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底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底,鞋跟使用按鍵打開活動卡件,就可以把高跟按入凹槽中,變成平底鞋底,同時,當鞋跟打開時,高跟鞋處于高跟狀態,弧形托片前部升起,后部下降,在上底殼弧形部形成凸起的弧形面,更好地與用戶的腳底貼合,使用戶長時間穿著均不會感到疲憊;鞋跟收合時,高跟鞋處于平底狀態,弧形托片前部下降,后部升起,在上底殼弧形部形成平面,更好地與用戶的腳底貼合,使用戶長時間穿著均不會感到疲憊;這兩種狀態可快速轉換,使用方便;以適應高跟狀態、平底狀態兩種腳型變化的需要,更好地滿足走路時承托力的要求,提高穿著時的舒適度。
【專利說明】—種局跟平底兩用鞋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底,尤其涉及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底。
【背景技術】
[0002]女性的鞋類包括高跟鞋和平底鞋,一般高跟鞋和平底鞋是兩種不同的款式,特別是女性在不同場合使用時,二種款式的使用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正式有公開場合時,女性要求以高跟鞋的形式來增強女性的身材欣高的特征,而在休息時、走路或駕駛等運動時,卻需要以平底鞋的舒適和方便來使用,因此,出外時,女人都會就今天要去的場合和穿著搭配鞋子,女人在挑選高跟鞋和平底鞋浪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市場急需一種一款兩用的鞋,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平底和高跟鞋轉換,并且又舒適滿足腳部運動。當然,現在市場也有二種轉換的鞋,但還是存在著轉換不方便,或者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實現轉換,特別是二種鞋轉換后,鞋底不能隨著鞋跟的變形來滿足二種不同需要所需的腳底變形來滿足腳部舒適感。
[0003]本實用新型正式基于上述社會需求,設計出了一款這種方便使用又舒適的兩用鞋底和鞋。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不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底和鞋,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大大提高了兩用高跟鞋的舒適性。
[0005]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底,包括下底殼、鞋跟、鞋跟鎖定機構和鞋面變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殼上部設有空腔、底部開設有凹槽;
[0006]鞋跟,所述鞋跟設置有鞋跟轉軸、卡鎖部和變位部,鞋跟轉軸與中底殼鉸接,以使鞋跟變為平底時收納于所述下底殼的凹槽內,所述的卡鎖部設置在鞋跟上部二側,所述的變位部設有相對運動的第一變位面和第二變位面;
[0007]鞋跟鎖定機構,通過按鍵轉軸設置在所述下底殼的空腔內,包括按鍵、鎖定彈簧和活動卡件,活動卡件連接按鍵,通過按鍵轉軸和鎖定彈簧打開或鎖定鞋跟;
[0008]鞋面變換機構,包括中底殼和弧形托片,所述的中底殼底部設有鉸接弧形托片的轉軸并覆蓋下底殼,所述的弧形托片崁裝于中底部,其前端固定于中底部前部,后端設有與所述弧形托片變位部的第一變位面和第二變位面相應的第一支撐部和第二支撐部,按下按鍵后轉動鞋跟,弧形托片的二支撐部在所述兩個變位面之間相切換且相抵觸,以使弧形托片弧形部弧形角度變化而升起或降低。
[0009]優選地,所述的高跟平底兩用鞋底,還包括上底殼,覆蓋弧形托片和中底殼表面,用來粘合連接鞋面材料;所述下底殼空腔二邊設置有橫條,橫條置于所述中底殼下方且支撐于所述中底殼及弧形托片弧形部下部;所述的按鍵為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空腔的兩側且伸出下底殼的兩壁,按鍵彈簧設置在按鍵的一端,按鍵的另一端通過卡件連桿與活動卡件活動連接,當高跟鞋狀態時,凸條(21)與卡鎖部(I)緊密接觸,壓死卡鎖部(I)使得鞋跟不能轉動,所述活動卡件下部設有凸條,二個活動卡件的連接面為鋸齒形相互咬接。[0010]優選地,所述弧形托片弧形部上設有缺口,所述中底殼對應位置也開設二條槽,容納弧形托片弧形部。
[0011]優選地,還包括鞋跟彈簧,一端頂住中底殼,另一端頂住鞋跟凸出部。當高跟鞋狀態時,凸條(21)與卡鎖部(I)緊密接觸,壓死卡鎖部(I)使得鞋跟不能轉動。
[0012]本技術方案的鞋底使用于女性鞋上,就可以制作出所述的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高跟平底二用鞋底的有益效果為:
[0014]本實用新型的作用是在于:鞋跟使用按鍵打開活動卡件,就可以把高跟按入凹槽中,變成平底鞋底,同時,當鞋跟打開時,高跟鞋處于高跟狀態,弧形托片前部升起,后部下降,在上底殼弧形部形成凸起的弧形面,更好地與用戶的腳底貼合,使用戶長時間穿著均不會感到疲憊;鞋跟收合時,高跟鞋處于平底狀態,弧形托片前部下降,后部升起,在上底殼弧形部形成平面,更好地與用戶的腳底貼合,使用戶長時間穿著均不會感到疲憊;這兩種狀態可快速轉換,使用方便;以適應高跟狀態、平底狀態兩種腳型變化的需要,更好地滿足走路時承托力的要求,提高穿著時的舒適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0016]圖2高跟狀態下的內部結構圖;
[0017]圖3高跟狀態底視圖;
[0018]圖4高跟按鍵未按入時的高跟鎖定狀態結構圖;
[0019]圖5高跟鞋按鍵按入時高跟可以轉動狀態結構圖;
[0020]圖6平底狀態結構圖;
[0021]圖7高跟狀態結構圖;
[0022]圖8高跟狀態下弧形托片狀態結構圖;
[0023]圖9平底狀態下弧形托片狀態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5]下面結合附圖具體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跟平底兩用鞋底及鞋的技術方案。
[0026]如圖1至圖9所示,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底,包括:
[0027]本實用新型的鞋底,主要由下底殼3、鞋跟、鞋跟鎖定機構和鞋面變換機構構成,下底殼3上部設有空腔15、底部開設有凹槽14。凹槽14,可以容納鞋跟的支撐部,從而形成平底鞋底。
[0028]鞋跟,所述鞋跟設置有鞋跟轉軸12、卡鎖部I和弧形托片變位部,鞋跟轉軸12與中底殼6鉸接,以使鞋跟變為平底時收納于所述下底殼的凹槽內,所述的卡鎖部I設置在鞋跟上部二側,與鞋跟一體形成,所述的弧形托片變位部設有與鞋跟轉軸對稱并相對運動的第一變位面IA和第二變位面1B,二者與弧形托片的第一支撐部5A和第二支撐部5B配合,實現弧形托片的轉換變形。
[0029]鞋跟鎖定機構,通過按鍵轉軸7設置在所述下底殼3的空腔15內,包括按鍵2、按鍵彈簧8和活動卡件10,活動卡件10連接按鍵2,通過按鍵轉軸7和按鍵彈簧8打開或鎖定鞋跟。
[0030]鞋面變換機構,包括中底殼6和弧形托片5,所述的中底殼6底部設有鉸接弧形托片5的轉軸13并覆蓋下底殼3,所述的弧形托片5炭裝于中底部6,其前端固定于中底部6前部,后端設有與所述弧形托片變位部的第一變位面IA和第二變位面IB相應的第一支撐部5A和第二支撐部5B,按下按鍵2后轉動鞋跟,弧形托片5的二支撐部在所述兩個變位面之間相切換且相抵觸,以使弧形托片5弧形部16弧形角度變化而升起或降低。
[0031]按鍵2為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空腔15的兩側且伸出下底殼3的兩壁,按鍵彈簧8設置在按鍵2的一端,按鍵2的另一端通過卡件連桿11與活動卡件10活動連接,當高跟鞋狀態時,凸條(21)與卡鎖部(I)緊密接觸,壓死卡鎖部(I)使得鞋跟不能轉動,所述活動卡件10下部設有凸條21,二個活動卡件10的連接面為鋸齒形20相互咬接。
[0032]鞋底還可以包括上底殼4,覆蓋弧形托片5和中底殼6表面,同時用來粘合連接鞋面材料。
[0033]弧形托片弧形部16上最好是設有缺口 18,所述中底殼6對應位置也開設二條槽17,容納弧形托片弧形部。鞋跟彈簧9,一端頂住中底殼6,另一端頂住鞋跟凸出部(未示出),這樣,可以很輕松地變換高跟,并且還具有彈性地收納鞋跟到凹槽里。
[0034]下底殼空腔15 二邊設置有橫條19若干,置于所述中底殼6下方且支撐于所述中底殼6及弧形托片弧形部16下部,這樣也容易定位安裝中底殼和弧形托片。
[0035]把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底用于女性鞋子上,就可以制造出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
[003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狀態如下:
[0037]鞋底在高跟狀態下的內部結構,此時各彈簧處于松弛狀態。
[0038]圖4:按鍵未按入時的狀態(即平時狀態),此時活動卡件10的下部凸條21與鞋跟的上部卡鎖部I緊密接觸,活動卡件起到壓死鞋跟的作用,使鞋跟在按鍵未按入的狀態下固定不能轉動。
[0039]圖5:按鍵按入時的狀態,按入按鍵2,按鍵2以按鍵轉軸7為中心轉動,按鍵2推動活動卡件10,使得活動卡件10與鞋跟卡鎖部分離,此時鞋跟處于可轉動狀態,可以以鞋跟轉軸12為中心自由轉動至高跟鞋狀態或平底鞋狀態;松開按鍵,按鍵彈簧8拉動按鍵2使按鍵2復位,按鍵通過連桿11拉動活動卡件10,使得活動卡件10復位,重新與鞋跟緊密接觸,壓死鞋跟,此時完成變型動作。
[0040]圖6:鞋底在平底狀態時的弧形托片5,此時若扳動鞋跟至高跟鞋狀態的話,則弧形托片變位部的第一變位面IA面會與弧形托片的5A面接觸,隨著轉動IA面會壓迫5A面,使得弧形托片受力,以轉軸13為中心轉動,弧形托片前半部分升起,后半部分下降,從而使弧形托片的弧形部推平,形成平底鞋面(如圖9),更好地與用戶的腳底貼合,使用戶長時間穿著均不會感到疲憊。
[0041]圖7:高跟鞋狀態下的弧形托片5,此時若扳動鞋跟至平底鞋狀態的話,著鞋跟的IB面會壓迫弧形托片的5B面,使得弧形托片沿著轉軸轉動,弧形托片前部部分下降,后半部分升起,弧形托片的弧形部升起,形成凸起的弧形面,形成高跟鞋面(如圖8),更好地與用戶的腳底貼合,使用戶長時間穿著均不會感到疲憊。
[0042]以上的這兩種狀態可快速轉換,使用方便;以適應高跟狀態、平底狀態兩種腳型變化的需要,更好地滿足走路時承托力的要求,提高穿著時的舒適度。
【權利要求】
1.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底,包括下底殼(3)、鞋跟、鞋跟鎖定機構和鞋面變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殼(3)上部設有空腔(15)、底部開設有凹槽(14); 鞋跟,所述鞋跟設置有鞋跟轉軸(12)、卡鎖部(I)和變位部,鞋跟轉軸(12)與中底殼(6)或下底殼(3)鉸接,以使鞋跟變為平底時收納于所述下底殼的凹槽內,所述的卡鎖部(I)設置在鞋跟上部二側,所述的變位部設有相對運動的第一變位面(IA)和第二變位面(IB); 鞋跟鎖定機構,通過按鍵轉軸(7 )設置在所述中底殼(6 )上并安裝在下底殼(3 )的空腔(15)內,包括按鍵(2)、按鍵彈簧(8)和活動卡件(10),活動卡件(10)連接按鍵(2),通過按鍵轉軸(7)和按鍵彈簧(8)打開或鎖定鞋跟; 鞋面變換機構,包括中底殼(6 )和弧形托片(5 ),所述的中底殼(6 )底部設有鉸接弧形托片(5)轉軸(13),所述的弧形托片(5)崁裝于中底部(6),其前端固定于中底部(6)前部,其后端設有與所述弧形托片變位部的第一變位面(IA)和第二變位面(IB)相應的第一支撐部(5A)和第二支撐部(5B),按下按鍵(2)后轉動鞋跟,弧形托片(5)的二支撐部在所述兩個變位面之間相切換且相抵觸,以使弧形托片(5)弧形部(16)弧形角度變化而升起或降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跟平底兩用鞋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底殼(4),覆蓋弧形托片(5 )和中底殼(6 )表面,用來粘合連接鞋面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跟平底兩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托片弧形部(16)上設有缺口( 18 ),所述中底殼(6 )對應位置也開設二條槽(17 ),容納弧形托片弧形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跟平底兩用鞋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鞋跟彈簧(9),一端頂住中底殼(6),另一端頂住鞋跟凸出部,當平底鞋狀態時,彈簧(9)處于被壓縮狀態,當按下按鍵時,鞋跟在彈簧(9)作用下彈出一定角度,方便把鞋跟拉動至高跟鞋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跟平底兩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鍵(2)為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空腔(15)的兩側且伸出下底殼(3)的兩壁,按鍵彈簧(8)設置在按鍵(2)的一端,按鍵(2)的另一端通過卡件連桿(11)與活動卡件(10)活動連接,所述活動卡件(10)下部設有凸條(21),當高跟鞋狀態時,凸條(21)與卡鎖部(I)緊密接觸,壓死卡鎖部(I)使得鞋跟不能轉動,二個活動卡件(10 )的連接面為鋸齒形(20 )相互咬接。
6.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其特征在于,其鞋底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跟平底兩用鞋底。
【文檔編號】A43B13/14GK203801868SQ201420175271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3日
【發明者】張翊 申請人:張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