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火災逃生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口罩,具體地講是涉及一種火災逃生口罩。
背景技術:
在社會生活中,火災已成為威脅公共安全,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一種多發性災害。在火災發生的時候,有一些人會被火焰或熱氣流損傷大面積皮膚,引起各種并發癥而致人死亡,但是還有大部分人是由于吸入呈低氧狀態的煙而造成缺氧,從而導致氣管炎癥和肺水腫等而窒息死亡。因此,在火災逃生的時候,需要保護口鼻盡量少吸入濃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個能遮擋火災濃煙的火災逃生口罩,使逃生者戴上 口罩、空出雙手,方便摸索前進,以減少逃生的時間。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火災逃生口罩,包括口罩體和設于所述口罩體兩端的口罩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體上設有至少一個內部裝有水的密封袋,所述密封袋內部放置有至少一端為尖頭的桿狀物。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采取如下技術措施或是這些技術措施的任意組合所述口罩體上設有兩個內部裝有水的密封袋。所述兩個密封袋分別位于所述口罩體上鼻翼部位的兩側。所述口罩體上設有鼻夾。所述口罩體由多層口罩布組成,所述密封袋設于中間層的口罩布上。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火災逃生口罩,在火災發生的時候,能夠及時用桿狀物的尖頭戳破密封袋,使口罩的口鼻處瞬間浸濕,逃生者戴上口罩、空出雙手,方便摸索前進,以減少逃生的時間。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中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口罩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火災逃生口罩,包括口罩體I和設于口罩體I兩端的口罩帶2,口罩體I上設有至少一個內部裝有水的密封袋3,密封袋3內部放置有至少一端為尖頭的桿狀物4。桿狀物4的尖頭端可以將密封袋3戳破,從而使口罩體I浸濕。密封袋3可盛裝約IOml左右的水,在32攝氏度的條件下,使用這些水浸濕的口罩需要經過約5分鐘才能完全變干。因此,在口罩體I上設置多個密封袋3,在逃生時逐步將各個密封袋戳破,即可延長逃生時的使用時間。[0017]如圖2所示,口罩體I上設有鼻夾5,在鼻夾5的下方兩側,即口罩體I上鼻翼部位的兩側各設有一個內部裝有水的密封袋。兩個密封袋的設置可以延長使用者的逃生時間。如圖3所不,口罩體I由多層口罩布6組成,密封袋3設于中間層的口罩布上。這樣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外觀和普通口罩沒有區別,所以在平時生活中也能便于攜帶佩戴。
權利要求1.一種火災逃生口罩,包括口罩體和設于所述口罩體兩端的口罩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體上設有至少一個內部裝有水的密封袋,所述密封袋內部放置有至少一端為尖頭的桿狀物。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火災逃生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體上設有兩個內部裝有水的密封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火災逃生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密封袋分別位于所述口罩體上鼻翼部位的兩側。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火災逃生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體上設有鼻夾。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火災逃生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體由多層口罩布組成,所述密封袋設于所述多層口罩布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火災逃生口罩,包括口罩體和設于所述口罩體兩端的口罩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體上設有至少一個內部裝有水的密封袋,所述密封袋內部放置有至少一端為尖頭的桿狀物。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火災逃生口罩,在火災發生的時候,能夠及時用桿狀物的尖頭戳破密封袋,使口罩的口鼻處瞬間浸濕,逃生者戴上口罩、空出雙手,方便摸索前進,以減少逃生的時間。
文檔編號A41D13/11GK202364851SQ20112044994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步凡 申請人:上海市楊浦區打虎山路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