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首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變形首飾,包括一變形機構。所述變形機構包括:裝飾托件,所述裝飾托件背面沿中心縱軸線的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凸起,以及在所述中心縱軸線上設有一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凸起下方;造形組件,所述造形組件包括兩個構件,所述每個構件的一端設有孔,所述孔與所述裝飾托件的第一凸起適配,使得所述造形組件與所述裝飾托件通過所述第一凸起可轉動地連接;以及彈性件,所述彈性件通過所述第二凸起與所述裝飾托件固定連接,所述彈性件與所述造形組件的兩個構件的部分邊緣相接觸。實施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彈性件的彈性變化使造形組件的位置發生變化,從而呈現出不同的造型,滿足了佩戴者對于首飾多種造型的需要。
【專利說明】變形首飾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首飾,具體地,涉及一種可變換形狀的首飾。 【【背景技術】】
[0002] 首飾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裝飾品,尤其受到女性的青睞。人們的消費水平隨經 濟發展而大幅提高,追求個性化的妝扮成為不少人的愛好。為滿足裝飾需要,首飾的造型 美感十分重要。傳統的首飾一般造型單一,形狀固定,無法滿足女性對于造型多樣化的需 要,消費者需要購置不同形狀的多個首飾用于搭配,因此增加了支出。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變換形狀的首飾,以滿足人們的喜好。
[0004]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變形首飾包括一變形機構,所述變形機構包括:裝飾托 件,所述裝飾托件背面沿中心縱軸線的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凸起,以及在所述中心縱軸線上 設有一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凸起下方;造形組件,所述造形組件包括兩 個構件,所述每個構件的一端設有孔,所述孔與所述裝飾托件的第一凸起適配,使得所述 造形組件與所述裝飾托件通過所述第一凸起可轉動地連接;以及彈性件,所述彈性件通過 所述第二凸起與所述裝飾托件固定連接,所述彈性件與所述造形組件的兩個構件的部分邊 緣相接觸,所述造形組件的每個構件與所述彈性件相接觸的一側設有接納槽,用于容納所 述彈性件的一側部。
[0005]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造形組件的兩個構件為形狀對稱的翼形件。
[0006]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彈性件呈V形,所述V形彈性件可由一根金屬線彎折而 成。
[0007]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金屬線截面直徑較佳為0. 3毫米。
[0008]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裝飾托件背面的中心縱軸線上靠近上端緣處設置一第三 凸起。
[0009]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變形機構還包括底片,所述底片與所述裝飾托件固定連 接,將所述造形組件的一部分與所述彈性件保持在所述底片與所述裝飾托件之間。
[0010]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造形組件的兩個構件上各設有一凸臺,所述底片的上部 設有與所述凸臺適配的邊緣,使得所述造形組件處于一種變形狀態時通過所述凸臺擱置 在所述底片上。
[0011]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優勢在于,可通過彈性件的彈性變化使造形組件的位置發生變 化,從而呈現出不同的造型,滿足了佩戴者對于首飾多種造型的需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變形首飾的第一狀態示意圖;
[0013]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變形首飾的第二狀態示意圖;
[0014] 圖3是圖1所示變形首飾的裝飾托件背面裝有V形彈性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5] 圖4是圖1所示變形首飾沿A - A線的截面圖;
[0016] 圖5是圖1所示變形首飾的其中一個翼形件的示意圖;以及 [0017] 圖6是圖1所示變形首飾的底片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變形首飾主要包括一變形機構,該變形機構包括:裝飾托 件1、由兩個構件2構成的造形組件、彈性件3。造形組件的兩個構件2可以在形狀上相同、 對稱或者不相同。
[0019] 參考圖1 -圖6,如圖所示的實施方案中,造形組件的兩個構件為形狀對稱的翼形 件2。
[0020] 裝飾托件1背面的中心縱軸線I的兩側分別設置第一凸起12,每個翼形件2的一 端部設有相應的孔21,每個孔21分別套接在裝飾托件1的一個第一凸起12上,從而使兩 個翼形件2通過第一凸起12可轉動地連接到裝飾托件1上,并呈軸向對稱。在裝飾托件 1的中心縱軸線I上還設置有一個第二凸起14,第二凸起14位于兩個第一凸起12下方。
[0021] 彈性件3通過第二凸起14與裝飾托件1相連接。在此實施方案中,彈性件3呈V 形,由一根金屬線彎折而成,彎折處(即,彈性件的底端)形成一與第二凸起14適配的環 狀,該環狀固定套接在第二凸起14上,使得V形彈性件3的開口向上,其兩側部32, 34各自 位于中心縱軸線I兩側以及兩個第一凸起12之間。當造形組件如圖1所示處于第一位置 時,V形彈性件3的對稱兩側部32, 34分別與兩個翼形件2的端緣22相接觸,此時,V形 彈性件3處于自然釋放狀態。構成V形彈性件的金屬線截面直徑較佳為0.3毫米,當然, 按照不同結構的需要,金屬線截面直徑可以采用不同的尺寸。
[0022] 每個翼形件2靠近所述端緣22的一側上設有一接納槽,在本實施例中為條形槽 24,用于容納V形彈性件的一側部。當朝向V形彈性件3的開口轉動翼形件2時,S卩,造形 組件由圖1所示的第一位置繞第一凸起12轉動至圖2所示的第二位置的過程中,V形彈性 件3會受到造形組件擠壓而向內相對靠攏,而當造形組件向上轉動至一定角度時,V形彈性 件的兩側部分別落入翼形件的條形槽24內,條形槽24內的空間足以使V形彈性件的側部 釋放而回復至其自然狀態,此時,首飾呈現出一種雙翼張開的飛翔的造型。
[0023] 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自由端可以設置凸緣(圖中未示),使得可以保持造 形組件以及固定彈性件。
[0024] 作為選擇,可以采用底片4與裝飾托件1連接,以將造形組件的一部分及彈性件 保持在兩者之間。裝飾托件1與底片4可以通過例如焊接、扣合、或其它適合的普通方式連 接并固定在一起。
[0025] 較佳地,為了使造形組件處于第二位置時進一步保持穩定,可在裝飾托件1背面 的中心縱軸線I上靠近上端緣處設置一第三凸起16,當造形組件處于第二位置時,第三凸 起16位于兩個翼形件的中間,阻擋翼形件使之不會過度上傾以維持造型美觀。
[0026] 作為選擇,還可在每個翼形件靠近其條形槽處設置一凸臺28,以及在底片4的上 部設置相適配的邊緣42,使得造形組件處于第二位置時,造形組件的凸臺28剛好擱置在 底片的邊緣42上。
[0027] 當朝向V形彈性件3的底部轉動翼形件2時,即,造形組件由圖2所示的第二位 置繞第一凸起12轉動至圖1所示的第一位置的過程中,翼形件的端部逐步抵壓V形彈性件 3,當轉動至一定角度時,V形彈性件3的側部離開條形槽24,并受到造形組件擠壓而向內 相對靠攏,當造形組件向下轉動至V形彈性件釋放而回復至其自然狀態時,造形組件亦回 復處于第一位置,首飾呈現出一種雙翼閉合的造型。
[0028] 通過V形彈性件的作用使得首飾呈現出不一樣的造型,滿足了佩戴者對于首飾變 型的需求。
[0029] 作為選擇,造形組件的兩個翼形件呈軸對稱的S形。為了美觀及固定兩個翼形件 的相對位置關系,造形組件靠近對稱軸的一側設有造型凸起,當造形組件處于第一位置時, 兩個翼形件的造型凸起相互接觸。當然,造形組件的形狀并不限于此,它可以是其它任何 適合的形狀。
[0030] 本實用新型的變形結構可用于多種首飾,例如:項鏈的吊陛、介指、胸針、頭飾、或 其它適合的首飾。
[0031] 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 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 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變形首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變形機構,所述變形機構包括: 裝飾托件,所述裝飾托件背面沿中心縱軸線的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凸起,以及在所述中 心縱軸線上設有一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凸起下方; 造形組件,所述造形組件包括兩個構件,所述每個構件的一端設有孔,所述孔與所述 裝飾托件的第一凸起適配,使得所述造形組件與所述裝飾托件通過所述第一凸起可轉動 地連接; 彈性件,所述彈性件通過所述第二凸起與所述裝飾托件固定連接,所述彈性件與所述 造形組件的兩個構件的部分邊緣相接觸, 其中,所述造形組件的每個構件與所述彈性件相接觸的一側設有接納槽,用于容納所 述彈性件的一側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形首飾,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形組件的兩個構件為形狀對 稱的翼形件。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形首飾,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呈V形。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首飾,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彈性件由一根金屬線彎折而成。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變形首飾,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線截面直徑為0. 3毫米。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形首飾,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托件背面的中心縱軸線上 靠近上端緣處設置一第三凸起。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形首飾,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形機構還包括底片,所述底片 與所述裝飾托件固定連接,將所述造形組件的一部分與所述彈性件保持在所述底片與所 述裝飾托件之間。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變形首飾,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形組件的兩個構件上各設有 一凸臺,所述底片的上部設有與所述凸臺適配的邊緣,使得所述造形組件處于一種變形狀 態時通過所述凸臺擱置在所述底片上。
【文檔編號】A44C15/00GK203873146SQ201420170559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0日
【發明者】黃耀星 申請人:泰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