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964460閱讀:120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組合物是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經過適當的提取,配以適量藥物矯味劑或/和藥物賦形劑制備而成的復合制劑背景技術風熱型感冒是風熱之邪侵襲人體所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癥,伴有鼻塞流濁涕、咽喉腫痛、口干而渴、頭身疼痛等臨床表現的常見外感疾病。患者常因高熱而急診就醫。西醫學所稱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此范圍。病原學證實90%以上為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發病率極高,普遍易感,對人民健康和勞動生產往往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必須積極防治。在治療方面,由于缺少對病毒感染有效的化學藥物,西醫對本病無特殊的病因療法,臨床只能對癥處理,退熱效果不穩定,易于反復。因此,應用中藥進行治療是目前的研究方向。目前市場上已有的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品種繁多,但療效均不理想,臨床急需一種針對風熱型感冒的高效的中藥制劑。本發明就是為了適應臨床的需要而研制的。經過臨床實踐證明,本發明起效快、療效高,具有對因對癥雙重治療作用,是治療風熱型感冒的理想藥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組合物,以及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研究是根據中醫藥治療風熱型感冒的傳統經驗與現代研究,進行組方配比,由金銀花、黃芩、柴胡、青蒿、連翹、虎杖、梔子、牡丹皮、羌活、甘草10味藥組成,并按照現代中藥制備工藝,進行精制,并加入適量的藥物矯味劑或/和藥物賦形劑制成藥物制劑,使其具有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從而達到有效治療風熱型感冒的目的。中醫理論認為,風熱襲人,通常是從皮毛、口鼻而入,肺主呼吸,開竅于鼻,外全皮毛,故風熱之邪乘襲,肺衛首當其沖。風熱為陽邪,熱蒸肌表,故以發熱為主,并見微惡風寒;風熱上擾則頭痛,鼻塞涕濁,咽喉紅腫疼痛;陽從火化,最易傷陰,故口干而渴。風邪又具“善行而數變”的特性,故臨床常起病急,而兼證與并病多。所以在治療上,當以辛涼清解為主要治法,及早驅邪外出,同時兼以顧護陰血,阻止病情發展。本發明以透表清里立法,方藥配伍既可外散在衛之風邪,又可內清在肺之熱毒,兼具涼血護陰之功,是一種速效的治療風熱型感冒的純中藥制劑,并且有明顯的清熱利咽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發明所研制的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金銀花13-18重量份 黃 芩8-12重量份柴 胡8-12重量份青 蒿8-12重量份連 翹8-12重量份虎 杖8-12重量份梔 子8-12重量份牡丹皮8-10重量份羌 活8-10重量份甘 草8-10重量份構成上述藥物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為金銀花15重量份黃 芩10重量份柴 胡10重量份青 蒿10重量份連 翹10重量份虎 杖10重量份梔 子10重量份牡丹皮9重量份 羌 活8重量份甘 草8重量份上述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還可加入藥物矯味劑或/和藥物賦形劑。所說的藥物矯味劑為甜菊素、蔗糖、單糖漿、苯甲酸鈉、蛋白糖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以使所制備成的藥劑具有良好的口感,克服以上中草藥配伍后產生異味而難以入口或吞咽的弊端。所說的藥物賦形劑為糊精、硬脂酸鎂、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淀粉鈉、淀粉、滑石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以將本發明的藥物制備成便于服用的口服制劑。
本發明的上述藥物按照常規的中藥制備工藝可以制備成任何一種適合于臨床上使用的藥物口服制劑,如口服液、顆粒劑、片劑、膠囊劑。本發明優選的劑型為口服液、顆粒劑。
本發明提出的治療風熱型感冒的液體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柴胡、羌活粉碎為3-4mm顆粒,與金銀花、青蒿、連翹一起加水12-16倍,浸泡0.5-2小時,蒸餾4-7小時,收集芳香水,進行二次蒸餾,芳香水的收集量為藥材量的0.8-1.5倍,加吐溫-80使濃度為0.06%,備用,母液和水溶液分別另器備用;2、牡丹皮加水12-16倍,加4%-7%氯化鈉,溫浸1-3小時,蒸餾,收集7-10倍量蒸餾液,冷藏過夜,濾過,得結晶物,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3、上述藥渣合并,加水8-12倍量,煎煮0.5-1小時,過濾,濾液與上述1、2項下蒸餾后的水溶液合并,備用;4、黃芩、虎杖、梔子、甘草粉碎為3-4mm顆粒,加水10-14倍,熱浸1-2小時,煎煮2-4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與3項下藥液合并,90℃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1.20的稠浸膏。
5、待稠浸膏放冷至常溫,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0%-65%,放置24-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在50℃下濾液中趁熱加入以4-7倍量乙醇溶解的丹皮酚結晶物和芳香水,加入適量的藥物矯味劑,制成口服液體制劑。
優選后的制備工藝為1、柴胡、羌活粉碎為3~4mm顆粒,與金銀花、青蒿、連翹一起加水15倍,浸泡1小時,蒸餾6小時,收集芳香水,進行二次蒸餾,芳香水的收集量為藥材量的1倍,加吐溫?0使濃度為0.06%,備用,母液和水溶液分別另器備用。
2、牡丹皮加水15倍,加氯化鈉5%,溫浸2小時,蒸餾,收集9倍量蒸餾液,冷藏過夜,濾過,得結晶物,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
3、上述藥渣合并,加水10倍量,煎煮40分鐘,過濾,濾液與上述1、2項下蒸餾后的水溶液合并,備用。
4、黃芩、虎杖、梔子、甘草粉碎為3~4mm顆粒,加水12倍,熱浸1小時,煎煮3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3項下藥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8(90℃)的稠浸膏。
5、待稠浸膏放冷至常溫,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放置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濾液中趁熱加入以5倍量乙醇溶解的丹皮酚結晶物和芳香水,冷藏24小時,濾過,加甜菊素及1項下母液,灌裝成口服液。
本發明亦可制備成為治療風熱型感冒的固體口服制劑,其制備方法包括1、柴胡、羌活粉碎為3-4mm顆粒,與金銀花、青蒿、連翹一起加水12-16倍,浸泡0.5-2小時,蒸餾4-7小時,收集揮發油,備用,水溶液另器備用。
2、牡丹皮加水12-16倍,加4%-7%氯化鈉,溫浸1-3小時,蒸餾,收集7-10倍量蒸餾液,冷藏過夜,濾過,得結晶物,備用;母液及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
3、取揮發油及丹皮酚結晶,加入3-6倍量的β-環糊精與8-12倍量的水研磨20-30min,將糊狀物置入搪瓷盤中,40℃烘干,研碎過60目篩、備用。
4、上述藥渣合并,加水8-12倍量,煎煮40分鐘,過濾,濾液與上述1、2項下的水溶液合并,備用。
5、黃芩、虎杖、梔子、甘草粉碎為3-4mm顆粒,加水10-14倍,熱浸1-2小時,煎煮2-4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與4項下藥液合并,在60℃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1.10。
6、待稠浸膏放冷至常溫,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放置24-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在60℃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1.10,干燥,再加入適量的藥物矯味劑或/和藥物賦形劑,制成口服固體制劑。
優選后的制備工藝為1、柴胡、羌活粉碎為3-4mm顆粒,與金銀花、青蒿、連翹一起加水15倍,浸泡1小時,蒸餾6小時,收集揮發油,備用,水溶液另器備用。
2、牡丹皮加水15倍,加5%氯化鈉,溫浸2小時,蒸餾,收集9倍量蒸餾液,冷藏過夜,濾過,得結晶物,備用;母液及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
3、取揮發油及丹皮酚結晶,加入4倍量的β-環糊精與10倍量的水研磨20min,將糊狀物置入搪瓷盤中,40℃烘干,研碎過60目篩、備用。
4、上述藥渣合并,加水10倍量,煎煮40分鐘,過濾,濾液與上述1、2項下的水溶液合并,備用。
5、黃芩、虎杖、梔子、甘草粉碎為3-4mm顆粒,加水12倍,熱浸1小時,煎煮3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4項下藥液合并,在60℃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1.10。
6、待稠浸膏放冷至常溫,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放置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在60℃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1.10,干燥,再加入適量的藥物矯味劑或/和藥物賦形劑,制成口服固體制劑。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的藥理實驗研究及臨床療效研究可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治療風熱型感冒的有益效果,實驗中所用金清口服液是按本發明最優方案制得的藥品實施例1藥理實驗研究一、體外抗菌實驗藥物與材料金清口服液批號961226,規格20ml/支(含生藥1.0g/ml),實驗前調PH值為7.2±0.2。
雙黃連口服液中國哈爾濱制藥三廠生產,批號970124125,實驗前調PH值為7.2±0.2。
菌株3.1金黃色葡萄球菌E120;3.2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E121;3.3肺炎雙球菌M301;
3.4乙型溶血性鏈球菌M403;3.5肺炎雙球菌(臨床分離株);3.6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臨床分離株)以菌株均購自河南醫科大學微生物教研室,臨床分離菌株均經鑒定。
實驗以常規方法取細菌第二代或第三代新鮮培養物制成一定濃度的菌液,用生理鹽水黧成所需濃度,供實驗用。
培養基4.1營養肉湯培養基,批號930524;4.2營養瓊脂培養基,批號940421;以上均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生產,實驗前根據需要制備成10%血平板或血清營養肉湯。
方法與結果1、最低抑菌濃度(MIC)的測定采用試管藥物倍比稀釋法,取裝有2ml培養基的試管若干,編號排列,于第一管中分別加入金清口服液或雙黃連口服液(陽性對照藥)2ml,混勻后取出2ml放入第二管,依此類推,使藥液成為1∶2、1∶4、1∶8……等系列濃度,稀釋至最后一管,混勻后棄去2ml,作空白對照管,除最后一管外,其余各試管加入10-3細菌液0.1ml(另設一支細菌對照管,不加受試藥物,只加細菌稀釋液,以便觀察培養基是否適合于細菌生長),搖勻,置35±1℃培養24小時,觀察記錄結果,以無菌生長的藥物最高稀釋度為該藥的最低抑菌濃度(MIC)。
2、最低殺菌濃度(MBC)的測定從上述無菌生長的試管中分別吸取0.1ml轉種于瓊脂平皿上(或血瓊脂平皿),置35±1℃培養24~72小時,平皿上菌落數小于5個的最小稀釋度的藥物濃度即為該藥的最低殺菌濃度。結果見表1。
結論實驗結果表明,金清口服液及陽性對照藥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及臨床分離株肺炎雙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殺菌作用。
二、體內抗菌實驗藥物與材料1、金清口服液批號961226,規格20ml/支(每ml含生藥1g),實驗前水浴濃縮至所需濃度備用。
2、硫酸慶大霉素焦作第一制藥廠生產,批號950302,實驗前以蒸餾水制備成1000m/ml的溶液供用。
3、雙黃連口服液中國哈爾濱制藥三廠生產,批號970124125,規格10ml/支。
4、胃膜素膠囊濟南生物化學制藥廠生產,批號951205,規格0.3g,臨用前制備成5%胃膜素懸液用(稱胃膜素5g至研缽中,加少量生理鹽水研磨隨磨增加至100ml,10磅10分鐘滅菌),備用。
5、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E120乙型溶血性鏈球菌M403以上菌株購自河南醫科大學微生物教研室,常規方法制備成供實驗用菌液。
6、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19.0±1.0g,由河南省藥品檢驗所動物室提供,合格證號豫醫動字第03號。
7、實驗室溫度20.0±2.0℃方法與結果1、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護試驗在予試驗的基礎上取健康小鼠110只,雌雄各半,按體重隨機分為五組,每組20只,另取10只動物為胃膜素對照組。受試藥物高劑量組(含生藥2g/ml)50g/kg(為臨床用量的25倍);低劑量組(含生藥1.0g/ml)25g/kg(為臨床用量的12.5倍);雙黃連口服液組25ml/kg(為臨床用量的25倍);硫酸慶大霉素組0.025g/kg(為臨床用量的2.3倍);模型對照組(蒸餾水25ml/kg),各組每天灌胃給藥一次,容積為0.25ml/10g體重,連續給藥三天,末次給藥后1小時,將測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液10-1(以5%胃膜素懸液稀釋,5.5×107CFU/ml),每鼠腹腔注射0.25ml/10g體重(MLD),胃膜素對照組ip注射5%胃膜素。細菌感染動物后24小時,各給藥組再連續給藥5天,繼續觀察至2周。記錄各組動物感染后的反應、死亡數及存活動物的情況。動物感染細菌后出現精神萎靡,眼球凹陷,食欲不振,塘便等現象,死亡動物一般發生在感染后的24~72小時,存活鼠的異常癥狀可隨給藥時間的處長得到改善,結果見表2。
對感染動物的保護率%=(空白組死亡率-給藥組死亡率)/空白組死亡率×100%5%胃膜素組動物在觀察期內均健康存活。
結論實驗結果表明金清口服液給藥組對用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動物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與模型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
2、對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小鼠的保護試驗在予試驗的基礎上取健康小鼠110只,雌雄各半,按體重隨機分為五組,每組20只,另取10只動物為胃膜素對照組。受試藥物高劑量組(含生藥2g/ml)50g/kg(為臨床用量的25倍);低劑量組(含生藥1.0g/ml)25g/kg(為臨床用量的12.5倍);雙黃連口服液組25ml/kg(為臨床用量的25倍);硫酸慶大霉素組0.025g/kg(為臨床用量的2.3倍);模型對照組(蒸餾水25ml/kg),各組每天灌胃給藥一次,容積為0.25ml/10g體重,連續給藥三天,末次給藥后1小時,將測得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液3.5?08CFU/ml,每鼠腹腔注射0.25ml/10g體重(MLD)。細菌感染動物后24小時,各給藥組再連續給藥5天,繼續觀察至2周。記錄各組動物感染后的反應、死亡數及存活動物的情況。動物感染細菌后出現精神萎靡,眼球凹陷,食欲不振,塘便等現象,死亡動物一般發生在感染后的24~72小時,存活鼠的異常癥狀可隨給藥時間的處長得到改善,結果見表4。
對感染動物的保護率%=(空白組死亡率-給藥組死亡率)/空白組死亡率×100%結論實驗結果表明金清口服液給藥組對用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動物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與陽性對照藥比較沒有明顯差異,P>0.05,與模型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
三、抗病毒試驗(一)試驗材料1、病毒唑100mg/ml,由河南省新鄉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960307,臨用前以細胞維持液稀釋至所需濃度。
2、金清口服液深褐色液體,PH值4.8試驗前將PH值調至7.0,每毫升藥液相當于1g生藥。批號961226。
3、病毒株腺病毒A3 96040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951212),鼠肺適應株(FM1960713),流感病毒株(H1N1臨床分離株)均購自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毒株室。腺病毒A3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分別接種于Hep-2細胞中,并連續傳代。
4、細胞培養液細胞生長液含5%的胎牛血清的1640培養液;細胞維持液含有0.3g/L谷氨酰胺,1%的胎牛血清的1640培養液(含有100m青、鏈霉素/ml)。
(二)試驗方法與結果1、體外抗病毒試驗(1)金清口服液對Hep-2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將金清口服液用細胞維持液作1∶4~1∶1024倍比稀釋,將已長成單層細胞(Hep-2)的微孔板中的培養液倒掉,加入不同稀釋度藥液200ml,每個稀釋度加入4孔,同時設正常細胞對照。將培養板置37℃,5%CO2培養箱中培養4天,每日觀察細胞的變化,以細胞不出現退變的最小稀釋度定為該藥的無毒界限。結果1∶64的金清口服液對Hep-2細胞無明顯毒性。
(2)金清口服液對病毒致細胞病變作用的影響(CPE法)取已長成單層細胞的培養板(96孔),倒去培養液。加入150ml含不同藥物濃度的細胞維持液,然后加入50ml病毒液(100TCID50)于細胞孔內,分別作為病毒對照組,藥物1/100、1/200、1/400、1/800、1/1600 5個劑量組,陽性藥物病毒唑對照組,每組4孔,同時設正常細胞對照孔,藥液1/100、1/200、1/400對照孔。置37℃,5%CO2培養箱中培養4天,每日在鏡下觀察細胞有無病變及病變程度。細胞病變程度按以下標準記錄“-”無病變出現;“±”病變少于整個單層的10%;“+”病變約占25%;“++”病變約占整個單層的50%;“+++”病變約占整個單層的75%;“++++”病變約占整個單層的75%以上。A3病變形態細胞變圓,腫脹,呈葡萄串狀;RSV病變形態細胞相互溶合,溶合成巨細胞型。結果判定試驗孔細胞96h不出現病變者判為該藥物有抑制作用(##);試驗孔細胞雖出現病變但病變明顯輕于病毒對照孔,則按上述判斷標準記錄逐日進行秩和檢驗,經統計學處理與病毒對照孔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者,判為藥物有延緩病毒致細胞病變作用(#);否則判為無抑制作用(-)。試驗重復三次結果一致,結果見表6。
結論由表6可見,金清口服液10g/L對RSV有抑制作用,對腺病毒A3能延緩其致細胞病變;5g/L金清口服液能延緩腺病毒A3、RSV致細胞病變作用;2.5g/L的劑量能延緩RSV的致細胞病變作用。
(3)金清口服液對雞胚毒性作用將金清口服液用生理鹽水稀釋成1∶5、1∶10、1∶20、1∶40、1∶80、1∶160濃度,每胚尿囊腔分別接種不同濃度的藥液0.2ml,設生理鹽水對照組,每個濃度接種雞胚4只。蠟封口后置37℃溫箱中(濕度50%),培養3天,每日觀察雞胚的存活情況。結果1∶40稀釋度及其高稀釋度組雞胚全部存活。
(4)病毒EID50測定將凍干病毒株用無菌生理鹽水溶解后,按10-1稀釋度接接種9日齡雞胚4只,置35℃溫箱中48小時后取出,置4℃冰箱過夜,無菌操作取尿囊液,做血凝效價測定,其效價在1∶640~1∶1280之間。取該尿囊液適量,做10倍連續稀釋(10-1~10-7),每個稀釋度接種雞胚4只,每只尿囊腔接種病毒液0.1ml,蠟封后于35℃溫箱培養48小時,取出放4℃冰箱6小時后,取尿囊液進行血球凝集試驗,計算其EID50值,結果為10-4.5。
(4)金清口服液對雞胚流感病毒(H1N1)的影響取9日齡雞胚16只,隨機分成4組,每組4只,分別為空白對照組、金清高劑量組、低劑量組、病毒唑對照組。空白對照組尿囊腔接種100EID50流感病毒0.1ml;病毒唑對照組尿囊空接種病毒與藥物混合液0.2ml(100EID50病毒液0.1ml+1.5%病毒唑0.1ml);藥物高劑量組接種藥物與病毒混合液0.2ml(100EID50病毒液0.1ml+1∶50稀釋的藥液0.1ml);低劑量組接種藥物與病毒混合液0.2ml(100EID50病毒液0.1ml+1∶100稀釋的藥液0.1ml);病毒與藥液在接種時混合,石蠟封口后置于35℃培養箱口孵育48小時,取出后放4℃冰箱中6小時;收獲尿囊液測定血凝效價以判定藥物的抗病毒作用見表7。
2、金清口服液體內抗病毒試驗。
(1)金清口服液對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重量的影響將所購病毒(FM1株)凍干粉溶解后,取50ml分別滴鼻接種于15±1g小鼠10只,逐日觀察動物的發病癥狀及死亡率,待有部分動物死亡,再取有發病癥狀的小鼠若干,摘眼球放血處死,取其肺臟研磨后制成10%的勻漿,2000轉/分離心,取上清液測其滴度后,置-80℃保存。
取體重15±1g的昆明種小鼠75只,隨機分成5組,每組15只,分別為正常對照組,病毒對照組,陽性藥病毒唑對照組(0.07g/kg),金清口服液高劑量組30g/kg,低劑量組15g/kg,用藥組于感染前一天給藥,連續5天,給藥容積為0.25ml/10g體重,動物在乙醚淺度麻醉下滴鼻感染病毒液50ml(滴度1∶320),正常對照組滴鼻給予生理鹽水50ml,正常及病毒對照組用生理鹽水灌胃0.25ml/10g,連續4天。在感染后96小時稱體重,摘眼球放血致死(稱體重前禁食禁水8小時),取肺稱重,求出肺指數值,與病毒對照組比較,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見表8結論由表中結果可見,金清口服液(30g/kg)可使感染小鼠的肺指數值顯著低于病毒對照組,有明顯的抑制流感病毒所致肺病變的效果。
(2)金清口服液對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率的影響取體重15±1g的昆明種小鼠80只,隨機分成4組,每組20只,分別為正常對照組、病毒對照組、金清口服液高劑量組30g/kg、低劑量組15g/kg,用藥組于滴鼻接種前一天給藥。接種時動物用乙醚輕度麻醉后,病毒對照組及用藥組滴鼻接種病毒液50ml,正常對照組用生理鹽水50ml滴鼻。正常對照及病毒對照組灌胃給予生理鹽水0.30ml/10g,用藥組動物分別用30g/kg、15g/kg的藥液灌胃,給藥容積0.30ml/10g,連續給藥7天,觀察14天,逐日記錄動物的發病癥狀和死亡率,并進行小鼠死亡率的比較,結果見表9結果表明30g/kg的金清口服液能明顯降低小鼠的死亡率。
四、對家兔體溫升高的影響實驗(一)藥物與材料1、金清口服液批號961226(含生藥1.0g/ml),水浴濃縮制成3g/ml和1.5g/ml的溶液備用。
2、阿斯匹林片0.3g/片,鄭州化學制藥廠生產,批號960201臨用前以0.5%CMC-Na制備成含阿斯匹林20mg/ml的混懸液。
3、鮮酵母將購買的新鮮酵母用生理鹽水反復洗滌,離心后4%的混懸液備用。
4、羧甲基纖維素鈉上海化學試劑采購供應站。批號710419。
5、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962,含內毒素7200Eu/支,實驗前以生理鹽水稀釋為所需濃度。
6、動物白色家兔,體重2.5±0.5kg,雌雄均用,由河南省藥品檢驗所動物室提供,合格證號豫醫動字第03號。
7、熱原測溫儀WRY-B型,上海黃海藥檢儀器廠生產。
8、實驗室溫度22±2℃。
(二)實驗方法及結果1、對新鮮酵母液引起家兔體溫升高的影響取經預測體溫合格(38.0~39.4℃,每兔體溫差不超過0.4℃)的健康家兔48只,在測得兩次正常體溫后(體溫相差不超過0.2℃),均勻分為四組,分組后每兔立即肌肉注射4%鮮酵母懸液1ml/kg,同時灌胃給藥。模型對照組給予0.5%CMC-Na溶液,陽性對照阿斯匹林0.2g/kg(為臨床用量6.67倍),受試藥物(以生藥量計)高劑量組30g/kg(為臨床用量15倍),低劑量組15g/kg(為臨床用量7.5倍)。以上各組給藥容積均為10ml/kg體重,一日給藥三次,間隔時間為3小時一次,從第一次給藥后連續定時測量記錄家兔體溫變化,每隔30分鐘測量一次,連續觀察8小時,各給藥組均以同時間的升溫值與模型組進行比較,實驗見表10。
試驗結果表明金清口服液高劑量組能明顯的抑制鮮酵母發熱模型動物的體溫升高,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金清口服液低劑量組在5、6、7小時顯示了較好的降溫作用,與空白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高、低劑量組與陽性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2、金清口服液對細菌內毒素致家兔發熱的影響取經予測體溫合格的健康家兔48只,在測得兩次正常體溫后(體溫相差不超過0.2℃),均勻分為四組,分組后立即開始灌胃給藥,模型對照組給予0.5%CMC-Na溶液,陽性對照組阿斯匹林0.2g/kg(為臨床用量的6.67倍),受試藥物(以生藥量計)高劑量組30g/kg(為臨床用量的15倍),低劑量組15g/kg(為臨床用量的7.5倍)。以上各組給藥容積均為10ml/kg體重,一日給藥三次,間隔時間為3小時,從第一次給藥后2小時,各兔立即耳靜脈細菌內毒素溶液1ml/kg(含內毒素為400Eu/ml),連續定時測量記錄家兔體溫變化,每隔30分鐘測量一次,連續觀察8小時,各給藥組均以同時間的升溫值與模型組進行比較,實驗結果見表11。
試驗結果表明金清口服液對細菌內毒素引起的家兔體溫升高顯示了較好的降溫作用,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意義。
五、抗炎實驗(對小鼠耳腫脹的影響試驗)(一)藥物與材料1、金清口服液批號961226,規格10ml/支(含生藥1.0g/ml)。
2、阿斯匹林0.3g/片,鄭州化學制藥廠,批號960201,臨用前以0.5%CMC-Na制成含阿斯匹林8mg/ml混懸液。
3、羧甲基纖維素鈉上海化學試劑采購供應站,批號7104194、二甲苯天津市化學試劑第二分廠,批號7804245、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19.0±1.0g,由河南省藥品檢驗所動物室提供,合格證號豫醫動字第03號。
6、實驗室溫度22±2℃(二)實驗方法及結果取健康雄性小鼠48只,隨機分為四組,每組12只,空白組給予0.5%CMC-Na溶液25ml/kg,陽性對照組阿斯匹林0.2g/kg(為臨床用量的6.67倍),受試藥物(以生藥量計)高劑量組(含生藥1g/ml)25g/kg(為臨床用量的12.5倍),低劑量組(含生藥0.5g/ml)25g/kg(為臨床用量的6.25倍)。灌胃給藥每天一次,給藥容積為0.25ml/10g體重,連續給藥三天,在第三天給藥后30分鐘各劑量組每鼠右耳涂擦二甲苯(100%)0.02ml,左耳對照涂擦蒸餾水,兩小時后各組再按上述給藥劑量灌胃給藥一次,于末次給藥后兩小時處死小鼠,沿耳廓基線剪下兩耳,用9mm直徑打孔器分別在同一部位打下圓耳片,每鼠的右耳片重量減去左耳片重量即為腫脹度,并計算各給藥組的腫脹抑制率。結果見表12。
(三)結論實驗結果表明金清口服液高、低劑量組對二甲苯引起的耳殼皮膚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顯示了一定的量效關系,與空白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與陽性對照藥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六、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試驗(一)藥物與材料1、金清口服液批號961226,規格10ml/支(含生藥1.0g/ml)。
2、阿斯匹林0.3g/片,鄭州化學制藥廠,批號960201,臨用前以0.5%CMC-Na制成含阿斯匹林8mg/ml混懸液。
3、磷酸組織胺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0510-9411,臨用前以生理鹽水配成0.01%溶液。
4、依文思藍進口分類(上海化學試劑采購供應站分裝廠),臨用前以生理鹽水配成1%溶液5、浸出液生理鹽水∶丙酮=3∶76、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17.5±0.5g,由河南省藥品檢驗所動物室提供,合格證號豫醫動字第03號。
7、儀器CL-770生化分析儀8、實驗室溫度22±2℃(二)實驗方法及結果取健康雄性小鼠48只,隨機分為四組,每組12只,空白組給予0.5%CMC-Na溶液25ml/kg,陽性對照組阿斯匹林0.2g/kg(為臨床用量的6.67倍),受試藥物(以生藥量計)高劑量組(含生藥2g/ml)50g/kg(為臨床用量的25倍),低劑量組(含生藥1g/ml)25g/kg(為臨床用量的12.5倍)。灌胃給藥每天一次,給藥容積為0.25ml/10g體重,連續給藥一周,在第七天給藥后4小時各組再按上述給藥劑量灌胃給藥一次,于末次給藥后兩小時,每鼠腹部皮下注射0.01%組織胺溶液0.02ml,然后由尾靜脈注射1%依文思藍溶液0.1ml,30分鐘后處死小鼠,取下腹部著色皮膚剪碎,置6ml的浸出液中,浸泡20小時,3000rpm/分離心10分鐘,取出上清液在610nm處測定吸收度。結果見表13。
(三)結論實驗結果表明金清口服液高、低劑量組對組織胺引起的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與空白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與陽性對照藥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七、鎮痛實驗(一)實驗材料1、金清口服液批號961226,規格00ml/支(含生藥1.0g/ml),臨用前制備成所需濃度。
2、阿斯匹林0.3g/片,鄭州化學制藥廠,批號960201。
3、羧甲基纖維素鈉中國醫藥公司上海化學試劑采購供應站,批號9104194、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19.0±1.0g,雌雄兼用,由河南省藥品檢驗所動物室提供,合格證號豫醫動字第03號。
(二)、方法及結果1、小鼠扭體法取健康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五組,每組10只,受試藥物高劑量組(含生藥2g/ml)50g/kg(為臨床用量的25倍),中劑量組(含生藥1.0g/ml)25g/kg(為臨床用量的12.5倍),低劑量組(含生藥0.5g/ml)12.5g/kg(為臨床用量的6.25倍)。阿斯匹林組0.2g/kg(為臨床用量的6.67倍)空白對照組給予0.5%CMC-Na溶液25ml/kg,灌胃給藥,容積為0.25ml/10g體重,每日一次連續給藥三天,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10ml/kg,并立即觀察記錄注射致痛劑后20min內各鼠出現的扭體次數,計算藥物鎮痛百分率,結果見表14。
實驗結果表明金清口服液高劑量組對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與空白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
2、小鼠熱板法取健康經測定痛閾值不超過30s的雌性小鼠50只,隨機分組,每組10只,高劑量組(含生藥2g/ml)50g/kg,中劑量組(含生藥1.0g/ml)25g/kg,低劑量組(含生藥0.5g/ml)12.5g/kg。阿斯匹林組0.2g/kg(為臨床用量的6.67倍),空白對照組0.5%CMC-Na。灌胃給藥每天一次,給藥容積為0.25ml/10g體重,連續給藥三天,于末次給藥后60分鐘測其痛閾。將恒溫水浴調節至55±0.5℃,金屬盤的底部接觸水面,用秒表記錄小鼠自投入熱板至出現添后足的時間(s)作為鼠的痛閾值,連續測定2次,如痛閾值超過60s,以60s計。結果見表15。
實驗結果表明金清口服液高劑量組能顯著提高小鼠熱板法致痛閾值,與空白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與陽性組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實驗例2臨床療效研究對象與方法病例選擇按照《中藥新藥治療感冒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試驗病例選擇,采用住院病例和辨認病例相結合,其中住院病例不少于三分之一,辨認病例嚴格控制可變因素。
辯證與辨病相結合,采用中西醫雙重診斷。
成人風熱感冒診斷標準按照《中藥新藥治療感冒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
1、中醫診斷標準(1)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全身不適等癥狀。
(2)舌淡紅或邊尖紅、苔薄白或黃、脈浮。
(3)氣候反常或起居不慎引起,突然發病。
2、中醫辯證標準風熱證身熱較著,微惡風;咽喉紅腫疼痛,口渴欲飲;鼻塞、流黃濁涕、頭脹痛;咳嗽、痰粘或黃;舌邊尖紅,舌苔薄白微黃,脈浮數。
上述(1)(2)(5)項必備,結合(3)(4)項即可診斷。
3、西醫診斷標準及其依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有感冒流行接觸史臨床表現咽干咽痛、鼻塞噴嚏、流涕、咳嗽、發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納差等。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小兒風熱感冒1、中醫診斷標準按照《新藥(中藥)治療小兒外感發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導原則》擬定。
發熱重,惡寒輕咽部紅腫疼痛,口干渴鼻塞、流膿涕、噴嚏、頭痛咳嗽、吐痰黃稠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指紋浮露,色較紅赤上述(1)(2)(5)項必備,結合(3)(4)項即可診斷。
2、西醫診斷標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類型上感)一般多發生于受涼后。
臨床表現鼻塞、噴嚏、流涕、咽痛、咳嗽、發熱、重者畏寒、高熱、頭痛、納差、乏力。
體檢可見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頜下淋巴腫大、觸痛。
病情分級標準(1)癥狀與體征計分分級見表16(2)病情分級評定標準輕體溫>37℃,或癥狀與體征計≥10分;中體溫≥38℃,或癥狀與體征計≥16分;重體溫≥39℃,或癥狀與體征計≥22分。
納入病例標準(1)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辯證,體溫在38℃以上的中重度患者。
(2)病程在24小時之內者。
病例排除標準(1)成人年齡在18歲以下或65歲以上,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者。
(2)小兒年齡1歲以睛,12歲以上者。
(3)合并心血管、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發生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4)合并化膿性扁桃腺炎、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者。
剔除病例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者。
(2)屬于觀察對象,但因觀察資料不全而影響療效及安全性判斷者。
(3)非因痊愈、療效不佳、加用其它藥物、中途退出者。
(4)改用或加用其它與治療本病有關的中西藥物及治療方法者。
二、試驗設計本次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隨機、雙盲、對照試驗。
樣本數試驗組300例,對照組100例。
藥品金清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眾生制藥廠生產;小兒熱速清口服液,中化四平制藥廠生產。
3、隨機化分組所有納入病例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4、盲法的實施試驗采用雙盲法。指定專人根據隨機分配表將試驗藥品進行統一包裝編號。試驗組加對照模擬藥,對照組加試驗模擬藥,1療程1個包裝。試驗過程中,藥品編號即為病人順序號。觀察結束后,召開總結會,公布隨機分組表,各單位分別對試驗資料進行分組統計。
用藥方法及療程(1)成人患者試驗組服用金清口服液(批號980208)劑量每次2支(每支20ml),加雙黃連口服液模擬品2支(每支10ml),每日3次。
對照組服用雙黃連口服液(眾生制藥廠生產,批號971125)劑量每次2支(每支10ml),加金清口服液模擬品2支(每支20ml),每日3次。
療程3天。
(2)小兒患者試驗組服用金清口服液(批號980208)用量根據《中國藥典》附錄XII、VII老幼劑量折算表擬定。1~3歲每次10~15ml,3~7歲,每次15~20ml,7~12歲,20~31ml,每日3次。同時加服小兒熱速清對照口服液模擬品,劑量同小兒熱速清口服液對照組用小兒熱速清口服液(中化四平制藥廠生產,(每支10ml)批號971122)劑量1~3歲每次7~13ml,3~7歲,每次13~20ml,7~12歲,20~27ml,每日3次。同時加服金清口服液模擬品,劑量同金清口服液。
療程3天。
三、觀測指標安全性觀測①一般體格檢查項目
②血、尿、便常規化驗③心、肝、腎功能檢查(心電圖、谷丙轉氨酶、尿素氮),1/3病例選做。
(2)療效性觀測①體溫測試②癥狀觀察惡寒、咽痛、口渴、鼻塞、頭脹痛、咳嗽等。
③舌象、脈象④白細胞總數加分類⑤病毒血清學試驗。
其中①~④項必做;第⑤項根據病情及臨床研究需要選做三分之一病例。
四、療效判定標準(一)成人風熱感冒依照《中藥新藥治療感冒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
痊愈治療3天以內體溫恢復正常,感冒的癥狀全部消失。(積分值治療后下降90%以上)顯效治療3天以內體溫正常,感冒的大部分癥狀消失。(積分值治療后下降≥38%以上)有效治療3天以內體溫較以前降低,感冒的主要癥狀部分消失。(積分值治療后下降≥50%)4、無效治療3天以內體溫未降或升高,感冒的主要癥狀無改善。(積分值治療后下降50%以下)(二)小兒外感發熱參照《新藥(中藥)治療小兒外感染發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
痊愈服藥48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腋溫降至37℃以下,不再回升),癥候消失(積分值治療后下降90%以上),異常理化指標恢復正常。
2、顯效服藥48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主要癥候大部分消失(積分值治療后下降≥70%),異常理化指標接近正常。
3、有效服藥72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主要癥候大部分消失(積分值治療后下降≥50%),異常理化指標有所改善。
無效不符合以上標準者。
五、統計學處理提綱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Ridit分析,時效資料采用調和均數t檢驗。
試驗結果治療成人風熱感冒(一)一般資料(見表17)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二)結果體溫變化(見表18)表18的數據表示,治后第2天、每3天,體溫均低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表18還表明試驗組與開放試驗組的數值接近。
由表19可以看出,試驗組開始退熱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試驗組完全退熱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01),說明試驗組較對照組在退熱方面起效快,療效高。
2、癥狀與體征(見表20)表20表明,試驗組咽痛、頭痛改善明顯,其中咽痛消失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3、舌脈(見表21)表21顯示,治前組間舌脈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治后各組均有較大改善,但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
4、積分(見表22)表22顯示,治前兩組積分基本相同,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后試驗組織分下降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
5、總體療效(見表23)顯效率試驗組為84.80%,對照組為72.12%,開放組為83.89%。經Ridit分析,試驗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
6、病情對療效的影響(見表24、表25、)經Ridit分析,兩組內中、重度之間療效比較,中度具有優于重度的趨勢(p<0.01,0.2)。兩組中度之間試驗組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而對重度的療效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
7、試驗室檢查(見表26)
試驗室檢查表明,兩藥對主要臟器無損害。
8、治療小兒外感風熱(一)一般資料(見表27)表27表明,隨機對照組內一般資料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二)結果1、體溫變化(見表28)表28顯示,治療2天后,兩組體溫差異最大(p<0.001);治療3天后,差異比第二天減小,P仍<0.01。試驗組體溫下降情況優于對照組,開放組等隨機試驗組結果近似。
由表29可以看出,試驗組完全退熱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試驗組完全退熱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01),說明試驗藥物退熱效果起效快,療效高,明顯優于對照藥物。
2、癥狀與體征(見表30)各組對惡風、口渴、鼻塞、頭痛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咽痛的改善性,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舌脈、指紋(見表31)經X2檢驗,治前、治后組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后各組均有較大改善,但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
積分(見表32)表32顯示,治前兩組積分基本相同,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后試驗組積分下降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
藥物療效(見表33)顯效率試驗組為86.56%,對照組為73.33%,開放組為81.39%。隨機對照試驗中兩組Ridit分析表明,試驗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所述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實施例11、柴胡20kg、羌活17kg粉碎為3-4mm顆粒,與金銀花30kg、青蒿20kg、連翹20kg一起加水16倍,浸泡1.5小時,蒸餾7小時,收集芳香水,進行二次蒸餾,芳香水的收集量為藥材量的1.5倍,加吐溫-80使濃度為0.06%,備用,母液和水溶液分別另器備用;2、牡丹皮18kg加水14倍,加氯化鈉5%,溫浸2.5小時,蒸餾,收集9倍量蒸餾液,冷藏過夜,濾過,得結晶物,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3、上述藥渣合并,加水9倍量,煎煮0.5-1小時,過濾,濾液與上述1、2項下蒸餾后的水溶液合并,備用;4、黃芩20kg、虎杖20kg、梔子20kg、甘草16kg粉碎為3-4mm顆粒,加水14倍,熱浸1.5小時,煎煮3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3項下藥液合并,90℃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8的稠浸膏;5、待稠浸膏放冷至常溫,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放置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在50℃下濾液中趁熱加入以6倍量乙醇溶解的丹皮酚結晶物和芳香水,冷藏24小時,濾過,加甜菊素0.4%,加1項下母液,調PH為6.5,灌裝,滅菌,制成口服液。適用于風熱型感冒,其服用方法為成人每次40ml,小兒1~3歲每次10~15ml,3~7歲每次15~20ml,7~12歲每次20~30ml,每日3次。
實施例21、柴胡20kg、羌活17kg粉碎為3-4mm顆粒,與金銀花30kg、青蒿20kg、連翹20kg一起加水16倍,浸泡1.5小時,蒸餾7小時,收集揮發油,母液和水溶液分別另器備用。
2、牡丹皮18kg加水14倍,加氯化鈉5%,溫浸2.5小時,蒸餾,收集9倍量蒸餾液,冷藏過夜,濾過,得結晶物,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
3、取揮發油及丹皮酚結晶,加入4倍量的β-環糊精與10倍量的水研磨20min,將糊狀物置入搪瓷盤中,40℃烘干,研碎過60目篩、備用。
4、上述藥渣合并,加水10倍量,煎煮40分鐘,過濾,濾液與上述1、2項下的水溶液合并,備用。
5、黃芩20kg、虎杖20kg、梔子20kg、甘草16kg粉碎為3-4mm顆粒,加水12倍,熱浸1小時,煎煮3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4項下藥液合并,60℃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1.10。
6、待稠浸膏放冷至常溫,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放置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60℃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1.10,加入糊精20kg、攪勻,在進風180±10℃,出風80±5℃條件下噴霧干燥得干粉。
7、干粉加蛋白糖0.5kg,加入3的包合物干粉,混勻,制粒,分裝,即得。
適用于風熱型感冒,其服用方法為成人每次20g,小兒1~3歲每次5~7.5g,3~7歲每次7.5~10g,7~12歲每次10~15g,每日3次。
表1 金清口服液的MIC和MBC的測定 注*三次試驗結果平均值 表2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護試驗 注***P<0.01(與模型組比較)
表3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后的死亡分布 表4 對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小鼠的保護試驗 注***P<0.01(與模型組比較)
表5 對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小鼠后的死亡分布 表6 金清口服液對病毒致細胞病變作用的影響(CPE) 注##表示藥物對病毒有抑制作用;#藥物有延緩病毒致細胞病變作用。 表7 金清口服液的抗流感病毒(H1N1)作用 結論由表7中結果可見金清口服液對雞胚內流感病毒有顯著抑制作用。

表8 金清口服液對病毒感染小鼠肺病變的影響 注**P<0.05(與病毒對照組比較) 表9 金清口服液對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率的影響 注**P<0.05(與病毒組比較) 表10 金清口服液對鮮酵母致家兔發熱體溫變化情況(1) 表10續 金清口服液對鮮酵母致家兔發熱體溫變化情況(2) 注**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
表11 金清口服液對細菌內毒素致家兔發熱體溫變化情況(1) 表11續 金清口服液對細菌內毒素致家兔發熱體溫變化情況(2) 注**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 表12 對小鼠耳腫脹的影響 注**P<0.05 ***P<0.01(與空白組比較) 表13 對小鼠毛細管通透性的影響 注***P<0.01
表14 對醋酸引起疼痛的抑制作用 注**P<0.05 ***P<0.01(與空白組比較) 表15 對熱板法引起疼痛的抑制作用 注***P<0.01 **P<0.05(與空白組比較)
表16 癥狀與體征計分分級表
表17 一般資料可比性分析
表18 體溫變化統計 表19 試驗組與對照組退熱時間比較表 表20 癥狀與體征消失情況
表21 舌脈變化 表22 組間治療前后積分(X±s,分) 表23 總體療效比較
表24 病情對療效的影響 表25 病情對療效的影響Ridit分析表
表26 試驗室檢查指標統計
表27 一般資料可比性分析 表28 各組體溫連續組資料比較(X±s℃)
表29 試驗組與對照組退熱時間比較表 表30 癥狀與體征消失情況
表31 舌脈、指紋變化 表32 組間治療前后積分比較(X±s,分) 表33 總體療效比較
權利要求
1.文件來源電子申請
2.收文日期2004-5-17
3.申請號
4.權利要求項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藥物組合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金銀花13-18重量份、黃芩8-12重量份、柴胡8-12重量份、青蒿8-12重量份、連翹8-12重量份、虎杖8-12重量份、梔子8-12重量份、牡丹皮8-10重量份、羌活8-10重量份、甘草8-10重量份。權利要求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藥物組合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金銀花15重量份、黃芩10重量份、柴胡10重量份、青蒿10重量份、連翹10重量份、虎杖10重量份、梔子10重量份、牡丹皮9重量份、羌活8重量份、甘草8重量份。權利要求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藥物組合的制劑中還含有藥物矯味劑或/和藥物賦形劑。權利要求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物矯味劑為蔗糖、單糖漿、苯甲酸鈉、甜菊甙、蛋白糖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所說的藥物賦形劑為糊精、硬脂酸鎂、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淀粉鈉、淀粉、滑石粉、碳酸氫鈉、枸椽酸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權利要求5如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治療風熱型感冒藥物的液體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柴胡、羌活粉碎為3-4mm顆粒,與金銀花、青蒿、連翹一起加水12-16倍,浸泡0.5~2小時,蒸餾4-7小時,收集芳香水,進行二次蒸餾,芳香水的收集量為藥材量的0.8-1.5倍,加吐溫-80使濃度為0.06%,備用,母液和水溶液分別另器備用;2、牡丹皮加水12-16倍,加4%-7%氯化鈉,溫浸1-3小時,蒸餾,收集7-10倍量蒸餾液,冷藏過夜,濾過,得結晶物,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3、上述藥渣合并,加水8-12倍量,煎煮0.5-1小時,過濾,濾液與上述1、2項下蒸餾后的水溶液合并,備用;4、黃芩、虎杖、梔子、甘草粉碎為3-4mm顆粒,加水10-14倍,熱浸1-2小時,煎煮2-4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與3項下藥液合并,濃縮至90℃時相對密度為1.15-1.20的稠浸膏;5、待稠浸膏放冷至常溫,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0%-65%,放置24-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在濾液中趁熱加入以4-7倍量乙醇溶解的丹皮酚結晶物和芳香水,加入適量的藥物矯味劑或/和藥物賦形劑,制成口服液體制劑。權利要求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風熱型感冒藥物的液體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柴胡、羌活粉碎為3~4mm顆粒,與金銀花、青蒿、連翹一起加水15倍,浸泡1小時,蒸餾6小時,收集芳香水,進行二次蒸餾,芳香水的收集量為藥材量的1倍,加吐溫-80使濃度為0.06%,備用,母液和水溶液分別另器備用。2、牡丹皮加水15倍,加氯化鈉5%,溫浸2小時,蒸餾,收集9倍量蒸餾液,冷藏過夜,濾過,得結晶物,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3、上述藥渣合并,加水10倍量,煎煮40分鐘,過濾,濾液與上述1、2項下蒸餾后的水溶液合并,備用。4、黃芩、虎杖、梔子、甘草粉碎為3~4mm顆粒,加水12倍,熱浸1小時,煎煮3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3項下藥液合并,濃縮至90℃時相對密度為1.18的稠浸膏。5、待稠浸膏放冷至常溫,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放置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濾液中趁熱加入以5倍量乙醇溶解的丹皮酚結晶物和芳香水,冷藏24小時,濾過,加甜菊素及1項下母液,灌裝成口服液。權利要求7如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種治療風熱型感冒藥物的固體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柴胡、羌活粉碎為3-4mm顆粒,與金銀花、青蒿、連翹一起加水12-16倍,浸泡0.5-2小時,蒸餾4-7小時,收集揮發油,備用,母液及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2、牡丹皮加水12-16倍,加4%-7%氯化鈉,溫浸1-3小時,蒸餾,收集7-10倍量蒸餾液,冷藏過夜,濾過,得結晶物,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3、取揮發油及丹皮酚結晶,加入3-6倍量的β-環糊精與8-12倍量的水研磨20-30min,將糊狀物置入搪瓷盤中,40℃烘干,研碎過60目篩、備用;4、上述藥渣合并,加水8-12倍量,煎煮0.5-1小時,過濾,濾液與上述1、2項下的水溶液合并,備用;5、黃芩、虎杖、梔子、甘草粉碎為3-4mm顆粒,加水10-14倍,熱浸1-2小時,煎煮2-4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與4項下藥液合并,在濃縮至60℃時相對密度為1.08~1.10的稠浸膏;6、待稠浸膏放冷至常溫,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0-65%,放置24-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在濃縮至60℃時相對密度為1.08~1.10,干燥,再加入適量的藥物矯味劑或/和藥物賦形劑,制成口服固體制劑。權利要求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治療風熱型感冒藥物的固體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柴胡、羌活粉碎為3-4mm顆粒,與金銀花、青蒿、連翹一起加水15倍,浸泡1小時,蒸餾6小時,收集揮發油,備用,水溶液另器備用。2、牡丹皮加水15倍,加5%氯化鈉,溫浸2小時,蒸餾,收集9倍量蒸餾液,冷藏過夜,濾過,得結晶物,備用;母液及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備用。3、取揮發油及丹皮酚結晶,加入4倍量的β-環糊精與10倍量的水研磨20min,將糊狀物置入搪瓷盤中,40℃烘干,研碎過60目篩、備用。4、上述藥渣合并,加水10倍量,煎煮40分鐘,過濾,濾液與上述1、2項下的水溶液合并,備用。5、黃芩、虎杖、梔子、甘草粉碎為3-4mm顆粒,加水12倍,熱浸1小時,煎煮3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4項下藥液合并,濃縮至60℃時相對密度為1.08~1.10的稠浸膏。6、待稠浸膏放冷至常溫,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放置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60℃時相對密度為1.08~1.10,干燥,再加入適量的藥物矯味劑或/和藥物賦形劑,制成口服固體制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熱型感冒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組合物由益金銀花、黃芩、柴胡、青蒿、連翹、虎杖、梔子、牡丹皮、羌活、甘草按比例組配而成。其制備方法是柴胡、羌活、金銀花、青蒿、連翹加水蒸餾,母液和揮發油備用。牡丹皮用水蒸餾法獲得丹皮酚結晶物,或將結晶物再進行包合備用。所有藥渣合并,加水煎煮,濾液與上述蒸餾后的水溶液合并備用。黃芩、虎杖、梔子、甘草,加水煎煮,濾液與上述藥液合并,濃縮至稠浸膏。將稠浸膏、丹皮酚或其包合物,加入適量的藥物矯味劑或/和藥物賦形劑,制成口服制劑。該藥物具有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成人、兒童感冒屬風熱型者。
文檔編號A61P31/00GK1579531SQ20041015510
公開日2005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17日
發明者張紅 申請人:張紅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