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輔助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簡易的拐杖凳。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針對拐杖存在多種多樣的設計形式,但大多針對手持式功能性拐杖,在年齡較長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中應用廣泛,在醫療器械應用領域,仍以傳統的拐杖或輪椅較為常見,對短期行動不便者而言,在兩者擇一選擇后仍存在多種不便。因此,考慮設計一種折中的、能夠多功能實現輔助行走或方便休息的輔助醫療器械成為一個新的思路。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易的拐杖凳,所述拐杖凳分段設計,通過調節不同分段之間連接的角度,實現拐杖或凳子的功能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等特點,同時,不同功能結構之間的轉換操作簡單,使用過程安全便利。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簡易的拐杖凳,包括支架段、調節段、連接桿、掛桿、調節桿,所述支架段為矩形框結構,其下邊框的中間位置開口,兩側均設有扇形凸起、銷軸孔,所述扇形凸起的內側面與銷軸孔的外側面重合,且兩側銷軸孔的孔徑相等、中心線重合;所述調節段的上端為兩根豎直方向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端設有扇形凸起、銷軸孔,所述扇形凸起的內側面與銷軸孔的外側面重合,且兩支撐桿的銷軸孔的孔徑相等、中心線重合;所述連接桿的兩端設有銷軸,所述銷軸穿過支撐桿的銷軸孔與支架段下邊框的銷軸孔相配合,且支撐桿與支架段下邊框的扇形凸起位置相對、相互配合;所述掛桿包括固定端、掛扣端,所述固定端與支架段下邊框靠近矩形框架的直角處連接,所述調節段上端的支撐桿上設有圓柱形凸起,所述掛桿的掛扣端與所述凸起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段在豎直方向靠近中間的位置設有水平連桿,所述水平連桿的中間位置與所述豎直方向的調節桿的相應位置連接;所述支架段在豎直方向上間隔設置水平方向的調節支架桿,所述調節支架桿的中間位置設有定位孔,所述連接桿的中間位置、調節桿的頂端同樣設有定位孔,所述調節桿的頂端與連接桿或調節支架桿通過定位銷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段的上邊框為曲形支架桿。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桿靠近頂端的位置設有水平方向的握桿。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簡易的拐杖凳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支架段的下邊框、調節段上端的支撐桿通過連接桿兩端的銷軸連接,利用掛桿限定豎直方向的連接,另一方面,利用扇形凸起限定支架段與調節段之間的旋轉角度,同時利用定位銷限定調節桿頂端的位置,為拐杖凳的拐杖功能與凳子功能之間的結構轉換提供了條件,功能結構的轉換操作十分簡單。
2、所述曲形支架桿曲形結構、握桿的設計均體現了人機化設計的思想,使得拐杖凳作為拐杖結構時的使用更加舒適、便利。
附圖說明
圖1為拐杖凳為拐杖功能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A處截面的放大圖。
圖3為B向截面圖。
圖4為拐杖凳為凳子功能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段;2支撐桿;3調節桿;4曲形支架桿;5調節支架桿;6握桿;7連接桿;8掛桿;9水平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主體及實施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易的拐杖凳,如圖1至4所示,包括支架段1、調節段、連接桿7、掛桿8、調節桿3,所述支架段1與調節段通過連接桿7實現連接。
所述支架段1為矩形框結構,其下邊框的中間位置開口,兩側均設有扇形凸起、銷軸孔,所述扇形凸起的內側面與銷軸孔的外側面重合,且兩側銷軸孔的孔徑相等、中心線重合。所述調節段的上端為兩根豎直方向的支撐桿2,所述支撐桿2的頂端同樣設有扇形凸起、銷軸孔,且扇形凸起的內側面與銷軸孔的外側面重合,兩支撐桿2的銷軸孔的孔徑相等、中心線重合。所述連接桿7的兩端設有銷軸,所述銷軸穿過支撐桿2的銷軸孔與支架段1下邊框的銷軸孔相配合,此時支撐桿2與支架段1下邊框的扇形凸起位置相對、相互配合,實現支架段1與調節段的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掛桿8包括固定端、掛扣端,所述固定端與支架段1下邊框靠近矩形框架的直角處連接,所述調節段上端的支撐桿2上設有圓柱形凸起,所述掛桿8的掛扣端與所述凸起相配合,限定支架段1與調節段在豎直方向的定位,實現拐杖功能結構。
所述調節段在豎直方向靠近中間的位置設有水平連桿9,且所述調節桿3與調節段在豎直方向上高度一致,所述水平連桿9的中間位置與所述豎直方向的調節桿3的相應位置連接,實現調節桿3繞水平連桿9的旋轉。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段1在豎直方向上間隔設置水平方向的調節支架桿5,所述調節支架桿5的中間位置設有定位孔,所述連接桿7的中間位置、調節桿3的頂端同樣設有定位孔,所述調節桿3繞水平連桿9旋轉至不同位置后,調節桿3頂端與連接桿7或著調節支架桿5的定位孔位置相對、中心線重合,通過定位銷實現連接,進而實現凳子功能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段1的上邊框為曲形支架桿4,同時在調節桿3靠近頂端的位置設有水平方向的握桿6,體現人機化設計的思想,使得拐杖凳作為拐杖結構時的使用更加舒適、便利。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簡易拐杖凳可作為拐杖或凳子使用,若將支架段1與調節段旋轉至豎直方向,然后將掛桿8的掛扣端與支撐桿2上的圓柱形凸起配合連接,此時,將調節桿3的頂端與連接桿7通過定位銷連接,實現拐杖的功能結構。或者,將掛桿8的掛扣端與支撐桿2上的圓柱形凸起分離,然后將支架段1與調節段旋轉至相應角度,并將調節桿3的頂端與調節支架桿5通過定位銷連接,實現凳子的功能結構。
上面所述的實施案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到如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