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糖尿病,中醫稱之為“消渴”,是以口渴引飲,多食消瘦,小便頻數量多,尿有甜味為特征的病癥,西醫稱為“糖尿病”。以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的三多一少為主癥;以口渴多飲為“上消”,多食善饑為“中消”;多尿如脂為“下消”。中醫辯證為“三消”之分,但其病候性質則均與肺、胃、腎三臟有密切關系。
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難治療的頑固病癥。
病人生活極其不便,對飲食熱量的攝取有極其嚴格的限制,否則難以預料的發病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害怕病發,有的嚴重病人甚至采用天平,精確地控制食物的分量。
西醫目前采用的幾種治療方法,其效果是不理想的。如用胰島素治療,不僅副作用大,而且費用高和治療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向公眾公開一種效果好,費用低,易于制備的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方劑組成白術10-18%; 山藥10-18%; 五味子10-18%; 黃芪10-18%;生地4-10%; 葛根4-10%; 知母4-10%; 黃柏4-10%;天花粉4-10%; 棗皮4-10%; 另加鮮豬脾臟5根(重約1000k)。
制作方法是A、將中藥生地、黃芪、葛根、知母、黃柏、白術、山藥、五味子、天花粉、棗皮等十味中藥,去掉雜物、次品、劣質等。精心炮制的方法是按照劑量配制,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
B、將5根鮮豬脾臟(壞死的去掉),去膜,洗凈。用設備搗爛,烤干,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
C、將中藥粉與豬脾臟粉充分搞勻,裝入膠囊作成3g重的膠囊粒。
劑量和用法藥膠囊丸制成3克一粒,成人每次二粒,一天4次,每三小時服一次。
此藥丸,三個療程服完,就能全愈。治愈率可達96%以上,服藥期間,以食豆類食物為主。完全可以去掉“+”。恢復正常,無任何副作用,任何后遺癥。無任何禁忌癥。本發明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將是糖尿病(消渴)的最大克星!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定為世界上第二大癌癥。本發明中成藥,純天然藥物制成,加以豬脾臟粉沫相結合,更有獨特的功效,完全能治療以下“三消”病癥。
治上消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大便如常,小便頻多,內熱亢盛,肺失調節,不能化生津液,燥火內熾。
治中消消谷善饑,形體消瘦,大便秘結,陽明熱盛,津枯液干,里實結滯,耗精傷血。
治下消小便頻數量多,尿如脂膏,或尿甜,精氣虧虛,腎陰被耗,下焦虛憊,腎失攝納之權,陰虛火旺,脾失統攝之能。水谷之精微貫注于腎,隨即從尿排出,所以尿如脂膏,或尿甜。
附藥性分析如下生地性味歸經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功效主治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于熱病心煩,舌降,血熱吐衄,斑點紫黑,傷陰,專治消渴多飲。
黃芪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主治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自汗盜汗,陰疽托肌,專治內熱消渴。
葛根性味歸經甘、辛、涼。歸肺、胃經。
功效主治發表解肌,透疹,升陽止瀉,生津止渴,濕熱,瀉痢,脾虛泄瀉,熱病煩渴,清渴要藥。
知母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肺、胃、腎經。
功效主治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用于熱病壯熱煩渴,肺熱咳嗽,陰虛干咳,骨蒸潮熱,內熱清渴要藥。
黃柏性味歸經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瀉痢,黃膽,帶下,熱毒瘡瘍,陰虛發熱,消渴。
白術性味歸經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效主治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痰飲水腫,表虛自汗,胎動不安,補脾治消渴。
山藥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肺、腎經。
功效主治益氣養陰,補益脾肺,補腎固精,脾虛食少,大便溏泄,肺虛咳喘,遺精尿頻,陰虛消渴。
五味子性味歸經酸、溫。歸肺、腎、心經。
功效主治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久咳虛喘,津傷口渴,自汗虛汗,腎虛遺精,脾腎虛瀉,心悸失眠。
天花粉性味歸經苦、微甘、寒。歸肺、胃經。
功效主治清熱生律,消腫排濃,熱病傷津,口干,消渴,肺熱咳嗽,肺燥咳血,熱毒瘡痛。
棗皮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肝經。
功效主治安神解郁,活血消腫,憂郁失眠,排毒解渴。
豬脾臟作為以中藥處方的引子,提高治療糖尿病的療效。
實施例1白術18%;山藥18%; 五味子18%;黃芪18%;生地4%; 葛根4%; 知母5%; 黃柏5%;天花粉5%; 棗皮5%;另加鮮豬脾臟5根(重約1000k)。
制作方法是A、將中藥生地、黃芪、葛根、知母、黃柏、白術、山藥、五味子、天花粉、棗皮等十味中藥,去掉雜物、次品、劣質等。精心炮制的方法是按照劑量配制,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
B、將5根鮮豬脾臟(壞死的去掉),去膜,洗凈。用設備搗爛,烤干,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
C、將中藥粉與豬脾臟粉充分搞勻,裝入膠囊作成3g重的膠囊粒。
劑量和用法藥膠囊丸制成3克一粒,成人每次二粒,一天4次,每三小時服一次。
實施例2白術10%;山藥10%;五味子10%;黃芪10%;生地10%;葛根10%;知母10%;黃柏10%;天花粉10%; 棗皮10%;另加鮮豬脾臟5根(重約1000k)。
制作方法是A、將中藥生地、黃芪、葛根、知母、黃柏、白術、山藥、五味子、天花粉、棗皮等十味中藥,去掉雜物、次品、劣質等。精心炮制的方法是按照劑量配制,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
B、將5根鮮豬脾臟(壞死的去掉),去膜,洗凈。用設備搗爛,烤干,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
C、將中藥粉與豬脾臟粉充分搞勻,裝入膠囊作成3g重的膠囊粒。
劑量和用法藥膠囊丸制成3克一粒,成人每次二粒,一天4次,每三小時服一次。
實施例3白術15%;山藥15%;五味子15%;黃芪15%;生地7%; 葛根7%; 知母7%; 黃柏7%;天花粉6%; 棗皮6%;另加鮮豬脾臟5根(重約1000k)。
A、將中藥生地、黃芪、葛根、知母、黃柏、白術、山藥、五味子、天花粉、棗皮等十味中藥,去掉雜物、次品、劣質等。精心炮制的方法是按照劑量配制,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
B、將5根鮮豬脾臟(壞死的去掉),去膜,洗凈。用設備搗爛,烤干,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
C、將中藥粉與豬脾臟粉充分搞勻,裝入膠囊件成3g重的膠囊粒。
劑量和用法藥膠囊丸制成3克一粒,成人每次二粒,一天4次,每三小時服一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其特征在于方劑組成是白術10-18%; 山藥10-18%; 五味子10-18%; 黃芪10-18%;生地4-10%;葛根4-10%; 知母4-10%;黃柏4-10%;天花粉4-10%; 棗皮4-10%; 另加鮮豬脾臟5根(重約1000k)。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是A、將中藥生地、黃芪、葛根、知母、黃柏、白術、山藥、五味子、天花粉、棗皮等十味中藥,去掉雜物、次品、劣質等,精心炮制的方法是按照劑量配制,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B、將5根鮮豬脾臟(壞死的去掉),去膜,洗凈。用設備搗爛,烤干,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C、將中藥粉與豬脾臟粉充分搞勻,裝入膠囊作成3g重的膠囊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其特征在于劑量和用法是藥膠囊丸制成3克一粒,成人每次二粒,一天4次,每三小時服一次。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其特征在于方劑組成是白術10-18%; 山藥10-18%; 五味子10-18%; 黃芪10-18%; 生地4-10%; 葛根4-10%; 知母4-10%;黃柏4-10%;天花粉4-10%;棗皮4-10%;另加鮮豬脾臟5根(重約1000k)。將中藥生地、黃芪、葛根、知母、黃柏、白術、山藥、五味子、天花粉、棗皮等十味中藥按照劑量配制,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沫備用;將5根鮮豬脾臟(壞死的去掉),去膜,洗凈。用設備搗爛,烤干,并研制成極細極細的粉末備用;將中藥粉與豬脾臟粉充分搞勻,裝入膠囊作成3g重的膠囊粒。
文檔編號A61P3/00GK1429572SQ0113379
公開日2003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31日
發明者向芙戊 申請人:向芙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