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隔熱防燙自熱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18824閱讀:505來源:國知局
隔熱防燙自熱餐盒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熱快餐隔熱防燙器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隔熱防燙自熱餐盒。



背景技術:

在食品領域,現在有很多自熱餐盒,通過拉繩撕開水袋,水與發熱包接觸后,發熱包發熱使水變為高溫的水蒸氣,以通過高溫的水蒸氣對飯盒中的米飯及菜肴加熱,使人們在沒有炊具的情況下或者野外環境下,也可以吃上熱騰騰而又可口的飯菜。

然而,現有技術存在如下問題:被加熱的餐盒和加熱好的餐盒都特別的燙手,沒辦法用手拿,容易燙到手,所以加熱的時候還有食用的時候只能放置在某處,不方便移動,造成自熱餐盒推廣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自熱餐盒提供一個隔熱防燙底座,使得不論是加熱時還是加熱后,都可以用手抓拿在隔熱防燙底座外側,而不被燙到,便于食用。同時,安裝有隔熱防燙底座的自熱餐盒,在加熱過程中,可減少熱量的損失,更利于熱量保持,在相同的時間內能使食物熱的更透。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隔熱防燙自熱餐盒,包括自熱餐盒和隔熱防燙底座,隔熱防燙底座與自熱餐盒相匹配,所述隔熱防燙底座為上開口的立方體狀,且設置在自熱餐盒的外側,隔熱防燙底座包裹住自熱餐盒的底面和側面;隔熱防燙底座是由耐高溫隔熱材料制成。

最優的,所述自熱餐盒的側面距離上邊沿三分一處設置有一圈突出卡扣,隔熱防燙底座的側壁內側相對應的地方設置有凹陷卡槽,所述卡扣與所述卡槽相匹配。

最優的,所述突出卡扣的上表面有向上的圓弧突出,隔熱防燙底座的側壁內側相對應的地方設置有向內的圓弧凹陷,所述圓弧突出與圓弧凹陷相匹配。

最優的,所述隔熱防燙底座的側壁內側為鋸齒狀,且齒尖與自熱餐盒緊密接觸。

最優的,所述自熱餐盒的底部為光滑平面,所述隔熱防燙底座還包括吸盤,吸盤均勻固定在隔熱防燙底座的底面內側,吸盤一面朝上,且吸盤與自熱餐盒底面吸附接觸,吸盤由耐高溫硅膠材料制成。

最優的,所述隔熱防燙底座還包括凹槽、提拉帶和封底貼,所述隔熱防燙底座的底面外側設置有凹槽,凹槽內固定安裝有提拉帶,提拉帶放置在凹槽內,封底貼粘貼在隔熱防燙底座的底面上,且將提拉帶限制在凹槽內。

最優的,所述凹槽均勻對稱的設置在底面外側,凹槽之間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提拉帶與凹槽等寬,且與凹槽接觸的地方固定安裝在凹槽上,提拉帶設置在凹槽內后,與隔熱防燙底座的底面等大的封底貼粘貼在底面上,撕開封底貼后,使用提拉帶將盛放有自熱餐盒的隔熱防燙底座提起。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隔熱防燙自熱餐盒在自熱餐盒外側設置一個隔熱防燙底座,使得不論是加熱時還是加熱后,都可以用手抓拿在隔熱防燙底座外側,而不被燙到,同時起到了保溫作用,加熱效率更快。

附圖說明

附圖1是隔熱防燙自熱餐盒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隔熱防燙自熱餐盒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隔熱防燙自熱餐盒的剖視圖。

附圖4是隔熱防燙自熱餐盒一種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中:自熱餐盒10、卡扣11、隔熱防燙底座20、卡槽21、吸盤22和提拉帶23。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闡述。

參照附圖1所示,一種隔熱防燙自熱餐盒,包括自熱餐盒10和隔熱防燙底座20,隔熱防燙底座20與自熱餐盒10相匹配,所述隔熱防燙底座20為上開口的立方體狀,且設置在自熱餐盒10的外側,隔熱防燙底座20包裹住自熱餐盒10的底面和側面,隔熱防燙底座20的側壁內側為鋸齒狀,且齒尖與自熱餐盒10緊密接觸;隔熱防燙底座20是由厚度為5~15毫米的耐高溫隔熱材料制成,耐高溫隔熱材料可以是隔熱棉、硅酸鋁纖維氈、納米微孔隔熱材料、陶瓷纖維、石棉、硅藻土、珍珠巖、玻璃纖維、泡沫玻璃混凝土、硅酸鈣、泡沫石棉或復合硅酸鹽保溫材料中的至少一種。

參照附圖3所示,自熱餐盒10的側面距離上邊沿三分一處設置有一圈突出卡扣11,隔熱防燙底座20的側壁內側相對應的地方設置有凹陷卡槽21,所述卡扣11與所述卡槽21相匹配;突出卡扣11的上表面有向上的圓弧突出,隔熱防燙底座20的側壁內側相對應的地方設置有向內的圓弧凹陷,所述圓弧突出與圓弧凹陷相匹配。

隔熱防燙底座20的底面內側固定有吸盤,吸盤22均勻分布在底面上,吸盤22一面朝上,且吸盤22與自熱餐盒10底面吸附接觸。

參照附圖2所示,隔熱防燙底座20的底面外側設置有均勻對稱分布的凹槽,凹槽之間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凹槽內固定安裝有提拉帶23,提拉帶23設置在凹槽內后,與隔熱防燙底座20的底面等大的封底貼粘貼在底面上,撕開封底貼后,使用提拉帶23將盛放有自熱餐盒10的隔熱防燙底座20提起。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隔熱防燙自熱餐盒,在自熱餐盒10外側設置有由耐高溫隔熱材料制成的隔熱防燙底座20,自熱餐盒10的側面距離上邊沿三分一處設置有一圈突出卡扣11,隔熱防燙底座20的側壁內側相對應的地方設置有凹陷卡槽21,所述卡扣11與所述卡槽21相匹配卡和的時候,隔熱防燙底座20不會相對自熱餐盒10移動,同時在隔熱防燙底座20的底面內側設置有吸盤22,吸盤22與自熱餐盒10光滑的底面吸附接觸,隔熱防燙底座20與自熱餐盒10緊密接觸。另一方面,隔熱防燙底座20的側壁內側為鋸齒狀,是因為自熱餐盒加熱時會膨脹,而鋸齒狀的結構可以使隔熱防燙底座20有一定的變形緩沖空間;還添加了提拉帶23的設計,即底座下側設置有提拉帶23,使用提拉帶23提拿更方便的同時更不會被燙到,拿著加熱的餐盒移動十分方便。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隔熱防燙自熱餐盒,隔熱防燙的同時便于攜帶移動,使用方便。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