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組成的復方組份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由中藥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和苦參(Sopharaflavescens Ait)有效提取物組成的復方組份及其應用。
肝臟疾病在我國是一種多發病和常見病。其病因和發病機理極為復雜,目前無確切有效的防治藥物。臨床多采用中醫辯證論治,并加用一些輔助藥物提高療效。但是許多病人的預后很差,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不良影響。
免疫功能是人體抵抗病毒和細菌感染、清除癌變細胞的重要防御機制。引起人體免疫系統功能降低的原因很多,病理生理變化十分復雜,無有效治療藥物。由免疫功能失調導致的炎性反應同樣缺乏有效治療手段。
甘草、苦參及其有效提取物雖然可以作為治療肝臟疾病的輔助藥物,但是長期口服或其有效提取物有鈉水潴留、高血壓和低血鉀等嚴重不良反應。靜脈注射給藥,因療程太長,患者難以接受。而苦參及其有效提取物的臨床療效不確切,并有利尿等副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種從甘草和苦參中提取的有效提取物組成的復方組份。
本發明的目的是研究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的復方組份在制備治療肝臟疾病藥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研究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的復方組份在制備治療調節人體免疫功能藥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研究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的復方組份在制備治療炎性反應疾病藥中的應用。
本發明從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組成的復方組份,其中主要成份是甘草酸和苦參堿(一般可稱苦參總堿),甘草酸包括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等,苦參堿包括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等。復方組份中甘草酸和苦參堿的含量比是1∶(0.25~4)。
上述復方組份可以制成口服劑如片劑,膠囊劑,膏劑或注射用針劑。每單位制劑的甘草酸和苦參堿的含量可根據需要或動物試驗結果按上述比例放大濃縮制成,方便患者使用。
本發明用重量比是1∶(0.1~10)的甘草和苦參粗粉用滲漉法提取有效成份,先制成滲漉液,加氨水堿化,然后取沉淀加有機溶劑萃取,即獲得有效提取物的復方組份。
將上述有效提取物的復方組份質量鑒定后適當濃縮,純化,按中藥復方制劑要求制成口服制劑或注射制劑。
本發明的有效提取物組成的復方組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均以甘草酸和苦參堿作為質量控制標準,因此本發明的復方組份其有效成份均以甘草酸和苦參堿(GS)來說明。
經實驗表明,上述有效提取物的復方組份應用于肝炎或肝癌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復方組份能明顯降低肝炎或肝癌病的發病率,與干擾素有協同抗肝炎病毒的作用。其胃腸吸收、生物利用度、不良反應等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醋氨酚肝損害模型是研究和篩選保肝藥物最常用的模型方法之一。其機理是中毒量醋氨酚在肝臟CYP450氧化酶作用下,生成活性中間產物,使肝臟還原型谷胱甘肽耗竭,并與生物大分子結合,產生大量TNF-α,引起肝細胞壞死。《GS》能明顯降低中毒量醋氨酚所致的小鼠死亡率,對醋氨酚引起的肝臟還原型谷胱甘肽耗竭也有明顯保護作用。該作用不僅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也優于單味藥提取物。這一結果表明,《GS》具有明顯保護肝臟的作用,其療效高于甘草或苦參單味藥提取物。
二乙基亞硝胺已被證明能誘發人和動物腫瘤,也是食物和環境中常見的致癌物質。本發明采用二乙基亞硝胺誘發大鼠肝臟前期病變,驗證了《GS》的保肝防癌作用。結果表明,本發明的復方組份《GS》除能降低二乙基亞硝胺引起的大鼠肝/體重比增加外,并能明顯抑制γ-谷氨酰肽酶陽性灶的個數(個/cm2),使單位體積的陽性灶面積(mm2/cm2)和陽性灶的平均面積(mm2/個)也明顯縮小。說明《GS》不僅能保護肝臟,而且對二乙基亞硝胺誘發的大鼠肝臟癌前期病變有明顯防治作用;《GS》的這一作用也優于甘草或苦參單味藥提取物。
本發明的復方組份應用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也獲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發明采用流式細胞儀技術,測定CD4/CD8免疫T細胞亞群及其比值,并同時常規計數上周血白細胞數量,觀察了《GS》對環磷酰胺免疫抑制作用的保護和調節。結果表明,《GS》對環磷酰胺免疫抑制作用有保護作用,其使CD4T細胞亞群與CD8T細胞亞群的比值接近正常對照組,外周血白細胞數量也明顯高于陽性對照組。由實施例不難看出,《GS》的免疫調節作用明顯優于甘草或苦參單味藥提取物。
上述有效提取物的復方組份應用于炎性反應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蛋清致大鼠爪腫脹試驗是研究抗炎藥物的常用模型,其不僅簡便、易行,而且試驗周期短,可進行動態觀察,結果可靠。本發明采用醋酸可的松作為陽性對照,注射用水作為陰性對照,觀察了《GS》對蛋清致大鼠爪腫脹的影響。結果表明,《GS》對蛋清致大鼠爪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其作用強度明顯高于甘草或苦參單味藥提取物,說明《GS》有非特異性抗炎作用。
天然藥物與化學合成藥不同。產地、采集時間、藥用部位及炮制方法等對其有效成分含量影響很大。本發明曾比較了甘肅、貴陽、四川、陜西等地出產的甘草與苦參中甘草酸與苦參堿含量,發現其有效成分含量相差最高達10余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得率也明顯不同。有時,相差50%以上。顯然原材料的選擇與提取方法的優化至關重要。質量控制標準是中藥制劑的一個關鍵問題。本發明依據199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并參考有關文獻報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及高效毛細管電泳等方法分析測定了復方組份中甘草酸及苦參堿的含量。并以此為依據確定給藥劑量,使實驗結果穩定,可靠,具有良好重現性。
本發明的動物實驗充分證明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的復方組份對于保護肝臟、防治肝癌、提高免疫功能和炎性反應疾病的應用中都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減小了由單一成份帶來的不良反應。
長期大量口服甘草或甘草有效提取物常引起鈉水潴留,高血壓和低血鉀等嚴重不良反應。其限制了甘草類制劑的臨床應用。苦參與苦參堿的主要不良反應是利尿排鈉。所以,尿量過多的病人不宜用苦參類藥物。本發明比較了《GS》與甘草或苦參單味藥提取物對小鼠尿量,鈉、鉀和氯離子累積排泄量的影響。發現給予甘草有效提取物一周后,小鼠9h累積排尿量明顯減少,尿液中鉀離子含量增加,鈉離子含量降低。而《GS》組小鼠,無論尿量,還是鈉、鉀量與對照組比,均無顯著差異。說明《GS》無潴鈉排鉀的不良反應。
實施例1《GS》對醋氨酚所致小鼠肝毒性的保護作用。60只小鼠,♀♂兼用,隨機分成四組,每組15只。甘草抽取物組給予甘草單味藥提取物(含甘草酸1mg/ml/,25mg/kg,ig);苦參提取物組給予苦參單味提取物(含苦參堿1mg/ml,25mg/kg,ig);《GS》組給予《GS》(含甘草酸與苦參堿各1mg/ml,0.5ml/20g,ig);對照組給予等量注射用水,ig。上述各組每天給藥一次,連續七天。于第七次給藥后,腹腔注射2%醋氨酚500mg/kg,觀察其48h死亡率。結果見下表《GS》對醋氨酚致小鼠肝毒性的保護作用組別 n死亡數(只) 死亡率(%)甘草提取物組 15 8 53.3苦參提取物組 159 60.0《GS》組 155* 33.3對照組 1512 80.0*與對照組比,P<0.05
《GS》對環磷酰胺致小鼠免疫抑制的保護作用。50只小鼠,♀♂參半,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適應一周后,按《實施例1》所述劑量和方法處理。共連續給藥13天。于給藥第四天,給予0.125%環磷酰胺25mg/kg;ip;連續給藥七天,正常組給予等量注射用水。第14天眶后取血,采用流式細胞儀技術檢測外周血CD4/CD8T細胞亞群數及其比值,并常規計數白細胞數量。結果見下表《GS》對環磷酰胺致小鼠免疫抑制的保護作用(n=10,x=SD)組別白細胞(109/L)CD4/CD8正常組 9.4±1.8**1.97±0.38**對照組 4.6±0.9 1.03±0.21甘草提取物組5.7±1.1 1.31±0.28若參提取物組5.5±1.2 1.23±0.27《GS》組 8.2±1.7**1.77±0.34****與對照組比,P<0.01
實施例6《GS》對二乙基亞硝胺誘發大鼠肝癌的防治作用。40只Waster大鼠,♀♂兼用,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適應一周后,按《實施例1》所述劑量和方法給藥,對照組給予等量注射用水。同時腹腔注射二乙基亞硝胺(DEN)100mg/kg;給予DEN二周后,飼以含0.015%的二乙酰氨基芴(2-AAF)飼料二周。停用2-AAF一周后,行左和中葉肝切除術。術后第三天將大鼠斷頭處死,解剖肝臟,統一取樣,4℃丙酮酒精(1∶1v/v)固定。參考文獻方法測定γ-谷氨酰轉肽酶(GGT)陽性灶面灶,然后計算每平方厘米肝切面上GGT陽性灶個數(個/cm2),面積(mm2/cm2)及灶的平均面積(m2/個)。
結果見下表《GS》對二乙基亞硝胺誘發大鼠肝癌的防治作用(n=10,x±SD)
與對照組比,*P<0.05;**P<0.01實施例7《GS》的制備取1∶10重量的甘草和苦參粗粉→滲漉法制備滲漉液→加氨水堿化→取沉淀→有機溶劑萃取→總有效提取物(1)→測定質控成分含量→制備口服液或加輔料→制備片劑或膠囊劑。(2)→加熱濃縮→柱層析→收集目的組分→制備注射劑。
權利要求
1.一種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的復方組份,主要成份是甘草酸和苦參堿,其特征是甘草酸和苦參堿的含量比是1∶(0.25~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組成的復方組份,其特征是該復方組份是口服制劑或針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和苦參有效提以物組成的復方組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用重量比是1(0.1~10)的甘草和苦參粗粉用滲漉法提取有效成份,然后純化濃縮制成制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組成的復方組份,其特征是該復方組份應用于肝病。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組成的復方組份,其特征是該復方組份應用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甘草和苦參有效提取物組成的復方組份,其特征是該復方組份應用于抑制炎性反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由中藥甘草和苦參的有效提取物組成的復方組份。現有該類中藥組成均是由甘草或苦參單一成份組成,其療效不明顯卻有相應的副作用。本發明用滲漉法提取甘草和苦參的有效提取物,組成復方組份。該復方組份內主要是甘草酸和苦參堿,它們的含量比是1∶(0.25~4)。該復方組份可制成口服制劑或針劑,用于肝臟疾病、免疫功能失調和抗炎等疾病。實驗結果證明,該復方組份效果好,副作用小。
文檔編號A61P1/16GK1312077SQ0110510
公開日2001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4日
發明者賀平 申請人: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