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微型散熱組件及空調服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44210閱讀:396來源:國知局
微型散熱組件及空調服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服裝領域,特別涉及微型散熱組件及空調服。



背景技術:

現代人生活、工作中對衣服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不僅僅滿足于衣服的款式、色彩、材料等方面的變化,相對地,對衣服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夏季烈日下的工作者,譬如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環衛工人等;在高溫、悶熱環境中的工作者,譬如煉鋼工人、面包烘烤工人等,需要有讓他們身體涼爽的衣服,才可以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提高工作效率。空調服的出現對上述條件有了一定改善,然而仍然存一些不足,例如,現有的一種空調服,通過將微型散熱風扇通過USB借口外接,通過移動電源對風扇供電,然而上述的工作環境軍為長時間的工作環境,移動電源一般具有一定重量,在長時間作業時,會加重身體疲勞,并且口袋裝載移動電源也給手部動作帶來不便。鑒于此,有必要對上述情況進行改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便于上時間工作的微型散熱組件及具有該微型散熱組件的空調服。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的一種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微型散熱組件,安裝于空調服用于提供風力,包括微型風扇及散熱組件,所述微型風扇包括一固定環及風扇本體,所述固定環與所述風扇本體可拆卸固定連接,從而將微型風扇固定于空調服上,所述電池組件與所述風扇本體可拆卸的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風扇本體包括一風扇上蓋、一風扇葉、一風扇下蓋、一驅動裝置、一PCB板、一風扇裝飾蓋以及一風扇按鈕蓋,所述風扇上蓋和所述風扇下蓋相扣合,共同形成一個收容空間,所述風扇葉設置于所述收容空間內,所述風扇下蓋,自遠離所述風扇上蓋一端下沉形成一安裝槽,所述PCB板及所述風扇裝飾蓋設置于所述安裝槽內,所述安裝槽底部具有一圓孔,且沿所述圓孔內壁下沉形成一驅動槽,所述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驅動槽內,所述所述風扇按鈕蓋扣合于所述風扇裝飾蓋上。

優選地,所述風扇下蓋還包括一固定位,所述固定位包括一引導固定件,所述引導固定件包括兩引導桿及一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為鏤空板,位于兩引導桿之間的連接板部分鏤空,所述電池組件包括開關,所述開關包括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可拆卸地扣合于所述連接板的鏤空部分。

優選地,所述固定位還包括一接觸臺,所述接觸臺上設置有兩電觸片,所述電觸片與PCB板通過柔性電路板或線纜導通。

優選地,所述電池組件包括電池上蓋、可充電電池、電池下蓋、電池保護PCB板、輸出電壓接觸PCB板以及開關組件,所述電池上蓋和電池下蓋可拆卸式蓋合連接,二者合圍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可充電電池設置于所述容置腔內,所述電池上蓋向外延伸形成上開關位,所述電池下蓋向外延伸形成下開關位,所述上開關位和所述下開關位共同形成開關位,且隨著所述電池上蓋和所述電池下蓋的扣合而扣合,所述開關組件與所述輸出電壓接觸PCB板設置于所述開關位內,所述電池保護PCB板設置于所述開關位和所述容置腔的交界處。

優選地,所述下開關位包括兩通孔,所述輸出電壓接觸PCB板上延伸出兩插針,兩所述插針分別穿過所述通孔,并與所述PCB板延伸出的電觸片抵持,從而實現可充電電池與風扇本體的電性導通。

優選地,所述開關組件包括開關,所述開關包括一開關板、一固定扣、一移動推位以及一連接件,所述固定扣、所述移動推位以及所述連接件均固定于所述開關板上。

優選地,所述上開關位包括一底壁和三個側壁,底壁上設置有一第一滑孔,其中一側壁上設置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和所述第二滑孔連通,所述開關可以沿著所述第一滑孔滑動,從而帶動開關沿著所述第二滑孔全部收容進開關位內或部分伸出開關位外。

優選地,所述風扇下蓋包括上環蓋、下環蓋以及連通所述上環蓋和下環蓋的若干加強桿,所述上環蓋設置有若干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向所述下環蓋方向延伸形成有卡持件,所述卡持件遠離所述上環蓋一端形成一斜楔塊,所述固定環靠近所述出風面一端內壁設置有若干楔形槽,遠離所述出風面一端正對所述楔形槽設置若干第三缺口,所述卡持件從所述楔形槽卡入,并最終使所述卡持件的斜楔塊卡持于第三缺口內。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的另一種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空調服,包括衣服本體和以及微型散熱組件,所述衣服本體包括一層外層布料,所述微型散熱組件固定于所述外層布料上,所述微型散熱組件為上述任一所述微型散熱組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微型散熱組件及采用該散熱組件的空調服,通過將電池固定在PCB板上,實現電池與風扇的一體化設計。或者將電池與微型風扇可拆卸式連接,替代原有的USB接口,同步也取消了連接風扇與USB接口之間的線纜,使得工作更為方便。將電池組件替代移動電源對微型風扇供電,減少了穿著人員的工作負擔,特別在長時間的工作環境下尤為重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空調服的后視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空調服的展開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空調服的微型散熱組件中微型風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空調服的微型散熱組件的爆炸圖之一;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空調服的微型散熱組件中微型風扇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空調服的微型散熱組件中微型風扇的風扇下蓋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空調服的微型散熱組件的爆炸圖之二;

圖8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空調服的電池組件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空調服的電池組件的開關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空調服的微型散熱組件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實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需要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僅限于指定視圖上的相對位置,而非絕對位置。

另外,在本發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和圖2,示例性的示出了空調服100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空調服100包括衣服本體20以及微型散熱組件10,所述衣服本體20包括一層外層布料21,所述微型散熱組件10固定于所述外層布料21上。具體地,所述散熱組件包括微型風扇11及電池組件13,所述微型風扇11與所述外層布料21固定連接,請繼續參閱圖4,所述電池組件13可拆卸的連接于所述微型風扇11。

進一步,所述衣服本體20包括一內層布料23,所述微型散熱組件10固定于所述外層布料21,并設置于所述內層布料23和所述外層布料21之間,較佳地,所述微型風扇11與所述內層布料23固定連接。

請繼續參閱圖3,圖3示例性的示出了微型風扇11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微型風扇11包括一固定環80及風扇本體90,所述固定環80與所述風扇本體90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衣服本體20部分卡持于所述固定環80與所述風扇本體90之間從而將微型風扇11固定于衣服本體20上。當需要將微型風扇11固定于衣服本體20上時,只需要將固定環80與風扇本體90分離,再于固定環80與風扇本體90固定時將外層布料21或者內層布料23的一部分卡合在固定環80與風扇本體90之間即可完成微型風扇11與衣服本體20的固定連接。

請繼續參閱圖4至圖5,圖4示例性示出了微型散熱組件11的結構爆炸圖,圖5示出了風扇本體90的爆炸結構圖,所述風扇本體90包括一風扇上蓋91、一風扇葉92、一風扇下蓋93、一驅動裝置94、一PCB板95、一風扇裝飾蓋96以及一風扇按鈕蓋97,所述風扇上蓋91和所述風扇下蓋93相扣合,共同形成一個收容空間,所述風扇葉92設置于所述收容空間內,所述風扇下蓋93大體呈半橢球形,自遠離所述風扇上蓋91一端下沉形成一安裝槽931,所述PCB板95及所述風扇裝飾蓋96設置于所述安裝槽931內,所述安裝槽931底部具有一圓孔932,且沿所述圓孔932內壁下沉形成一驅動槽933,所述驅動裝置94設置于所述驅動槽933內,所述驅動槽933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驅動裝置94的高度,所述驅動裝置94包括一轉軸,所述轉軸穿過所述安裝槽931的底壁伸入到所述收容空間內,所述風扇葉92固定于所述轉軸上,所述轉軸大體處于所述風扇下蓋93的球形直徑上,所述風扇裝飾蓋96具有一凹槽961,所述風扇按鈕蓋97扣合在所述凹槽961內。

所述風扇上蓋91包括出風面911和扣合圓筒913,所述扣合圓筒913自所述出風面911向所述風扇下蓋93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出風面911直徑大于所述扣合圓筒913的外徑,所述出風面911具有一圓形的出風口,所述出風口的內徑與所述扣合圓筒913的內徑大體相等,用于風力對流,所述出風口設置若干防護桿,自所述出風口的圓心向出風面911呈放射狀分布,起到安全防護作用。所述扣合圓筒913的外周壁向外延伸形成若干扣合臺915,所述扣合臺915大體的豎直截面大體呈梯形,越靠近所述出風面911,高度越高,所述扣合臺915用于與所述風扇下蓋93扣合。

所述風扇下蓋93包括上環蓋934、下環蓋935以及連通所述上環蓋934和下環蓋935的若干加強桿936,所述上環蓋934與所述風扇上蓋91的扣合圓筒913相扣合,具體地,所述上環蓋934對應所述扣合圓筒913的扣合臺915設置有若干第一缺口934a,當風扇上蓋91和風扇下蓋93扣合時,所述風扇上蓋91下壓,此時只有扣合臺915與風扇下蓋93抵接,且外力通過扣合臺915傳導到風扇下蓋93,擠壓風扇下蓋93,風扇下蓋93產生一定變形,當扣合臺915卡合進所述第一缺口934a內時,所述扣合圓筒913的內壁與所述上環蓋934的外壁貼緊,完成風扇上蓋91和風扇下蓋93的扣合。所述上環蓋934還設置有若干第二缺口934b,所述第二缺口934b向所述下環蓋935方向延伸形成有卡持件934c,所述卡持件934c遠離所述上環蓋934一端形成一斜楔塊934d,用于與固定環80相卡合。

所述固定環80靠近所述出風面911一端內壁設置有若干楔形槽81,遠離所述出風面911一端正對所述楔形槽81設置若干第三缺口83,所述卡持件934c從所述楔形槽81卡入,并最終使所述卡持件934c的斜楔塊934d卡持于第三缺口83內,從而使固定環80固定于風扇內,拆卸時,只需將卡持件934c略微向內傾斜,即可取出固定環80。

所述下環蓋935向所述上環蓋934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安裝槽931,所述安裝槽931大體呈圓筒狀,所述安裝槽931底部再沿所述上環蓋934方向延伸,形成一圓筒狀的驅動槽933,用以容納所述驅動裝置94,所述驅動裝置94設置在所述驅動槽933內,且驅動裝置94的轉軸穿過驅動槽933的底壁伸入到收容空間內,所述風扇葉92固定于所述轉軸上,并在所述驅動裝置94的驅動下轉動。

所述PCB板95固定安裝于所述安裝槽931的底部,例如可以是,安裝槽931底部設置有若干螺紋柱,PCB板95上對應設置若干穿孔,螺釘穿過穿孔將PCB板95固定。優選地,圓筒形的驅動槽933向下環蓋935方向延伸預置距離,該預置距離與螺紋柱等高,這樣,將可以為PCB板95提供有效支撐。

請繼續參閱圖6至圖7,所述風扇下蓋93還包括一固定位937,所述固定位937貫穿安裝槽931的內壁和外壁,使的圓筒狀的安裝槽931形成一缺口,所述固定位937包括一引導固定件9371,所述引導固定件9371包括兩引導桿9372及一連接板9373,兩引導桿9372與驅動槽933的外壁固定并分別設置于所述連接板9373的兩側。進一步所述連接板9373為鏤空板,位于兩引導桿9372之間的連接板9373部分鏤空。

所述固定位937用于與電池組件13的連接固定。所述固定位937還包括一接觸臺9374,所述接觸臺9374上設置有兩電觸片9375,所述電觸片9375與PCB板95通過柔性電路板或線纜導通,所述固定位937的側壁設置有兩滑槽9376,所述電池組件13對應設置滑桿,所述滑桿沿著所述滑槽9376滑動即完成電池組件13與風扇本體90的固定連接,當電池組件13與風扇本體90固定時,電池組件13上對應設置有插針1351與電觸片9375接觸,在電池組件13固定時同步完成了電連接。

所述風扇裝飾蓋96上設置有若干卡卡勾,所述安裝槽931底部對應所述卡勾設置若干卡孔,所述風扇裝飾蓋96通過所述卡勾和所述卡孔固定連接。所述風扇裝飾蓋96的凹槽961內設置若干卡孔,風扇按鈕蓋97設置若干卡勾,通過卡勾和卡孔將風扇按鈕蓋97固定于所述風扇裝飾蓋96上,所述風扇按鈕蓋97上設置有按鈕開關,所述按鈕開關可以實現不同檔位的按壓,從而實現不同檔位的風速調節,具體可以按需定制,例如,一般地,可以實現高中低三檔風速調節,則按鈕開關可設置四檔,不按壓時,按鈕開關處于初始狀態,此時風扇不轉動,按壓至第一檔,則風扇低速轉動,再次按壓,進至第二檔,風扇中速轉動,再按壓,進至第三檔,風扇高度轉動,再按壓,進至第四檔,風扇高速轉動,第四檔后,再次按壓,斷電,電源關閉,按鈕開關回檔至初始狀態。

所述驅動裝置94可以是直流馬達,電機等。

組裝所述風扇本體90時,首先,將驅動裝置94裝入風扇下蓋93的驅動槽933內,驅動裝置94的轉軸穿過驅動槽933的底壁,然后將風扇葉92固定于該轉軸上,再將風扇上蓋91和風扇下蓋93扣合,再將PCB板95固定于安裝槽931后,風扇裝飾蓋96卡合進安裝槽931內,最后再將風扇按鈕蓋97扣合在風扇裝飾蓋96上。

請參閱圖8至圖9,所述電池組件13包括電池下蓋131、可充電電池132、電池上蓋133、電池保護PCB板134、輸出電壓接觸PCB板135以及開關組件136。所述電池下蓋131和電池上蓋133可拆卸式蓋合連接,二者合圍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可充電電池132設置于所述容置腔內,所述電池下蓋131向外延伸形成下開關位1311,所述電池上蓋133向外延伸形成上開關位1331,所述下開關位1311和所述上開關位1331共同形成開關位137,且隨著所述電池下蓋131和所述電池上蓋133的扣合而扣合。所述開關組件136與所述輸出電壓接觸PCB板135設置于所述開關位內,所述電池保護PCB板134設置于所述開關位和所述容置腔的交界處。

具體地,所述下開關位1311包括兩通孔1313,所述輸出電壓接觸PCB板135上延伸出兩插針1351,兩所述插針1351分別穿過所述通孔1313,并與所述PCB板95延伸出的電觸片9375抵持,從而實現可充電電池132與風扇本體90的電性導通。

所述上開關位1331與所述容置腔交界處設置有止檔位1333,所述止檔位1333大體呈“凹”形,所述開關組件136包括開關1361及彈簧1363,所述彈簧1363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止檔位1333及開關1361。

所述開關1361包括一開關板136a、一固定扣136b、一移動推位136c以及一連接件136d,所述固定扣136b、所述移動推位136c以及所述連接件136d均固定于所述開關板136a上,并可與所述開關板136a一體成型,所述固定扣136b用于與所述引導固定件9371的連接板9373的鏤空部分扣合,所述移動推位136c用于施加外力,所述連接件136d用于與彈簧1363一端固定連接。

所述上開關位1331包括一底壁和三個側壁,底壁上設置有一第一滑孔133a,其中一側壁上設置有第二滑孔133b,所述第一滑孔133a和所述第二滑孔133b連通,所述開關1361可以沿著所述第一滑孔133a滑動,從而帶動開關1361沿著所述第二滑孔133b全部收容進開關位137內或部分伸出開關位137外。所述移動推位136c穿過所述第一滑孔133a伸出所述開關位137,以便于施加外力,從而推動開關沿第一滑孔133a滑動。

在不施加外力時,所述固定扣136b露出于所述開關位137外,此時所述彈簧1363處于輕度壓縮狀態,所述開關板136a設置有止檔件136e,止檔件136e抵住上開關位1331側壁,以防止開關被全部彈出開關位外,當外力施加于移動推位136c,通過開關板136a的帶動,通過連接件136d間接作用于彈簧1363,彈簧1363隨著移動推位136c的移動被重度壓縮,持續積蓄彈性勢能,固定扣136b在此過程中縮回開關位137內部。當外力撤去,彈簧1363積累的彈性勢能釋放,通過連接件136d推動開關1361移動,固定扣136b沿著第二滑孔133b,彈出開關位137外

所述下開關位1311和所述上開關位1331的兩側壁設置有滑桿,用于與固定位937側壁的滑槽9376相配合。

所述電池保護PCB板134連接有標準微型usb插頭,用以對可充電電池132充電。

將電池組件13與風扇本體90組裝時,將滑桿于滑槽9376對準,沿著滑槽9376向下滑動,直至固定扣136b與引導固定件9371的連接板9373抵持,此時用力按壓電池組件13,或者外力施加于移動推位136c,使固定扣136b縮回開關位137內部,繼續向下滑動到底部后,撤去外力,固定扣136b扣合于連接板9373的鏤空處,即完成電池組件13與風扇本體90的扣合固定,扣合時,插針1351抵接于電觸片9375,同步完成電連接。

拆卸時,外力施加于移動推位136c,使固定扣136b縮回開關位內部,直接沿著滑槽9376拔出電池組件13即可。

實施例二

請參閱圖10,本實施例中,風扇本體290結構與實施例一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可充電電池的安裝方式,本實施力中,可充電電池232直接安裝于PCB板295上,相應的,風扇裝飾蓋296上對應可充電電池232設置有一個容納位。風扇裝飾蓋296將可充電電池232以及PCB板295直接蓋合于安裝槽內,其余風扇上蓋291、風扇下蓋293等結構均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上述兩個實施例均將電池描述位可充電電池,但是,這不應理解位限制性的,而是根據實際需要的選擇,可充電電池可可以循環利用,減少廢棄電池的數量,有利于環境保護,因此,一次性干電池替代上述可充電電池也應在上述公開的方案之列。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微型散熱組件及采用該散熱組件的空調服,通過將電池固定在PCB板上,實現電池與風扇的一體化設計。或者將電池與微型風扇可拆卸式連接,替代原有的USB接口,同步也取消了連接風扇與USB接口之間的線纜,使得工作更為方便。將電池組件替代移動電源對微型風扇供電,減少了穿著人員的工作負擔,特別在長時間的工作環境下尤為重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發明的構思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