外層11和插入件40, 外層11借助于一接縫54形成為外手套,而插入件40覆蓋住外層11的內表面 12。第一內手套24具有一將第一腔室材料連接到內手套的周緣接縫57。第二 內手套34借助于周緣接縫56形成。第一腔室材料具有第一保護材料層45a, 該第一保護材料層具有一隔熱材料層42和一紡織物內襯層44。第一和第二內 手套24、 34布置在插入件40內并填充內部空間13。
圖4示出根據圖2的一局部縱向截面圖,其中, 一手8放在第一內手套24 內,這就是說,處于第一使用者情形中。其結果,整個手8被隔熱材料42包 圍,因此能夠御寒。不滲透液體的插入件40另外還提供至少防止水入侵的保 護。第二內手套34在手前部區域17的區域內被壓平。
圖5示出沿圖4中的線V-V截取的橫截面圖,其中, 一手8放在第一內手 套24內。該截面截取在手腕部;在手套的拇指或手指區域內可獲得同樣的橫 截面結構。手8在第一內手套24內的事實意味著第二內手套34受壓縮在手套 IO的手前部區域17內。防水插入件40包圍住第一內手套24和第二內手套34。
圖6示意地示出根據圖2的局部縱向截面圖。手套在其結構上對應于圖2 的手套,不同之處在于,手8放在第二內手套34內,因此處于一第二使用者 情形中。第一內手套24受壓縮,于是,包括隔熱層42和紡織物內襯層44在 內的全部組件位于手套10的手背部區域16內。因此,手指和手的大約3/4周 圍區域沒有隔熱,只被第二內手套34的紡織物層46、插入件40和外層11包 圍。因此不再有厚的隔熱層42阻礙手指的靈巧性,手指具有足夠的運動自由 度來作握持運動。此外,由于手指只在手背部區域內具有一隔熱材料,所以手
指會受到一定的冷卻。
圖7示出通過圖7中的手套10的沿圖6中的線VII-VII截取的截面圖,手 8插入在第二內手套34內,因此,第一內手套24布置成它被壓縮在手套10 的手背部區域16內。因此,趨于阻礙手觸知性的較厚層布置在手背部區域16 內,允許手指在手前部區域17內很好地活動。
圖8至11是本發明可能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在該實施例的情形中,穿 戴者可在保護功能和手指很好的觸知性或很大的運動自由度之間進行選擇。保 護功能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并可單獨地或組合地包括防水和/或防風和/或保 護抵抗有害外部物質、防止刺破和/或割破、防熱或冷。例如,手套10可以是 一摩托車手套。對于摩托車手套的穿戴者,在騎摩托車或操縱摩托車時手指很 好的觸知性是重要的。然而,在特殊的情形中,保護免受氣候影響,尤其是手 套的防水性最為重要。
圖8示出根據圖2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其具有該第二實施例的附加材料層。 手套10具有一外層11,最好由皮革制成。這里,手套IO也具有一第一腔室 20和一第二腔室30,它們由柔性材料層15形成,該柔性材料層15沿內部空 間13的縱向軸線方向居中地劃分內部空間13的橫截面。第一腔室20分配到 手背部區域16,而第二腔室30分配到手前部區域17。第一腔室20由不滲透 液體的內手套60形成,第二腔室30由外層11的內表面12和內手套60的手 前部區域67形成。內手套60的手前部區域67同時代表柔性材料層15。內手 套60包括第一腔室材料并具有至少一個作為保護材料層的不滲透液體的層疊 物50。層疊物50具有至少一個不滲透液體且最好是防水的功能層41,該功能 層連接到至少一個紡織物內襯層44上。功能層另外還可是防風和可滲透水蒸 氣的。較佳地,可采用一防水、防風和可滲透水蒸氣的隔膜。在一實施例中, 層疊物50具有膨脹的聚四氟乙烯(ePTFE)做成的防水和可滲透水蒸氣的多 微孔隔膜,它最好設置在帶有連續的聚氨酯層的一表面上,并使一內襯材料層 疊在其上。包括如此一層疊物的內手套60例如可從德國的Putzbrun的W丄. Gore & Associates GmbH公司購得。這樣的內手套60特別可保護穿戴者免受 水的影響。
除了不滲透液體的層疊物,第一腔室材料可具有另外的保護材料層。例如,
不滲透液體的層疊物可設置有一隔熱層,或具有一抗切割的材料層。
內手套60可用粘結劑以點狀方式粘結到手套IO的手背部區域16;替代地, 也可采用格子形式或連續地涂敷的粘結劑。這里必須確保的是,只有內手套
60的手背部區域1連接到外層11上,以便可形成第二腔室30。尤其是,大約 只有一半的內手套60的邊緣連接到內部空間開口的邊緣,結果,內手套60 的手前部區域67在第一腔室20和第二腔室30之間形成柔性材料層15。
如參照圖2所述,內手套60也可借助于手套指尖處和拇指尖處的連接接片 予以固定。在此情形中,內手套60的周緣還圍繞外周緣連接到外層11的邊緣。 在類似于用粘結劑粘結方案的方式中,內手套60的邊緣連接到內手套60的手 背部區域1內的內部空間開口的邊緣上,結果,手前部區域67形成介于第一 腔室20和第二腔室30之間的柔性材料層15。
圖9示出沿圖8中線IX-IX截取的截面圖。內手套60的手前部區域67形 成兩個腔室20、 30之間的柔性材料層15。內手套60的手背部區域66借助于 不連續的粘結劑層55固定到外層11內表面12上。圖9中周緣區域的放大 詳圖示出這些層在該部分內放置在一起的方式。外層11借助于接縫54連接。
內手套60具有一保護材料層45,該保護材料層包含一由不滲透液體的功 能層41和紡織物內襯層44組成的層疊物50。借助于粘結劑接縫58而形成內 手套60。內手套的手背部區域66借助于不連續的粘結劑層固定到外層11上。
圖IO示出根據圖8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其中, 一手8放在第一腔室20內。 手8在不滲透液體的內手套60內,因此就在第一腔室20。第二腔室30受壓 縮,而內手套60的手前部區域67位于外層11的手前部區域17內。
圖11示出根據圖8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其中, 一手8放在第二腔室30內。 第一腔室20并因此整個內手套60被壓縮在手套IO的手背部區域16內。因此, 只是外層11覆蓋手8的底側,手套的穿戴者在此區域內具有很好的手指觸知 性。例如在騎摩托車時,可以可靠地實施手的動作。
圖12示出內手套24、 34、 60、 40,根據本發明,它們用來在外層ll的內 部空間13內形成第一腔室20或第二腔室30,或作為一手套插入件40,覆蓋 外層11的內表面12。較佳地,可采用具有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和至少一個紡 織物層的層疊物。還可以采用沒有紡織物層的層疊物。
內手套具有一第一材料層80和一第二材料層85。第一材料層和一第二材 料層兩者可都包括第一腔室材料或第二腔室材料。然而,它們也可包括不同的 材料。第一材料層和一第二材料層用合適的連接方法沿著所希望的周緣彼此連
接,由此形成接縫56、 57、 58。內手套用同樣結構的兩個相對的材料層形成, 且將一個放置在另一個之上,使相對側用相同材料制成。較佳地,該接縫是防 水的。設置一開口以便接納穿戴者的手。合適連接方法的實例是縫合、粘結劑 粘結、高頻密封、諸如超聲波熔接、微波熔接之類的熔接方法以及熱密封等。 在一實施例中,接縫借助于一合適的粘結劑形成,例如,聚氨酯粘結劑、熱熔 粘結劑或反應性熱熔粘結劑。
圖13示出沿圖12中線XIII-Xin截取的截面圖。該截面圖示出第一和第二 材料層80、 85的實施例。第一和第二材料層80、 85各具有一保護材料層45, 其連接到一紡織物的內襯層44上。保護材料層45和內襯層44可松散地一個 放置在另一個頂上,并只借助于內手套的周緣密封彼此連接。它們也可在其表 面區域上借助于一連續或不連續地涂敷的粘結劑層彼此連接。如果想要采用可 呼吸的材料層,則粘結劑層必須是可呼吸的連續粘結劑或不連續的粘結劑。可 呼吸的粘結劑是指親水的粘結劑。一可呼吸的親水粘結劑具有高度的水蒸氣滲 透性并在諸層之間實現良好的粘結劑粘結。可呼吸的粘結劑的實例包括聚酯-聚氨酯和濕固化的聚酯-聚氨酯。如果需要的話,粘結劑層也可包含填充劑。
不連續的粘結劑既可以是可呼吸的也可是非可呼吸的。不連續粘結劑可涂 敷在保護材料層50上或內襯層上。涂敷方法包括方格印刷、凹版印刷、噴濺 以及現有技術中公知的所有其它方法。
保護材料層包括不同的材料,視其所想要的保護功能而定。為了形成內手 套,保護材料層50和紡織物內襯層44借助于接縫57沿著所想要的手套周緣 彼此連接。
圖14示出另一實施例中沿圖12中線xm-xiii截取的截面圖。第一材料層
80和一第二材料層85相應地由防水的3層層疊物形成。3層層疊物包括防水 和可滲透水蒸氣的ePTFE隔膜48,其布置在兩個紡織物層44、 46之間。這些 層的彼此連接最好借助于不連續的粘結劑層來形成。借助于粘結劑接縫58, 兩個材料層80、 85以防水的方式連接到內手套。
實例 實例1:根據本發明的服裝形成為一滑雪手套的形式。一外手套用多個手套零件(切割成一定尺寸的片)形成。外手套包括一上 手部分、 一內手部分以及位于手指之間的手指側部分。諸部分彼此縫合。上手部分和手指側部分由單位面積重量為120 g/n^的聚酯組成。內手部分由與上 手部分相同的紡織物材料組成;在手指和手掌底側的區域內,也可采用皮革來 代替紡織物材料。外手套的外側應制成排斥水使而不易被水沾濕。可形成一不滲透液體的手套插入件。為此,可形成包括不滲透液體的功能 層和紡織物層的兩層紡織物層疊物。功能層是一多微孔的膨脹的聚四氟乙烯 (ePTFE)隔膜,根據US 4,194,041,其具有一可滲透水蒸氣的非多孔的聚氨酯涂層。使用聚氨酯粘結劑的多個粘結點,將功能層在一側上層疊有紡織物層。 該層疊物具有50-60 g/m"的重量(根據ISO 9073-1 )。通過將兩個紡織物層疊物一個放置在另一個上面,并沿著手套的輪廓以防 水方式將它們彼此連接起來,從而形成插入件。為此目的,將粘結劑小珠涂敷 在層疊物的紡織物層上。以手套插入件外周緣的形式放置粘結劑小珠。粘結劑 是一反應性的聚氨酯熱熔粘結劑。第二層疊物放置在第一層疊物上,且使各紡 織物層一個放置在另一個上面。將兩個層疊物緊壓在一起,由此強制粘結劑穿 過紡織物層到達功能層,并使兩個層疊物彼此連接。此后,用一沖切機沖切出 一呈手形式的完成的手套插入件。手套插入件是防水和可滲透水蒸氣的。如此 的手套插入件可從Feldkirchen的W丄.Gore & Associates GmbH公司購得。第一腔室形成為第一內手套的形式。為此目的,可設置兩層隔熱材料。隔 熱材料是每單位面積重量為40g/n^的Thinsulate⑧,其可從3M公司購得。在 一表面上,該隔熱材料設置刷有聚酯的有紡織物內襯層,其每單位面積重量為 90 g/m2。兩層隔熱材料一個放置在另一個上面,以使內襯層一個位于另一之 上。其后,諸層彼此縫合而形成一在尺寸上只稍許小于其外手套的手套。第二腔室形成為第二內手套的形式。為此目的,用刷有聚酯且其每單位面 積重量為卯g/n^的紡織物內襯材料縫合成一在尺寸上只稍許小于其外手套的手套。 為了完成根據本發明的手套,首先,兩個內手套彼此連接。為此,相應地 縫合上粘結劑帶作為兩個內手套的指尖和拇指尖處的連接接片。粘結劑帶是窄 的紡織品材料帶,其在一個表面上具有粘結劑涂層。可采用市場上出售的耐熱 粘結劑作為粘結劑涂層,最好是熱激活的粘結劑。兩個內手套的粘結劑帶相應 地彼此縫合在同一手指上。其后,第一內手套和第二內手套一個位于另一之上, 于是,一個放置在另一個上面的第二內手套的內襯材料的邊緣和第一內手套的 隔熱材料的邊緣可在開口區域內縫合。這就完成了柔性材料層。手套插入件轉到其左側上,使紡織物內襯層面向外。手套插入件連接到兩個內手套上,使粘結劑帶在指尖和拇指尖處粘結地附連到插入件的對應指尖和 拇指尖上。為此目的,粘結劑帶放置在相應的指尖上,通過暫時地加壓和加熱, 粘結劑涂層穿透紡織物材料到達功能層,并將粘結劑帶連接到插入件上。其后, 插入件重又轉回到其右側,由此,兩個內手套令其自身位于插入件內,且使它 們彼此相鄰和平行。在插入件開口的邊緣區域內,內手套仍然松散的邊緣可縫 合到插入件的邊緣上。對于完成的手套,插入件固定到位于外手套內的內手套上。為此目的,通 過暫時地加壓和加熱,另外的粘結劑帶固定在插入件的指尖和拇指尖上。外手 套轉向其左側,手指尖和拇指尖縫合到插入件粘結劑帶的自由端上。接著,外 手套轉回到其右側,由此,帶有兩個內手套的插入件位于外手套內。作為最后 的步驟,縫合外手套開口的邊緣,使插入件的邊緣被內手套的外邊緣整齊地包 圍起來。 實例2:根據本發明的服裝形成為一摩托車手套的形式。如實例1所述地形成外手套,不同之處在于,唯獨地采用了皮革作為材料。皮革材料的厚度為0.6mm。作為第一腔室,如實例1所述地形成一手套插 入件。接著,手套插入件固定在外手套內作為第一腔室。為此目的,插入件的 外表面在手背部區域內設置有一粘結劑層。粘結劑層是呈格子形式的聚氨酯 層,并借助于一可揭紙而熔化在表面上。插入件移到一可加熱的構造為一手形 式的模具上,以使插入件拉緊而沒有皺褶地放置在模具上。在插入件上曳拉外 手套,使外手套拉緊而沒有皺褶地放置在插入件上。在手背部區域上,粘結劑 層位于外手套內表面和插入件的表面之間。模具加熱到S11(TC,由此,粘結 劑熔化并連接手背部區域內的兩層。20秒之后,手套從模具中拉出。作為最 后的步驟,外手套邊緣縫合到手背部區域內的插入件的相關邊緣上,以使插入 件的手前部區域內的邊緣保持可在手套內自由地移動。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外層(11)的服裝,-所述外層(11)包圍至少一個內部空間(13),-所述內部空間(13)具有至少一個開口(14)以接納身體部分,-所述內部空間(13)分為至少兩個相鄰的腔室(20、30),-每一腔室具有至少一個腔室開口(21、31),所述腔室開口布置在所述內部空間(13)的開口(14)內,并用來有選擇地接納所述身體部分。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腔室(20、 30)彼 此平行地布置在所述內部空間(13)內。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腔室(20、 30) 中的每一個腔室具有所述內部空間(13)的形狀。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開口 (21、 31)填 充所述內部空間的開口 U4)。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空間開口 (14)具 有內部空間邊緣(18),而每一腔室開口 (21、 31)具有腔室開口邊緣(22、 32),且每一腔室開口邊緣(22、 32)連接到所述內部空間邊緣(18)。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空間(13)的橫截 面借助于至少一個柔性材料層(15)沿所述內部空間的縱向軸線的方向被分成 至少兩個相鄰的腔室(20、 30)。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腔室連接到所述外 層(11)。
8.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腔室(20、 30) 彼此連接。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空間(13)具有帶 有至少一個第一功能的第一腔室(20)和帶有至少一個第二功能的第二腔室(30)。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空間(13)具有帶 有第一腔室開口 (21)的第一腔室(20)和帶有第二腔室開口 (31)的第二腔 室(30),所述第一腔室(20)和所述第二腔室(30)彼此相鄰地布置,以使 所述腔室開口 (21、 31)在所述內部空間(13)的所述開口 (14)內彼此舭鄰 地布置。
1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20、 30)具有至 少一種腔室材料,而所述外層(11)具有至少一種外層材料。
12. 如權利要求9至ll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20)具 有第一腔室材料,而所述第二腔室(30)具有第二腔室材料。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材料不同于所 述第二腔室材料。
14. 如權利要求6和ll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層(15) 由至少一個腔室材料形成。
15. 如權利要求9至12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30)由第一腔室材料和所述外層材料形成。
16. 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材料和/或所述外層 材料具有至少一個保護材料層(45)。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材料層(45)具有 至少一層以下材料隔熱材料、功能層材料、耐熱和/或阻燃材料、抗切割的 材料。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層材料是不滲透液 體的。
19. 如權利要求n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層材料是可滲透水 蒸氣的。
20.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層材料是防風的。
21.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層材料具有多微孔 的聚合物隔膜。
22.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包括膨脹聚四氟乙烯。
23. 如權利要求12和16至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材 料具有第一保護材料層,該第一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隔熱材料的形式。
24. 如權利要求12和16至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材料具有第一保護材料層,該第一保護材料層帶有一層至少一種隔熱材料和一層 至少一種功能層材料。
25. 如權利要求12和16至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材料具有第一保護材料層,該第一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抗切割材料的形 式。
26.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材料具有可膨脹層。
27.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材料具有一層 紡織物材料。
28. 如權利要求12和16至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材 料具有第二保護材料層,該第二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隔熱材料的形式。
29. 如權利要求12和16至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材 料具有第二保護材料層,該第二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功能層材料的形式。
30. 如權利要求11和16至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材料具 有第三保護材料層,該第三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耐熱和/或阻燃材料的 形式。
31. 如權利要求11和16至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材料具 有第三保護材料層,該第三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材 料的形式。
32. 如權利要求ll和16至17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材料具 有第三保護材料層,該第三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抗切割材料的形式。
3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腔室借助于服裝插 入件形成。
3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空間具有第一腔室 (20)和第二腔室(30),所述第一腔室(20)借助于第一服裝插入件(24)形成,所述第二腔室(30)借助于第二服裝插入件(34)形成。
35. 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裝插入件(24) 和所述第二服裝插入件(34)彼此連接并固定到所述外層(11)。
36. 如權利要求12和34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裝插入件(24)具有所述第一腔室材料,而所述第二服裝插入件具有所述第二腔室材料。
3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裝是外套、褲子、手 套或鞋子。
38. —種手套(10),該手套具有一外層(11),包圍具有至少一個開口 (14)以便接納手(8)的內部空 間(13),一所述內部空間(13)分為至少兩個相鄰的腔室(20、 30), 一每一腔室具有腔室開口 (21、 31),且所述腔室開口布置在所述內部 空間(13)的所述開口 (14)內,并用來有選擇地接納手。
39.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腔室(20、 30)彼此平行地布置。
40.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每一腔室(20、 30) 具有所述手套(10)的形式。
41.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UO),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空間開口 (14) 具有內部空間邊緣(18),而每一腔室開口 (21、 31)具有腔室開口邊緣(22、 32),且每一腔室開口邊緣(22、 32)連接到所述內部空間邊緣(18)。
42.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空間(13) 的橫截面借助于至少一個呈手前部形式的柔性材料層(15)沿所述內部空間的 縱向軸線方向被分成至少兩個相鄰的腔室(20、 30)。
43.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設有手背部區域(16) 和手前部區域(17),且將所述內部空間(13)分為第一腔室(20)和與所述 第一腔室(20)相鄰的第二腔室(30),以使所述第一腔室(20)布置在所述 手背部區域(16)和所述第二腔室(30)之間,而所述第二腔室(30)布置在 所述第一腔室(20)和所述手前部區域(17)之間。
44.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內部空間(13) 分為帶有第一腔室開口 (21)的第一腔室(20)和帶有第二腔室開口 (31)的 相鄰的第二腔室(30),所述腔室開口 (21、 31)彼此毗鄰地布置在所述內部 空間的所述開口 (4)內并填充所述內部空間的開口 (14)。
45.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空間(13)具有帶有至少一個第一功能的第一腔室(20)和帶有至少一個第二功能的第二腔室(30)。
46.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腔室(20、 30)連接到所述外層(11)。
47.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腔室(20、 30)彼此連接。
48.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20、 30) 具有至少一種腔室材料,而所述外層(11)具有至少一種外層材料。
49. 如權利要求43至45和4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腔室(20)具有第一腔室材料,而所述第二腔室(30)具有第二腔室材料。
50. 如權利要求49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材料不 同于所述第二腔室材料。
51. 如權利要求48至49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 (30)由第一腔室材料和所述外層材料形成。
52. 如權利要求4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材料和/或所 述外層材料具有至少一個保護材料層(45)。
53. 如權利要求52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材料層(45) 具有至少一層以下材料隔熱材料、功能層材料、耐熱和/或阻燃材料、抗切 割的材料。
54. 如權利要求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層材料是不 滲透液體的。
55. 如權利要求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層材料是可 滲透水蒸氣的。
56. 如權利要求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層材料是防風的。
57. 如權利要求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層材料具有 多微孔的聚合物隔膜。
58. 如權利要求57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包括膨脹聚四氟乙烯。
59. 如權利要求49和52至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腔室材料具有第一保護材料層,該第一保護層呈一層至少一種隔熱材料的形 式。
60. 如權利要求49和52至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腔室材料具有第一保護材料層,該第一保護材料層帶有一層至少一種隔熱材料 和一層至少一種功能層材料。
61. 如權利要求49和52至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腔室材料具有第一保護材料層,該第一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抗切割材料 的形式。
62. 如權利要求59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材料具有可 膨脹層。
63. 如權利要求49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材料具有一層紡織物材料。
64. 如權利要求49和52至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材料具有第二保護材料層,該第二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隔熱材料的 形式。
65. 如權利要求49和52至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腔室材料具有第二保護材料層,該第二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功能層材料 的形式。
66. 如權利要求48和52至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 材料具有第三保護材料層,該第三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耐熱和/或阻燃材料的形式。
67. 如權利要求48和52至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 材料具有第三保護材料層,該第三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材料的形式。
68. 如權利要求48和52至53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 材料具有第三保護材料層,該第三保護材料層呈一層至少一種抗切割材料的形式。
69.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腔室借助于 內手套(插入件)(24、 34)形成。
70. 如權利要求69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手套(24、 34) 連接到所述外層(11)。
71.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空間具有第 一腔室(20)和第二腔室(30),所述第一腔室(20)借助于第一內手套(24) 形成,所述第二腔室(30)借助于第二內手套(34)形成。
72. 如權利要求71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手套(24、 34) 彼此固定并固定到所述外層(11)。
73. 如權利要求49和71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手 套(24)具有所述第一腔室材料,而所述第二內手套(34)具有所述第二腔室 材料。
74.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設有手背部區域(16) 和手前部區域(17),且將所述內部空間(13)分為第一腔室(20)和第二腔 室(30),所述兩個腔室彼此相鄰地布置,以使所述第一腔室(20)布置在所 述手背部區域(16)和所述第二腔室(30)之間,而所述第二腔室(30)布置 在所述第一腔室(20)和所述手前部區域(17)之間,所述外層(11)具有帶 有一層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材料的外層材料,所述第一腔室(20)借助于第一 腔室材料的第一內手套(24)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材料具有一層隔熱材料和一 層紡織物材料,所述第二腔室(30)借助于第二腔室材料的第二內手套(34) 形成,所述第二腔室材料具有一層紡織物材料。
75.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手套(10),其特征在于,設有手背部區域U6) 和手前部區域(17),且將所述內部空間(13)分為第一腔室(20)和相鄰的 第二腔室(30),所述兩個腔室彼此毗鄰地布置,以使所述第一腔室布置在所 述手背部區域(16)和所述第二腔室(30)之間,而所述第二腔室(30)布置 在所述第一腔室(20)和所述手前部區域(17)之間,所述第一腔室(20)借 助于內手套(24)形成,所述內手套具有一層不滲透液體的功能層材料和一層 紡織物材料。
76. 如權利要求3S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是可以拉入到外手 套內的內手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例如呈手套形式的服裝,該服裝包括外層,該外層包圍至少一個內部空間,該內部空間具有用以接納諸如手之類的身體部分的開口,并被分為至少兩個相鄰的腔室。每一腔室具有至少一個腔室開口,該腔室開口布置在內部空間的開口內并有選擇地接納諸如手之類的身體部分。各腔室的材料可用至少一層保護材料構成,該保護材料例如可設有隔熱材料、功能層材料、抗切割材料、耐熱和/或阻燃材料。本發明設計使手套的使用者能選擇地將他/她的手放入根據所想要的保護效果設置的腔室之一,而未使用的腔室以壓縮的形式放置在內部空間中。
文檔編號A41D19/00GK101166434SQ200680014606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29日
發明者H·克魯格, M·高爾特 申請人:W.L.戈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