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易尋鑰匙掛鉤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鑰匙掛鉤,具體地指一種易尋鑰匙掛鉤件。
背景技術:
如何在皮包內尋找需要的鑰匙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難題,鑰匙多而小,在皮包內尋找極為不便;人們經常將多種及多個的鑰匙隨意放置在皮包內,導致無法在第一時間尋找到自己需要的鑰匙,反復尋找浪費時間和精力。在尋找時,鑰匙上的鋸齒狀結構也容易將手刮傷,很不安全。目前還未發現具備易于尋找和放置手掌刮傷功能的鑰匙掛鉤件。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有分類功能且不易劃傷 手掌的易尋鑰匙掛鉤件。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易尋鑰匙掛鉤件,由緊貼皮包內側面布置的折疊片和掛鉤組成;所述折疊片包括位于上端的蓋片和緊貼皮包內側面的固定片;所述掛鉤設于固定片上。進一步地,所述掛鉤由S型彎曲部和固定部構成。更近一步地,所述固定片上對應固定部的位置沿水平方向開有2-3條相互平行的裝訂線;所述固定部穿插置于裝訂線內;固定部與固定片通過裝訂線縫制在皮包內側面。再進一步地,所述S型彎曲部和固定部為一體化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幾方面的優點其一,本易尋鑰匙掛鉤件僅由折疊片和掛鉤組成,成本低廉、結構簡單。其二,本易尋鑰匙掛鉤件設于皮包內側面上固定位置,找尋時非常方便。其三,在固定片上可設置多個掛鉤,分別鉤掛不同類別的鑰匙,找尋時易于分辨。其四,蓋片起阻擋作用,能防止手掌被鑰匙的鋸齒狀結構刮傷。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易尋鑰匙掛鉤件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掛鉤部位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所示易尋鑰匙掛鉤件,由緊貼皮包內側面布置的折疊片I和掛鉤2組成。其中折疊片I包括位于上端的蓋片I. I和緊貼皮包內側面的固定片I. 2組成。[0018]如圖2所示的掛鉤2由S型彎曲部2. I和固定部2. 2構成,S型彎曲部2. I和固定部2. 2為一體化結構。掛鉤2設于固定片I. 2上。在固定片I. 2上對應固定部2. 2的位置沿水平方向開有2-3條相互平行的裝訂線3 ;固定部2. 2穿插置于裝訂線3內。固定部2. 2與固定片I. 2 —起通過裝訂線3縫制在皮包內側面。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通過裝訂線3縫制在皮包內側面,位置固定,易于尋找;蓋片I. I在手掌深入皮包內時起到了防止手掌被 刮傷的效果;由于在固定片I. 2上設有2-3個掛鉤2,所以很容易將鑰匙分類開,使尋找時更加方便分辨。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結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易尋鑰匙掛鉤件,其特征在于由緊貼皮包內側面布置的折疊片(I)和掛鉤(2)組成;所述折疊片(I)包括位于上端的蓋片(I. I)和緊貼皮包內側面的固定片(I. 2);所述掛鉤(2)設于固定片(1.2)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易尋鑰匙掛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鉤(2)由S型彎曲部(2. I)和固定部(2. 2)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易尋鑰匙掛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I.2)上對應固定部(2. 2)的位置沿水平方向開有2-3條相互平行的裝訂線(3);所述固定部(2. 2)穿插置于裝訂線(3)內;固定部(2. 2)與固定片(I. 2)通過裝訂線(3)縫制在皮包內側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易尋鑰匙掛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彎曲部(2.I)和固定部(2. 2)為一體化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易尋鑰匙掛鉤件,它由緊貼皮包內側面布置的折疊片和掛鉤組成;所述折疊片包括位于上端的蓋片和緊貼皮包內側面的固定片組成;所述掛鉤設于固定片上。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分類鑰匙易于尋找、能防止手掌被刮傷的有益效果。
文檔編號A44B13/00GK202504388SQ20112051112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胡婉心 申請人:胡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