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用自動上膠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用自動上膠機,在一臺設備上同時集成兩種上膠功能,分別為負責鞋中底特定位置上膠的中底上膠機和負責鞋幫腳特定位置上膠的幫腳上膠機,同時上膠機,避免工廠設備占用太大的空間,只需要一名工人即可完整兩項工作,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時,在第一滾輪和第一壓輪的側方和前方分別裝設第一限位軸和第二限位軸,可使鞋中底在行進過程中按照設定的路徑行進,通過調節第一限位軸控制鞋中底上膠寬度,在第二滾輪和第二壓輪的側方裝設限位擋板,且第二壓輪的線速度大于第二滾輪的線速度,保證鞋幫腳在行進過程中做曲線運動且不會偏移,同時上膠寬度和厚度可以自由控制,上膠均勻,效果好。
【專利說明】 雙用自動上膠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上膠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制鞋行業的雙用自動上膠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鞋廠制鞋工藝中的幫腳和中底刷膠是人工用刷子從膠杯中反復粘膠、涂刷完成的,一般都是刷水性白乳膠的,每刷一只鞋幫或中底至少要粘兩三次;膠水涂刷的寬窄不一致,厚薄不一致。造成同一只鞋不同部位的粘合牢固度不一致,嚴重影響鞋子的品質;刷膠費時、費膠又費力。
[0003]市場有出現一些幫腳上膠機或者是中底上膠機,都是在普通過膠機的基礎上做一些改動而成的。由一個電動馬達同時帶動兩根驅動軸,驅動軸的另一端設有大一些的工作輪,輪子下方設有儲膠槽,其中下方的工作輪負責帶膠和上膠工作;上方的工作輪負責壓合;兩根驅動軸的轉速是一樣的。兩個人分別各自負責一臺機器給鞋幫腳和中底上膠。
[0004]雖然比粘膠、涂刷工藝好一些,但是都沒有真正地做到減少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自動供膠的這一步。存在加膠不方便、加膠頻繁的問題;沒有減少人員及操作強度;幫膠上膠機無法準確控制上膠的寬度;中底上膠機無法做到只要刷中底邊圈的制鞋工藝要求,也沒有真正起到節約膠水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上膠效果好的雙用自動上膠機。
[0006]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用自動上膠機,其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雙用自動上膠機,包括負責鞋中底特定位置上膠的中底上膠機和負責鞋幫腳特定位置上膠的幫腳上膠機,中底上膠機和幫腳上膠機均包括兩個獨立且相同的傳動系統;
[0007]所述傳動系統包驅動機構、主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一輸出軸、傳動輪和中心系桿、第二從動輪和第二輸出軸,所述主動輪由驅動機構帶動,所述第一從動輪和傳動輪與主動輪配合傳動,所述第二從動輪與傳動輪行星配合并傳動,所述第一輸出軸與第一從動輪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輸出軸與第二從動輪固定連接,所述中心系桿與傳動輪同軸,所述第二輸出軸外設有軸套,第二輸出軸的軸套與中心系桿鉸接,所述軸套外設有調節臂,通過調節壓桿來控制第二輸出軸與第一輸出軸的軸距;
[0008]所述中底上膠機的傳動系統的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一滾輪,第二輸出軸上設有與第一滾輪相配合的第一壓輪,所述第一滾輪與第一壓輪的線速度相等,鞋中底在第一滾輪和第一壓輪的帶動下勻速傳動,第一滾輪帶動膠水給鞋中底上膠;
[0009]所述幫腳上膠機的傳動系統的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二滾輪,第二輸出軸上設有與第二滾輪相配合的第二壓輪,所述第二壓輪的線速度大于第二滾輪的線速度,鞋幫腳在第二滾輪和第二壓輪的帶動下傳動,由于鞋幫腳是圓臺面型,當第二壓輪的線速度大于第二滾輪的線速度時,會自動迫使鞋幫腳做曲線運動,不容易使鞋幫腳打滑而脫離第二滾輪和第二壓輪;
[0010]所述雙用自動上膠機還包括機架、機殼,所述中底上膠機和幫腳上膠機的傳動系統均設于機殼內部,機殼設于機架上。
[0011]作為優化,所述中底上膠機的第一滾輪下方設有第一儲膠槽,所述幫腳上膠機的第二滾輪下方設有第二儲膠槽,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的下半輪身均浸沒在膠水中,在滾動時自動帶動膠水,鞋中底和鞋幫腳在傳動過程中會自動上膠。
[0012]作為優化,所述中底上膠機的第一滾輪與第一壓輪的內側設有可活動調節的第一限位軸,所述第一滾輪與第一壓輪的前方設有可活動調節的第二限位軸,第一限位軸與第二限位軸均通過軸承與機殼活動連接,鞋中底在傳動過程中邊緣沿著第一限位軸向前行進,在傳動過程中到達第二限位軸時,自動轉彎,通過調節第一限位軸的位置,可調節其與第一滾輪和第一壓輪的距離,此距離控制鞋中底上膠的寬度。
[0013]作為優化,所述幫腳上膠機的第二滾輪和第二壓輪的內側設有可活動調節的限位擋板,限位擋板與機殼活動連接,鞋幫腳在傳動過程中邊緣沿著限位擋板向前行進,通過調節限位擋板的位置,可調節其與第二滾輪和第二壓輪的距離,此距離控制鞋幫腳上膠的寬度。
[0014]作為優化,所述中底上膠機的第一滾輪的輪沿與幫腳上膠機的第二滾輪的輪沿處均設有刮膠板,刮膠板通過安裝桿與機殼連接,安裝桿與機殼鉚接,用于調節刮膠板的開合角度,來控制膠水的涂抹厚度。
[0015]所述自動雙用上膠機還包括供膠系統,所述供膠系統設于機架的下方,供膠系統包括空壓泵,所述空壓泵通過供膠管路連接第一儲膠槽和第二儲膠槽。
[0016]所述儲膠槽內設有液位計,供膠系統與液位計均連接工控機,可實現自動供膠。
[0017]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用自動上膠機,在一臺設備上同時集成兩種上膠功能,分別滿足制鞋過程中鞋幫腳和鞋中底位置的上膠要求,避免工廠設備占用太大的空間,只需要一名工人即可完整兩項工作,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時,在第一滾輪和第一壓輪的側方和前方分別裝設第一限位軸和第二限位軸,可使鞋中底在行進過程中按照設定的路徑行進,通過調節第一限位軸控制鞋中底上膠寬度,在第二滾輪和第二壓輪的側方裝設限位擋板,且第二壓輪的線速度大于第二滾輪的線速度,保證鞋幫腳在行進過程中做曲線運動且不會偏移,同時上膠寬度和厚度可以自由控制,上膠均勻,效果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的右視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傳動系統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0022]參見圖1、圖2所示,一種雙用自動上膠機,包括機架1,設于機架I上的機殼2,所述機架I的下方設有供膠系統3,機殼2內設有中底上膠機4和幫腳上膠機5,所述中底上膠機4設于上方,幫腳上膠機5設于下方。
[0023]中底上膠機4和幫腳上膠機5均包括獨立且相同的傳動系統,傳動系統包括驅動裝置6,驅動裝置6 (或6-1)聯接主動輪7 ((或7-1)),主動輪7 ((或7_1))分別帶動第一從動輪8 (或8-1)和傳動輪9 (或9-1),傳動輪9 (或9-1)帶動第二從動輪10 (或10_1),第一從動輪8 (或8-1)連接第一輸出軸11 (或11-1),第二從動輪10 (或10-1)連接第二輸出軸12 (或12-1),傳動輪9 (或9-1)側方還設有中心系桿13 (或13_1 ),中心系桿13(或13-1)與從動輪9 (或9-1)同軸,第二輸出軸12 (或12-1)套設在軸套14 (或14_1)內,軸套14 (或14-1)與中心系桿13 (或13-1)鉸接,軸套14 (或14_1)外壁上設有調節臂15 (或15-1),可調節第二輸出軸12 (或12-1)與第一輸出軸11 (或11_1)的軸距,同時保證第二從動輪10 (或10-1)與傳動輪9 (或9-1)始終嚙合傳動。
[0024]中底上膠機4的第一輸出軸11-1軸端裝設第一滾輪16,第二輸出軸12_1軸端裝設第一壓輪17,第一滾輪16與第一壓輪17相配合,且兩者線速度相等。
[0025]幫腳上膠機5的第二輸出軸11軸端裝設第二滾輪18,第二輸出軸12軸端裝設第二壓輪19,第二滾輪18與第二壓輪19相配合,且第二壓輪19的線速度較第二滾輪18的線速度大。
[0026]中底上膠機4的第一滾輪16下方設有第一儲膠槽20,所述幫腳上膠機5的第二滾輪18下方設有第二儲膠槽21。
[0027]中底上膠機4的第一滾輪16與第一壓輪17的內側設有可活動調節的第一限位軸22,所述第一滾輪16與第一壓輪17的前方設有可活動調節的第二限位軸23。
[0028]幫腳上膠機5的第二滾輪18和第二壓輪19的內側設有可活動調節的限位擋板24,限位擋板24與機殼2活動連接。
[0029]中底上膠機4的第一滾輪16的輪沿與幫腳上膠機5的第二滾輪18的輪沿處均設有刮膠板25 (或25-1),刮膠板25 (或25-1)通過安裝桿26 (或26_1)與機殼2連接,安裝桿26 (或26-1)與機殼2鉚接,可調節刮膠板的開合角度。
[0030]供膠系統3包括空壓泵27,所述空壓泵27通過供膠管路連接第一儲膠槽20和第二儲膠槽21。
[0031]所述儲膠槽內設有液位計,供膠系統與液位計均連接工控機。
[003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用自動上膠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底上膠機和幫腳上膠機,中底上膠機和幫腳上膠機均包括兩個獨立且相同的傳動系統; 所述傳動系統包驅動機構、主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一輸出軸、傳動輪和中心系桿、第二從動輪和第二輸出軸,所述主動輪由驅動機構帶動,所述第一從動輪和傳動輪與主動輪配合傳動,所述第二從動輪與傳動輪行星配合并傳動,所述第一輸出軸與第一從動輪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輸出軸與第二從動輪固定連接,所述中心系桿與傳動輪同軸,所述第二輸出軸外設有軸套,第二輸出軸的軸套與中心系桿鉸接,所述軸套外設有調節臂; 所述中底上膠機的傳動系統的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一滾輪,第二輸出軸上設有與第一滾輪相配合的第一壓輪,所述第一滾輪與第一壓輪的線速度相等; 所述幫腳上膠機的傳動系統的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二滾輪,第二輸出軸上設有與第二滾輪相配合的第二壓輪,所述第二壓輪的線速度大于第二滾輪的線速度; 所述雙用自動上膠機還包括機架、機殼,所述中底上膠機和幫腳上膠機的傳動系統均設于機殼內部,機殼設于機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用自動上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上膠機的第一滾輪下方設有第一儲膠槽,所述幫腳上膠機的第二滾輪下方設有第二儲膠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用自動上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上膠機的第一滾輪與第二滾輪的內側設有可活動調節的第一限位軸,所述第一滾輪與第二滾輪的前方設有可活動調節的第二限位軸,第一限位軸與第二限位軸均通過軸承與機殼活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用自動上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幫腳上膠機的第二滾輪和第二壓輪的內側設有可活動調節的限位擋板,限位擋板與機殼活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用自動上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上膠機的第一滾輪的輪沿與幫腳上膠機的第二滾輪的輪沿處均設有刮膠板,刮膠板通過安裝桿與機殼連接,安裝桿與機殼鉚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用自動上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雙用上膠機還包括供膠系統,所述供膠系統設于機架的下方,供膠系統包括空壓泵,所述空壓泵通過供膠管路連接第一儲膠槽和第二儲膠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用自動上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膠槽內設有液位計,供膠系統與液位計均連接工控機。
【文檔編號】A43D25/18GK203457894SQ201320542996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鄭士垟 申請人:江蘇正德力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