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普適型視力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視力檢測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普適型視力表。
背景技術:
目前醫學界常用的視力表是《國際標準視力表》和《標準對數視力表》,兩者均采用“E”字為視標,由受試者辨別開口的方向。向上下開口的為橫置視標,向左右開口的為豎置視標。在《國際標準視力表》和《標準對數視力表》中,部分視標行所列視標,橫置視標和豎置視標的數目不等,例如在五個視標的一行中,橫置視標與豎置視標相比,是3∶2或2∶3。視標的如此差別對于球性屈光不正者不會造成檢測上的誤差,而對存在散光的受試者(受試眼)則可因此造成檢測上的誤差。當橫置視標數目多于豎置視標時,則視橫線屈光能力強者讀視標正確率高;而視豎線屈光能力強、視橫線屈光能力弱者讀視標正確率低。當豎置視標多于橫置視標時,情況正好相反。因為視力表視標設置上的原因可使本無差別的視力顯示出一定的差別,造成檢測結果失準。因此現有視力表在普遍適用性上存在明顯缺陷。
現行的小數制視力記錄方法不能反映物理與心理的客觀聯系,不能科學地表達視力。logMAR表達法,即最小分辨角對數采用對數處理心理與物理之間的關系,利于對視力進行精確評價和統計。但目前這兩種視力記錄方法換算不方便。
另外,傳統視力表檢測的標準距離為5米,要求房屋空間的縱深要在5米以上,達不到5米時則需要安裝一面反光鏡。此是使用不方便之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對各類人群進行公平性視力檢測的普適型視力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普適型視力表的多行視標由大而小,自上至下沿縱軸居中排列。視標為字母、數字或受試者容易辨認的圖案。以高度或直徑表示視標的大小。這里所說的高度是對正方形輪廓的視標而言,直徑是對圓形輪廓的視標而言。每行中各視標的大小相同、間距相等。自上而下相鄰行視標大小按10的10次方根增率布置。每一行的視標數目均為4或4的整倍數,每一行中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視標數量均等。所說方向,對于E、C字形視標,是指其開口方向,對于圖形類圖標則指同一圖標的放置方向,即下放、倒放、左放和右放。還需要說明的是每行視標的數量既可以都是4個,也可以在中下部的小視標行采用4的整倍數的視標數。因為受試者在接近視力極限范圍內檢測誤差較大,在此范圍增加視標數量有利于科學統計視力水平。如此設計,各方向的視標出現的機會均等,在不同方向感的人群之間不會造成測試結果偏差。特別是橫置視標和豎置視標數目均等,可以避免有散光的受試者(受試眼)因視標設置造成人為的檢測上的誤差。
作為優化,每行視標的間距與本行視標的直徑或高度相等。本行與下一行視標的行距也與本行視標的直徑或高度相等。如此設計為每個視標所設置的分辨環境空間更符合人類的視覺生理。
作為優化,規定的測試距離優選3米,視標可使用E字、C字、圖案中的任何一種,其中圖案是適于兒童辨認的。視標優選E字形視標、C字形視標。如此設計,檢查距離為3米,與目前常用的近視力表30厘米的距離成10倍對應,便于進行遠近視力的對照和分析計算。3米檢查距離也方便在家庭和較狹小場所使用。
作為優化,每行視標的兩側都標有相應的小數記錄法、logMAR表達法和分數記錄法的數值。如此設計,便于對檢測結果進行記錄、交流和統計分析。
作為優化,該視力表還配有logMAR值視力與小數值視力的換算表。如此設計,更方便對視力檢查結果進行LogMAR值與小數記錄值的換算,一目了然,使用方便,也便于群體視力檢查時的統計分析。
作為優化,每行視標數量優選4個,視標行數優選14行。如此設計,既能簡化視力表的結構又能滿足正常視力測試的需要。
作為優化,其視標區的下部兩側分別設置有散光檢測表或/和遠近視檢測表。如此設計,通過引入散光和遠近視檢測功能,能夠大大增加本發明視力表的使用價值,也充分利用了本發明視力表的富余空間。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普適型視力表具有結構簡單,易于記錄和統計分析,公平性強,準確性高等特點,具有普遍適用性。既可用于檢測遠視力和近視力,也可用于檢測散光和鑒別遠視、近視;既適于正常視力人群的健康體檢,又適于各種弱視力人群的檢測診斷和驗光配鏡;還方便于家庭和較狹小場所使用,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圖1是本發明普適型視力表第一種實施方式的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普適型視力表第二種實施方式的主視圖;圖3是圖2中散光檢測表局部放大圖。圖中標號1為散光檢測表,標號2為遠近視檢測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發明普適型視力表的14行E字形視標由大而小自上至下沿縱軸居中排列,每行中各視標大小相同、間距相等,相鄰行視標大小按10的10次方根增率布置。每一行均由4個視標組成,分別為上、下、左、右四個方向,而它們在每行中的排列順序是無規律可循的。每個視標行與下一視標行之間的行距與本行視標的高度相等。規定的測試距離為3米。每行視標的兩側都標有相應的小數記錄法、logMAR表達法和分數記錄法的數值。該視力表還配有logMAR值視力與小數值視力的換算表。
實施例二,如圖2和3所示,本發明普適型視力表的14行C字形視標由大而小自上至下沿縱軸居中排列,每行中各視標大小相同、間距相等,相鄰行視標大小按10的10次方根增率布置。每一行均由4個視標組成,分別為上、下、左、右四個方向,而它們在每行中的排列順序是無規律可循的。每個視標行與下一視標行之間的行距與本行視標的高度相等。規定的測試距離為3米。每行視標的兩側都標有相應的小數記錄法、logMAR表達法和分數記錄法的數值。該視力表還配有logMAR值視力與小數值視力的換算表。其視標區的下部兩側分別設置有散光檢測表(1)和遠近視檢測表(2)。散光檢測表(1)由呈360度均勻分布的放射狀虛線構成。使用時如果被測眼看到的所有虛線一樣清楚,說明被測眼是正視眼或者所佩帶的眼鏡散光度數合適。遠近視檢測表(2)也稱紅綠表,由紅綠兩個方塊構成,分別在紅綠背景下布置數字和圖形視標,主要在驗光配鏡時使用。如果被測眼對紅綠兩個方塊都看得清楚,說明是正視;如果被測眼對紅色方塊看得清楚,對綠色方塊看得模糊,說明是近視;如果被測眼對綠色方塊看得清楚,對紅色方塊看得模糊,說明是遠視。
權利要求
1.一種普適型視力表,其多行視標由大而小自上至下沿縱軸居中排列,每行中各視標大小相同間距相等,相鄰行視標大小按10的10次方根增率布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行的視標數均為4或4的整倍數,每一行都由數量均等的布置方向為上、下、左、右的四種視標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普適型視力表,其特征在于每行視標的間距與本行視標的直徑或高度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普適型視力表,其特征在于每行視標與下一行視標之間的行距與本行視標的直徑或高度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普適型視力表,其特征在于規定的測試距離優選3米,視標優選E字型、C字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普適型視力表,其特征在于每行視標的兩側都標有小數記錄法、logMAR表達法和分數記錄法的數值。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普適型視力表,其特征在于該視力表還配有logMAR值視力與小數值視力的換算表。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普適型視力表,其特征在于每行視標數量優選4個,視標行數優選14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普適型視力表,其特征在于其視標區的下部兩側分別設置有散光檢測表和遠近視檢測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普適型視力表,其多行視標由大而小自上至下沿縱軸居中排列,每一行的視標數均為4或4的整倍數,由數量均等的布置方向為上、下、左、右的四種視標組成。可同時配置散光檢測表和遠近視檢測表。既可用于檢測遠視力和近視力,也可用于檢測散光和鑒別遠視、近視。
文檔編號A61B3/032GK1586391SQ20041007001
公開日2005年3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30日
發明者李剛, 顏少明, 張方華, 彭秀軍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