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鞋體的鞋跟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避震及助彈效用 的鞋體的鞋跟結構。
背景技術:
高跟鞋,顧名思義是由一具有高度的鞋跟9 4,其承接并支撐于一 鞋體9的末端9 1,使該鞋體9的末端9 1與前端9 2形成一斜面9 3 , 而高跟鞋具有將腿部曲線拉長的修飾效果,因此深得女性朋友們的喜愛。 然而,傳統高跟鞋的鞋跟9 4通常是使用一硬性材質且為一體成型,其 缺點在于行走時,地面會施予高跟鞋一反向作用力,而此一反向作用力 將會通過該鞋跟9 4直接傳達反應至腳跟8,若長時間穿著將會造成人 體的不適感,且當施予腳跟反作用力累積至一段時日后,人體足部以及 膝蓋的關節更會受到傷害,再者,該硬質材料的鞋跟9 4與地面碰觸時 會發出擾人的噪音,因此,如何減少對人體造成傷害,且減少噪音的產 生,則為本實用新型欲解決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種鞋體的鞋跟結構,其可達到避震并可保護人體關節 及后腦的功效,使行走時會更加輕松且不費力,并可消除行走時,因鞋 跟與地面碰觸而發出擾人的噪音。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鞋體的鞋跟結構,該鞋體具有一腳掌部與一腳跟部,而該鞋跟 結構設于該鞋體的腳跟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彈性結構,該彈性結構 具有一彈性元件,其于頂、底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 部,其中該第一定位部與該腳跟部相接,而該第二定位部于遠離該彈性 元件一端設有一底座,且該底座與該鞋體的腳掌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前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中腳跟部具有多個貫孔,而該第一定位部
4具有多個對應該腳跟部各貫孔的固定孔,并借由多個固定元件穿伸過各 貫孔而固定于各固定孔,以將該彈性結構固定于該腳跟部的下方。
前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中第二定位部具有一個以上的定位孔,而 該底座具有一容置空間,供容置該第二定位部,且該容置空間內凸設有 一個以上的定位柱,該定位柱是配合該定位孔所設,且該定位柱是可供 插置入該定位孔,以將該彈性元件定位于該底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鞋體的鞋跟結構,該鞋體具有一腳掌部與一腳跟部,而該鞋跟 結構設于該鞋體的腳跟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跟部,其是固定于該鞋 體的腳跟部,并以該腳跟部向下延伸凸設; 一彈性結構,其是接設于該 跟部,而該彈性結構具有一彈性元件,其于頂、底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 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是與該跟部相接,而該第二定位 部于遠離該彈性元件一端設有一底座,且該底座與該鞋體的腳掌部是位 于同一水平面。
前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中腳跟部設有多個貫孔,該第一定位部具 有配合各貫孔所設的多個固定孔,而該跟部具有配合該腳跟部各貫孔與 該第一定位部各固定孔所設的穿孔,并以多個固定元件依序穿伸過各貫 孔、各穿孔與各固定孔,而將該跟部與該彈性結構固定于該腳跟部下方。
前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中第二定位部具有一個以上的定位孔,而 該底座具有一容置空間,供容置該第二定位部,且該容置空間內凸設有 一個以上的定位柱,該定位柱配合該定位孔所設,且該定位柱供插置入 該定位孔,以將該彈性元件定位于該底座。
前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中彈性元件是由鄰近該第一定位部的一端 以漸擴狀朝該底座方向延伸。
前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中彈性元件是由鄰近該第一定位部的一端 以漸縮狀朝該底座方向延伸。
前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中跟部設有一容置槽,供容置該彈性結構, 且該容置槽具有一向下的開口,而該第一定位部與該容置槽底部相抵接, 該第二定位部于遠離該彈性元件一端設有一底座,該底座與該鞋體的腳 掌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前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中跟部與該底座的外徑為一致,且該彈性 元件突伸于該容置槽的開口 ,并使該底座與該開口間具有一壓縮裕度,
該壓縮裕度為1 1 0 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達到避震并可保護人體關節及后腦 的功效,使行走時會更加輕松且不費力,并可消除行走時,因鞋跟與地 面碰觸而發出擾人的噪音。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6是現有高跟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
圖1至圖5 ,圖屮祈示為本實用新型所選用的實施例結構。
請參閱圖l,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其是提供一種 鞋體的鞋跟結構,該鞋體l具有一腳掌部l l與一腳跟部l 2,在本實 施例中,該鞋體l是以高跟鞋為例,且該腳跟部l 2是高于該腳掌部1 1并與該腳掌部1 1形成一斜面1 3 ,而該腳掌部1 1 、該斜面1 3與 該腳跟部l 2供承接人體足部,并于該腳跟部l 2設有多個貫孔1 2 1, 而鞋跟結構是固定于該鞋體1的腳跟部1 2 ,其包括
一彈性結構2,具有一彈性元件2 1,在本實施例中,該彈性元件 2 l是以一壓縮彈簧為例,而該彈性元件2 l于頂、底兩端分別固設有 一第一定位部2 2與一第二定位部2 3,其中,該第一定位部2 2具有 多個對應該腳跟部l 2各貫孔1 2 l的固定孔2 2 1,并借由多個固定 元件3穿伸過各貫孔1 2 l與各固定孔2 2 1,以將該彈性結構2固定 于該腳跟部1 2的下方。
此外,該第二定位部2 3于遠離該彈性元件2 l的一端設有一底座 2 4,而該第二定位部2 3具有一個以上的定位孔2 3 1,且該底座24具有一容置空間2 4 1,供容置該第二定位部2 3 ,且該容置空間2 4 1內凸設有可配合各定位孔2 3 1的定位柱2 4 2 ,且各定位柱2 4 2供插置入各定位孔2 3 1中,以定位該彈性元件2 1于該底座2 4 ,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定位部2 3設有三個定位孔2 3 1,而該底座2 4設有三定位柱2 4 2 。
組裝時,其是先將該彈性結構2裝設于該鞋體1的腳跟部l 2,且 該底座24恰與該鞋體1的腳掌部1l位于同一水平面,因此,向人體 腳跟與地面之間提供接觸的緩沖介質,而可達到避震并可保護人體關節 及后腦的功效。
當然,本實用新型仍存在許多例子,其間僅細節上的變化。請參閱 圖2,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其中,該腳跟部l 2向下 延伸凸設有一跟部4 ,而該跟部4固定于該鞋體1的腳跟部12,使該 跟部4的一端與該腳跟部1 2相接,另一端則接設該彈性結構2,其中 該跟部4具有配合該腳跟部1 2各貫孔1 2 l與該第一定位部2 2各固 定孔2 2 l所設的穿孔4 1,并以多個固定元件3依序穿伸過各貫孔1 2 1 、各穿孔4 l與各固定孔2 2 1 ,完成固定該跟部4與該彈性結構 2于該腳跟部1 2的下方,在本實施例中,該彈性結構2的彈性元件2 1 ,其整體外徑相同。
請參閱圖3,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其中,該彈性 元件2 l是由鄰近該第一定位部2 2的一端以漸擴狀朝該底座2 4方向 延伸,此優點在于增加該彈性結構2的底座2 4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當
其受力面積更大,則于行走時會更加穩固地保護足部。
請參閱圖4,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其中,該彈性 元件2 1是由鄰近該第一定位部2 2的一端以漸縮狀朝該底座2 4方向 延伸,此一優點在于該底座2 4與地面接觸面積更小,可大幅改善擾人 的噪音問題。
再請參閱圖5,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例,其中,該跟 部4設有一容置槽4 2,供容置該彈性結構2,且該容置槽4 2具有一 向下的開口4 2 1,而該跟部4具有配合該腳跟部1 2各貫孔1 2 l與 該第一定位部2 2各固定孔2 2 l所設的穿孔4 1,并以多個固定元件3依序穿伸過各貫孔1 2 1、各穿孔4 l與各固定孔2 2 1,完成將該 跟部4與該彈性結構2固定于該鞋體1的腳跟部l 2下方。此外,該跟 部4開口4 2 l的外徑是與該底座2 4的外徑相同,且該彈性元件2 1 是突伸于該容置槽4 2的開口4 2 1,并使該底座2 4與該開口4 2 1 間具有一壓縮裕度5,其中該壓縮裕度5為1 1 Omm,于本實施例 中,該壓縮裕度5是以5 6mm為佳,使該彈性結構2得以發揮作用, 即使該彈性結構2的彈性元件2 1因彈性疲乏使該壓縮裕度5漸漸縮小 甚至為零,而無法發揮其原有的功效,該底座2 4亦會與該跟部4的開 口4 2 l抵接,仍可像一般高跟鞋一樣而可繼續使用。
由上述的實施例可得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借由此一鞋跟結構 的設計,可舒緩不適的沖擊壓力,以達到穿著時的舒適效果,并可于行 走時向使用者提供一頂推的助彈力,讓使用者于行走時輕松不費力,再 者,本實用新型亦可消除鞋跟與地面碰觸所產生的噪音,且可改變彈性 結構的設計以適應不同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己,并非對本實用新型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 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 范圍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使用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 全符合產業發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結構亦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具 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符合有關新型專利要件的規定,故依法提 起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鞋體的鞋跟結構,該鞋體具有一腳掌部與一腳跟部,而該鞋跟結構設于該鞋體的腳跟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彈性結構,具有一彈性元件,其于頂、底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與該腳跟部相接,而該第二定位部于遠離該彈性元件一端設有一底座,且該底座與該鞋體的腳掌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跟部 具有多個貫孔,而該第一定位部具有多個對應該腳跟部各貫孔的固定孔, 并借由多個固定元件穿伸過各貫孔而固定于各固定孔,以將該彈性結構 固定于該腳跟部的下方。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 位部具有一個以上的定位孔,而該底座具有一容置空間,供容置該第二 定位部,且該容置空間內凸設有一個以上的定位柱,該定位柱是配合該 定位孔所設,且該定位柱供插置入該定位孔,以將該彈性元件定位于該 底座。
4. 一種鞋體的鞋跟結構,該鞋體具有一腳掌部與一腳跟部,而該 鞋跟結構設于該鞋體的腳跟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跟部,其是固定于該鞋體的腳跟部,并以該腳跟部向下延伸凸設; 一彈性結構,其是接設于該跟部,而該彈性結構具有一彈性元件,, 其于頂、底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 是與該跟部相接,而該第二定位部于遠離該彈性元件一端設有一底座, 且該底座與該鞋體的腳掌部是位于同一水平面。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跟部設有多個貫孔,該第一定位部具有配合各貫孔所設的多個固定孔,而該 跟部具有配合該腳跟部各貫孔與該第一定位部各固定孔所設的穿孔,并 以多個固定元件依序穿伸過各貫孔、各穿孔與各固定孔,而將該跟部與 該彈性結構固定于該腳跟部下方。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具有一個以上的定位孔,而該底座具有一容置空間,供容置該第二 定位部,且該容置空間內凸設有一個以上的定位柱,該定位柱配合該定 位孔所設,且該定位柱供插置入該定位孔,以將該彈性元件定位于該底 座。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是由鄰近該第一定位部的一端以漸擴狀朝該底座方向延伸。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是由鄰近該第一定位部的一端以漸縮狀朝該底座方向延伸。
9.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部設有一容置槽,供容置該彈性結構,且該容置槽具有一向下的開口,而該 第一定位部與該容置槽底部相抵接,該第二定位部于遠離該彈性元件一 端設有一底座,該底座與該鞋體的腳掌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鞋體的鞋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部與該底座的外徑為一致,且該彈性元件突伸于該容置槽的開口,并使該 底座與該開口間具有一壓縮裕度,該壓縮裕度為1 1 0mm。
專利摘要一種鞋體的鞋跟結構,該鞋體具有一腳掌部與一腳跟部,而該鞋跟結構設于該鞋體的腳跟部,包括一彈性結構,該彈性結構具有一彈性元件,其于頂、底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其中該第一定位部與該腳跟部相接,而該第二定位部于遠離該彈性元件一端設有一底座,且該底座與該鞋體的腳掌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其中腳跟部具有多個貫孔,而該第一定位部具有多個對應該腳跟部各貫孔的固定孔,并借由多個固定元件穿伸過各貫孔而固定于各固定孔,以將該彈性結構固定于該腳跟部的下方。本實用新型可達到避震并可保護人體關節及后腦的功效,使行走時會更加輕松且不費力,并可消除行走時,因鞋跟與地面碰觸而發出擾人的噪音。
文檔編號A43B21/00GK201150291SQ20072009929
公開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6日
發明者龍興旺 申請人:龍興旺;陳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