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火耐高溫手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火耐高溫手套,屬于功能手套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防火耐高溫手套多用于消防、冶煉、電焊等高溫環境中,保護作業者雙手不受火焰及熱福射侵害的裝備之一。
[0003]目前市場上的防火耐高溫手套多采用石棉纖維原料制成,使用時即不妨礙雙手的屈伸活動,又能在火災或高溫環境中對雙手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但由于石棉短纖維制品容易離散粉化和擴散漂浮,因此使用過程中會產生粉塵污染,長期使用有致癌傾向,不利于身體健康。而且其強度較低,耐折性差,在多次使用后,易造成斷裂,影響防火隔熱效果。再貝1J,現有的防火耐高溫手套多不具有絕緣功能,一旦遇到電線、電器老化、短路、過載引發的火災,使救援工作難以進行,加重了生命和財產的威脅。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火耐高溫手套。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種防火耐高溫手套,包括手套本體、套筒和固定套,所述套筒的上端寬度小于其下端的寬度,所述套筒的上端與所述手套本體相連,所述套筒的下端與所述固定套相連;
[0007]所述手套本體包括手掌區域和位于所述手掌區域上端的五個手指區域,所述手套主體具有復合層結構,由內至外依次設置底布層、絕緣氈層、隔熱布層和面布層;
[0008]緊貼所述底布層的內側表面設置至少一個雙層套管,所述雙層套管包括位于中心內層的透氣管和位于外套層的導液管,所述雙層套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手掌區域的掌心處,另一端位于所述固定套的套口處,所述透氣管的兩端均開口設置,所述導液管的位于所述掌心處的一端封閉設置,位于所述套口處的一端開口設置,所述導液管的管壁上設置若干滲透孔;
[0009]所述套筒具有復合層結構,由內至外依次設置底布層、絕緣氈層、隔熱布層和面布層;
[0010]所述固定套包括一個環形松緊帶和包裹在所述松緊帶外側的面布層。
[0011]在所述面布層的上下兩面分別設置耐溫絕緣涂層。
[0012]所述面布層為聚酰亞胺纖維層。
[0013]所述面布層為聚酰亞胺纖維與導電纖維紡織而成的針織布層。
[0014]所述隔熱布層為聚四氟乙烯膜與阻燃纖維基布形成的兩層復合結構,所述聚四氟乙烯膜與所述面布層緊貼設置,所述阻燃纖維基布與所述絕緣氈層緊貼設置。
[0015]所述絕緣氈層為高分子聚合物絕緣薄膜。
[0016]所述底布層為阻燃人造纖維與天然纖維紡織而成的針織布層。
[0017]所述底布層、絕緣氈層、隔熱布層和面布層通過壓制成型為一體。
[0018]所述固定套的套口處設有扣帶。
[0019]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002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火耐高溫手套,包括手套本體、套筒和固定套,通過設置所述手套主體和所述套筒均為由內至外依次包括底布層、絕緣氈層、隔熱布層和面布層的復合層結構,進一步緊貼所述底布層的內側表面設置至少一個雙層套管,所述雙層套管包括位于中心內層的透氣管和位于外套層的導液管;從而在高溫環境中穿戴所述手套時,所述面布層具有耐高溫、防靜電、強度高、耐折性好的特點,在火焰中不熔融、無熔滴,形成可靠的保護層,所述隔熱布層具有隔熱、阻燃、防水透氣性能,避免雙手被高溫灼傷,所述絕緣氈層進一步增強絕緣效果的同時具有防水功能,在潮濕或有水的環境下帶電作業不發生擊穿、泄露電流非常小,安全性能好,所述底布層柔軟舒適,透氣性和吸汗性好,并且通過設置所述雙層套管,使得手心散發的大量汗水滲透進入所述導液管并進行導出,同時利用所述透氣管實現手掌與外界的空氣流通,有效減輕熱輻射帶來的灼熱感;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所述手套不僅穿戴方便,使用靈活,而且能在火災或高溫環境中對雙手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22]圖1是實施例2所述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是沿圖1中A-A的剖視圖;
[0024]圖3是實施例2所述雙層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_手套本體,11-面布層,12-隔熱布層,13-絕緣氈層,14-底布層,15-透氣管,151-透氣管,152-導液管,153-滲透孔2-套筒,3-固定套,31-扣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26]實施例1
[0027]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防火耐高溫手套,包括手套本體1、套筒2和固定套3,以手指為上端,手臂為下端,所述套筒2的上端寬度小于其下端的寬度,所述套筒2的上端與所述手套本體1相連,所述套筒2的下端與所述固定套3相連。
[0028]所述手套本體1包括手掌區域和位于所述手掌區域上端的五個手指區域,所述手套主體的總厚度為0.l-5mm。
[0029]所述手套主體為復合層結構,由內至外依次設置底布層14、絕緣氈層13、隔熱布層12和面布層11,所述面布層11的厚度為0.05-0.35mm,所述隔熱布層1212的厚度為0.03-0.15mm,所述絕緣氈層13的厚度為0.02-0.5mm,所述底布層14的厚度為0.03-0.15mm。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所述面布層11為聚酰亞胺纖維與導電纖維紡織而成的針織布層;所述隔熱布層12為聚四氟乙烯膜與阻燃纖維基布形成的兩層復合結構,所述聚四氟乙烯膜與所述面布層11緊貼,所述阻燃纖維基布與所述絕緣氈層13緊貼;所述絕緣氈層13為高分子聚合物絕緣薄膜,所述底布層14為阻燃人造纖維與天然纖維紡織而成的針織布層,所述底布層14、絕緣氈層13、隔熱布層12和面布層11通過壓制成型為一體。
[0030]緊貼所述底布層14的內側表面設置至少一個雙層套管15,所述雙層套管15的一端位于所述手掌區域的掌心處,另一端位于所述固定套3的套口處,所述雙層套管15包括位于中心內層的透氣管151和位于外套層的導液管152,所述透氣管151的兩端均開口設置,所述導液管152的位于所述掌心處的一端封閉設置,位于所述套口處的一端開口設置,所述導液管152的管壁上設置若干滲透孔153。
[0031]所述套筒2具有復合層結構,由內至外依次設置底布層14、絕緣氈層13、隔熱布層12和面布層11 ;所述套筒2的厚度為0.003-0.05mm,長度為8-lOcm。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所述面布層11為聚酰亞胺纖維與導電纖維紡織而成的針織布層,所述隔熱布層12為聚四氟乙烯膜與阻燃纖維基布形成的兩層復合結構,所述聚四氟乙烯膜與所述面布層11緊貼,所述阻燃纖維基布與所述絕緣氈層13緊貼;所述絕緣氈層13為高分子聚合物絕緣薄膜,所述底布層14為阻燃人造纖維與天然纖維紡織而成的針織布層,所述底布層14、絕緣氈層13、隔熱布層12和面布層11通過壓制成型為一體。
[0032]所述固定套3包括一個環形松緊帶和包裹在所述松緊帶外側的面布層11,所述面布層11為聚酰亞胺纖維層,所述固定套3的松緊可調節,使得穿戴舒適。
[0033]實施例2
[0034]本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