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毛發保持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毛發束巻曲成規定形狀時使用的毛發保持具。
技術背景下述專利文獻l (特開2003-319815號公報)中記載了一種毛發保 持具,它以能夠從一端的開口部插入并向另一端開口部貫穿毛發束的 方式,由薄片形成的筒狀體來構成。在專利文獻1中,作為該毛發保 持具的筒狀體的一個例子,記載了 "一種筒狀體,不具有長度方向上 的實質性的伸縮性,由2個薄片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彼此結合來形成, 其中一個薄片的泰伯剛度在0.4mN,m以下,另一個薄片的泰伯剛度超 過0.4mN'm"。根據這樣的筒狀體構成的毛發保持具,即使不使用棒(中芯),也 可以給插入于筒狀體中的毛發束容易并且可靠地賦予美麗的巻曲。 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2003-319815號公報但是,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毛發保持具存在如下問題例如,在 將大量毛發束插入于筒狀體中的情況下,或者將受傷(損傷)的毛發 束巻曲進行燙發處理的情況下,在筒狀體的取發口 (一端的開口部) 附近毛發容易彎折。如果毛發彎折則以毛發彎折的形態被巻曲,因此 是不優選的,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可能發生斷毛。發明內容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毛發保持具,該毛發保持具即 使在將大量毛發束插入于筒狀體的情況下,或者將受傷的毛發束巻曲 的情況下,在筒狀體的取發口附近的毛發也難以彎折。本發明通過提供一種毛發保持具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毛發 保持具由被構成為能夠從一端的開口部插入并向另一端的開口部貫穿 毛發束的筒狀體來形成,上述筒狀體由在巻曲時位于內側的一面薄片以及巻曲時位于外側的另一面薄片形成,該一面薄片和/或另一面薄片的泰伯剛度在0.4mN,m以上,在上述筒狀體的上述一端的開口部,設 置有緩和施加在插入到該開口部的毛發束上的應力的應力緩和機構。
圖1 (a)是表示本發明毛發保持具的第1實施方式的正面立體圖。 圖1 (b)是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背面立體圖。 圖1 (c)是圖1 (b)所示的C-C截面圖。圖2是表示通過巻曲呈巻曲狀態的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 立體圖。圖3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筒狀體的一端的開口部 側的背面圖。圖4 (a)是依次表示使用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來使毛發束 巻曲的順序的立體圖。圖4 (b)是依次表示使用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來使毛發束 巻曲的順序的立體圖。圖4 (c)是依次表示使用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來使毛發束 巻曲的順序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毛發束插入并貫穿狀態的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 的立體圖。圖6 (a)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筒狀體的一端的開 口部側的背面圖(圖3的對應圖)。圖6 (b)是圖6 (a)所示X-X截面圖。圖7 (a)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筒狀體的一端的開 口部側的立體圖。圖7 (b)是圖7 (a)的側面圖。圖8是表示第4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筒狀體的一端的開口部 側的背面圖(圖3的對應圖)。圖9是表示第5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筒狀體的一端的開口部 側的背面圖(圖3的對應圖)。圖10 (a)是表示第6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筒狀體的一端的開 口部側的背面圖(圖3的對應圖)。圖10 (b)是表示第6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另一面薄片的素材的圖。圖11 (a)是表示第7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彎曲板狀部件的立 體圖。圖11 (b)是表示第7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的筒狀體的一端的開 口部附近的截面圖(圖6 (b)的對應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關于其優選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第1實施方式,參照附圖對本 發明的毛發保持具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1如圖1 (a) 圖3所示,是被構成為 能夠從一端的開口部21插入并向另一端開口部22貫穿毛發束的,由 筒狀體2構成的毛發保持具。筒狀體2由巻曲時位于內側的一面薄片 23A以及巻曲時位于外側的另一面薄片23B形成, 一面薄片23A禾口/ 或另一面薄片23B的泰伯剛度(Taber stiffoess)在0.4mN.m以上。在 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處設置有緩和施加在被插入到開口部21 中的毛發束上的應力的應力緩和機構。下面對本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1進行更詳細的說明。本實施方 式的毛發保持具1如圖1 (a) 圖1 (c)所示,是以筒狀體2、延伸 部4以及巻曲固定片3作為主體而構成的。筒狀體2如圖1 (a) 圖1 (c)所示,被構成為能夠從一端的開 口部21插入并向另一端的開口部22貫穿毛發束H (參照圖4 (a) 圖4 (c)),具有扁平形狀。筒狀體2由一面薄片23A和另一面薄片 23B結合而形成。具體地說,筒狀體2是由一面薄片23A和另一面薄 片23B在其長度方向兩側部24、 24上彼此結合而形成的。 一面薄片 23A為在巻曲時位于內側的薄片,另一面薄片23B為在巻曲時位于外 側的薄片。筒狀體2的大小可根據毛發的長度、巻曲的部位、毛發束的插入 量而適當地進行設定,但優選長度為50 350mm,寬度為20 100mm。作為基材薄片23 (在同時對一面薄片23A和另一面薄片23B進行 說明時,用"基材薄片23"的表述)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舉出無紡 布(聚乙烯無紡布、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無紡布)、織布、網狀薄片、 多孔或者非多孔性的樹脂膜(聚乙烯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 紙、高分子材料片、橡膠片、或者它們的復合體等。基材薄片23的厚 度優選為30 500|im。另一面薄片23B上設置有,在長度方向上間隔的多個在薄片寬度 方向上延伸的裂縫26。形成裂縫26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另一面薄片 23B的伸長性。在本實施方式中,裂縫26的兩端部26A通過沖孔加工 而形成為圓形,兩端部26A以外的中央部26B通過用薄刃進行切斷加 工而形成。此外,在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側,設置有能夠卡合 于巻曲保持部51 (后述)上的卡合薄片52。在卡合薄片52上也形成 裂縫26,另一面薄片23B被這些裂縫26分割,但是作為其整體成為 帶狀片。卡合薄片52可以使用各種能夠卡合于巻曲保持部51上的材 料,例如可以使用無紡布。由于卡合薄片52與巻曲保持部51的卡合 位置,根據筒狀體2的巻徑的不同而在筒狀體2的長度方向上發生變 化,因此優選具有一定的長度,例如長度為2 15cm。在本實施方式中, 一面薄片23A由每平方米克重(grammage)為 150g/n^的聚酯無紡布構成,沒有形成有裂縫26。另一面薄片23B由 每平方米克重(grammage)為50g/m2的聚酯無紡布構成,形成有10 個裂縫26。一塊面薄片23A和另一塊面薄片23B的一者或兩者的泰伯剛度在 0.4mN,m以上,優選在lmN,m以上。如果具有這樣大的泰伯剛度,即 使不使用巻芯(棒),也可以將插入并貫穿有毛發束H的筒狀體2容 易地巻曲成美麗的巻曲形狀。在基材薄片23的任意一個的泰伯剛度在0.4mN,m以上的情況下, 優選一面薄片23A的泰伯剛度在0.4mN.m以上。進一步優選兩個基材 薄片23的泰伯剛度均在0.4mN.m以上。從易于巻曲筒狀體2的觀點出發,上述泰伯剛度的上限值為 10mN.m。并且,上述"泰伯剛度"是根據JISP8125中規定的"剛度試驗方 法"所測定的泰伯剛度。在另一面薄片23B的兩側部24的外表面上,如圖1 (b)和圖1 (c)所示,分別結合有寬度與其接合部(密封部)的寬度幾乎相同的 帶狀增強部件B、 B。通過在另一面薄片23B上接合增強部件B,可以 提高筒狀體2整體的泰伯剛度。但是,由于增強部件B僅僅設置在筒 狀體2的兩側部24,因此不會使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的開口的 容易度特別下降,毛發束H向筒狀體2的插入性也不會特別下降。筒狀體2以保持巻曲成規定形狀的狀態的方式進行巻曲。具體地 說,如圖2所示,筒狀體2以保持另一面薄片23B為外側的巻曲成滾 筒狀的狀態的方式,通過規定的機構進行巻曲。因此,如圖1 (a) 圖1 (c)所示,在使筒狀體2成為在其長度 方向上延伸的狀態,并從該狀態釋放時,如圖2所示,其自發巻曲成 滾筒狀。由該筒狀體2構成的毛發保持具1的優點在于不需要巻曲操 作,不需要用于保持巻曲形態的夾具等機構。為了將筒狀體2巻曲,例如,將筒狀體2巻曲成滾筒狀,通過規 定的機構來保持其巻曲形態,在該狀態下將筒狀體2加熱至規定溫度 即可。在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的端部上,如圖l (a) 圖1 (c) 所示,設置有從一面薄片23A向筒狀體2的長度方向(與毛發束H的 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4。在本實施方式中, 一面薄片 23A與延伸部4形成為一體。在延伸部4的另一面薄片23B的相對側上,設置有巻曲保持部51。 巻曲保持部51能夠卡合于卡合薄片52,通過將巻曲保持部51卡合于 巻曲狀態的筒狀體2的卡合薄片52,來維持筒狀體2的巻曲狀態。作 為巻曲保持部51,例如可以采用機械固定件(mechanical fastener)的 公部件。巻曲保持部51通過與另一面薄片23B的素材的組合,能夠與另一 面薄片23B卡合。在筒狀體2的另一端的開口部22的附近的兩側部24上,分別設 置有從兩側部24在筒狀體2的寬度方向上延伸出的巻曲固定片3、 3。巻曲固定片3具有半圓弧形狀。一面薄片23A、另一面薄片23B以及增強部件B的任意一個均具 有對應于巻曲固定片3的延伸區域,因此,巻曲固定片3由一面薄片 23A、另一面薄片23B以及增強部件B的該延伸區域的層疊體形成。此外,適當地設定巻曲固定片3的形成方法、形狀、大小、厚度、配置等。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處設置有緩和施加在被插入到開口部 21中的毛發束H的應力的應力緩和機構。本實施方式的應力緩和機構, 是設置在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上,不結合于一面薄片 23A的翼61。翼61由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側的一部分區域構成, 不與一面薄片23A以及延伸部4相結合。翼61的長度(筒狀體2的長 度方向上的長度)可以適當設定,但是優選為1 30mm,更優選為5 15mm。因此,翼61被形成為,以在筒狀體2的兩側部24的結合部的、 連接一端的開口部21側的端部的線61A作為基端,從一面薄片23A 開始巻曲。此外,翼61的形狀,不限于第1實施方式的翼61那樣的 矩形形狀,還可以是例如梯形形狀、半橢圓弧形狀、半圓弧形狀。在翼61上設置有在筒狀體2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裂縫62。適當地 設定裂縫62的長度、數量、間隔等。裂縫62的長度可以是,例如從 翼61的一端部開始超出上述線61A的長度,具體地說,可以為2 40mm。裂縫62的數量可以為例如1 8個。裂縫62的間隔可以為例 如5 20mm。接著,作為本發明的毛發保持具的第1實施方式之一的使用狀態, 參照圖4 (a) 圖4 (c),對通過燙發處理直接使毛發(頭發)巻曲 的情況進行說明。首先,根據毛發束H的量或所希望的巻曲形狀,使用由具有適當 長度和寬度的筒狀體2構成的毛發保持具1,將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 部21開口為橢圓形狀,如圖4 (a)所示,將毛發束H插入到一端的 開口部21中。將毛發束H插入并貫穿于筒狀體2中之后,如圖4 (a)和圖4 (b) 所示,使筒狀體2從其另一端的開口部22側開始,以一面薄片23A為內側巻曲。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筒狀體2以保持巻曲成規定形狀的 狀態的方式進行巻曲,因此雖然會自發巻曲,但是如果通過用手把持 巻曲固定片3來巻曲筒狀體2,則可以將筒狀體2可靠地并且根據需要 來緊緊地進行巻曲。巻曲筒狀體2之后,如圖4(c)所示,將巻曲保持部51和卡合薄 片52卡合。其結果,筒狀體2被固定為規定巻徑的巻曲狀態。隨后,從筒狀體2的外側給毛發束H賦予燙發用毛發處理劑。經 過規定時間后,從筒狀體2中取出毛發束H,進行洗發等,從而完成 燙發處理。此外,在將毛發束H從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插入時,為了 更平滑地插入毛發束H,也可以使該開口部21的開口成為正圓形形狀 的開口。如果使用設置有能夠鉤住毛發束H的鉤部的毛發插入具(圖 中未示出),可以容易將毛發束H插入并貫穿于筒狀體2中。也可以 將毛發束H的前端從筒狀體2的另一端的開口部22取出。因此,當插入并貫穿有毛發束H的筒狀體2以一面薄片23A為內 側巻曲時,由于插入并貫穿于筒狀體2內的巻曲的毛發束H的欲恢復 為直線狀的力,會給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附近的毛發束H施加 彎曲方向的應力。于是,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1,在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 部21處,作為用于緩和施加在插入到開口部21中的毛發束H的應力 的應力緩和機構,在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側的區域,設 置有不與一面薄片23A結合的翼61 。因此,如圖5所示,翼61在從一面薄片23A分離方向上巻曲,緩 和了施加在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附近的毛發束H上的應力。而 且,如果翼61被毛發束H在巻曲方向上按壓,通過其反力,筒狀體2 在圖5所示箭頭D的方向上被按住。從這一點來看也可以緩和在筒狀 體2的一端的幵口部21附近的毛發束H上施加的應力。其結果,在將 大量毛發束H插入并貫穿于筒狀體2中的情況下,或者巻曲受損的毛 發束H的情況下,也難以彎折插入于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中的 毛發束H。而且,在本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1中,由于在翼61上形成有裂縫62,翼61 —邊在筒狀體2的寬度方向上擴展一邊巻曲,容易進一步 緩和在毛發束H上施加的應力。接著,對本發明的毛發保持具的其它實施方式第2實施方式 第7 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關于第2實施方式 第7實施方式,主要說明與 第1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對于不特別說明的點適用對第1實施方式的 說明。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地使用第2實施方式 第7實施方式,可 以獲得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第2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被形成為,使翼61向一面薄片23A產 生復原力(如圖6所示,將連接一端的開口部21側的端部的線61A作 為基端,在圖6 (b)所示箭頭的方向上產生復原力)。其它結構與第 l實施方式相同。在第2實施方式中實現了如下構成,g卩,如圖6 (a) 和圖6 (b)所示,在翼61的兩側部結合有增強部件B,通過增強部件 B的剛性,翼61向一面薄片23A產生復原力。翼61的兩側部的增強 部件B,是一面薄片23A的兩側部24的增強部件B的延長部分。而且,以翼61向一面薄片23A產生復原力的方式形成的結構,除 了在翼61上設置增強部件B的構成之外,還可以通過例如,以向一面 薄片23A產生復原力的方向其形狀被記憶的形狀記憶材料來形成翼61 而實現。第2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如前所述,除了第1實施方式的毛 發保持具的構成之外,還包括以翼61向一面薄片23A產生復原力的方 式形成的構成。因此,除了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還具有 以下效果。具體地說,即使反復使用毛發保持具,翼61也難以疲勞。 疲勞的翼61容易在使用毛發保持具時造成麻煩,同時容易造成操作不 便,此外,難以通過翼61產生應力緩和效果(緩和在毛發束上施加的 應力的效果)。因此,通過向一面薄片23A產生復原力并且難以疲勞 的翼61,在使用毛發保持具時不會造成麻煩,并且難以造成操作的不 便,而且,通過翼61可以持續應力緩和效果。而且,如果翼61的復原力過強,反而會損害作為本發明最初目的 的應力緩和效果。因此,翼61的復原力優選設定在不損害應力緩和效 果的范圍內。在第3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中,如圖7 (a)和圖7 (b)所示, 應力緩和機構為設置在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上的膨出 部。該膨出部是通過使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側的區域向 從一面薄片23A分離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的。該形狀可以通過,例如, 使另一面薄片23B的包括端邊緣25的一端的開口部21側的區域,塑 性變形成在從一面薄片23A分離方向上巻曲的形狀來形成。另一面薄 片23B的突出量L1被適當地設定,優選5 30mm。根據如此構成的第3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當插入并貫穿有毛 發束H的筒狀體2巻曲時,由于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附近的毛 發束H能夠向形成膨出部的另一面薄片23B側移動,可以緩和施加在 毛發束H上的應力。因此,可以獲得與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相 同的效果。在第4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中,如圖8所示,應力緩和機構是 設置在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側的切口 25。該切口 25成 為向另一端開口部22凹陷的形狀。作為切口25的形狀,可以舉出例 如半橢圓形狀、半圓形狀。適當地設定切口量L2,優選5 30mm。根據如此構成的第4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當插入并貫穿有毛 發束H的筒狀體2巻曲時,由于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附近的毛 發束H能夠向切口 25的端邊緣側移動,可以緩和施加在毛發束H上 的應力。因此,可以獲得與第l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相同的效果。在第5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中,如圖9所示,應力緩和機構是 設置在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上的低負荷伸長材料(在低 負荷下伸長的材料)63。可以適當設定低負荷伸長材料63的長度(筒 狀體2的長度方向的長度),優選10 50mm。"低負荷伸長材料"是 指在5N負載時伸長率在5。/。以上的材料。作為低負荷伸長材料63,可 以舉出例如聚乙烯無紡布、聚丙烯無紡布、聚酯無紡布、橡膠絲制紡 布、橡膠纖維制無紡布等。低負荷伸長材料63的一部分(更靠近一端的開口部21的部分, 參照圖9)上存在有與一面薄片23A未結合的部分E。在將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側的區域由低負荷伸長材 料63構成的情況下,將低負荷伸長材料63和在低負荷下不伸長的材料在長度方向上結合為一體,或者將這兩材料配置成不結合而以在長 度方向上連續的方式使其一部分重疊即可。根據如此構成的第5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當插入并貫穿有毛發束H的筒狀體2巻曲時,由于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附近的毛 發束H按壓低負荷伸長材料63并使其伸長,從而能夠在從一面薄片 23A分離的方向上移動,可以緩和施加在毛發束H上的應力。因此, 可以獲得與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相同的效果。在第6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中,如圖10 (a)所示,應力緩和機 構是設置在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上,筒狀體2的寬度方 向的折疊部分64。寬度方向上的折疊量根據所要求的應力緩和量來適 當設定即可。如圖10 (a)所示的折疊的另一面薄片23B,是例如如圖10 (b) 所示,使用成為一端的開口部21的一側區域64'形成五角形的素材, 以該區域64,成為矩形形狀的方式,通過在配置成V字形的2個折疊 線64A、 64A上折疊而形成的。在該狀態下,如果將一面薄片23A與 另一面薄片23B在成為筒狀體2的兩側部24的區域上接合,就形成筒 狀體2。根據如此構成的第6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當插入并貫穿有毛 發束H的筒狀體2巻曲時,由于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附近的毛 發束H按壓一端開口部21側的折疊部分64并使其擴大,從而能夠在 從一面薄片23A分離的方向上移動,可以緩和施加在毛發束H上的應 力。因此,可以獲得與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6實施方式中,應力緩和機構也可以是設置在另一面 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側的,筒狀體2的寬度方向的松弛部分(未 圖示)。在第7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中,如圖11 (a)和圖11 (b)所示, 應力緩和機構是彎曲板狀部件65,該彎曲板狀部件65設置在另一面薄 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上,從一端的開口部21延伸出并且從一端 的開口部21延伸出的部分65A從一面薄片23A向另一面薄片23B彎 曲。13本實施方式的彎曲板狀部件65,如圖11 (a)所示,由正面看為大致三角形、從側面看上端部側彎曲的板狀部件形成。彎曲板狀部件65由例如樹脂膜、金屬形成。如圖11 (b)所示,彎曲板狀部件65結 合于另一面薄片23B的一端的開口部21的內面側,從一端的開口部 21延伸出的部分65A從一面薄片23A向另一面薄片23B彎曲。根據如此構成的第7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當插入并貫穿有毛 發束H的筒狀體2巻曲時,由于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附近的毛 發束H能夠向彎曲板狀部件65的延伸出的部分65A側移動,可以緩 和施加在毛發束H上的應力。因此,可以獲得與第1實施方式的毛發保持具相同的效果。此外,彎曲板狀部件65,如前所述,可以與筒狀體2的另一面薄 片23B結合,但是也可以與其不結合。不結合于另一面薄片23B的彎 曲板狀部件65,當從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插入毛發束H時, 設置在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來使用。在這樣設置彎曲板狀部件 65之后,如果在彎曲板狀部件65與一面薄片23A之間插入毛發束H, 可以獲得與彎曲板狀部件65結合于另一面薄片23B的毛發保持具[參 照圖11 (b)]相同的效果。或者,在使用筒狀體2巻曲毛發束H之后,將彎曲板狀部件65插 入另一面薄片23B和毛發束之間,也可以獲得與彎曲板狀部件65結合 于另一面薄片23B的毛發保持具[參照圖11 (b)]相同的效果。本發明的毛發保持具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要 意的前提下可以對其進行適合的變更。應力緩和機構,只要是緩和施加在插入于筒狀體的一端的開口部 的毛發束上的應力的機構,就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的各應力緩和機構。一面薄片23A和另一面薄片23B可以由一片薄片素材來形成。在 該情況下,將該薄片素材的寬度方向中央部作為折疊線進行折疊形成 筒狀體2即可。此外,本發明的毛發保持具不限于適用在通過燙發處理使毛發巻 曲的情況,還可以適用于如下的使毛發巻曲的情況巻曲毛發束之后 通過干燥器等進行熱處理的情況;將干燥的毛發以巻曲狀態保持的情 況;將潤濕狀態的毛發以巻曲狀態保持并使其自然干燥的情況。根據本發明的毛發保持具,在筒狀體的取發口附近的毛發難以彎折。
權利要求
1.一種毛發保持具,其特征在于,由被構成為能夠從一端的開口部插入并向另一端的開口部貫穿毛發束的筒狀體來形成,所述筒狀體由卷曲時位于內側的一面薄片以及卷曲時位于外側的另一面薄片形成,該一面薄片和/或另一面薄片的泰伯剛度在0.4mN·m以上,在所述筒狀體的所述一端的開口部,設置有緩和施加在插入到該開口部的毛發束上的應力的應力緩和機構。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毛發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應力緩和機構是設置在所述另一面薄片的所述一端的開口部上并且與所述一面薄片不結合的翼。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毛發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翼上結合有增強部件,通過該增強部件的剛性,所述翼向所述一面薄片產生復原力。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毛發保持具,其特祉在于, 所述應力緩和機構是設置在所述另一面薄片的所述一端的開口部的膨出部。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毛發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應力緩和機構是設置在所述另一面薄片的所述一端的開口部的切口 。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毛發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應力緩和機構是設置在所述另一面薄片的所述一端的開口部的低負荷伸長材料。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毛發保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應力緩和機構是設置在所述另一面薄片的所述一端的開口部 的,所述筒狀體的寬度方向上的折疊部分或松弛部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毛發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應力緩和機構是設置在所述另一面薄片的所述一端的開口部 的彎曲板狀部件,該彎曲板狀部件從該一端的開口部延伸出,并且從 該一端的開口部延伸出的部分從所述一面薄片向所述另 一面薄片彎 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毛發保持具(1),其由被構成為能夠從一端的開口部(21)向另一端的開口部(22)插入并貫穿毛發束的筒狀體(2)構成,筒狀體(2)由卷曲時位于內側的一面薄片(23A)以及卷曲時位于外側的另一面薄片(23B)形成,該一面薄片(23A)和/或另一面薄片(23B)的泰伯剛度在0.4mN·m以上。在筒狀體(2)的一端的開口部(21),設置有緩和施加在插入到該開口部(21)的毛發束上的應力的應力緩和機構。
文檔編號A45D2/18GK101262794SQ200680033429
公開日2008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2日
發明者東城武彥, 折井孝男 申請人:花王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