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屬于一種保暖手套,尤其是一種適應在低氣溫下進行閱讀、書寫、計算機操作、打算盤及操控儀表設備等學習與工作活動時佩戴的手部防寒保暖手套;這種保暖手套外觀上無手指套分叉,當操作需要時自露指橫縫②伸出所需手指參與操作。同時,這種手套上可以帶有電取暖芯⑥來取暖。
背景技術:
當今人們常見常用的手套皆有手指套包裹佩戴者的手指,——它們或是五指分叉的分指式手套(每一根手指被一個手指套包裹,即,每一根手指分別穿套一個手指套),或是由一個拇指套和一個其余四指套構成的并指式手套(這種手套讓拇指穿套拇指套、其余四指共同穿套其余四指套)。總之,傳統的手套在外形上必定不能缺少一個拇指套。這種傳統的手套設計是出于一方面低氣溫下給手部以必要的保暖的考慮;另一方面,是要保證佩戴者的手指能夠盡可能自由地活動,以完成生活、學習、工作、生產中提出的任務的需要,一尤其是給拇指活動以較大的自由,因人手的絕大多數抓握、捏拿的動作都不可缺少拇指的配合。但是在進行學習和案前工作時,佩戴傳統手套不適于從事要求手指端細膩動作的工作。因傳統手套封閉的手套體材料妨礙了手指接觸到書本及報紙的紙頁(從而捻分紙頁困難),妨礙持筆寫字的精確性,影響點按鍵盤及撥算盤珠的準確性,因此傳統的手套存在用于讀、寫、打字、打算盤等工作方面功能欠缺的遺憾。而市面上也有的圓筒形、其余四指前段完全敞開、在拇指相應位置開一條橫縫的毛線制露指暖手筒式手套,以及其余四指前半截完全暴露的緊束手部的毛線制的分指式露指手套(有人稱之為“魔術手套”)或并指式露指手套,它們分別存在敞露面積過大從而熱量散失過多或緊束手指妨礙血液循環的缺點。有鑒于上述現存手套在其功能上的不足,本人設計了全包裹式“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可以滿足讀、寫、打字、打算盤、控制儀表等操作時,手部需保暖和手指需進行工作這兩方面需要;卻比較現存的商品手套有著:在閱讀時保暖性能更好、不妨礙血液循環、簡化了制作工藝、制造成本低等優點。也為生產者與消費者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樣式選擇。
發明內容
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外觀上由一個膨大的全手包裹套①和一定長度的袖筒③組成。在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手套體外觀上只有一個包裹著整個手掌和全部五根手指的全手包裹套①,在手套體上沒有包裹單獨一根手指的或包裹少于五根手指的手指套。換句話說,在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手套體上沒有單獨的手指套分叉(包括沒有拇指套),——全手包裹套①就是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手套體。手套體上無單獨的手指套分叉,是本發明的第一個顯著特征。這個全手包裹套①將一只手的全部五根手指包在里面,其形狀按照佩戴者的手穿在里面、五指在一個平面上盡量張開的輪廓包絡線裁剪并縫合而成;手套的尺寸較為寬松,不影響佩戴者操作并有利于產生舒適感。為了增加手在手套體里的活動空間,可再在手套的掌背面和掌心面材料接縫處鑲縫上寬度為10毫米至25毫米的手套厚度增加帶④,以利于佩戴者的手在手套里蜷曲、隔著手套體材料自如地握筆。實現這個設計受惠于近年來我國多種帶長絨毛的厚絨布保暖紡織材料的大量生產問世。如聚酯纖維制作的、長絨毛的舒面絨、珊瑚絨或羊羔絨、長毛絨,它們具有質地輕而柔軟、彈性強、保暖性好等優點,采用這類厚絨布材料做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很適宜。上述材料具有的這些優良特點,可允許較為怕冷的人以自己的手指,隔著這個肥大的全手包裹套①捏筆寫出工整美觀的字,而不必再忍受冬季在無暖氣的室內、因在低于攝氏十度氣溫下長時間地暴露手部從事學習和文案工作,凍傷手部尤其是手背部(低溫會使手背部生凍瘡,一發生紅腫、疼痛、瘙癢、繼而組織壞死潰爛)的苦楚了。假如因為所能獲得的材料厚度的原因,單層的厚絨布的保暖性仍不能滿足要求的話,有兩種辦法可增強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保暖性:(I)可以在手套體上縫設一個或兩、三個暖芯保持袋⑤。一常見的形式是在手套體的相對于佩戴者的掌背面縫設一個暖芯保持袋⑤,如圖2所示;如需經常在溫度低于零下十五度以下的環境中使用,可在手套的掌心面再縫設一個暖芯保持袋⑤。(2)手套體采用雙層的絨布構造。除了厚絨布以外,質地柔軟、厚度適中的雙面布夾定型棉(通常是化纖棉)絎縫材料也是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合適而良好的制作材料。根據筆者的制作及使用經驗,絎縫定型棉材料的保暖性優于厚絨布材料;然而厚絨布材料的彈性要好于絎縫定型棉材料。由于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沒有拇指套,為了具有適當的抓握功能,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需要做得比較寬松。佩戴時是將拇指與其余四指一齊藏在單一的全手包裹套①內;并且五根手指可以在全手包裹套①內充分地伸展開一包括五指各個伸直和五指拃開,而不僅僅是將手指蜷曲在手套體里。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第二個顯著特征是,在它的手套體(全手包裹套①)的掌內面相對于佩戴者的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所在的適當位置上(例如在上述五根手指的末端指節裙縫處,即末端指節和中間指節之間的裙縫處),開有供姆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分別伸出手套體的露指橫縫②(共有五條)。這些供手指伸露出手套體進行讀寫打字等操作的橫縫,借助于手套體材料化纖厚絨布的彈性,當手指未穿過這些橫縫,手套體上的露指橫縫②可以隨即自然地收攏閉合。從而有利于人手發出的熱量保持在手套體內,減少熱量散失,以便在低氣溫靜坐狀態下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使人的手感到很溫暖。而當需要伸出部分手指或全部手指進行操作時,佩戴者的手指可以很容易地通過這些露指橫縫②,自手套體內有選擇地伸出其中某一根或幾根進行操作(如翻書翻報紙時捻分紙頁,手持毛筆寫字),也可伸出全部十根手指進行操作(如在電腦鍵盤上打字或打算盤)。在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全手包裹套①的掌內面,五條露指橫縫②位置確定的一般原則是:當藏在全手包裹套①里的手掌、手指充分自然地伸直的情況下,它們在全手包裹套①的掌內面對應于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各自末端指節褶縫處(即以掌心面朝向觀察者時所見的、上述各手指的中間指節與末端指節交界的褶縫處)。
根據本人的制作和使用經驗,在裁剪前制作的、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全手包裹套①的紙樣平面圖上,供五根手指各自伸出的露指橫縫②的位置可以這樣確定:紙樣平面圖上在全手包裹套①的平面輪廓內,畫出最大的內接矩形(這個矩形的長邊是縱向的,即手臂至伸直的中指尖的連線的方向)。將這個矩形縱向劃分為五個等寬的長條,分別對應五根手指。量出佩戴者中指末端至手掌根腕掌褶縫的長度作為手掌長度,將此長度加以3至5毫米作為全手包裹套①的凈長度(實際裁剪前還要留出5毫米的縫邊量)。然后取佩戴者中指末端指節褶縫至中指末端的長度加3至5毫米作為線段,分別在對應五根手指的長條上,自前端(即全手包裹套①的近佩戴者手指末端處)起,分別取4.7倍、1.3倍、1.0倍、1.3倍、1.5倍的線段長度,作為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露指橫縫②距離全手包裹套①前方頂端邊緣的長度,以此定下各手指的露指橫縫②所在位置。實際剪裁時,在全手包裹套①的布料相對應的此位置上剪裁一條直的橫縫;橫縫的長度從與相對應的手指寬度相等至較相對應的手指的寬度大I至2毫米。筆者在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試制過程中發現,當手指伸出全手包裹套①的露指橫縫②時,由于手指露出的部分失去了全手包裹套①的保暖材料的圍護、各自暴露在冷空氣里,會感到寒冷而干燥,尤以此時露出的其余四指的指背為甚。為了減少或盡量消除冷空氣對暴露在手套體外的手指段的影響,本人設計了指背保暖片⑦。所述的指背保暖片⑦是一塊上端與全手包裹套①上邊緣縫在一起的保暖材料,它的中下部自由懸垂,自然地覆蓋在處于其下方的露出全手包裹套①之外的手指段上,從而起到增溫的保護作用。為增強活動中指背保暖片⑦與手指背的緊貼度,在指背保暖片⑦對著佩戴者中指的末端指節褶縫位置以及無名指的末端指節褶縫的位置,分別縫設一個讓中指及無名指各自穿套手指套帶⑨;其作用是當中指與無名指分別穿套其手指套帶⑨時,引領指背保暖片⑦隨著中指、無名指的屈伸運動而運動。在指背保暖片⑦的下部邊緣之兩面都縫有一片尼龍粘扣⑧帶毛圈的部分,當不需伸出手指操作時,將指背保暖片⑦向下與預先縫在全手包裹套①的掌心中部的尼龍粘扣尼龍粘扣⑧帶小鉤的部分粘合;或當打字、打算盤、寫毛筆字等操作嫌指背保暖片⑦有妨礙時,可將指背保暖片⑦向上翻起,與預先縫在全手包裹套①的掌背部的尼龍粘扣帶小鉤的部分粘合,從而固定住指背保暖片⑦。指背保暖片⑦、手指套帶⑨以及尼龍粘扣⑧的設置是選擇性的。人的小臂是一個自然的熱源。為了獲得人的小臂散發的熱量在手套內匯聚,無分叉保暖手套除了有短袖筒③(如圖2所示)的式樣以外,還可采用帶中袖筒③的式樣(如圖1和圖3所示)和帶長袖筒③的式樣(如圖5所示)。當周圍氣溫實在很低——如接近攝氏零度或降至零度以下時,在暖芯保持袋⑤中或在雙層的手套體材料之間,可以放入電取暖芯⑥,并接通安全電壓的電流(例如5伏至12伏)進行人工取暖。由于碳纖維薄膜電熱材料具有薄而柔軟、重量輕、加溫速度快、發熱效率高而耗電省(單只手套功率消耗不到5瓦即可產生足夠的熱量)、通電過程中不產生電磁輻射、通電后能自行恒溫、材料經濟等諸多優點,故電取暖芯⑥優先選用碳纖維薄膜電取暖芯⑥。借助于電能主動采暖,佩戴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手可以抗御世界大多數地區的極端低溫,一直至低至攝氏零下五十度。圖1示(帶中袖筒、有露指橫縫②的)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掌心面圖2示(帶中袖筒的)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掌背面
圖3示(戴在手上的、有手套厚度增加帶④的)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側面圖4示(帶長袖筒及暖芯保持袋⑤的)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掌背面圖5示(設有指背保暖片⑦的)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掌心面;指背保暖片⑦蓋住露指橫縫②的情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取消了手指套,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節省了材料、簡化了制造工藝、外形簡潔新穎;在閱讀的大部分時間中所有手指都可以藏在手套體保暖材料里,寬松的外形加上采用彈性好的保暖材料制作使佩戴者可以隔著手套持筆寫字,手指得以聚集、不再相互隔離,從而各手指發出的熱量可以匯聚,可以更高效地提供手部防寒保暖,還可治療凍瘡;可附加低能耗的電取暖芯⑥以安全電壓的電能加熱取暖,佩戴著工作學習時不必開空調,既安全、節能減排又環保。
①——全手包裹套②——露指橫縫③——袖筒④——手套厚度增加帶⑤——暖芯保持袋⑥——電取暖芯(在圖1和圖2中為安置于雙層材料之間)⑦——指背保暖片⑧——尼龍粘扣⑨——手指套帶
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其掌心面如圖1所示,其掌背面如圖2所示。為使外形簡潔,本實施例所設計的款式未設置指背保暖片⑦。這一款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手套體材料選用彈性好而較柔軟的厚絨布、以其雙層來制作,這種厚絨布材料,以筆者的經驗,應采用絨毛單面長度長于6毫米的、雙面有絨的珊瑚絨或舒面絨。它的全手包裹套①的平面制作尺寸,是以測量到的佩戴者的五根手指盡量張開并伸直時所取得的數值為基準,縱向和橫向均加放3 5毫米而形成。在手套的掌背面和掌心面接縫處鑲縫上寬度為10毫米至25毫米的手套厚度增加帶④,以利于佩戴者的手在手套里蜷曲握筆。在打字、打算盤時以及當對于用鋼筆、鉛筆寫字的質量要求比較高、也就是對握筆的姿勢要求比較高時,以及用毛筆寫字時,佩戴者手指可通過露指橫縫②伸出全手包裹套①;要翻書時也需把手指特別是拇指和食指伸出全手包裹套①。其余的工作時刻和思考及等待時刻則可以讓手指縮在全手包裹套①里,以獲得較好的保暖效果。在全手包裹套①上開有五根手指的露指橫縫②。露指橫縫②的位置定在:當藏在全手包裹套①里的手掌、手指充分自然地伸直的情況下,各手指的露指橫縫②在全手包裹套①的掌內面對應于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各自末端指節褶縫處(即以掌心面朝向觀察者時所見的、上述各手指的中間指節與末端指節交界的褶縫處)。實際剪裁時,在全手包裹套①的布料相對應的此位置上剪裁一條直的橫縫;橫縫的長度從與相對應的手指寬度相等至較相對應的手指的寬度大I至2毫米。手套采用帶中等長度袖筒③的式樣。在袖筒③的背面上端夾層中可安置鋰電池或外接電源的(接入用)接插件。在手套體的掌背面夾層中和掌心面夾層中可放置電取暖芯⑥(如圖1及圖2所示)。由于碳纖維薄膜電熱材料具有薄而柔軟、重量輕、加溫速度快、發熱效率高而耗電省(單只手套功率消耗不到5瓦即可產生足夠的熱量)、通電過程中不產生電磁輻射、通電后能自行恒溫、材料經濟等諸多優點,故電取暖芯⑥優先選用碳纖維薄膜電取暖芯⑥。
權利要求
1.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的手套體外觀上只有一個包裹著整個手掌和全部五根手指的全手包裹套①,沒有包裹單獨一根手指或包裹少于五根手指的手指套;通常在其全手包裹套①上設有手套厚度增加帶④;在全手包裹套①的掌內面適當位置上開有供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分別伸出以便進行操作的五條露指橫縫②;所述的無分叉讀寫保暖手套可以采用中間有空隙的雙層構造,在全手包裹套①上可以設置暖芯保持袋⑤,在其雙層構造的中間或暖芯保持袋⑤中可以放置電取暖芯;在全手包裹套①上可以設置指背保暖片⑦;在指背保暖片⑦上可以設置手指套帶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條露指橫縫②,其特征是:它們的位置分別設置在全手包裹套①上、對應于戴在里面的手掌手指充分自然地伸直時,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的末端指節褶縫處;露指橫縫②的長度方向與手指的長度方向相垂直,各條露指橫縫②的長度從與相應的手指寬度相等至較相應的手指寬度大I至2毫米。
全文摘要
一種可在低溫下佩戴用于讀寫或操作電腦及算盤等設備的保暖手套,其手套體上無手指套分叉、只由一個較肥大的全手包裹套①構成,佩戴者的手可以藏在其內持筆寫字;全手包裹套①上開有可供手指伸出翻書、打字的露指橫縫②。在全手包裹套①上可安設指背保暖片⑧以增強保暖,并可安設電取暖芯⑥以通電取暖。
文檔編號A41D19/01GK103181643SQ201110456140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1日
發明者唐朋 申請人:唐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