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通竅鼻炎軟膠囊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78709閱讀:49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通竅鼻炎軟膠囊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軟膠囊,尤其是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中藥軟膠囊的實際應用并不多,只有藿香正氣軟膠囊等少數品種,這是因為只有中藥揮發油對治療效果有較明顯貢獻才有價值將其作成軟膠囊,而中國藥典中記載的許多中藥都是片劑,片劑通常不包括中藥揮發油。中國藥典中記載的通竅鼻炎片劑、顆粒劑、硬膠囊就不包括中藥揮發油,而且其服用量較大,通常日服用量約21顆片劑,或15顆硬膠囊,病人服用不方便。由于辛夷的揮發油刺激性非常大,且辛夷的揮發油不穩定,直接噴灑在顆粒劑上容易損失。
將通竅鼻炎片劑改良為軟膠囊,既可增加因保留辛夷的揮發油帶來的治療效果,又可以減少辛夷的揮發油刺激性。
在制備通竅鼻炎軟膠囊過程中,篩選合適的輔料或各成分之間的配比,提高藥液在整個軟膠囊中的用量,減少輔料的用量,降低成本,并方便消費者服用,使通竅鼻炎軟膠囊具有實用價值成為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及其制備工藝。與通竅鼻炎片劑相比,通竅鼻炎軟膠囊提高了療效,而且適合體質較弱,感冒易感患者的鼻炎臨床治療。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優選了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優選了助懸劑,提高了藥液在整個軟膠囊中的用量,減少了輔料的用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有下列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135-315克,揮發油的用量為3-2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1-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4-0.6∶0.8-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
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133-335∶30-350。
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較佳重量配比133-335∶40-120。
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較佳重量配比133-335∶60-80。
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2-0.8∶0.8-0.2。
藥液和囊材的較佳配比用量為0.3-0.6∶0.7-0.4。
藥液和囊材的較佳配比用量為0.5∶0.5。
甘油、山梨醇是軟膠囊領域最常見的增塑劑。
通竅鼻炎軟膠囊,所述的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一種或混合物。
通竅鼻炎軟膠囊,囊材還包括防腐劑0.05-0.1%、遮光劑0.3-3%、適量聚乙二醇4000組分、適量色素。
通竅鼻炎軟膠囊,防腐劑為對羥基苯甲酸乙酯,遮光劑為鈦白粉、氧化鐵中的一種或兩種。采用遮光劑有利于藥材浸膏和揮發油內容物的光穩定性。
通竅鼻炎軟膠囊,助懸劑是卵磷脂、蜂蠟、氫化大豆油中的一種。
通竅鼻炎軟膠囊,助懸劑是卵磷脂1%、蜂蠟2%、氫化大豆油2%的混合物。并添加2%的聚乙二醇4000。
植物油可以是大豆油、花生油以及其他在軟膠囊領域通用的植物油。
通竅鼻炎軟膠囊的制備工藝是(1)取辛夷、薄荷分別粉碎成粗粉用超臨界CO2萃取,萃取壓力為15-35Mpa,溫度為35-65℃,萃取時間為0.5-3.0小時,得其揮發油,藥渣備用。(2)藥渣與白芷加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濾過,濾液加收乙醇,濃縮液備用;(3)蒼耳子,防風,黃芪,白術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小時,濾過,與上述濃縮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6-1.10,噴霧干燥,得藥材浸膏;(4)取上述揮發油,藥材浸膏的干粉和植物油,助懸劑及其余物料按配比投料,過膠體磨后壓丸,干燥,即得。
本發明在具體的囊材應用上優選了助懸劑卵磷脂1%、蜂蠟2%、氫化大豆油2%的混合物,并添加2%的聚乙二醇4000。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較佳重量配比133-335∶60-80。可以提高藥液在整個軟膠囊中的用量,減少輔料的用量,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服用量,方便患者,藥液在軟膠囊中的用量提高后可以使得藥液和囊材的較佳配比用量可達0.5∶0.5。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與通竅鼻炎片劑相比,通竅鼻炎軟膠囊有更顯著抑制抗角叉菜膠引起的足腫脹的作用,且劑量加大作用加強,提示該藥對急性炎癥有良好的消炎作用;能顯著抑制小鼠腹腔毛細血管滲透性,表明該藥可減少分泌物的滲出,這與臨床用于治療鼻炎引起的分泌物增多和鼻塞的作用相符;通竅鼻炎軟膠囊同時對免疫器官有增重的作用,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提示該藥在治療各種鼻炎時的作用不僅僅是局限于單純的通竅鼻炎片劑的消炎通竅作用,還可以通過扶正作用而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由此對該類疾病起到輔助治療效果;故該藥對體質較弱,感冒易感患者的鼻炎更具臨床治療意義。
本發明的軟膠囊含量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D)測定含有木蘭脂素(C23H28O7),證明含有辛夷的揮發油。
本發明的通竅鼻炎軟膠囊的功能與主治散風消炎、宣通鼻竅。用于鼻淵,鼻塞,流涕,前額頭痛;鼻炎,鼻竇炎及過敏性鼻炎。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日3次,一次3-4粒。規格0.45g/粒。貯藏密封。
通竅鼻炎軟膠囊的部分免疫及抗炎方面的藥效學實驗如下
實驗材料1、試驗動物小鼠 18-22g,昆明種封閉群雌雄各半大鼠 180~220g,雌雄各半由上海西普爾-必凱實驗動物中心提供2、藥品及試劑通竅鼻炎軟膠囊(下簡稱通竅膠囊)0.45g/粒;通竅鼻炎片1.1g/片,批號010216廣州中藥廠。
復方阿斯匹林片(APC)0.5g/粒,批號20010118-25江西制藥廠。
布洛芬膠囊300mg/粒,批號01030131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
細菌標準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26001乙型鏈球菌32217肺炎雙球菌31002志賀氏痢疾桿菌51057綠膿桿菌10106大腸埃希氏菌44152來源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3、儀器UV-120-2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產品實驗方法對角叉菜膠致大鼠炎性足腫脹的影響取大鼠,按表1劑量灌胃給藥,連續給藥三天,每天一次。按毛細管放大改良法測大鼠足趾容積,以大鼠右后肢骨上端作標記,測二次取其均值作為給藥前正常容積。末次給藥后0.5h于大鼠足趾皮下注入0.05%角叉菜膠0.10ml,以后分別測定0.5、1、3、5、7h后大鼠足容積,以測量值減去給藥前正常容積后除以正常容積為腫脹率,見表1。結果表明角叉菜膠能迅速引起大鼠足腫脹2-3h達到峰值。通竅膠囊及片劑有顯著性抑制炎性腫脹,及加速其恢復作用。
表1通竅膠囊對角叉菜膠所致炎性腫脹的影響給藥前正常劑量 給藥后不同時間(h)大鼠足腫脹率(%)組 體積別 (×(g/kg) 0.5 1.0 3.0 5.0 7.00.277ml)NS - 4.13±0.13 25.7±4.242.2±2.8 44.9±3.1 25.4±2.9 24.4±1.8通竅1.03 4.19±0.22 22.2±2.138.6±4.2**29.0±2.3**14.8±1.3**12.5±2.1**膠囊通 2.05 4.16±0.15 22.4±6.130.6±5.8**28.6±3.3**13.0±3.2**9.2±1.5**
竅膠囊通竅4.104.23±0.19 22.7±4.7 28.9±2.4**30.7±3.4**13.2±2.4**11.0±0.9**膠囊通竅鼻2.054.10±0.19 23.1±3.4 35.7±5.0**31.4±3.6**15.1±2.3**10.4±0.8**炎片布洛芬0.504.20±0.21 14.7±3.9**20.8±4.7**26.3±5.2**15.3±4.3**10.2±2.1**膠囊注“*”表示給藥組與生理鹽水組比經t檢驗P<0.05,“**”表示P<0.01。(下同)對H+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取小鼠50只隨機均分5組,分別按表2所示劑量對小鼠灌胃給藥,給藥后0.5小時后小鼠尾靜脈靜注1%伊文思藍生理鹽水溶液0.1ml/10g體重,立即腹腔注射0.6%HAc0.4ml/只,20分鐘后脫頸椎處死,用10ml生理鹽水分2次洗滌腹腔,吸管吸出洗滌液,3000rpm離心15分鐘,取上清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計波長為590nm處比色測定吸收度。結果見表2給藥組腹腔洗滌液吸收度值較對照組低,提示通竅膠囊能明顯抑制H+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抑制染料有明顯的抗急性炎癥作用。
表2通竅鼻炎軟膠囊對HAc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作用劑量動物數 吸收度組別(g/kg) (只) (OD值)NS- 10 0.322±0.069通竅膠囊 1.0 10 0.315±0.035通竅膠囊 2.0 10 0.259±0.044**通竅膠囊 4.0 10 0.237±0.084**通竅鼻炎片2.0 10 0.279±0.046**APC片 0.5 10 0.122±0.035**對小鼠二甲苯性耳部炎癥的影響取體重26-30g雄性小鼠60只,隨機分4組,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7天。末次給藥1小時后將二甲苯溶液0.03ml均勻涂于小鼠右耳前后面3小時后處死小鼠,剪下兩耳,用7.5mm直徑打孔器分別在同一部位打下耳片,稱重,以兩耳片重量差作為腫脹指標并求其抑制率。結果由表3顯示給藥組動物鼠耳廓腫脹明顯較對照組低,提示通竅鼻炎軟膠囊對小鼠二甲苯性炎癥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表3通竅膠囊對小鼠二甲苯性耳部炎癥的影響劑量 動物數 腫脹度 腫脹抑制率組別(g/kg)(只) (mg)(%)NS - 10 8.79±1.45 -通竅膠囊0.684 10 4.47±0.49**49.1%通竅膠囊2.05 10 4.39±0.57**50.1%通竅膠囊6.16 10 3.85±0.64**56.2%通竅鼻炎片 2.05 10 4.44±0.49**49.5%APC片 0.5 10 3.22±0.60**63.4%對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取14-16g小鼠60只,隨機分成五組,按表4所示劑量灌胃給藥,每天給藥一次,連續10天,末次給藥后1小時,稱量體重,處死動物。取脾臟、胸腺,扭力天平稱重,計算臟器系數。結果見其表4給藥組動物脾臟系數、胸腺系數增高,提高通竅膠囊能促進小鼠免疫器官發育,加強動物的免疫作用。
表4通竅膠囊對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劑量 動物數 脾重/體重 胸腺重/體重組別(g/kg)(只) G/kg g/kgNS - 10 3.3±0.3 3.6±0.4通竅膠囊1.25 10 4.2±0.6 5.2±0.7**通竅膠囊2.5 10 4.2±0.7 4.6±0.4**通竅膠囊5 10 4.3±0.5 5.1±0.6**通竅鼻炎片 2.5 10 4.1±0.5**4.89±0.5**人參2.5 10 4.5±1.5**4.8±0.5**對單核吞噬細胞的影響取小鼠,隨機分成六組,連續給藥7天,末次給藥30min后,尾靜脈注射印度墨0.1ml/10g體重,于注射后1min及5min用肝素溶液濕潤的吸管從眶后靜脈叢取血20μl,溶于0.1%Na2CO32ml溶液中,搖勻,于紫外分光光度計波長650nm處,測定光密度,將小鼠頸椎脫臼處死,剖取肝、脾并稱重。計算廓清指數K及校正廓清指數α。結果見表5。
表5竅鼻炎軟膠囊對單核吞噬細胞的影響劑量組別動物數(只) 吞噬指數K 吞噬活性α(g/kg)NS - 10 0.042±0.008 8.83±0.72通竅膠囊1.2510 0.042±0.014 9.10±1.03
通竅膠囊 2.5 10 0.068±0.014**9.84±0.74*通竅膠囊 5.0 10 0.060±0.013**10.03±1.24**通竅鼻炎片 2.5 10 0.069±0.009**10.10±0.77**左旋咪唑 2.5×10-210 0.062±0.013** 11.72±0.84**體外抗菌作用按細菌培養的常規操作,采用二倍法稀釋藥物,平皿打孔法測藥物抑菌圈,(孔徑為5mm,抑菌圈直徑為mm)結果顯示通竅鼻炎軟膠囊體外對金葡球菌、乙型鏈球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及大腸埃希氏菌均有明顯抑菌作用,其中對痢疾桿菌、乙型鏈球菌較為敏感。
表6通竅鼻炎軟膠囊體外抗菌作用金葡球 乙型鏈球 綠膿假單胞 志賀氏痢疾桿 大腸埃希氏藥物濃度菌 菌 菌 菌 菌(g/ml) 260033221010104 51252441520.50 26 28 14 30 180.25 19 18 12 24 120.125912 8 20 100.063710 7 16 8本發明的通竅鼻炎軟膠囊經實驗研究證明通竅鼻炎軟膠囊能抑制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腫脹,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小鼠耳廓二甲苯性炎癥,促進小鼠的免疫器官脾臟、胸腺生長,及加強小鼠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體外對金葡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及乙型鏈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200克,揮發油的用量為8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3%,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5∶0.9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200∶25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32∶0.68制丸。留樣連續觀察0-6個月,藥液均不出現分層現象。增塑劑是甘油。助懸劑是卵磷脂。
通竅鼻炎軟膠囊的制備工藝是(1)取辛夷、薄荷分別粉碎成粗粉用超臨界CO2萃取,萃取壓力為25Mpa,溫度為45℃,萃取時間為1.0小時,得其揮發油,藥渣備用。(2)藥渣與白芷加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濾過,濾液加收乙醇,濃縮液備用;(3)蒼耳子,防風,黃芪,白術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小時,濾過,與上述濃縮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9,噴霧干燥,得藥材浸膏;(4)取上述揮發油,藥材浸膏粉的干粉和植物油,助懸劑及其余物料按配比投料,過膠體磨后壓丸,干燥,即得。
實施例2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315克,揮發油的用量為2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6∶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335∶35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22∶0.78制丸。留樣連續觀察0-6個月,藥液均不出現分層現象。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1∶1的混合物。助懸劑是蜂蠟。
通竅鼻炎軟膠囊的制備工藝是(1)取辛夷、薄荷分別粉碎成粗粉用超臨界CO2萃取,萃取壓力為15Mpa,溫度為35℃,萃取時間為0.5小時,得其揮發油,藥渣備用。(2)藥渣與白芷加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濾過,濾液加收乙醇,濃縮液備用;(3)蒼耳子,防風,黃芪,白術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小時,濾過,與上述濃縮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6,噴霧干燥,得藥材浸膏;(4)取上述揮發油,藥材浸膏粉的干粉和植物油,助懸劑及其余物料按配比投料,過膠體磨后壓丸,干燥,即得。
實施例3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135克,揮發油的用量為3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1%,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4∶0.8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133∶3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20∶0.80制丸。留樣連續觀察0-6個月,藥液均不出現分層現象。增塑劑是山梨醇。助懸劑是氫化大豆油。
通竅鼻炎軟膠囊的制備工藝是(1)取辛夷、薄荷分別粉碎成粗粉用超臨界CO2萃取,萃取壓力為35Mpa,溫度為65℃,萃取時間為3.0小時,得其揮發油,藥渣備用。(2)藥渣與白芷加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濾過,濾液加收乙醇,濃縮液備用;(3)蒼耳子,防風,黃芪,白術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小時,濾過,與上述濃縮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噴霧干燥,得藥材浸膏;(4)取上述揮發油,藥材浸膏粉的干粉和植物油,助懸劑及其余物料按配比投料,過膠體磨后壓丸,干燥,即得。
實施例4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315克,揮發油的用量為2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6∶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335∶35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5∶0.5制丸。留樣連續觀察0-6個月,藥液從第2月起出現分層現象。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1∶1的混合物。助懸劑是蜂蠟。
其余同實施例2。
實施例5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315克,揮發油的用量為2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6∶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335∶35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5∶0.5制丸。留樣連續觀察0-6個月,藥液均不出現分層現象。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1∶1的混合物。助懸劑是卵磷脂1%、蜂蠟2%、氫化大豆油2%的混合物。并添加2%的聚乙二醇4000。
其余同實施例2。
實施例6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133克,揮發油的用量為3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6∶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335∶35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5∶0.5制丸。留樣連續觀察0-6個月,藥液從第5月起出現分層現象。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1∶1的混合物。助懸劑是蜂蠟5%。
其余同實施例2。
通過實施例2、4、5、6的對比可以發現在保證穩定性的前提下,助懸劑的優選有助于提高藥液在整個軟膠囊中的用量,減少輔料的用量。
當助懸劑選用單一的蜂蠟5%,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中的藥液量不能太多,否則易分層。
當助懸劑優選卵磷脂1%、蜂蠟2%、氫化大豆油2%的混合物有助于提高藥液在整個軟膠囊中的用量,減少輔料的用量。且穩定性好,不分層。
以上實施例1-6涉及的植物油可以采用軟膠囊領域最常見的大豆油、也可以替換為花生油,或脫色茶油,但均不影響穩定性。
實施例7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133克,揮發油的用量為3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6∶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133∶35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8∶0.2制丸。留樣連續觀察0-6個月,藥液均不出現分層現象。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1∶1的混合物。助懸劑是卵磷脂2%、蜂蠟3%、的混合物。并添加1%的聚乙二醇4000。
其余同實施例3。
實施例8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133克,揮發油的用量為3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6∶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133∶35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3∶0.7制丸。留樣連續觀察0-6個月,藥液均不出現分層現象。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1∶1的混合物。助懸劑是卵磷脂2%、蜂蠟3%、的混合物。并添加1%的聚乙二醇4000。還添加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8%。遮光劑為鈦白粉1%、氧化鐵中1%。
其余同實施例3。
實施例8雖然穩定性好,不分層,但每粒軟膠囊的中藥有效成分含量少于實施例9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133克,揮發油的用量為3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6∶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133∶35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3∶0.7制丸。留樣連續觀察0-6個月,藥液均不出現分層現象。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1∶1的混合物。助懸劑是卵磷脂2%、蜂蠟3%、的混合物。并添加1%的聚乙二醇4000。還添加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05%。遮光劑為鈦白粉0.3%。
其余同實施例3。
實施例10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133克,揮發油的用量為3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6∶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133∶35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6∶0.4制丸。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1∶1的混合物。助懸劑是卵磷脂2%、蜂蠟3%的混合物。并添加1%的聚乙二醇4000。還添加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1%。遮光劑為氧化鐵3%。
其余同實施例3。
實施例11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133克,揮發油的用量為3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6∶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133∶30。按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7∶0.3制丸。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1∶1的混合物。助懸劑是卵磷脂2%、蜂蠟3%的混合物。并添加1%的聚乙二醇4000。還添加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1%。遮光劑為氧化鐵3%。
其余同實施例3。
實施例12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335∶30。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2∶0.8。其余同實施例3。
實施例13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335∶40。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23∶0.77。其余同實施例3。
實施例14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180∶60。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33∶0.67。其余同實施例3。
實施例15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200∶70。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45∶0.55。其余同實施例3。
實施例16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133∶120。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8∶0.2。其余同實施例3。
權利要求
1.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其特征在于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135-315克,揮發油的用量為3-2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1-5%,植物油適量;囊材主要由重量配比1∶0.4-0.6∶0.8-1.2的明膠、增塑劑和水組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竅鼻炎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劑是甘油、山梨醇的一種或混合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竅鼻炎軟膠囊其特征在于囊材還包括防腐劑0.05-0.1%、遮光劑0.3-3%、適量聚乙二醇4000組分、適量色素。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竅鼻炎軟膠囊其特征在于防腐劑為對羥基苯甲酸乙酯,遮光劑為鈦白粉、氧化鐵中的一種或兩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竅鼻炎軟膠囊其特征在于藥材浸膏和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133-335∶30-35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竅鼻炎軟膠囊其特征在于藥液和囊材的配比用量為0.2-0.8∶0.8-0.2。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竅鼻炎軟膠囊其特征在于助懸劑是卵磷脂、蜂蠟、氫化大豆油中的一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竅鼻炎軟膠囊其特征在于助懸劑是卵磷脂1%、蜂蠟2%、氫化大豆油2%的混合物,并添加2%的聚乙二醇4000。
9.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通竅鼻炎軟膠囊的制備工藝是(1)取辛夷、薄荷分別粉碎成粗粉用超臨界CO2萃取,萃取壓力為15-35Mpa,溫度為35-65℃,萃取時間為0.5-3.0小時,得其揮發油,藥渣備用。(2)藥渣與白芷加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濾過,濾液加收乙醇,濃縮液備用;(3)蒼耳子,防風,黃芪,白術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小時,濾過,與上述濃縮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6-1.10,噴霧干燥,得藥材浸膏;(4)取上述揮發油,藥材浸膏粉的干粉和植物油,助懸劑及其余物料按配比投料,過膠體磨后壓丸,干燥,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藥軟膠囊,尤其是一種通竅鼻炎軟膠囊及其制備工藝。本發明的軟膠囊,由藥液和囊材兩大部分構成,藥液包括由下述重量份計的原料蒼耳子324,防風243,黃芪405,白芷243,辛夷243,白術243,薄荷81制成的藥材浸膏和揮發油;藥液還包括助懸劑和植物油,每1000粒通竅鼻炎軟膠囊中浸膏的用量為135-315克,揮發油的用量為3-20克,助懸劑用量為藥液的1-5%,植物油適量;囊材包括明膠、增塑劑和水。與片劑相比,通竅鼻炎軟膠囊提高了療效,且適合體質較弱,感冒易感患者的鼻炎臨床治療。本發明優選了藥材浸膏、揮發油、植物油的重量配比,提高了藥液在整個軟膠囊中的用量,減少了輔料的用量。
文檔編號A61K9/48GK1602945SQ200410070149
公開日2005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4日
發明者呂武清, 鄭起平, 吳澤榕, 余忠良, 李才堂, 張玉愛 申請人:南昌榮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